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村落保护与开发策略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87523902 上传时间:2023-04-16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3.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村落保护与开发策略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古村落保护与开发策略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古村落保护与开发策略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古村落保护与开发策略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古村落保护与开发策略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村落保护与开发策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村落保护与开发策略(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古村落保护开发的关注和重视比较早1930年,法国出台风景名胜地保护法,将天然纪念物和富有历史、科学、艺术特色的地点列为保护对象, 其中包含对于小城镇和古村落的保护20 世纪 60 年代,国际古迹保护与修复宪章出台,欧洲建筑遗产保护对象由原来的建筑单体和著名的纪念物,开始扩展到小镇街区、城镇肌理及人居环境法国、 美国、 英国和日本等国家纷纷开展历史小城镇的规划、保护与建设1 我国对古城保护和改造的研究相对西方起步较晚,前期由于保护理念、手段、经济等方面的原因,导致部分古村落遭到破坏进入21 世纪,国内出现了古镇文化历史价值开发热古镇、古村落保护措施需要迫切出台,有关古城、古村落保护理论和保护成果

2、也开始不断涌现我国历史久远的农耕文化造就了千姿百态的传统古村落2012 年,我国政府开始统计且全面调查传统历史文化古村落, 并将有历史文化艺术特色的古村落列入 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形成传统村落遗产、 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体系对我国古村落的文化保护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 河北省传统村落调查,继井陉大梁江村等57 个村落先后列入国家传统村落名录后,又挖掘出沙河市绿水池村等83 个传统村落而且每个村落承载了厚重的历史文化艺术,都让人叹为观止但是,近几年以来,河北省古村落濒临消失的现状也在不断发生着, 如果不加以重视和保护, 历经几千年风雨洗礼和战争破坏的河北省古村落的完整保留, 将成

3、为河北省文化建设当中的艰巨任务1 河北省古村落历史文化艺术特征河北省古村落历史文化悠久, 具有北方古镇的鲜明特征, 遗存大量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古建筑村落实地调研河北省多处古村落现状, 河北省南部古村落包括邯郸市涉县偏城镇的偏城村、 武安市的伯延镇、 邢台市的英谈村等,河北省西部古村落中的于家石头村、谷家屿、大梁江、岸下村石窑小镇等保存较为完好颇具规模的古村落群体反映了一定时期的农耕文化和中原文化的古风、古俗、古建、古艺术风格特征这些古村落自然风光独特、秀丽,建筑独具特色,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民风纯朴,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艺术和科学价值,能较完整地反映特定历史时期传统风貌和民俗民风特色古村落具有

4、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双重特征 11 建筑特征北方古村落的建筑形式区别于江南古镇的柔美和小家碧玉北方古村落的建筑依山势而建,就地取材,用石头堆砌而成,更体现了北方的粗狂和刚硬的特质不少古宅已经有上百年历史, 石院、石墙、石屋、石路、石阁、石桌、石凳、石磨、石碾、石街、石巷、石桥 2 等成为北方古镇独具特色的建筑外貌特征12 文化价值特征古村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文化价值特征的重要构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文化艺术表现形式包含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节日、民间传统手工艺,也包含源于本地并广为流传的诗歌、传说、戏曲、歌赋等, 以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根据全国历史文化名镇评价标准,历史文

5、化名村价值特色表现在文化、政治军事、生态环保、 建筑遗产等方面对于河北省古村落而言, 一定历史时期所凝聚的地区文化包含名人故居、祠堂寺庙、戏台、民间工艺等不同地区的河北省古村落有各自独特的民间文化艺术形式井陉的拉花、 冀南的皮影、邯郸的磁州窑、蔚县剪纸、河北梆子、丝弦等艺术形式,为塑造河北省古村落的优秀的文化价值资源和河北省古村落的历史文化内涵价值奠定了深厚的文化基础13 人文环境特征人类的活动构成了相应的人文环境, 河北省大多数古村落依然有村民居住, 这就造就了古村落不单单是物的价值, 而是使古村落成为一个动态、 有机的人文价值景观随着古村落生产和生活的现代化发展, 古村落作为文化旅游资源被

