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测量方案1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87514906 上传时间:2023-12-16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366.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施工测量方案1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施工测量方案1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施工测量方案1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施工测量方案1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施工测量方案1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施工测量方案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施工测量方案1(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施工测量方案编 制: 审 核: 审 批: 编制日期: 目 录一、工程概况3二、测量依据3三、准备工作3四、测量外业工作5五、测量内业工作6六、平面控制6七、高程控制8八、施工放样8九、沉降观测9十、竣工测量10十一、质量保证措施11十二、测量仪器的使用、保管和维护11十三、安全保证措施12十四、测量人员配备及仪器设备12十五、前期测量进度计划表14 一、工程概况本项目,全长8.510km。标准横断面宽度为50m:9m绿化带+3m人行道+10.5m车行道+5m中央分隔带+10.5m车行道+3m人行道+9m绿化带。道路沿线经过地段地势平坦,无波动起伏。现状地面高程一般为20.40-23.40m之间

2、,道路两侧分布有民房厂房建筑物,大量的农田和菜地及少量企业厂区居民区,相间零星湖塘和乡村道路,植被主要以林地和农田为主。二、测量依据根据相关设计院提供的平面控制点与水准点为基准进行复测和引测。根据业主提供的有关测量资料、设计结构图、复测资料进行计算和测量放样。以本工程执行的施工规范中的有关规定作为精度标准。参考的相关规范如下:1.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2.城市测量规范(CJJ8-99)3.公路勘测规范(JTGC10-2007)4.公路勘测细则(JTG/TC10-2007)5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6.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7.公路工程

3、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8.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12897-2006)9.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T12898-2009)10.国家三角测量规范(GB/T17942-2000)三、准备工作相关资料的收集路桥施工测量应收集的资料设计文件图表主要有:1.平面总体设计图2.纵断面图3.横断面图及其结构图4.路基设计表5.直线、曲线及转角表6.设计勘测交桩点成果表7.逐桩坐标表8.道路地质勘探报告表.熟悉各图表,了解要点对以上收集的各图表进行熟悉与分析,掌握以下要点;1.道路走向、定位及施工段的线形,路面宽度,路基施工宽度,基层施工宽度2.路面线路纵坡度、

4、横坡度,底基层结构构造及厚度3.变坡点、转焦点、曲线点所在地的桩号、高程4.竖曲线、圆曲线要素:半径、切线长度、曲线长度及外距直园、曲中的桩号位置及坐标5.施工段内各桩号路的高程值.现场勘察全面熟悉设计图表文件,在此基础上到施工标段现场勘察核对,做好以下内容;1.搞清楚施工标段路线起点里程桩和终点里程桩号的实地位置以及该标段四周的地貌概况,对以后取土、弃土、材料运输施工便道的位置的拟建点及其他临时措施方案的实施做到心中有数。2.对照路线设计纵断面及横断面图查看沿途地形,了解拟建道路桥梁的施工位置,及土方挖填方地段3.查看及选定道路沿线平面控制导线点位,交桩点位及高成水准点位的实地位置,各点通视

5、情况能否满足施工放样的需要。4.考察施工断面沿线应加密的施工导线点、水准点的实施位置,并拟定复测方案。.主控桩布置设计由于红线覆盖面较广,在埋点的设置中遵循先整体纵向贯通,后局部横向展开的思路进行布设。主控桩做法:在选好埋桩点的地方,用铁锹将周围35cm35cm范围内的渣土挖去600cm深,然后在坑内置入点位钢筋,用水泥砂浆护至钢筋顶面,并做好标记,见下图.四、测量外业工作 在施工标段内每500m设置平面控制点,每200m设置水准高程主控点,并在图上规划主控点布设方案,然后到现场选点,埋设标志。注意事项:1).主控点应选在土质坚硬,能长期保存和便于观测的地方。2).相邻主控点间通视良好,便于测

6、角和量边。3).主控点视野开阔,便于测绘周围地物和地貌。4).主控点之间边长应大致相等,避免过长、过短,相邻边长之比不应超 过三倍。主控点选定之后,应在地面上建立标志,并沿导线走向顺序编号,绘制导线略图。对等级主控点应按规范埋设混凝土桩,应在主控点附近的明显地物(房角、电杆)上用油漆注明主控点编号和距离,并绘制草图,注明尺寸。控制点埋设好后进行控制点复测,并填报相关资料报验,然后进行原地面实测,并与设计图纸资料表明的原地面标高做对比复核;与原地面实测有较大差距的地段,先项目部商讨,并作第二次现场复测,确定实测无误后,再上报监理、业主;组织业主、监理进行现场复测与签证,做好记录,并保存测量数据与

7、纪要;相关资料留底备查。在测量过程中应对现状原地面进行拍照、录像,特别是对现状地面地貌起伏较大,有鱼塘,湖泊,明渠,沟涵等处及在红线范围内有新建的建筑物、构筑物或近期有明显挖填方的地段必须进行拍照、录像保存影像资料。在道路施工的过程中要勤放道路中线,边线等控制线,积极配合施工生产。五、 施工测量内业工作接到施工图纸后,测量人员参加施工图纸会审,审核图纸中的定线资料、桩位、轴线等并参加设计交底,并做好测量报验报审资料。在审核无误后做测量的内业工作,计算放样坐标,绘制示意图并找出桩位、柱中、轴线、桥梁中线、道路中线等坐标,按顺序统计,并与逐桩记录比对,确认坐标准确无误。六、平面控制1、导线复测施工

