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简单的推理》教案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87512474 上传时间:2024-02-1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简单的推理》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简单的推理》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简单的推理》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简单的推理》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简单的推理》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简单的推理》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简单的推理》教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推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猜测等活动,经历简单的推理过程,初步获得一些简单推理的经验。2、能借助文字、连线等方式整理信息,强化符号意识,并按一定的方法进行推理。3、在简单推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推理与有条理地进行数学表达的能力。4、感受推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初步培养学生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教学重点:能借助文字、连线、表格等方式整理信息,并按一定的方法进行推理。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初步的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及数学表达的能力。教学过程:(一)激趣引入1、(1)“瞎”猜师:教师知道同学们喜欢玩游戏,接下来我们就玩个猜一猜的游戏。师:(出示课件

2、)小明与小亮是一对双胞胎兄弟,他们长得一模一样。请你猜猜谁是哥哥,谁是弟弟?(学生乱猜)有同学猜 “小明是哥哥,小亮是弟弟”;有同学猜“小亮是哥哥,小明是弟弟”;也有同学说不能,因为他们长的一模一样;(“肯定”这个词你们觉得妥不妥?“可能”“应该”这个词用得真好!)生:小明是哥哥,小亮是弟弟师:这是你的想法。生:小亮是哥哥,小明是弟弟。师:你的想法又不同了。刚才说了两种情况,到底是哪一种呢?你们能确定吗?(2)“确定”猜。师:请听教师的提示:小明不是哥哥。现在能猜出来了吗?生:小亮是哥哥,小明是弟弟。师:那你能不能用上因为所以说说你是怎么猜的吗?生:因为小明不是哥哥,就是弟弟,所以小亮是哥哥。

3、师:为什么小明不是哥哥,就一定是弟弟呢?生:因为除了哥哥,就是弟弟。小明不是哥哥,就一定是弟弟。师:听明白了吗?也就是两个里面排除了一个,只剩另一个了。师:恭喜你,猜对了!师:哪位小朋友是从不同角度来想的吗?生:因为小明不是哥哥,小亮就是哥哥,所以小明是弟弟。师:小朋友们真聪明,能根据教师给你的一条线索,可以从两个角度一步步得出正确的结论。2、揭题。师 :现在我们回想一下,刚才是怎么从两种不确定的情况变成一种确定的情况的?生:通过小明不是哥哥这个信息猜出谁是哥哥,谁是弟弟。师:关键的信息我们要把它圈起来,像这样根据已经知道的信息,逐步推出结论的过程,在数学上称为推理。(板书:推理)师:今天这节

4、课教师就与大家来进行一些简单的推理。(二)探索新知课件出示例1师:从题目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请带着这个问题轻声读题,知道后马上举手!师:“有语文,数学与品德与生活三本书,下面三人各拿一本”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生::他们每人只能拿一本书。师:比如小刚拿了语文书,那她(就不能拿数学书与品德书)师:这句话你是怎么理解的?生:比如小刚拿了语文书,那小红与小丽就不能拿语文书了。师:你们理解的真好。师:到底他们三个人分别拿的是什么书呢?请同学们先独立思考,然后把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记录下来,再把你的想法与同桌交流一下,开始。师:好,请同学们放下手中的纸与笔,坐端正,我们请这位同学来跟大家分享一下思考过程?其

5、他同学认真地看,仔细地听。预设1:书本与人物对应或是文字记录。生:小红说:她拿的是语文书,小丽说:她拿的不是数学书,那她拿的就是品德书,小刚拿的就是数学书。师:为什么小丽拿的不是数学书,就是品德书呢?师:思路很清晰!给他点掌声!这位同学直接用文字记录推理的结果。也是用这种方法的同学举手。你们推理的结果都跟她一样吗?思考过程也一样吗?(另一种角度)你们真不错,都是推理小能手。预设2:连线法。师:有不同方法的吗?请这位同学来跟我们分享他的思考过程。生:小红说:我拿的是语文书,所以把小红与语文连起来,小丽拿的不是数学书,所以我把小丽与品德连起来,剩下的小刚拿的就是数学书。)师:这位同学把人名与书名写