6、相继开发, 古村落的古和新农村的现代化如何做到完美统一?在这方面, 可以借鉴一些西方国家在历史街区保护与规划等方面的经验,在古村落建筑外墙、历史街道保持历史真实的前提下,调整内部结构, 以满足现代人的生活质量需求民居、 民宿的保护与建设方式不同于文物性古建, 需要在尊重历史的前提下创造性地规划古村落的发展,只有满足了传统古村落人民生活质量,适宜于村民生活居住,人们的生活感到更方便、 舒适, 其古村落的开发与建设才变得有意义而传统古村落也只有容纳了古朴的民风, 才使得古村落的古有了活力和真实感2 河北省古村落现状在我国发布的中国传统村落名录中,河北省共有57 个古村落入选笔者相继走访并调研了河北

7、省冀南、冀西地区比较有典型特色的古村落21 邯郸市涉县偏城镇的偏城村邯郸市涉县偏城镇的偏城村被评选为第 4 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偏城村以其独特的建筑形式和肌理展示着北方古村落的憨厚与沧桑大多为清代至民国初年建筑, 其中刘家寨最为著名, 建筑院落组合形式是古代北方典型的四合院式建筑群, 保存较为完整古村落仍有居民居住, 但由于文化知识的匮乏和保护意识不够,仍然造成古建筑不同程度的破坏,散落的雕花和残留的柱础仍随处可见偏城村古村落作为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仍处于自然开放的状态,一些有保护和参观价值的院落,虽已无人居住,但是院落处于一种自然存在的状态,院落破落,无人清扫古村落被粗放地遗留下了真实的形态古

8、村落的修复和保护力度意识较弱,古村落历史文化艺术缺乏有秩序、有计划的整合与设计22 武安市伯延古镇伯延古镇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民居规模宏大,建筑精美, 2013 年被评为河北历史文化名镇伯延古镇建筑为典型北方四合院院落相连的形式, 建筑装饰也极为讲究, 以王顺庄园和徐家庄园古民居建筑为代表王顺庄园为典型的居民式建筑, 其中有古民居 80 多间,门头柱面装饰讲究,木雕、砖雕、石雕的雕刻精美,保存较为完好从村落的规划以及建筑、 街道的形态, 可以看出镇党委、政府采取了有力、有效的保护及开发措施村落的整体面貌古朴自然,商业化的修饰较少, 对徐家与王家的历史故事, 通过展示和影视的视觉手段进行文化

9、渲染,提升了古村落对外传达的文化影响力 23 邢台市英谈村邢台市英谈村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为中国第一批传统村落建筑形式和肌理质感有着极强的视觉感染力建筑就地取材, 房屋、 桥梁、街道等全部都是用红色板岩石堆砌而成,天然奇趣,因此又有红色石头城堡之称英谈村依山而建,随坡就势,房屋层层叠叠,街道参差错落英谈村的建筑景观规模完整, 作为旅游资源开发也相对正规和完善, 有导游对整个村落的历史文化知识进行宣传和输出但是对于周边产业的开发尚处于无人监管和规划设计状态, 比如特色餐饮、 适合当地的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 在做到景观旅游资源输出的同时, 也应当进行当地生态文化和民俗、民间艺术文化的输出 24

10、石井乡于家石头村于家石头村作为冀西地区石头村的代表, 是一部用石头书写的村落史诗,其石街、石道、石阁、石房、石墙、石桥、石栏、石缸、石碾、石磨等使整个村落完整地保留了明清时期的建筑风格2 于家石头村是明代著名政治家、 民族英雄于谦的后裔居所, 这就奠定了于家石头村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目前村内仍有村民居住, 属于早期作为旅游开发的古村落于家石头村仍保留了淳朴的民风, 幽静的村落让游客回归宁静,感受石头艺术村落中,有村民自开的住宿休憩之所,平民化的住宿方式让游客可以更深入地体验村民的民风和生活状态然而在对外宣传整体品牌形象的输出仍显得比较随意25 鹿泉区岸下村石窑小镇冀西地区岸下村石窑小镇是典型山村

