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毕业论文-—换热器热应力耦合分析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87497525 上传时间:2023-06-11 格式:DOC 页数:41 大小:4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毕业论文-—换热器热应力耦合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大学毕业论文-—换热器热应力耦合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大学毕业论文-—换热器热应力耦合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大学毕业论文-—换热器热应力耦合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大学毕业论文-—换热器热应力耦合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学毕业论文-—换热器热应力耦合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毕业论文-—换热器热应力耦合分析(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 连 民 族 学 院 本 科 毕 业 设 计(论 文)换热器热应力耦合分析学 院(系): 机电信息工程学院 专 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大连民族学院大连民族学院2007届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 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作 者

2、签 名: 日 期: 指导教师签名: 日期: 使用授权说明本人完全了解 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作者签名: 日 期: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

3、,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 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作者签名:日期: 年 月 日导师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摘 要换热器是传热工程必不可少的设备,几乎一切工业领域都要使用。化工,冶金,动力,交递,航空与航天部门应用尤为广泛。在底部有热源作用

4、的散热片,主要通过传导与对流进行热交换。为保证散热片的散热性能达到设计的要求,从而避免电子产品因过热而造成损坏,就需要对其进行热分析,计算在实际工况下的温度分布,校核其散热性能。因此,对换热器进行热应力耦合分析具有十分重要意义。传统方法的热分析其温度变化必须是非常的缓慢,而且在升降温过程中的不易控制,难以正确校核其散热性能。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得有限元法有着突飞猛进的进展。结合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有限元法也被用于计算机辅助制造中。ANSYS的热分析基于能量守恒原理的热平衡方程,正确模拟散热片的工况,通过有限元法计算各节点的温度分布,并由此导出其他热物理参数,为散热片的设计选材提供合理的参数

5、,使产品的研发更加快速、高效和经济。关键词:换热器;有限元;ANSYS;散热片- III -大连民族学院2007届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毕业论文Heat exchangercoupledthermal stressanalysisAbstractHeat transfer engineering is essential equipment to be used almost all industrial fields. Chemical, metallurgical, power, handoff, application of aviation and aerospace sect

6、or is particularly extensive. In the bottom of the heat sink effect, mainly through conduction and convection heat exchange. To ensure the heat sink thermal performance to meet the design requirements, so as to avoid overheating of electronic products due to damage to its thermal analysis requiredto

7、 calculate the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in the actual conditions, check the heat dissipation. Therefore, thermal stress coupled heat exchanger analysi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raditional methods of thermal analysis the temperature change must be very slow, and in heating and cooling process diffi

8、cult to control, difficult to properly check its thermal performance.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omputer technology, finite element method has made rapidprogress. Combined with computer-aided design,finite element method is also used in computer-aided manufacturing. ANSYS thermal analysis is based on

9、the principle of conservation of heat energybalance equation, the correct simulation of the heat sink conditions, the finite elementmethod to calculate the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of each node, and thus other thermalphysical parameters derived for the design of heat sink to provide a reasonablesele

10、ction of parameters Make product development more rapid, efficient and economical.Key Words:Heatcontrol;Finite element;ANSYS;Heatsink- V -目 录摘 要IAbstractII第一章 绪论.11.1 引言11.2 计算机仿真技术的发展11.3 热分析方法的选择2第二章 课题相关知识介绍42.1散热片知识42.1.1散热片的材质比较42.1.2散热片结构的设计42.2有限元分析理论与ANSYS62.2.1有限元分析理论62.2.2有限元常用术语72.2.3 ANS

11、YS架构及命令72.2.4 ANSYS分析典型过程与功能82.2.5 国内外发展状况92.2.6有限元热分析原理9第三章 ANSYS三维模拟计算过程133.1 散热片模型及几何尺寸133.2 ANSYS有限元分析进程143.2.1 ANSYS环境简介143.2.2 ANSYS的建模过程153.2.3 操作条件的确定153.2.4 边界条件的确定153.2.5 计算结果与分析16第四章 结论21谢 辞22参考文献23附录:散热片模型建模程序24换热器热应力耦合分析第一章 绪论1.1 引言热分析主要用于计算一个系统或部件的温度分布及其他热物理参数,如热量的获取或损失、热梯度、热流密度(热通量)等。

12、热分析在许多工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如内燃机、涡轮机、换热器、管路系统、电子元件等。第三次工业革命是以计算机的应用为代表的。计算机的应用使虚拟技术变为现实。目前,计算机仿真已应用于各个领域,并带来了革命性的效果。它也将为热分析的发展做出贡献。 ANSYS热分析包括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三种热传递方式。此外,还可以分析相变、有内热源、接触热阻等问题。1.2 计算机仿真技术的发展计算机仿真技术(Computer Imation Technology)又称虚拟样机技术(Virtual Prototype Technology),是国际上20世纪80年代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而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项计算机辅助工

13、程(CAE)技术。计算机仿真技术是以相似原理、信息技术、系统技术及其应用领域有关的专业技术为基础,以计算机和各种物理效应设备为工具,利用系统模型对实际的或设想的系统进行试验研究的一门综合性技术。它集成了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图形图象技术、面向对象技术、多媒体、软件工程、信息处理、自动控制等多个高新技术领域的知识。计算机仿真技术具有经济、安全、可重复和不受气候、场地、时间限制的优势,被称为除理论推导和科学试验之外的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第三种手段。计算机仿真技术的发展与控制工程、系统工程及计算机工程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一方面,控制工程、系统工程的发展,促进了仿真技术的广泛应用;另一方面,计算

14、机的出现以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又为仿真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撑。计算机仿真一直作为一种必不可少的工具,在减少损失、节约经费开支、缩短开发周期、提高产品质量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计算机仿真的发展,经历了简单原型、物理模型、通用编程语言、仿真专用语言、仿真结果的动态显示及可视化交互式仿真等一系列阶段。计算机仿真发展与应用的历程,就是在实际应用需求的牵引下, 在不断涌现出与发展的相关新技术的推动下,融合新的建模与仿真方法学而不断发展起来的。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多媒体技术、虚拟现实、人工智能、面向对象方法、可视化与图形界面等方面皆取得了巨大进展,对系统建模与仿真技术的发展亦相应地产生了

15、广泛与深刻的影响。因而,近年来在仿真方法研究、仿真技术研究、系统仿真应用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和效益。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计算机仿真技术在国防建设和国民经济建设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3 热分析方法的选择热分析是对一个具体设计方案的热场行为进行分析和计算,获取温度场分布情况,通过分析温度分布场极值点的情况,反馈至布局布线和热设计过程中,提供具体的改进方案,形成一种设计、分析、再设计、再分析的设计流程。热分析的研究方法主要有解析法、实验分折方法、数值计算法。解析法以数学分析为基础求解定解问题,并得出用数学函数形式表示的解,这个函数表示所在区域内一种连续的温度分布。解析法通常用于有规则边界的问题。主要优点是:整个求解过程中物理概念与逻辑推理都比较清晰、求解过程中所依据的数学基础犬都己有严格的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