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籍制度改革势在必行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87495595 上传时间:2023-10-2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户籍制度改革势在必行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户籍制度改革势在必行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户籍制度改革势在必行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户籍制度改革势在必行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户籍制度改革势在必行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户籍制度改革势在必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户籍制度改革势在必行(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户籍制度改革势在必行近期,网络上出现了一篇题为我用了18年,还是不能和你一起喝咖啡的文章,这篇文章引起很多人共鸣 。在文章中,作者这样详述自己上大学及毕业后的生活窘状,反应“我这一出身贫寒的人与你出身富裕的人”由于家庭出身不同带来的巨大差距:创业于你,是可进可退可攻可守的棋,启动资金有三姑六眷帮忙筹集,就算铩羽而归,父母那三室一厅、温暖的灶台也永不落空。失败于我,意味着覆水难收一败涂地。我穿着借来的西服完成了第一次面试,戴着借来的手表与心爱的女孩进行了第一次约会。当你拿到了第一笔投资兴奋地报告全班时,我冷静地穿越大半个北京城,去做最后一份家教。作者说到:18年又如何?再丰盛的年华叠加,我仍不能

2、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我的故事,是一代“移民”的真实写照迫不得已离乡背井,祖国幅员辽阔,但却像候鸟一样辗转迁徙,择木而栖。这是因为现行的户籍制度,注定了大城市拥有更丰富的教育资源、医疗资源、生活便利。即便取得了一纸户口,跻身融入的过程依然是充满煎熬,5年、10年乃至更长时间的奋斗也不能获得土著们唾手可得的一切,但我怎样努力都无济于事。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无奈和辛酸引起我们的深思,同时,作者最后也提到了造成城乡之间差异巨大的原因:现行的户籍制度!因此借此机会,我就想就户籍改革这个热门话题和在座的各位同行做些探讨。一、 我国户籍管理制度的弊端及不利影响1、 户籍制度的含义及作用:户籍制度是一个国家

3、最根本的社会管理制度之一,一是人口登记,为政府的统一管理、调查服务;二是人口管制,促进人口合理迁移,缓解城市的压力。2、 我国户籍管理制度的形成1958年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正式实施。自此,中国形成了农村户口和城市户口“二元结构”的户籍管理体制,将中国人划分为两大块,一称“农业人口”,即农民,约占70%;一称“非农业人口”,主要指各大、中、小城市和城镇人,约占30%。3、当代中国户籍制度的发展阶段1958年1978年近20年间,新中国发布了一系列法规以及规范性文件等,限制农村人口迁往城镇,建立了以严格限制人口自由流动为特征的二元户籍制度,在城乡间竖立起一道牢不可破的“户籍墙”。19

4、78年12月以来,虽然我国户籍制度一直进行着调整与逐步改革,缩小城乡差距,城乡二元化体制下的地域隔膜仍然存在。这样,户口被一分为二,农村与城里的生产要素流动断绝,农民就沦为二等公民。古人尚且有“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的闲情逸致,而没有户口的日子,很可能是梦里都知身是客啦。户口就像霍桑笔下海丝特白兰脸上猩红的A(英文通奸Adultery的首字母)字一般,是一种耻辱和歧视的见证,无止无休地提示着你“二等公民”的身份。客观来说,现行的二元户籍管理制度曾在国家社会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它的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一是户口迁移过死,难以满足公民正常迁移的需要。全国政协委员杨春兴说,现行

5、户籍制度的另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多种社会福利待遇的不合理附加。最近,北京市面向全市招考740个公务员职位,明确规定,参加考试人员范围是“北京市常住户口且人事行政关系在京的人员,年龄须在18岁以上、35岁以下”,并特别注明“不包括2010年非北京生源应届毕业生及户口档案保留在学校的非北京生源往届毕业生。”中国人民大学政治学系张鸣教授指出,这其中包含着显而易见的“户籍歧视”和“身份歧视 ”。今年2 月17日,楼市调控“国八条”北京版细则出台,限定了“外地人买房需提供5年以上在京缴社保或个税证明”,而对本地人则无此要求,甚至名下有一套房仍能再买。 清华大学教授李稻葵说,此番限购的直接受益者是还没买房的本

6、地人,短期内外地人没法和他们竞争。这样的结果就是买房遭遇户籍尴尬 ,有调查显示4成适婚者首选本地人。全国政协委员、中华民族团结进步协会副会长李玉玲说,户籍制度还存在很多不公,比如在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中,“同命不同价”的现象。 2006年在重庆发生的一起车祸中,三名少女不幸丧生。事后,两城市女孩各获得二十多万的赔偿,另一名农村女孩所获赔偿金却不及其一半。这种“同命不同价”的现象明显不合理,但却合法:据人身损害赔偿司法解释,死亡赔偿金的计算依据是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城市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远高于农村居民,故赔偿金额有此差别。从这些例子可以看出,在城乡居民之间存在一道高大的壁垒,这道壁垒表面上看是户

7、籍制度,本质上则是由户籍所带来的经济、政治、法律各个方面的权利的差别。因此,我认为,户籍制度的改革,根本上在于不断减少户籍的附加值,缩小乃至消除城乡差别,将户籍制度由二元分割制度向居民一体化管理方式转变。玛格利特在正派社会一书中说,一个正派社会的首要条件就是“不羞辱”,但坚硬的户籍壁垒却恰恰构成对每一个人的羞辱因为限制自由迁徙,本乡人也可能成为异乡人。 比如身在异地,你的全球通 不能入网;马上要办暂住证;存折丢了,可以挂失却不可取钱;不能买经济适用房;孩子上学要交赞助费;甚至,连死了火化都不能在当地进行,所以说现行的户籍制度户口制对所有人都是一种挥之不去的阴影。因为缺少一种可以流动的机制,人们

8、一出生就被烙上“穷人”、“富人”的印记,社会弱势群体将在政治、经济和文化领域始终被边缘化。深深的失望将导致强烈的被剥夺感,以及“仇富”、“仇官”等反社会情绪,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贫富差距加大的趋势日趋严重,“阶层固化”所导致的严峻社会现实已经摆在我们面前,再不可漠视。户籍改革,年年提却年年不知所终,我们看到,那个看似坚不可摧的户籍壁垒,其实岌岌可危,俨然一道“马其诺防线”在这样一个风生水起的市场经济时代, 已失去存在的价值。孙志刚用他的生命为代价促成了“遣送制度”|的撤消,使我们每一个人都减少了一分成为孙志刚第二的机率。而我们几代人都始终不知,户籍制度的彻底改革需要什么的代价来促成。希望不会是生命和鲜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