8、进场后,首先要对相关设计院提供的交桩点进行复测,一是导线复测采用经检验合格的2级全站仪往返观测2测回法,按交桩文件中标示的导线精度要求进行测量,计算精度符合(GB50026-2007)中第3.3.1条及JTGC10-2007中第4.1.1-1的规定。二是水准测量采用经检定合格的S1精密水准仪往返测量,按交桩文件中标示的水准等级要求进行测量,计算精度符合规范要求。在进行导线复测时,还要和相邻施工段交接控制点作交接检查,一般延伸到相邻施工段23个控制点,检查和相邻施工段的导线点是否闭合。2、导线网加密2.1 本施工段全长8.5公里,根据设计院向我方提供的交桩点,为了保证测量工作的精度,所以必须要进

9、行导线网加密。2.2 平面主控点间距设置以500m左右为宜,水准控制点200m为宜,都应尽量设在不容易被破坏的地方。2.3导线网加密测量也应按相应导线精度要求和水准精度要求进行测量,并将测量成果呈报监理工程师审批后备用.七、高程控制 本项目采用相应等级的水准测量技术要求施测。使用S2自动安平水准仪,往返两测回,取平均值作为最终高程,计算结果,导线闭合差小于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第4.2.1条规范要求。高程控制网的建立首先依据规范的精度要求,采用相同精度复测交付的基准点,然后进行水准点加密,最后外业测设和内业数据平差计算。八、施工放样 在工作开始前,测量员先确定需要放线的部位,

10、根据设计图纸计算坐标,然后在电子图上将每个点的坐标找出并记录,与设计逐桩记录数据相比对,确认无误之后方可进行测量外业放线工作。 在施工过程中,要经常对导线控制点及水准基点检查复核,保护好控制点,要求控制点完好,保留至工程结束。定期对导线控制网进行闭合校验,保证各点位于同一系统。随着施工的进展,每月至少复测一次,以保证控制网达到精度要求。在施工中与其他公司衔接处双方重叠复测、互相复核、确认,以书面形式确认,双方签字,盖章。并报监理工程师备查。九、沉降观测在进行地面道路软基处理、回填和基层修筑以及设计有要求对路面段进行沉降观测的区段要进行沉降观测。本项目沉降观测为以下方面:1.路面基础土方回填的沉

11、降观测(1).选取观测水准点.沉降观测水准点的选取,应沿道路路线布设,宜设于道路中心线两侧,两断面相聚100-300m之间.(2).确定工作基准点.工作水准基准点应布设与作业场地内,便于设站观测形变点.(3).布设整个路线观测点.(4).加密局部变形点.沉降量差异小的地段,点数可适当稀疏,沉降量差异大的地段,点数要适当加密.2.软基处理的沉降观测在软路基地段设置沉降和位移观测设备.软土地段每隔40m设置一个观测断面,每个观测断面,在线路中心和两侧路肩地面各设一个沉降杯,在两侧路肩各设一个观测桩(d40mm钢钎),桩长度超出填筑路基30cm为宜。按规范要求的时间间隔进行沉降观测,每次进行观测时应

12、填写相关资料,做好观测记录。 沉降观测记录表样表十、竣工测量路面竣工后,须进行竣工测量。竣工测量是检查施工是否满足设计要求,起到检查施工质量的作用;以及在路面投入运营后,为保证道路的行车安全和使用寿命需定期进行变形观测提供参照资料。竣工测量的主要内容为道路的中线坐标、雨污水井位及其偏位情况和道路中线高程记录。实测完成后需做竣工图进行报审并交档案馆备案。十一、质量保证措施1、测量人员应持证上岗,遵守职业道德,养成一丝不苟的工作精神,坚持三级复核制度。2、测量人员认真学习图纸文件,领会设计意图,发现图纸之中有问题应及时通知施工技术人员,配合技术人员解决图纸中的问题。认真学习有关施工技术质量标准和施

13、工测量规范,严格按图施测。在施工中,如遇施工设计变更,立即调整线位、坐标及高程,并互相提醒。3、加强现场内的测量基准点的保护,所有基准点均明确标识。防止用错和破坏4、所有测量作业完后,测量作业人员必须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请项目质安总监核验,最后向监理报验。5、协助解决施工过程中出现的技术问题,对重点部位的施工,测量人员将对控制点、控制线、构筑物的平面位置、几何尺寸等,进行有效的监控。6、严格执行施工技术规范和质量标准,认真按有关监理程序办事,认真完成测量资料的报监工作。7、注意与其他项目点位的衔接。8、必要时需对控制点进行保护,由施工班组对控制点进行砌筑保护。9、加强内部自检验收和基础管理工

14、作,共同搞好工程质量。10、严格执行监理管理工作程序中的有关测量管理程序。十二、测量仪器的使用、保管和维护1、测量人员应负责并检查仪器的使用及保管和维护。2、测量人员必须熟悉、掌握并严格遵守测量操规程。3、测量人员在使用仪器施测过程中必须坚守岗位,避免仪器受震、碰撞及倾倒,雨天或强阳光下测量应打伞。4、测量仪器必须由专人负责保管。仪器应存放在通风、干燥、常温的室内,并要放入防潮、防盗的箱柜中。5、测量人员必须掌握、检查、了解测量仪器的使用保管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提出。6、测量仪器必须由熟悉仪器性能及有实践经验的人员经常定期维护、按期检定与检校。7、测量人员应随时清点仪器的附件、工具、以防丢失。8、测量仪器及工具,应经常保持清洁,及时擦试。9、仪器使用过程中,如发现误差过大或受损坏时,应及时送有关部门处理,不得擅自拆换。全站仪使用注意事项:1.在阳光下使用(或雨天作业)一定要撑伞遮阳、遮雨,防止阳光或其他强光射入接收物镜,以免烧坏光敏二极管。不要让雨水浇淋全站仪,以免发生短路。2.测线两侧或镜站反面应避开反射物体,以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