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的测定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87508089 上传时间:2023-02-1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的测定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的测定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的测定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的测定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的测定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的测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的测定(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图 1 标准稠度与时间测定仪图 2 雷氏夹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的测定实验目的1. 熟悉并掌握各种测试仪器的构造和使用方法。2. 掌握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测定方法和影响因素的关系。实验设备-可编辑修改 -实验设备主要包括:水泥净浆搅拌机、净浆标准稠度与凝结时间测定仪、沸煮相、雷氏夹。水泥净浆搅拌机的主要由搅拌锅、搅拌叶、传动机构和控制系统组成。水泥净浆标准稠度与凝结时间测定仪构造如图1所示。它由铁座1与可以自由滑动的金属圆棒2构成。松紧螺丝3可以调节金属棒的高低。金属棒上附有指针4,利用量程075mm 的标尺5指示金属棒下降距离。沸煮箱要求能在30min 5min

2、内将箱内的试验用水由 室温升至沸腾并可保持沸腾状态3h以上,整个实验过程中不需补充水量。雷氏夹由铜质材料构成,其结构如图2所示。当一根指针的根部先悬挂在一根金属丝或尼龙丝上,另一根指针的根部再挂上300g质量的砝码时,两根指针的针尖距离增加应在17.5mm2.5mm 范围以内,计 2x=17.5 2.5mm,当去掉砝码后针尖的距离能恢复至挂砝码前的状态。标准關度与凝结颤定悦1-指甲诜座,2试杆i 3-松紧娓丝$支杆F 5-标尺实验方法实验前必须保证以下条件: 水泥试样应充分拌匀, 通过 0.9mm 方孔筛并记录筛 余物情况, 但要防止过筛时混进其他水泥。 试验用水必须是洁净的淡水, 有争议时可

3、采 用蒸馏水。试验时温度应在1725 C,相对湿度大于 50%。水泥试样、拌和水、仪器和用具的温度应与试验室一致。各项实验的测量方法及步骤如下:(一)、标准稠度用水量的测定1 )标准稠度用水量可用调整水量和不变水量两种方法中的任意一种测定,如发 生争议时以调整水量方法为准。2)试验前须对仪器进行检查,检查内容为:仪器金属棒应能自由滑动;试锥降 至锥模顶面位置时,指针应对准标尺的零点;搅拌机运转正常等。3)水泥净浆的拌制:水泥净浆用净浆搅拌机搅拌,搅拌锅和搅拌叶片先用湿棉布擦过,将称好的 500g 水泥试样倒入搅拌锅内。拌和时,先将锅放到搅拌机锅座上, 升至搅拌位置,开动机器,同时徐徐加入拌和水

4、,慢速搅拌120s后停拌15s,接着快速搅拌 120s 后停机。采用调整水量方法时拌和水量按经验找水,采用不变水量方法时 拌和水量用 142.5mL 水,水量准确至 0.5mL 。4)标准稠度的测定:(1)拌和结束后,立即将拌好的净浆装入锥模内,用小刀插捣、振动数次, 刮去多余净浆,抹平后迅速放到试锥下面固定位置上,将试锥降至净浆表面拧紧螺丝, 然后突然放松, 让试锥自由沉入净浆中, 到试锥停止下沉时记录试锥下沉深度。 整个操 作应在搅拌后 1.5min 内完成。2 )用调整水量方法测定时, 以试锥下沉深度 28mm 2mm 时的净浆为标准稠度净浆。其拌和水量为该水泥的标准稠度用水量(P),按

5、水泥质量的百分比计。如下沉深度超出范围,须另称试样,调整水量,重新试验,直至达到标准为止。(3)用不变水量方法测定时,根据测得的试锥下沉深度S(mm )按下式(或仪器上对应标尺)计算得到标准稠度用水量 P( %):P=33.4 0.185 S当试锥下沉深度小于 13mm 时,应改用调整水量方法测定。(二)、凝结时间的测定1)凝结时间的测定可以用人工测定也可以用符合标准操作要求的自动凝结时间 测定仪测定,两者有矛盾时以人工测定为准。2)测定前的准备工作:将圆模放在玻璃板上,在内侧稍稍涂上一层机油,调整 凝结时间测定仪的试针使接触玻璃板时指针应对准标尺零点。3)试件的制备:以标准稠度用水量加水,按

6、测定标准稠度用水量时制备净浆的操作方法制成标准稠度净浆后立即一次装入圆模振动数次刮平,然后放入湿气养护箱内。记录开始加水的时间作为凝结时间的起始时间。4)凝结时间的测定方法为:试件在湿气养护箱中养护至加水后30min 时进行第一次测定。测定时,从湿气养护箱内取出圆模放到试针下,使试针与净浆面接触,拧紧螺丝 12s 后突然放松,试针垂直自由沉入净浆,观察试针停止下沉时指针读数。当 试针沉至距地板 23mm 时,即为水泥达到初凝状态;当下沉不超过 10.5mm 时为 水泥达到终凝状态。 由开始加水至初凝、 终凝状态的时间分别为该水泥的初凝时间和终 凝时间,用小时(h)和分钟(min )来表示。测定