11、, 位于鹿泉区抱犊寨脚下岸下村石窑小镇有别于上述几个古村落, 在整个村落的自然景观保留完整的基础上, 对石窑古旧民居和民房进行大规模改造, 为游客提供河北特色民宿服务在全国各地民宿日益火爆的今天, 河北省拥有这样一处规模较大、改建完整、 设计个性特色的民宿,为旅客提供乡野生活之住所,集观光、休闲、餐饮、居住、农耕体验为一体,打造河北省美丽乡村目前,石窑小镇已在营业状态中,岸下书局、主题民宿驿站已装修设计完工, 还有一部分项目仍在筹备建设中, 在建设过程中应力求最大程度保留村落的建筑形态及石窑文化在文化艺术方面, 利用历史文化艺术资源,将农事、节事、民俗文化等体验情景融入小镇街道院落中, 从而唤

12、起人们对生态环境和乡愁、 乡情回味的人文情怀岸下村石窑小镇处于一边营业、 一边建设的状态, 从目前建设情况来看,存在着一些规划不完整、实施不到位的情况,整体定位理念与后期的实施情况略有出入后期设计跟踪欠缺, 导致石窑小镇特色建设缺乏把控, 导示系统从材质和造型上都融入不了古村落当中去, 大大折扣了极力营造文化艺术古村落的初衷主题民宿、 主题餐饮空间的内部配饰需要进一步完善新建房屋和古村落区风格不一致, 多多少少破坏了古村落的协调性和统一性综合以上典型古村落的调查研究, 发现河北古村落在开发建设过程中存在着一些共性的问题, 总结如下 1 随着近几年旅游业的盛行, 加上政府极力扶持文化和绿色旅游产

13、业的发展,大多数古村落不再深居山林, 不甘落寞, 都开始不同程度地借着古村落特有的资源价值搞开发、 旅游和民宿在建设开发过程中, 使整体风貌得不到完整保护, 存在古建筑和新事物形成格格不入的情况, 如导视牌的设计、新的建筑物景观、景点设计等; 2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村民为了更舒适的居住需求,弃旧房、盖新房,然而现代的砖混结构的房子和石头房子形成强烈反差, 严重破坏了古村落的整体建筑特征的完整性; 3 随着工匠精神和民间艺术的淡化与消失,古村落景区出现越来越多的同质化的旅游产品各个村落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和艺术资源没有被挖掘 3 河北省古村落保护和开发的策略古村落的建筑、民俗、民风可以较完整地

14、反映一些历史时期传统风貌和民俗、民风特色坚持遵循历史真实性、 景观完整性、 生活延续性的原则 3 ,在河北省典型特色古村落进行有针对性的规划、 开发与建设, 力求在保持古村落原汁原味的基础上, 结合保护措施进行开发, 从而制定出 有利于古村落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方案, 保护古村落的整体岁月和民间文化艺术资源, 这对河北省古村落的建设和发展都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31 传统街巷和重点地段的保护与开发河北省古村落面 临着古村落的自然老化有的原始建筑及历史风貌被破坏, 古建筑由于年久失修已处于残砖断瓦的状态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使许多古村落经历修修补补或改头换面, 处于被清除的势态对于古村落建设应做

15、到修旧如旧 4 ,排除一切不协调的元素融入古村落建设中随着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各种服务性设施也像速成品一样被安置在古村落中,破坏了古村落的整体气氛与格调传统典型的街巷和重点地段的保护与开发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 原有街巷和建筑外貌要保持, 需要修缮的建筑要做到修旧如旧; 2 新建建筑外观材质和色彩上要尽量和原有村落的建筑肌理保持一致; 3新建服务性设施如导示牌, 广告标牌等、宣传墙画的设计要融入村落街巷中, 避免运用过多的现代化的材料和色彩,使其在老房子的环境下显得过于突兀32 古村落的开发与传统手工艺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系河北历史悠久, 文化底蕴深厚, 河北省古村落里也酝酿了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 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奠定了河北省古村落对外文化宣传与输出的文化内涵与价值民间文学、 民间美术、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手工艺技巧等文化瑰宝,由于现代化技术的发展,工匠精神渐行渐远,让传统手工艺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回归到原始村落和民间艺术生长的土壤中去, 给这些民间艺人展示技艺和手工的时间和空间河北省古村落中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与创新不能脱离赖以生长的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