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h(D)血型鉴定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87505600 上传时间:2022-10-08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3.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Rh(D)血型鉴定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Rh(D)血型鉴定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Rh(D)血型鉴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Rh(D)血型鉴定(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Rh(D)血型鉴定一原理:Rh抗原主要有5种:C、c、D、E、e。抗D抗体是Rh血型系统中最常见的抗体。Rh抗体主要是不完全抗体,如用5种不完全抗体的血清作鉴定,可将Rh血型系统分为18个型别。在临床上,因D抗原的抗原性最强,出项频率高,故一般只做D抗原的血型鉴定。凡带有D抗原者,称为Rh(D)阳性,不带有D抗原者,称为Rh(D)阴性。二试剂及标本1单克隆Rh(D)诊断试剂(IgM),由上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2被检者5红细胞,洗涤1次35Rh D阳性红细胞悬液三操作步骤:1将1滴盐水抗D试剂加入试管,再加5受检红细胞悬液1滴,1000rpm,1分钟,观察凝集结果,根据凝集与否来确定相应的抗

2、原。2.对照试验:取试管2支,标明阳、阴标记,分别加入5RhD阳性,阴性红细胞各1滴,各管再加抗D血清1滴,1000rpm,观察结果,如阳性对照凝集,阴性对照不凝集,表明本试验成立。3. 如发现抗D检测管不凝集,被检者可能为Rh阴性,需用不同批次的抗D血清再进一步试验,并且用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来鉴定是否有D抗原,还是弱D型抗原。受检红细胞与各批抗D 血清不凝集或只与其中一批或数批抗D血清凝集,但在间接抗球蛋白试验中都凝集者,都属弱D型细胞。四. 结果判别:1.常规情况下,红细胞只作Rho(D)定型,根据反应格局报告为:Rho(D)阴性,Rho(D)阳性,Rho(D)弱阳性。2.当有特殊情况时,

3、如抗体筛选时有不规则抗体存在等情况下,才需做Rh血型抗原全部表现型定型。五Rh血型鉴定试验中应注意的问题:1Rh定型主要鉴定D抗原,定型时应按抗-D血清试剂的使用说明进行,并注意必须要有严格的对照试验,包括抗原的阴、阳性对照以及试剂对照试验。2根据美国AABB技术手册第12版(1996)规定:Du这个术语不再使用,携带弱的D抗原的红细胞仍被归类为D阳性,称为弱D(weak D)。与正常D阳性红细胞相比,弱D红细胞或者是D抗原数量减少,或者缺少正常D抗原中一个或多个抗原表位。3弱D型人经输注D阳性红细胞后可产生抗D抗体。所以病人为弱D型应作Rh阴性论,应输注Rh阴性血液;供血者为弱D型者应作Rh

4、阳性论,不应输血给Rh阴性的病人。4导致Rh血型鉴定可能出现假阳性的原因:4.1受检细胞已被免疫球蛋白致敏,或标本血清中含有引起红细胞凝集的因子。4.2受检细胞与抗血清孵育的时间过长,含高蛋白的定型试剂会引起钱串状形成。4.3标本抗凝不当,受检过程中出现凝血或出现小的纤维蛋白凝块,误判为阳性。4.4多凝集细胞,或抗血清被污染,均可能造成假阳性。5可能出现假阴性的原因:5.1受检细胞悬液浓度太高,与抗血清比例失调。5.1漏加或错加定型血清。5.3定型血清的使用方法错误,没有按说明书进行。5.4离心后重悬细胞扣时,摇动用力过度,摇散微弱的凝集。5.5抗血清保存不当,导致失效。六. 规范性引用文件: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临床检验学、项目说明书、中华医学检验全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