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高考政治总复习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课后达标检测新人教版必修4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87516377 上传时间:2023-08-2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63.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届高考政治总复习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课后达标检测新人教版必修4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22届高考政治总复习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课后达标检测新人教版必修4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22届高考政治总复习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课后达标检测新人教版必修4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22届高考政治总复习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课后达标检测新人教版必修4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2届高考政治总复习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课后达标检测新人教版必修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届高考政治总复习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课后达标检测新人教版必修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一、判断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写T,错误的写F)1物质是标志客观存在的范畴。( F )剖析:“客观存在应为“客观实在,物质是客观实在而不是客观存在。2哲学上的物质是万事万物的总和。( F )剖析:哲学上的物质概括了万事万物的共同本质,而不是万事万物的总和。3作为客观实在的物质是独立存在着的。( F )剖析:作为客观实在的物质存在于物质的具体形态中,并通过物质具体形态表现出来。4自然界开展规律和社会开展规律是客观的,人的思维规律是主观的。( F )剖析:任何规律都是客观的。5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认识和改造规律。( F )剖析:人可以认识利用规律,但不能改造、消灭、创造、创造规

2、律。二、选择题(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为哪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的)6(2022高考江苏卷)世间万物,变动不居。“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这说明()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一切要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离开运动谈物质是唯心主义的观点要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ABC D解析:选A。此题的题眼是“世间万物,变动不居。这说明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故中选;“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说明一切要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中选;离开运动谈物质是形而上学的观点,故错误;材料未涉及对立与统一之间的关系,排除。7(2022高考江苏卷)202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的发现说明,生物

3、体中的每一个细胞都像一个工厂,会生产和输出许多物质,这些物质被包裹在囊泡内运输到细胞周围和细胞外。细胞内囊泡运输调控机制的发现,特别适用于解释一些疾病发生的原理,并研发药物以用于治疗。这说明()A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B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C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D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解析:选A。此题考查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的知识。细胞内囊泡运输调控机制的发现和应用,说明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A项符合题意。B项是主观唯心主义观点,错误;C、D两项与题意无关。8(2022高考北京卷)当前,有些家长“超前、“超负荷地让孩子上各种培训班,使孩子学习压力过大, 甚至产生厌学情绪,结果事与愿违。在孩子

4、培养问题上,这些家长()A认为事物开展不存在矛盾B无视了规律在事物开展中的作用C没看到事物开展过程存在质变D不重视外部条件对事物开展的影响解析:选B。此题的题眼是“超前“超负荷“学习压力过大“事与愿违。在孩子的培养问题上,这些家长过激的做法明显违背了孩子成长和教育开展的规律,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均与题意无关,排除。9“时间都去哪儿了成为热门话题,人们纷纷感慨年华易逝、岁月无情。这说明()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变化之中事物的性质是时刻变化着的时间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时间长短取决于主体的感受A BC D解析:选B。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人们感慨年华易逝、岁月无情,说明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变化之中

5、,同时说明时间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观点错误,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事物的性质并不是时刻变化的,时间的长短并不取决于主体的感受,故排除。10纳米是一种长度单位,纳米技术是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分解物质,使物质变成极细的结构,由于结构变化导致物质性质的改变。这说明( )A物质具有客观性B人们可以改变和创造物质C物质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D人们可以改变或创造具体的物质形态解析:选D。人们可以改变或创造具体的物质形态,但不能改变或创造物质,故D正确,B错误。材料强调人的能动性,A不符合题意;C错误,物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11“水停百日生虫,人闲百日生病告诉我们()A物质的唯一特

6、性是客观实在性B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C物质是运动的承当者D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解析:选B。 材料意思是水停止流动时间长了会生虫,人长时间闲着会生病,这启示我们要运动,生命在于运动,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B说法正确;A强调物质的客观实在性,与材料强调的运动的主旨不符;C 强调运动离不开物质,题干强调的是物质离不开运动,不选;D 强调的是运动是有规律的,与题意不符。12某海域一搁浅的海豚,因市民救护不当呛水致其肺功能衰竭而死亡。市民的做法()否认了意识活动的能动性忽略了事物运动的规律性割裂了运动与静止的关系没有做到主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A BC D解析:选B。市民对海豚救