7、时注意,在最初测定的操作时应轻轻扶持金属棒, 使其徐徐下降以防试针撞弯, 但结果以自由下落为准; 在整个测试过程 中试针贯入的位置至少要距圆模内壁 10mm 。临近初凝时,每隔 5min 钟测定一次, 临近终凝时每隔 15min 测定一次,到达初凝或终凝状态时应立即重复测一次,当两次 结论相同时才能定为达到初凝或终凝状态。 每次测定不得让试针落入原针孔, 每次测试 完毕须将试针擦净并将圆模放回湿气养护箱内,整个测定过程中要防止圆模受振。(三)、安定性的测定1)安定性的测定方法测定方法可以用饼法也可以用雷氏法, 有争议时以雷氏法为准。 饼法是观察水泥 净浆试饼沸煮后的外形变化来检验水泥的体积安定

8、性。 雷氏法是测定水泥净浆在雷氏夹 中沸煮后的膨胀值。2)测定前的准备工作若采用雷氏法时每个雷氏夹需配备质量约 7580g 的玻璃板两块,若采用饼法时一个样品需准备两块约 100mm xiOOmm 的玻璃板。每种方法每个试样须成型两个 试件。凡与水泥净浆接触的玻璃板和雷氏夹表面都要稍稍涂上一层油。3)水泥标准稠度净浆的制备以标准稠度用水量加水, 按测定标准稠度用水量时制备水泥净浆的操作方法制成 水泥标准稠度净浆。4)试饼的成型方法将制好的净浆取出一部分分成两等份, 使之呈球形,放在预先制备好的玻璃板上, 轻轻振动玻璃板并用湿布擦过的小刀由边缘向中央抹动,做成直径7080mm 、中心厚约 10m

9、m 、边缘渐薄、表面光滑的试饼,接着将试饼放入湿气养护箱内养护24h 2h。5)雷氏夹试件的制备方法 将预先制备好的雷氏夹放在已稍擦油的玻璃板上, 并立刻将已经制备好的标准稠 度净浆装满试模, 装模时一只手轻轻扶持试模, 另一只手用宽约 10mm 的小刀插捣 15 次左右然后抹平,盖上稍涂油的玻璃板, 接着立刻将试模移至湿气养护箱内养护 24h 2h。6)沸煮(1)调整好沸煮箱内的水位,使其能保证在整个沸煮过程中都没过试件,不需 中途添补试验用水,同时又保证能在 30min 5min 内升至沸腾。(2)脱去玻璃板取下试件。当为饼法时先检查试饼是否完整(如已开裂翘曲要 检查原因,确证无外因时,该

10、试饼以属不合格不必沸煮) ,在试饼无缺陷的情况下,将 试饼放在沸煮箱的水中篦板上, 然后在 30min 5min 内加热至沸腾, 并恒沸 3h 5min 。当用雷氏法时,先测量试件指针尖端间的距离( A ),精确至 0.5mm ,接着将试 件放入水中篦板上,指针朝上,试件之间互不交叉,然后在 30min 5min 内加热至沸 腾,并恒沸 3h 5min 。7)结果判别 (1)沸煮结束后放掉水箱中的热水,打开箱盖,待箱体冷至室温,取出试件进 行判别。(2)若为试饼, 目测未发现裂缝, 用直尺检查也没有弯曲的试饼为安定性合格, 反之为不合格。当两个试饼判别结果有矛盾时,该水泥的安定性为不合格。(3

11、)若为雷氏夹,测量试件指针尖端间的距离(C),记录至小数点后一位,当两个试件煮后增加距离 ( C A )的平均值不大于 5mm 时,即认为该水泥安定性合格,-可编辑修改 -当两个试件的(c A)值相差超过4mm 时,应用同一样品立即重做一次试验。钢筋的力学性能试验1、 试验目的: 测定钢筋力学性能参数,评定钢材质量。2 、 仪器设备: 万能试验机、直尺、标距仪3、 试样制备: 从待测的钢盘盘条上任取三盘,每盘去掉端头 500mm 后各 截取两段长度为 350-600mm 长的试样,一段用作拉伸试验,另一段用于测定镦头强 度。 Q235 盘条和冷拨丝只进行拉伸试验,取样方法与钢筋相同。然后在标距

12、仪上标距打点。Q235盘条及冷拨丝用 5mm 进行标距,7.1、9.0、10.7PC钢筋用8倍 进行标距。4、 试验步骤( 1 ) 分别测量三条试样的外径并记录。( 2) 检查万能机的油路系统是否适当,测算试验吨位,检查码铊及夹具是否一致,开动并调整万能机。( 3) 将试样安装于夹头正中,注意试样是否垂直,钢筋在夹头的长度是否一致,试样被夹紧后,向试样连续均匀而无冲击地施加荷载,应力增加速度应小于10Mpa/s 。( 4) 当试样达到屈服点可借助试验机测力盘的指针来确定,当测力盘的指针停止转动的恒定负荷或第一次回转的最小负荷即为所求屈服点负荷PS。对无明显屈服现象的材料,必须用其它方法测定屈服

13、强度。( 5) 向试样连续施加负荷直至拉断,由测力盘上读出最大负荷Pb。5 、 试验结果计算(1) 屈服点:3 s =Ps/F0 X1000 ( Mpa )(2) 抗拉强度:3 b= Pb/FO X1000 ( Mpa )(3) 伸长率: L1 L0 沪X 100% L0L0 :试样原标距长度(mm )L1 :试样拉断后标距长度( mm )F0:试样公称面积(mm2 )RB150- 7.1、 9.0、 10.7 分别为 40、64、90mm2 ,Q2356.5为33mm2,冷拨钢丝按实测面积计算。-可编辑修改 -THANKS !学习课件等等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 策划案计划书,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可编辑修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