6、成两行,再根据每一个信息分别连线,用的是连线法,用这种方法的同学举手,厉害,真是推理高手!师:还有吗?预设3:表格法:教师这儿还有种方法,你想知道吗?我们先画好一个表格,然后在里面写好有哪几个人(小红、小丽、小刚),哪3本书(语文、数学、品德与生活)。小红拿的是语文书,在语文书这里打钩,所以她拿的不可能是数学与品德,这里打叉,而小丽与小刚也不可能拿语文书,在这里打叉。看,通过一条数学信息我们能知道这么多。谁愿意上来当当小教师给大家讲解下第二条数学信息呢?你真勇敢!我们给他一点鼓励!生:小丽拿的不是数学,我们可以在这里打叉,语文也打叉了,那么小丽拿的就是品德与生活。小刚拿的就不可能是品德书,所以

7、小刚拿的是数学书。师:说得好不好!我们再次给他掌声!师:一道题我们用了三种方法,你最喜欢哪一种?可能现在我们还感觉不到表格法的优点,但在数据比较多、复杂的时候我们用表格法就能更好的理清我们的思路。如果这节课你能掌握表格法,你就非常了不起!师:好了,现在我们再来回顾下这三种方法,虽然表达的方式不一样,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推理过程都是从谁开始的?生:是从小红开始的。师:为什么从小红开始呢?生:因为小红已经告诉我们她拿的是语文书。师:哇,教师要对你们竖起大拇指!推理就是要能以最快的速度寻找关键信息。我们把这个关键信息圈起来。师:还有没有其他的重要信息?生:有,小丽说他拿的不是数学书。师:为什么呢你

8、觉得这条信息也很重要?生:因为根据这条信息我们就能推出另外两个同学拿的各是什么书了。师:你的思维真敏捷!教师吧这个信息也圈起来。小结:看来你们都知道推理秘诀了!我们一起读一遍。在简单推理时,先找到关键条件,能确定的要先确定,能排除的要先排除,再全面地分析,仔细推敲,判断出正确答案。实际推理的时候方法很多,边阅读边思考是推理的好方法,连线法与表格法能让我们的推理过程简洁、直观,我们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三)巩固提升师:下面我们就利用已经学过的推理知识与方法来闯关吧,你们有信心成功过关吗?第1关:小雨、小东、小松三个人进行跳绳比赛。小松说:“我不是最后一名。”小东说:“我也不是最后一名,但

9、是小松的成绩比我好。”他们各得了第几名?师:现在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把推理过程写在本子上。师:教师收集了几个同学们的方法(文字、连线、列表),请这几个同学站起来,说说你是怎么判断的?师:先确定哪个?(小雨)生:因为小松不是最后一名,小东也不是最后一名,只剩小雨,所以小雨就是最后一名。小松与小东就是第一名或第二名,那么谁是第一名呢?(小松,因为她的成绩比小东的好,所以她是第一名。)第二名就是(小东)。师:做对的同学请举起大拇指,恭喜你们闯过了第一关。第2关:四个学生A、B、C、D正在上自习,他们当中有一个人在练字,一个人在画画,一个人在写作业,另一个人在看书,提示:B 没有写作业,也没有练字;

10、C 不在看书,也不在练字; D 不在看书,也没在写作业; A 在专心画画。他们各自在做什么?师:请你把思考过程写在练习卷上。开始。师:谁来跟大家分享你的思考过程?师:这一关你闯过了吗?再举起大拇指,表扬自己,现在我们要进入到最后一关了。闯关三:甲、乙、丙三位教师分别教语文、数学与英语。已知: 1、每个教师只教一门课。 2、甲上课全用普通话。 3、英语教师是一个学生的哥哥。 4、丙是一位女教师,她比语文教师年轻。请问三位教师各教什么课?师:这一关可有点难度哦,请同学们细心地在练习卷上推理出他们各教什么课。生反馈:甲:数学教师。乙:英语教师。欢欢:语文教师。师讲解表格法。第三关你过了吗?请给自己再加一颗星。得到三颗星星的同学请举手,我们表扬他们,没有三颗星星星的同学,继续加油!(四)全课总结在以后的学习与生活中,我们还会遇到稍复杂的推理,教师相信,只要你们从关键信息出发,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一定会利用推理解决更多的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