7、护不当,违背了海豚的呼吸规律,导致其死亡,启示我们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要做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正确;市民救护行为是发挥意识的能动性的表达,且题干未涉及运动与静止关系,应排除。13毛主席和周总理曾一起视察长沙,当车行至湘江边橘子洲旁时,毛主席诗兴勃发,随吟一上联“橘子洲,洲旁舟,舟行洲不行,周总理默思片刻后对出下联“天心阁,阁中鸽,鸽飞阁不飞。以下选项与这副对联所含哲理一致的是( )人生譬如滑雪,只有知道如何停止的人才知道如何加快速度少年安能长少年,海波尚变为桑田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A BC D解析:选B。

8、题干的对联表达了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符合题意。强调绝对运动,没有表达相对静止,均应排除。14荀子曰:“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君子有常体矣。以下诗句中与此寓意相近的是( )A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唐杜甫)B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南北朝王籍)C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唐贾岛)D草木本无意,荣枯自有时(唐孟浩然)解析:选D。荀子这句话的意思是天地有运行的规律,是客观的。D中“草木本无意,荣枯自有时,意为草木的变化有其自身的开展规律,与题意一致。A的哲学寓意是要发挥主观能动性,B的哲学寓意是矛盾双方是对立统一的,C的哲学寓意是量变到达一定程度引起质变。152015年1月5日,民政部、国家减

9、灾办发布2022年全国各类自然灾害共造成我国24 353.7万人次受灾,直接经济损失3 373.8亿元。但经过中国人民奋力抗灾救灾,最大程度地减轻了各种自然灾害损失。这说明()自然灾害是人类活动所带来的自然界的存在与开展是客观的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改造自然 人的意志决定自然灾害存在和发生作用的范围A BC D解析:选C。“2022年全国各类自然灾害共造成我国24 353.7万人次受灾,说明自然界的存在与开展是客观的,正确;“经过中国人民奋力抗灾救灾,最大程度地减轻了各种自然灾害损失,说明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改造自然,正确;自然界是客观的,错误。162022年春晚在沿用过去表演形式的根底上,

10、运用最先进的媒体技术直播晚会全过程,实现场外观众与演员的直通互动。这蕴涵的哲理是()A相对静止与绝对运动是统一的B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是统一的C世界观与方法论是辩证统一的D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是统一的解析:选A。题干中“在沿用过去表演形式的根底上,运用最先进的媒体技术直播晚会全过程等,表达相对静止与绝对运动的统一,A正确;B、C、D不符合题意。17中国气象局印发的?贯彻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方案实施方案?提出:2022年,全国各省(区、市)气象部门将形成人工影响天气,改善空气质量作业能力,在重污染且有降水形成的条件下采取相应的气象干预措施,消减雾霾,清洁空气。这说明()发挥主观能动性是改善空气质量的

11、依据人工影响天气的活动是有意识有目的的人为事物的联系能够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必须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利用规律A BC D解析:选D。客观实际是制定方针政策的依据,我国的空气现状是改善空气质量的依据,错误;意识具有主动创造性,人工影响天气是人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正确;无论是自在事物的联系还是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错误;采用人工降雨必须符合客观规律,正确。三、综合题18“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鸡儿跑,这是内蒙古半农半牧草原上恢复生态、建设“美丽中国的新鲜场景。草原散养牧鸡,鸡吃草籽、昆虫,不用饲料添加剂,提高了肉蛋品质、增加了牧民收益,又能有效控制草原虫害。牛羊改吃农

12、田秸秆,既可让过度放牧的草场得到休息,又把大量秸秆变废为宝,防止其田间燃烧带来的空气污染,而粪便或沼渣还田又增加了农田地力。这一新模式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运用把握规律的知识,分析说明材料中“草原牧鸡、农田秸秆喂牛羊这一建设“美丽中国新模式所表达的哲学道理。答案:(1)规律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要求人们必须遵循规律,按规律办事,不能违背规律。草原牧鸡、农田秸秆喂牛羊这一新模式,恢复草原生态和农田地力,保护自然界生态平衡,表达了人在生产活动中对自然规律的遵循与利用,促进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2)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根底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这一新模式表达了人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自然规律,大胆创新,打破传统生产模式,趋利避害地改造自然,实现生活富裕、生态良好和可持续开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