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十月革命教学设计(新教材)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87520395 上传时间:2023-09-0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俄国十月革命教学设计(新教材)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俄国十月革命教学设计(新教材)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俄国十月革命教学设计(新教材)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俄国十月革命教学设计(新教材)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俄国十月革命教学设计(新教材)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俄国十月革命教学设计(新教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俄国十月革命教学设计(新教材)(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单元第一课第一框俄国十月革命教学设计一、【课标解读】课标:-6 论述俄国十月革命获得胜利和社会主义苏联诞生的过程,评析十月革命的深远意义。解读: 理解俄国十月革命发生的国内形势和国际背景,梳理事件的通过,结识其对俄国和世界的历史意义。二、【教材简析】:1.教材编写特点及意图:“俄国十月革命”集中讲述十月革命爆发的背景、通过和它所具有的意义,三部分内容层次清晰,环环相扣。在探讨背景时,既要联系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硝烟,也要关注俄国1世纪中期改革后仍然存在的多种矛盾,将内外因素结合起来。在讲述通过时,需聚焦彼得格勒起义和攻占冬宫两个事件。对十月革命意义的结识,侧重从其建立的社会主义发展模式入手。以

2、上种种,都需明确列宁在革命不同阶段和苏维埃政府成立中的作用。2.教材构造体系:三、 【教学目的】:(一)知识与技能目的1.理解俄国十月革命发生的国内形势和国际背景、梳理事件的通过,结识其对俄国和世界的历史意义。2.对的使用历史地图,解读历史图片,并运用其中的有效信息理解和结识有关史实,初步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的能力。(二)过程与措施1引导学生欣赏历史图片、文史资料,讲述典型历史事件通过、问题探究等措施,激发学生学习爱好,并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掌握解决历史问题的基本措施。2.通过讨论交流,学会论从史出的论证措施和客观地评价历史事件的措施。(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

3、.通过引导学生分析俄国十月革命历史发展的进程,让学生懂得无产阶级革命是俄国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使学生结识到十月革命的胜利迎来了新时代的曙光。2.引导学生学习列宁的革命首创精神,结识领袖人物在推动历史迈进中的重要作用。四、【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俄国十月革命发生的历史因素、十月革命的重大历史意义。难点:十月革命的重大历史意义五、【教学思想和方略措施】:教学思想:“依标施教、以史导论、提高学力”方略措施:史料化、问题化、活动化、趣味化(故事化)、个别化和协作化、构造化六、【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新课:图片导入展示图片:9年2月日,苏联国旗从克里姆林宫上降落教师讲述:11年苏联解体,社会主义制

4、度在东欧宣布终结。然而,任凭时光流逝,沧海桑田,人们总会想起苏联曾有的荣光。(展示图片:俄国人民纪念十月革命)每当十月革命纪念日到来之际,前苏联境内的各共和国都会举办隆重的庆祝典礼,怀念那段难忘的岁月。目前就让我们把目光投向近年前的俄国大地,追寻历史的足迹吧! 展示课题:俄国十月革命设计意图:由图片导入新课,加上教师声情并茂的讲述,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设立悬念。(二)新课学习:教学环节一:十月革命爆发的历史背景、过渡:俄国需要一场革命吗?让学生带着疑问,阅读四则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86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后来工业发展状况种类增长棉纺织品76生铁10%熟铁1%煤炭1铁路增长到3千米设设问1:材

5、料一反映了什么?农业人口占全国的80%;工业产值占国民经济总产值的42%;按人均计算,俄国的钢产量仅及美国的1/11,德国的1/8,英国的1/6,法国的1/5。国民经济人均收入只有美国的1/7;英国的1/5。 19外债30亿卢布,19达60亿卢布。 (美)莫斯俄国史材料二:世纪初,俄国经济状况 设问2:从材料二中你获得了什么信息?材料三 :俄国在“一战”时的状况 19-19,俄国有1500多万人应征入伍,至19,约有150万人死于战争,400多万人伤残,导致300万难民无家可归,缺衣少食。 战争、破坏、饥荒导致的一切劫难全都压在劳动人民身上,莫斯科战时重要食品价格涨了8倍半,日用品涨了11倍。

