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四教案:2.2.3向量数乘运算及其几何意义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87525692 上传时间:2022-08-0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6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四教案:2.2.3向量数乘运算及其几何意义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四教案:2.2.3向量数乘运算及其几何意义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四教案:2.2.3向量数乘运算及其几何意义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四教案:2.2.3向量数乘运算及其几何意义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四教案:2.2.3向量数乘运算及其几何意义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四教案:2.2.3向量数乘运算及其几何意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四教案:2.2.3向量数乘运算及其几何意义(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精品数学教学资料2.2.3 向量数乘运算及其几何意义一、教学分析 向量的数乘运算,其实是加法运算的推广及简化,与加法、减法统称为向量的三大线性运算.教学时从加法入手,引入数乘运算,充分展现了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实数与向量的乘积,仍然是一个向量,既有大小,也有方向.特别是方向与已知向量是共线向量,进而引出共线向量定理.共线向量定理是本章节中重要的内容,应用相当广泛,且容易出错.尤其是定理的前提条件:向量a是非零向量.共线向量定理的应用主要用于证明点共线或平行等几何性质,且与后续的知识有着紧密的联系.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实例,掌握向量数乘的运算,并理解其几何意义,以及两个

2、向量共线的含义;掌握共线向量的充要条件。2、过程与方法:由几个向量的和得出向量数乘运算的含义,从特殊到一般,经历向量数乘概念的形成,探究共线向量的充要条件,培养学生类比归纳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体会实数与向量的乘积的含义及其几何意义,形成归纳、猜想与论证的能力。三、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实数与向量积的意义.2.实数与向量积的运算律.3.两个向量共线的等价条件及其运用.教学难点:对向量共线的等价条件的理解运用.四、教学设想(一)导入新课 思路1.前面两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向量加减法运算,这一节,我们将在加法运算基础上研究相同向量和的简便计算及推广.在代数运算中,a+a+a=3a,故实

3、数乘法可以看成是相同实数加法的简便计算方法,那么相同向量的求和运算是否也有类似的简便计算. 思路2.一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一秒钟的位移对应的向量为a,那么在同一方向上3秒钟的位移对应的向量怎样表示?是3a吗?怎样用图形表示?由此展开新课.(二)推进新课、新知探究、提出问题已知非零向量a,试一试作出a+a+a和(-a)+(-a)+(-a).你能对你的探究结果作出解释,并说明它们的几何意义吗?引入向量数乘运算后,你能发现数乘向量与原向量之间的位置关系吗?怎样理解两向量平行?与两直线平行有什么异同? 活动:引导学生回顾相关知识并猜想结果,对于运算律的验证,点拨学生通过作图来进行.通过学生的动手作图,

4、让学生明确向量数乘运算的运算律及其几何意义.教师要引导学生特别注意0a=0,而不是0a=0.这个零向量是一个特殊的向量,它似乎很不起眼,但又处处存在,稍不注意就会出错,所以要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处理零向量与非零向量之间的关系.实数与向量可以求积,但是不能进行加、减运算,比如+a,-a都无法进行.向量数乘运算的运算律与实数乘法的运算律很相似,只是数乘运算的分配律有两种不同的形式:(+)a=a+a和(a+b)=a+b,数乘运算的关键是等式两边向量的模相等,方向相同.判断两个向量是否平行(共线),实际上就是看能否找出一个实数,使得这个实数乘以其中一个向量等于另一个向量.一定要切实理解两向量共线的条件,

5、它是证明几何中的三点共线和两直线平行等问题的有效手段. 对问题,学生通过作图1可发现,=+=a+a+a.类似数的乘法,可把a+a+a记作3a,即=3a.显然3a的方向与a的方向相同,3a的长度是a的长度的3倍,即|3a|=3|a|.同样,由图1可知,图1=(-a)+(-a)+(-a), 即(-a)+(-a)+(-a)=3(-a).显然3(-a)的方向与a的方向相反,3(-a)的长度是a的长度的3倍,这样,3(-a)=-3a. 对问题,上述过程推广后即为实数与向量的积. 我们规定实数与向量a的积是一个向量,这种运算叫做向量的数乘,记作a,它的长度与方向规定如下:(1)|a|=|a|;(2)当0时,a的方向与a的方向相同;当|2a+b| B.|2a|a+2b| D.|2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