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鲁番交河故城遗址]吐鲁番交河故城导游词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87520341 上传时间:2023-10-1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4.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吐鲁番交河故城遗址]吐鲁番交河故城导游词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吐鲁番交河故城遗址]吐鲁番交河故城导游词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吐鲁番交河故城遗址]吐鲁番交河故城导游词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吐鲁番交河故城遗址]吐鲁番交河故城导游词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吐鲁番交河故城遗址]吐鲁番交河故城导游词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吐鲁番交河故城遗址]吐鲁番交河故城导游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吐鲁番交河故城遗址]吐鲁番交河故城导游词(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吐鲁番交河故城遗址吐鲁番交河故城导游词 各位游客: 在参观高昌故城后,我们再去交河故城。与高昌故城一样,交河故城历史上也是丝绸之路上的交通重镇,是古代西域三十六国之一的车师前国的都城,唐朝安西都护府最早的政府所在地。汉代班超父子、唐代玄类法师及边塞诗人岑参等都曾到过这里,留下千古佳话和不朽诗章。交河城边飞鸟绝,轮台路上马蹄滑,从前繁华的交河城,如今仅存城基及断壁残垣,但当年的市井格局及官署、寺院、佛塔、坊曲街巷等仍历历可辨,下面就让我们前去考察吧! 交河故城的得名交河城的历史 游客们,交河故城位于吐鲁番市西10公里的雅尔湖乡,处于雅尔乃孜沟中30米高的巨大黄土高台上,东西环水,状如柳叶,为一河

2、心小洲。故城南北长约1650米,东西最宽处约300米,四周为高达30余米的壁立如削的崖岸,崖下是已近干枯的河床。故城建筑主要在崖的南端,因此当地人也称其为崖儿城,城的建筑以崖为屏障,不筑城墙,又因河水在台地首相交,故有交河的城名。另据汉书西域传记载:车师前国,王治交河城,河水分流绕城下,故号交河。 接着我来介绍一下交河的历史。交河系车师人所建,建筑年月早于秦汉,距今已有两三千年。车师又称为姑师,是最早生活在这里的原始居民。公元前108年(汉元帝元封三年),汉将赵破奴攻破姑师,分立车师前、后国,交河就是车师前国的国都。公元450年,车师前国被北凉所灭。车师前国灭亡后直至唐初,交河始终是历代高昌王

3、国辖下的交河郡治。唐太宗派兵灭高昌王国后,在此设交河县,并于贞观十四年(公元640年)在交河故城设置了安西都护府,交河城成了西域军事要塞。公元8世纪中叶至9世纪中叶,交河城曾一度为吐蕃人所据。后又成为回鹘高昌王国属地,设交河州。公元13世纪下半叶,西北蒙古贵族发动战斗,率领铁骑12万攻击交河,交河 城损失惨重。1383年,交河城在战火中消亡。 从时间上来看,交河故城比高昌故城的历史要悠久得多,高昌故城是公元前1世纪建立的,而交河故城早在原始.时期就有先民在此生活,从故城中发掘出的残存陶片,即可证明车师人已从原始狩猎、采集的生活方式逐步过渡到定居和农业生产的基本格局。 交河故城遗址 游客们,现在

4、我们来到了交河故城遗址。故城的建筑布局别开生面,独具一格。这不禁令人想起了明代吏部员外郎陈诚出访西域来到交河,登临古城写下的那首诗:沙河三水自沟通,天设危城水上头,断壁悬崖多险要,荒台废址几春秋。这首崖儿城诗,精练而生动地道出了交河故城的特点。 .概况导游词 吐鲁番葡萄沟导游词尼雅遗址导游词 纵览交河故城,全城只有南门、东门两座城门。古城.有一条连接南门和佛教大寺院的南北向子午大道,长350米,宽3米,城内建筑以大街为中轴线可分为三个区,东区为官署区,西区为手工作坊和居民住宅区,北部为佛教寺院区,下面我们沿着中心大道进入故城进行参观。 中心大道两侧被纵横交叉的短巷分割成一个个高原土垣的坊市,向

5、我们展现了千百年前这里作为车师前王国的国都曾经有过作坊众多、商市繁华的盛景。同时我们还可以看到,城内全部的房屋院宇一半在地下挖掘,一半在地面构筑而成,这种别出心裁的建筑格式,是为了防备外来侵略?还是为了抵抗炎夏的酷热高温?这给我们留下了千古之谜。 我们先来参观一下东区,只见东门高高耸立在高达十几米的黄土崖岸上,城门遗址保存完好,两侧岩壁上设置的门额方孔、放哨眺望的角楼哨所遗址清楚可辨,几口大型深井,星罗棋布。东门南方,有一座地下庭院,气字不凡,占地约3000平方米,顶上有11米见方的天井,天井东门通道设有四重门栅。天井北面,有一条宽3米、高2米的地道,长达60米,与南北交通干道相连通。从这里出

6、土的文物中分析,此处很可能就是车师前国王宫和唐代安西都护府的衙署所在地。 再看西区,建筑比较密集,从发觉的陶窑遗存来看,可能曾是车师国的手工作坊区和居民住宅区。 游客们,在刚才的参观中,您是否觉得城中纵横连接的街巷把建筑群分割为若干小区,颇似内地宋代以前城市的作坊和街巷?这种建筑布局足以说明,交河在唐代曾进行过一次有规划的重修改建。如今游客到此,仍可以走街串巷,穿堂入室。像这样历史悠久、保存完整的古城遗址,在国内可以说是首屈一指的。 佛教寺院增林遗址 位于交河子午大道北端的那幢佛教寺院,是全城规模最大的建筑物,它与东面的官署区,西面的手工作坊区、居民住宅区呈品字结构,鼎足而立。现在我们已来到寺

7、院遗址前,它南北长88米,东西宽59米,主体建筑面积达5200平方米,由山门、大殿、僧房、庭院、钟鼓楼、水井等组成。寺院佛殿.是一方形柱塔,大殿东、西两厢是僧房,寺院左前方,有一座10米土质高台,站在台上,整个城市景致一览无余。各位猜一 下,这个土台以前是做什么用的呢?有人说是佛塔,有人说是鼓楼,也有人说是烽火台,毕竟哪种说法对,还有待考证。传奇,汉代名将班超和他的儿子班勇曾在这里交河之水饱蘸浓墨写下了他们戎马生涯中的重要诗篇呢 大殿东北面,还有一组排列整齐壮丽的塔林遗址,总面积约200平方米,.有一座长方形的大佛塔,高约5米,巍然矗立。塔林西北方不远处是闻名的地下佛塔寺院,寺院分地上、地下两部分,上部已夷为平地,下部内有残存壁画,这些珍贵的历史遗存,为西域佛教的讨论供应了新的史料。 游客们,当你们登高俯视交河故城时,可以发觉这座古城的建筑几乎全是从自然生土中挖掘而成的,最高建筑物有三层楼那么高,古城也因此成为目前世界上最大、最古老也是保存最完好的生土建筑城市。望着这呈柳叶形的古城的雄姿,吟咏起古人黄昏饮马傍交河,紫驼夜渡交河月的诗句,不禁使人思绪联翩,感慨万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