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中生物 专题2 第2节 第2课时 动物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练习 新人教版选修3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87495707 上传时间:2023-06-0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98.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高中生物 专题2 第2节 第2课时 动物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练习 新人教版选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22年高中生物 专题2 第2节 第2课时 动物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练习 新人教版选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22年高中生物 专题2 第2节 第2课时 动物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练习 新人教版选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22年高中生物 专题2 第2节 第2课时 动物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练习 新人教版选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22年高中生物 专题2 第2节 第2课时 动物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练习 新人教版选修3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2年高中生物 专题2 第2节 第2课时 动物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练习 新人教版选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高中生物 专题2 第2节 第2课时 动物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练习 新人教版选修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年高中生物 专题2 第2节 第2课时 动物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练习 新人教版选修3一、动物细胞融合1概念:指_或多个动物细胞结合形成一个细胞的过程,又叫_。2过程:含有不同_的两个细胞_细胞。3意义:克服了_杂交不亲和的障碍。1两个细胞杂交2遗传信息杂交3远缘二、单克隆抗体1B淋巴细胞特点:一个B淋巴细胞分泌_种特异性抗体;体外培养条件下,B淋巴细胞_无限增殖。2制备。3应用:最广泛的用途是用作_;用于_;制成“生物导弹”,定向运载药物。1一不能2杂交瘤细胞能分泌所需抗体的杂交瘤细胞3体外诊断试剂治疗疾病一、选择题1近几年神舟飞船频频成功发射和着陆。在飞船上,科学家进行了无人搭载的空间

2、动物细胞融合实验。该实验所依据的原理和促进细胞融合的方法分别是()A细胞的全能性、灭活病毒诱导融合B细胞的全能性、电刺激融合C生物膜的流动性、灭活病毒诱导融合D生物膜的流动性、电刺激融合解析:不管是动物细胞融合,还是原生质体融合,都是利用了生物膜具有流动性这一原理。动物细胞融合时最常用的诱导手段就是利用灭活的病毒诱导。答案:C2单克隆抗体是指()A单个骨髓瘤细胞增殖产生的抗体B单个B细胞增殖产生的抗体C单个杂交瘤细胞增殖产生的高度单一的抗体D单个抗体通过克隆化,产生大量抗体答案:C3利用动物细胞融合技术可以获得杂交瘤细胞,下列针对单个杂交瘤细胞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需经筛选过程方可获得B具有

3、双亲细胞的遗传物质C可分泌多种特异性抗体D体外培养条件下可大量繁殖解析:由单个杂交瘤细胞获得的抗体是单克隆抗体,其抗体的种类只有一种而非多种。答案:C4“生物导弹”是指()A单克隆抗体B杂交瘤细胞 C产生特定抗体的B淋巴细胞D在单克隆抗体上连接上药物答案:D5关于动物细胞融合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动物细胞融合也称细胞杂交,是指两个或多个动物细胞结合形成一个细胞的过程B动物细胞融合后形成的具有两个动物细胞遗传信息的单核细胞称为杂交细胞C常用的诱导动物细胞融合的方法有:聚乙二醇、灭活的病毒、电激、紫外线照射等D细胞融合技术突破了有性杂交方法的局限,使远缘杂交成为可能解析:动物细胞融合也称细胞杂交

4、,是指两个或多个动物细胞结合形成一个细胞的过程,一般多数为两个细胞的融合,A正确;动物细胞融合后,原来两个或多个动物细胞的遗传信息重新形成一个单核细胞,称为杂交细胞B正确;紫外线照射常用作人工诱变的物理诱变因子,可诱发基因突变,而不是诱导细胞融合的因素,物理诱导法有离心、震动、电刺激等,C错误;细胞融合技术突破了有性杂交方法的局限,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D正确。答案:C6用动物细胞工程技术获取单克隆抗体,下列实验步骤中错误的是()A将抗原注入小鼠体内,获得能产生抗体的B淋巴细胞B用氯化钙作诱导剂,促使能产生抗体的B淋巴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融合C筛选杂交瘤细胞,并从中选出能产生所需抗体的细胞

5、群,培养后提取单克隆抗体D该杂交瘤细胞株的增殖方式和产物分别是有丝分裂和单克隆抗体解析:淋巴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融合需要灭活的病毒、聚乙二醇或物理因素来诱导,氯化钙不能作为诱导剂。氯化钙的作用是在基因工程中用于扩大细胞壁的通透性,便于重组质粒进入微生物的细胞内。答案:B7用a表示骨髓瘤细胞,b表示浆细胞,则细胞融合过程中前两次筛选的目的分别为()Aa、aa、ab、bb、ba、aa、abab培养Ba、aa、ab、bb、bab、bb、bab培养Ca、aa、ab、bb、bab产生特定抗体的ab培养Da、aa、ab、bb、baa能无限增殖的aa培养解析:第一次筛选是选出杂交瘤细胞(即ab),第二次筛选

6、是选出产生特异性抗体的ab细胞。答案:C8下列关于单克隆抗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利用单克隆抗体制成诊断盒,可用于疾病的诊断B单克隆抗体只能在体内生产,不能在体外生产C工业化大量制备该抗体,需用到动物细胞融合技术D该抗体与干扰素结合可制成杀死结核杆菌的“生物导弹”解析:单克隆抗体是经细胞融合后的杂交瘤细胞产生的,在体内、体外培养均可获得该产物。答案:B9下列哪一项属于克隆()A将鸡的某个DNA分子片段整合到小鼠的DNA分子上B将抗药菌的某个基因引入草履虫的细胞内C将鼠骨髓癌细胞与经过免疫的脾细胞融合成杂交癌细胞D将某肿瘤细胞在体外培养繁殖成一个细胞系解析:克隆是指通过无性繁殖产生许多相同的后