6、 由于饥荒,19罢工有1500起,参与人数超过100万。农村头5个月就有510次起义。 (苏)明茨主编世界通史设问3:沙皇政府参与一战给俄国带来了什么影响?材料四 : 全俄罗斯皇帝是专制的、无限的君主。服从其最高权力,不仅是出于敬畏,并且是出于良知,此乃上帝的旨意。未经沙皇亲笔签订,任何法律均无效。 1892年国家主线法 19通过的俄罗斯帝国基本法规定:最高专制政权属于全俄皇帝,沙皇和此前同样总揽行政、军事和对外政策大权及批准法律之权。 设问4:材料四阐明了什么问题? 教学方式:(1)学生思考,教师提问。 (2)教师及时捕获学生回答中的精要内容或通过指引学生概括性回答问题。设计意图:通过补充材

7、料让学生清晰地结识到0世纪初俄国的社会状况,明白俄国发生革命的必然性。教学环节二:二月革命过渡:从四则材料的分析来看,俄国需要一场革命吗?在得到学生肯定回答后,让学生自主学习。(也可齐声朗读后寻找有关要点)自主学习:自主阅读课本P28页,找到并划出有关知识点,并让学生回答。时间标语地点成果性质教师讲述:二月革命后的政治形势:两个政权并存: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工兵代表苏维埃,其 中掌权的是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设问: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掌权后采用如何的政策?教师出示三大政策。革命的目的达到了吗?设计意图:通过自主学习,理解二月革命的有关知识点;从教师补充二月革命后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以及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掌权

8、后采用的三大政策,使学生明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不能满足人民的规定和愿望,革命时机成熟了,布尔什维克党决然拟定了武装起义的方针。教学环节三:十月革命过渡:俄国需要继续革命吗?此时革命领袖列宁回到了彼得格勒。1、展示图片:194月,流亡国外的列宁回到彼得格勒。小组合伙探究:结合课本页的“阅读卡”和正文内容,小组合伙探究: 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为什么会得到人民的拥护?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合伙探究的能力以及从文本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2、出示资料:【资料卡片】:19秋天,俄国浮现了空前的经济危机。经济危机加剧了人民对临时政府的愤怒,也使政局更加动乱不安。工人的罢工运动和农民的夺地斗争不断发生。出示图片:1月

9、17日,临时政府弹压示威群众。教师讲述:七月流血事件,标志着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的结束,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完全掌握政权。设问:结合课本所学内容和补充资料思考:哪些因素促成彼得格勒再次发动武装起义?设计意图:通过补充资料,更多地理解十月革命的背景。3、出示图片:列宁指挥起义、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工兵攻打冬宫出示地图:起义地图看图说史:请你根据图片的信息提示,结合地图简介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简朴通过。 规定学生上台简介。设计意图:让学生从历史图片中获取信息,并培养学生的体现能力和阅读历史地图的能力。梳理知识点:时间:胜利标志:性质:设问:起义胜利后,苏维埃政府采用了哪些措施巩固新生的政权?成果呢?延伸拓展:

10、如何理解新生的苏维埃政权代表人民的主线利益?4、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出示材料:材料一:它突破了西方资本主义三百年来一统天下的巨大危机;它用三十年时间完毕了西方用两百年才完毕的工业化,把一种愚昧、落后、腐朽的三流国家改导致了一种超级大国;它在抵御并粉碎纳粹德国的世界性大战中居功厥伟;它把第一颗人造卫星送上太空 材料二: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它的伟大历史意义是永远不能被抹杀的。从国际范畴来说,十月革命打破了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向全世界宣布一种新的社会制度已经由抱负成为现实 设问:结合课本所学知识和材料回答: 十月革命胜利对俄国、对国际有何重大历史意义?“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十月革命协助了全世界也协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测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思考自己的问题,走俄国的路-这就是结论。” -毛泽东设问:结合课本所学知识和材料回答:十月革命的胜利对中国革命有何重大影响?设计意图:让学生深刻结识到十月革命对国内、国际的重大意义,特别是对中国革命的影响。师生小结。教学环节四:课堂练习名称时间性质革命任务成果二月革命十月革命1、请比较二月革命与十月革命的不同。2、道选择题、1道材料题五、作业布置【板书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