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性金融助力“走出去”战略-走出去战略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87521542 上传时间:2022-09-0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7.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开发性金融助力“走出去”战略-走出去战略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开发性金融助力“走出去”战略-走出去战略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开发性金融助力“走出去”战略-走出去战略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开发性金融助力“走出去”战略-走出去战略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开发性金融助力“走出去”战略-走出去战略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开发性金融助力“走出去”战略-走出去战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开发性金融助力“走出去”战略-走出去战略(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开发性金融助力“走出去”战略:走出去战略 摘要伴随中国企业“走出去”模式和策略的不停改变,“走出去”战略进入新阶段,其对金融支持的要求逐步深化和广化。对外直接投资和资源的战略性布局成为“走出去”战略的关键部分。开发性金融以适合“走出去”战略的新金融框架,处理了发展过程中碰到的资金、风险保障和信息这三大“瓶颈”问题,为“走出去”战略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坚实的金融支持。关键词开发性金融“走出去”战略对外直接投资资源一、引言多年来,中国在吸引外资发展经济方面成绩显著,但本身的对外直接投资和开拓国际市场仍处于相对落后的水平。后者发展严重不足的原因关键在于缺乏必须的金融支持。自从2021年“走出去”战略被作

2、为国家战略提出并写入十五计划以来,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模式和策略在不停发生改变,伴随“走出去”战略进入新阶段,其模式由原来的单方并购,合资并购到成立合资企业或投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间接控股,其对金融支持的要求逐步深化和广化。和此同时,中资金融机构已成为支持中国企业“走出去”的主要力量。其中开发性金融在发展中国家因为特殊体制和历史性阶段原因而造成市场发育不完全,企业国际竞争力微弱,信息和资金缺乏的情形下,以适合“走出去”战略的新金融框架,处理了发展过程中碰到的资金、风险保障和信息这三大“瓶颈”问题,为“走出去”战略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坚实的金融支持。“走出去”战略关键表现在二个方面:本国企业的对外直接

3、投资,和资源的战略性布局。下文将关键就这两方面论述开发性金融怎样助力“走出去”战略。二、开发性金融和对外直接投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即使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在实践中依然存在部分问题,投资规模偏小就是其中之一。通常情况下,发达国家平均吸引外资和对外投资的百分比为1:,发展中国家为1:,而中国仅为1:。从投资的单项规模来看,除少数的资源开发型项目外,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主体多为中小企业,其实际投资额往往只有数十万美元。其次,投资的产业和区位也不够合理。从商业模式上,对外直接投资关键分为绿地投资、合资企业和跨国并购,从商业化或市场化程度的角度出发,决定了支持对外直接投资的开发性金融不能只是

4、政策性金融功效的扩展和提升,还应该包含部分新型的功效互补的市场主体。在实践中,产业投资基金、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主权财富基金等金融主体在国际市场上实现着相同或相同的功效,而某种金融经营活动往往是几个金融主体的集合体。从体系层面看,一国金融体系的构架及结构性改革的最终目标是使金融体系更加好地推行其功效。市场分工的深化是金融结构改变或说金融重构的最终原因。伴随中外经济合作领域的不停扩大,以资本为纽带,建立更稳固、更长久的战略合作关系将逐步成为中外经济合作领域中的主导力量,拥有高度高度市场化运作机制和有效政策导向支持的开发性金融体系能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稳健,连续发展起到关键推进作用。三、开发性金融和

5、能源的战略性布局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是能源生产和消费大国,从资源禀赋看,中国石油、煤炭、天然气人均储量不足世界人均值的 十分之一,关键金属人均储量不足世界人均值的 四分之一,其次,中国的资源利用率也较低,这将使得中国资源匮乏的情况很严重。同时,在新能源技术和低碳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中国作为碳排放的大国,应该对未来可能出现的涉碳新贸易壁垒有充足地准备,碳排放权和其它实物资源一样,仅仅依靠我国资源将难认为继,必需主动拓展海外资源。1.石油资源贮备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伴随经济的高速增加,能源消耗大幅增加。据预计,到2021年,中国石油生产为5亿吨,累计需求超出60亿吨,巨大的需求缺

6、口正逐步开启。中国石油企业从上世纪90年代早期开始到海外寻求油气资源,规模逐步由小变大。多年来,伴随越来越多的企业走出国门,石油企业也碰到了部分新问题,首先,资源国投资的政治风险较大,因为我们投资的大多数是欠发达国家,存在政局不稳,腐败严重,国家信用等级较低等问题,这些原因无疑加大了投资的风险性;其次,从市场主体的角度出发,整体上缺乏统筹计划和宏观指导,难以充足表现国家意志和利益,我国石油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基础上是各自为政,甚至恶性竞争。和其它“走出去”的非石油企业也极少合作,不能形成优势互补,实现共赢格局。在投资过程中,现行管理体制、政策法规也不尽完善。中国企业在海外设置中资企业和进行

7、购并等投资活动,需要政府多个部门审批。现行海外投资政策法规对企业在海外投资限制较多,包括海外投资的财政、金融、外汇、税收等符合国际通例的配套政策方法还不完善。这在很大程度上束缚了企业海外投资行为,形成了较大的机会成本。最终是金融服务不能完全满足“走出去”企业的需要。现在我国银行还没有建立起支持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金融体系,金融工具和产品单一,仅限于提供贷款,在财务顾问、战略咨询、资本市场融资等方面,不能为企业提供高端的金融服务。正常市场条件下,商业性金融是一切经济活动的融资主渠道,但能源的对外投资中存在较高的市场及政治风险,这使得商业性金融在该领域或项目上不敢、不愿或无力涉足。从发达国家的经验

8、看,在海外投资发展早期,由政府提供后盾支持的政策性金融通常全部是金融支持的主导力量。政策性金融以国家信用为支持,经过向海外投资企业及参加的金融机构提供条件相对优惠的融资支持和风险保障,使海外投资的起始风险点相对降低,从而使社会中商业性资金介入意愿增强,吸引更多资金参加海外投资。当海外投资企业逐步发展壮大,商业性金融进入的深度和广度足以支撑企业发展时,政策性金融再逐步淡出,从而形成政策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良性互动。在中国,以国家开发银行为代表的开发性金融,可助力“走出去”战略中能源的海外布局。首先,开发性金融机构能够利用政府优势和融资主导优势,极推进中国政府和资源国政府建立长久稳定的互信关系,为中国石油企业降低本身难以防范的国家政治风险发明良好的外部环境。然后,能够我国基础设施换能源的模式,实现中国石油企业进入能源国,实现双赢发展。最终,开发性金融机构还可和国家、企业共同出资,设置海外石油勘探开发风险基金,以降低石油企业为国家利益而负担的投资风险,大力扶持和激励石油企业“走出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