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吊安装方案解析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87514471 上传时间:2022-08-25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0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龙门吊安装方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龙门吊安装方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龙门吊安装方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龙门吊安装方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龙门吊安装方案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龙门吊安装方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龙门吊安装方案解析(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450T门式起重机安装方案1. 概述 1.1 工程概况MGHZ450T门式起重机(450T跨线龙门吊)由郑州市华中建机有限公司设计、生产制造。主要结构由主梁、刚性支腿、端横梁、起重小车、大车行车机构、控制系统等组成。主梁为双箱梁结构,小车机构在主梁轨道上运行。最大安装高度34m,主梁长度为41.2m,起重机跨距为38m,整机重量422 t(含外购件)。 安装位置选在辛集梁场移梁转向通道上第五列和第八列之间,两台设备同时安装,大型吊车一次进退场。根据现场施工情况,结合当地大型吊车租赁价格,本着经济合理的原则来选择主要吊装设备。由于梁场围墙在前期已经安装,重先征地也比较困难,根据450T龙门吊技术

2、参数,本次吊装最大部件为主梁,自重83吨,主梁最大安装高度31米,考虑到时间因素,采用1台500T吊车和一台300T吊车共同抬吊主梁,500吨吊车摆在龙门吊主梁中间位置固定不动,车尾垂直于主梁方向吊装。300T吊车作为流动吊机,吊装完龙门吊刚性支腿后,马上占位到柔性支腿侧面,吊装柔性支腿和主梁。安装第二台龙门吊和第一台程序一样。1.2 设备技术参数主要结构件重表部件名称设备重量(T)备注主梁183单根主箱梁,含上面所有的连接板、螺栓、电动葫芦总成主梁274.2含上面所有的连接板、螺栓刚性支腿80含上面的连接螺栓和走道板柔性支腿47含上面的连接螺栓和走道板起重小车50含两个卷扬机和、小车架、行走

3、轮组大车台车12单台机共4个其他附件35含走道板、操作室、吊具、钢丝绳等其他附件设备主要技术参数表序号项目参数备注1总体尺寸17.3*42.8*33.3长*宽*高2提升行程28米净空3工作允许最大风力等级7级4大车最大轮压36吨5额定全部安装功率165千瓦6适应纵坡正负1.5%7额定起重量450吨8总重量422吨1.3 工期安排单台设备施工工期安排表序号项目工期(天)备注1设备进场42主要结构件防腐103刚性支腿地面安装14柔性支腿地面安装15主梁地面安装36大车台车摆放17地锚准备18刚性支腿安装0.59柔性支腿安装0.510主梁抬吊0.511起重小车安装0.512附件安装113吊具安装11

4、4整机试车调试3合计28考虑到工期叠加因素,两台吊车的安装工期为45天,不含进场和防腐处理时间。2. 编制依据通用门式起重机规范 GB/T14406-93通用桥式起重机规范 GB/T14405 起重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2078-98起重工操作规程 SYB4112-80重型设备吊装手册工程建设规范汇编第九册:龙门起重机和装卸桥 起重机设计规范 GB3811 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的设计、施工及验收规程 JGJ8291 钢结构制作安装施工规程 YB925495 3. 施工方案3.1 安装工艺流程起重机轨道安装-行走机构台车安装-支腿框架单元地面组装-支腿吊装-主梁地面组对-主梁吊装-端

5、横梁安装-起重小车机构吊装-其他部件安装。3.2 主要吊装设备及索具计算选择计算3.2.1主要吊装设备计算根据现场地形情况,及450吨提梁机图纸结构设计,该起重机跨距大,设备高,重量大的特点,根据类似工程经验,主要吊装机具选择:一台500T吊车,一台260T吊车为主吊装机具,两台50吨汽车吊配合吊装。根据现场实际实验提供的参数,地面承载力为不小于200KP,为确保吊装安全,500T,260T汽车吊支腿地脚采用铺设钢板的方式,增大承载力。500T吊车地脚钢板尺寸为2500*2500,厚度100(空心框架板)。计算:铺设钢板后承载力为:2500*2500*0.02=125吨500吨汽车吊自重96吨