7、代,即无性繁殖系,如果排除基因突变的话,前后代是完全一样的。如将一细胞体外繁殖成一个细胞系或动物体(克隆羊)。这一概念又扩大到从一个DNA分子片段的增殖产生结构和功能完全相同的所有DNA分子。A和B选项都是利用转基因技术完成的;而C是利用细胞融合技术获得的。答案:D10在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中,骨髓瘤细胞和B淋巴细胞融合后,要用特定的培养基筛选出杂交瘤细胞,在这种培养基上不能存活的细胞是()B淋巴细胞小鼠骨髓瘤细胞B淋巴细胞自身融合细胞小鼠骨髓瘤细胞自身融合细胞杂交瘤细胞A B C D解析:制备单克隆抗体的目的是获得杂交细胞,因此要用特定的培养基对混合细胞进行筛选,这种特定培养基只能允许杂交瘤

8、细胞生活,其他细胞均不能成活。答案:A二、非选择题11如下图为细胞融合的简略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若A、B是动物细胞,通常用_处理获得分散的单个细胞。A、B到C的过程中,动物细胞融合常用的诱导剂是_。(2)若该过程应用于单克隆抗体的制备,A为小鼠的B淋巴细胞,那么,在获得此细胞之前,小鼠需注射_。图中D是_,培养该细胞获得的传代细胞称为细胞系。(3)若A、B来自植物细胞,则之前已用酶解法去除细胞壁获得原生质体。常用来诱导融合的化学试剂是_。(4)若A为番茄(2N24)原生质体,B为马铃薯(2N48)原生质体,D细胞中有_对染色体。可以应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把D培养成植株,其理论基础是_

9、,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可以培养新品种,其突出的优点是_。解析:动植物细胞融合技术基本原理相同,诱导融合的方法基本类似。不同点是:(1)植物细胞融合前需去掉细胞壁;(2)动物细胞融合除物理法、化学法外, 还用到生物方法,即灭活的病毒;(3)培养基成分不同,动物细胞培养是用液体培养基,其成分中有动物血清,另外还有培养目的和结果等方面的区别。细胞在传至1050代时的细胞称为细胞系。在做有关细胞工程的习题时应当结合遗传学、细胞学、细胞代谢(营养)、细胞及生物体的激素调节等知识进行分析,要求能够理论(概念)联系实际(生产实践),科学地说明和表达。答案:(1)胰蛋白酶灭活的病毒(2)抗原杂交瘤细胞(3)聚乙

10、二醇(PEG)(4)36细胞的全能性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12下图是单克隆抗体制备流程阶段示意图。 (1)单克隆抗体技术是_技术的重要应用。(2)B淋巴细胞是由动物体_中的_增殖、分化、发育而来。 (3)动物细胞融合除了采用植物细胞原生质体融合常用诱导剂外,还可以采用_。(4)单克隆抗体技术的两次筛选过程,分别筛选出_。(5)单克隆抗体与常规的血清抗体相比,最大的优越性体现在_。解析:(1)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是将浆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成杂交瘤细胞,然后经克隆化培养和抗体检测,最后获取单克隆抗体。所以单克隆抗体技术是细胞融合技术的重要应用。(2)B淋巴细胞的来源是动物体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增殖

11、、分化、发育而来的。(3)植物细胞原生质体融合常用化学方法(聚乙二醇PEG)、物理方法(离心,震动,电刺激);诱导动物细胞融合的方法有三种:生物方法(灭活的病毒)、化学方法(聚乙二醇)、物理方法(离心,震动,电刺激)。(4)单克隆抗体技术的两次筛选过程,第一次筛选杂交瘤细胞,第二次筛选产生特异性抗体的杂交瘤细胞。(5)单克隆抗体与常规的血清抗体相比,最大的优越性体现在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可大量制备。答案:(1)(动物)细胞融合 (2)骨髓造血干细胞(3)灭活的病毒 (4)杂交瘤细胞和产生特异性抗体的杂交瘤细胞(顺序不可颠倒)(5)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可大量制备13甲型流感在世界各地大面积蔓延,

12、有些国家还出现了死亡病例。科学家已分离出H1N1病毒(一种RNA病毒)。某制药厂根据下面流程图生产预防和治疗甲型流感的抗体,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1)若A细胞是小鼠骨髓瘤细胞,则B细胞是取自感染病毒的人体内的_细胞,促进d过程的常用诱导剂是_。(2)假设仅考虑某两个细胞的融合,则可形成_种类型的C细胞,因此需用培养基筛选出_(填特点)的D细胞用于培养。D细胞的名称是_。(3)理论上,注射了该抗体的人群不能长期对甲型流感免疫,试分析原因:_。(4)不同种动物的体细胞融合,相比诱变育种和杂交育种方法,具有_等突出的优点。(5)请说明单克隆抗体的主要作用:_。解析:(1)由于本题的目的是制备用于预防和治疗甲型流感的单克隆抗体,所以B细胞只能是取自感染H1N1病毒的动物或人体内的B淋巴细胞,经诱导剂聚乙二醇或灭活的病毒等诱导融合,得到的杂交瘤细胞才能用于生产预防和治疗甲型流感的单克隆抗体。(2)仅考虑两个细胞的融合,则可形成A细胞A细胞、B细胞B细胞、A细胞B细胞3种类型的C细胞,为了从中筛选出A细胞B细胞,必须用特定的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