6、,配重135吨,起吊重物最大重量41.5吨,单支点压力68.125吨,小于地面承载力125吨。本工程中提梁机最重件刚性支腿重80吨,单根主梁最重83吨。选用两台汽车吊抬吊刚性支腿及箱型主梁,由于现场场地限制,500吨吊车站在轨道内测,300T吊车作为移动吊机。起重机最不利工况为两台汽车吊抬吊主梁时,其500吨起重机回转半径选为24m。臂长36m,该工况下最大起重量为46吨。此时起重机垂直吊升高度36 m,主梁安装高度31.1m,满足安装高度要求。其300吨起重机回转半径选为20m。臂长36m,该工况下最大起重量为46吨。此时起重机垂直吊升高度36 m,主梁安装高度31.1m,满足安装高度要求。

7、两机该工况下理论起重量为246=92吨两台抬吊安全系数取为:0.95两机安全起重量: 920.95=87.4吨两机安全起重量:87.4吨 单根主梁最大总重83吨可以安全满足吊装需要。3.2.2主要吊装索具计算根据公式 P = T / K 其中P 钢丝绳的许用拉力T 钢丝绳的破断拉力K 钢丝绳的安全系数,K 6龙门吊安装时最大的部件重量为刚性支腿,该部件总重量为83吨。则其所需的钢丝绳的破断拉力总和T为83x6498吨,在安装时,吊点处起吊钢丝绳使用时为四根走四捆绑刚性支腿上横梁吊点作业,同时受力的钢丝绳数量为4,故其所需要钢丝绳的理论破断拉力为:T 498/4124.5吨=1245KN查表,按

8、该钢丝绳公称抗拉强度1870Mpa取值,选取6 x 37麻芯47.5mm钢丝绳,破断拉力T =1609KN1245KN,满足要求。3.2.3风绳计算3.2.4地锚计算3.2.5卸扣计算3.3 安装步骤及方法3.3.1技术准备(1)安装前必须认真审阅相关技术文件,安装图纸及相关资料。(2)技术负责人做好安装前技术交底工作,提出具体安装工艺要求及安装质量措施。(3)参加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特殊工种持证上岗。(4)大型吊车、设备进出场通道及现场设计堆放组装场地,应进行夯实、压实或硬化。(5)小型吊车进场,大型吊车准备就绪。(6)提梁机轨道辅设完成,符合设计要求标准。3.3.2现场施工准备(1)轨道

9、复测对上道工序安装的轨道的标高、中心距、直线度及关键点及尺寸。要进行认真复测,必须要达到设计要求或施工规范,并用经纬仪在轨道上合适位置进行测量投点,呈矩形分布。具体检测项目如下:中心线极限偏差1.5mm标高极限偏差2.0mm轨跨极限偏差2.0mm(2)主梁支腿检测及端面处理主梁支腿进场后,将其摆放在枕木或钢墩上,并使其处于水平状态,检测其旁弯度,上拱度,轮子的跨度,同时处理主梁和支腿的焊接连接面,并达到规范要求。(3)大车行走台车机构定位根据在轨道测量投点形成的矩形框架将四组走行台车分别调到预定的位置,接着对走行台车复查找正,找正后对走行台车进行支撑固定,预装防爬器,纵向使用角钢支撑在轨道预埋

10、件,缆绳采用木楔固定。(4)450吨提梁机组对布置根据450吨提梁机安装现场狭窄,障碍物多等情况,利用仅有的空间进行刚性支腿、柔性支腿、主箱梁的地面组对的布置。两支腿的组对:刚性支腿在轨道内侧组对,小头朝围墙侧,架立在轨道上,大头朝外。柔性支腿在轨道外侧组对,小头朝轨道朝,大头朝存粮区,主箱梁地面组装,吊装时将主梁放置在大车位置的一侧,方向为垂直跨越在提梁机的大车轨道上。3.3.3安装步骤(1)大车台车定位,利用全站仪对大车台车进行定位,要求精确到正负2mm,先在台车顶部的铰接板上划十字线,再用全站仪观测大车摆放位置,一台50T吊车配合安装。(2)刚性支腿地面拼装,利用50T吊车在地面组对,摆

11、放位置如下图所示。(3)柔性支腿地面拼装,利用50T吊车,摆放位置如下图所示。(4)主梁地面拼装,利用25T和50T吊车拼装主梁(5)安装刚性支腿,根据刚性支腿的重量,详见起重机布置图。两台260吨起重机垂直吊升刚性支腿,两台50吨起重机配合吊起往前送,使刚性支腿缓慢立起,就位到行走机构台车上,找正固定,拉紧缆风绳。(6)安装柔性支腿用两台260吨汽车吊和一台50吨汽车吊吊装柔性支腿。起重机站位在轨道内侧,详见安装步骤图。(7)安装主箱梁,主箱梁每根单重74.2吨。选用两台260吨汽车吊抬吊,根据现场场地情况,刚性支腿侧的起重机站位在提梁机轨道外侧,柔性支腿侧的起重机站位在提梁机轨道内侧,并在

12、主梁外侧。吊装主箱梁吊点设在箱梁两头向里约1米位置。两机承载重量均匀。垂直吊升高度到位后,调整柔腿侧起重机回转半径,趴杆前送主梁就位,找正连接螺栓,紧固牢。主梁到位后,需要4名工作人员进行主梁与支腿的对位连接,先做刚性支腿侧,再做柔性支腿侧。(8)第一根主箱梁吊装就位后,同样方法就位第二根主梁。为了安装主箱梁就位准确,基本就位后采用过冲定位,及时穿螺栓固定。吊装主箱梁索具绳应采用47.5mm钢丝绳,每吊点采用4根,安全吊力应不小于90吨。(9)起重小车吊装主箱型梁安装复测合格后,使用一台300吨吊车,将起重小车吊装到主箱梁轨道上就位。起重小车吊装前应及时的安装好小车轨道两头安全车挡及主箱梁上的

13、梯子、平台、栏杆等。小车吊装完毕后,在没有穿链条前,必须锚固。(10)安装吊具组3.4 安装技术要求提梁机结构组装件几何尺寸、垂直度、水平度、挠度应符合规定技术要求如下:(1)车轮的跨距偏差:S10mm(2)装配主梁的上拱度:AF=(0.9/10001.4/1000)S = 34.2mm53.2mm(3)主梁对角偏差(D1-D2)5mm(4)主梁旁弯度:AFPS/1200 = 31.7mm(5)小车轨距差:跨端处2mm,跨中处k7mm(6)大车行走轮找正(平行度、垂直度、同位度)3.5高强度螺栓连接按照规范标准方法安装螺栓紧固扭矩值表序号螺栓型号初次紧固扭矩二次紧固扭矩110.9级M24320

14、N.M670N.M210.9级M30670N.M1340N.M 3.5.1螺栓穿入连接孔规定(1)每根螺栓自由状态穿入;(2)螺栓穿入连接孔时;(3)不允许锤击进入; 3.5.2高强度螺栓的紧固顺序(1)每组螺栓紧固时由中间开始,均匀的向两端放射性的紧固,严禁由外向内紧固螺栓。(2)每组螺栓紧固时,先两侧腹板,后上下翼板。3.5.3高强度螺栓紧固后检查(1)连接板与腹板上下,下盖板之间的间隙小于1mm。(2)螺栓头外露不少于2扣。3.6 设备试运转3.6.1试运转工艺图试运转工艺图试车前准备(人、机、具、材、安全措施、资料)检查确认各运行机构是否达试车条件马达单试动负荷试车(各部动作、性能、润滑等确认)无负荷试车(各部动作、性能、润滑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