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道路交通现状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87495004 上传时间:2024-01-1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2.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道路交通现状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北京道路交通现状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北京道路交通现状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北京道路交通现状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北京道路交通现状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京道路交通现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道路交通现状(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北京市道路交通现状北京市全市面积16800平方公里,规划市区基本上由城近郊八个区组 成,面积约1000平方公里。由市中心向外依次有二环、三环、四环 及五环(又称公路一环),其中二环内为老城区,面积 62平方公里, 三环内为建成区,面积约150平方公里。北京市总人口 1100多万, 其中城市人口 722万。另据调查,作为著名旅游城市和全国政治、文 化中心的北京,年平均流动人口总数达350多万。但是,北京市人口 分布极不均匀,70 %的常住人口和几乎全部的流动人口集中在不足全 市面积10%的规划市区内,造成市区特别是三环以内的市中心区人 多地少、车多路少、“求”大于“供”的矛盾极为突出。一、北京市

2、城市交通发展现状1、城市结构与土地利用形态从城市规模的变迁来看,北京市不规则扩张不太明显,战略上的区域 规划也并不发达,城市基本上在一个中心以圈团模式发展, 市中心还 有相当一部分用地属于居住和工业用地。据统计,80年代初,北京二环路以内的机动车交通量已占全市区机动车交通量的42%。近年来,这一范围内的人口与建筑规模与日俱增, 并且随着城市建设用地 以平均每年增加10.73平方公里的速度不断扩张,市中心区的范围也 逐渐扩大到三环路附近。扩展后的中心区,特别是黄金地段地价的不 断上涨,使这一地区土地利用形态及开发强度给现有的城市交通系统带来更大的压力。到2000年,北京三环以内和二环以内道路用地

3、率 分别达到21.2 %和25.9%,远低于华盛顿、伦敦等世界同类大城市。 2、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情况近几年北京市政府下大力进行道路建设,特别是1999年打通了平安大街、菜市口南大街;修建了白颐路、三里河东路等一大批主干道; 对二、三环路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 包括改建西直门、大北窑等多座 立交桥,封堵了上百个出入口,将二环路和三环路改建为半封闭的快 速路,车辆行驶速度可提高30%;四环快速路于去年建成通车,五 环公路线也修建了一部分,并完善了环路之间的快速联络线,对 22 条相关道路进行整治、展宽,打通断头路。为迎接建国五十周年,北 京对西单路口实施道路改造,打通路口四个相位的绕行路,即“立

4、交 平做”,收到了良好的效果。3、车辆增长与交通流量增长情况2002年7月,北京市机动车保有量从1995年末的89.4万辆增加到 180万辆,其中70%以上又都拥在三环路以内; 而截止到2000年底, 北京非机动车(主要是自行车)近 1000万辆。2002年6月底,北京 的私人机动车近110万辆,占机动车保有量的61%,其中私人小型 客车超过56万辆。目前,北京市车辆增长速度为 15%,而道路长度 和道路面积的年平均增加率仅为1.2 %和3.7 %,车流量年增长速度 已达18%。随着超强度的土地开发,市中心区吸引、产生了大量交通流,城区单位面积汽车保有量为近郊区的9倍,机动车出行强度为近郊区的

5、5.1倍。在市区400多处主要干道交叉口中,高峰小时机动车流量超过1万辆以上的路口有55个,5000辆到1万辆的有51个,严重拥挤堵 塞的路口和路段达99处。三环路以内110条主干道路中,有80多条 道路交通流量达到饱和或超饱和状态,连接各主干道的二环路高峰小 时机动车交通量已达1.1万多辆,三环路最高时的交通流量已达 1.4 万多辆。市中心区道路网高峰期间的平均负荷度超过90%, 11条主要干道的平均车速降至每小时 12公里,有近1/5的路口和路段呈现 瘫痪状态。4、公共交通发展情况近十几年来,随着城市建设规模扩大,城市人口增长迅速,常住人口 突破1100万,流动人口突破350万,市区建成区

6、以每年近11平方公 里的速度扩展。这些因素促成出行需求的成倍增长, 而公共电汽车近 十年间只增加不到10%,只占全市机动车总量的4.23%。据调查, 相当一批线路乘车还比较拥挤,高峰小时客运量在1500人次以上的线路有60条。209个新建居民小区中,出行问题解决较好的有 131 个;占62.7%,解决不太好的57个,占27.3%;因道路、站点等问 题完全没有解决的有21个,占10%。目前公共电汽车承担的客运量占城市客运总量的70%以上,占道路客运量的80%以上,完成单位客运量占用道路面积是小汽车的1/10,自行车的1/6,所消耗的能源也相对小得多,而且所产生的污 染是小汽车的1/10。因此,应

7、该制定公交优先战略,并通过多方面 的公共政策,如增加公共财政投入、合理制定公交票价、土地使用优 先规则、(国有)银行提供优惠贷款、设定或开辟专用道路、增加或 更新公交车辆、公交车辆优先通过、扩大公交场站建设等等,突出公 共交通在城市发展中的主体地位。5、交通环境保护发展情况机动车由于燃烧石油,排放尾气,造成环境污染。北京是世界上环境 污染严重城市之一。就全年平均来讲,北京城市大气污染中 39.1% 的一氧化碳、74.8 %的碳氢化合物、46.2 %的氮氧化合物是机动车尾 气排放的。北京机动车污染物排放量大的原因有: 一是国产车设计水平低,与发 达国家相差20年,比如国产车一氧化碳和碳氢化合物排

8、放量比美国 生产的高10 20倍;二是交通拥塞,汽车停停开开,增加了能耗和 污染物排放量;三是汽车尾气排放标准低,监管缺乏效力,车辆报废 制度不完善。近年来,北京市对汽车尾气排放标准做了明确的规定, 并推广使用天然气燃料,例如,1997年推行无铅汽油、汽车尾气净 化装置,1999年开始执行欧洲1991年汽车环境标准,2002年8月1 日起开始执行国家机动车排放标准第二阶段排放限值 (相当于欧H标 准),使城市交通向环保型方向发展。二、城市交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城市交通路网布局不尽合理,城市主干线交通严重阻塞,车行速度缓慢北京的交通结构是在旧城棋盘式街道常规交通为主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尽管北

9、京建成二环、三环快速路和几条放射的高速公路,但在城区目前缺少南北、东西贯通交通干线,致使北京城区的主干道、次 干道和支路间没有形成综合的道路网络系统。另外,北京市道路增长速度远低于机动车增长速度,道路的发展不能完全满足机动车发展的 需要;所以,交通流量的增大使一些路口、路段长期处于饱和状态, 导致交通严重拥堵。2、交通资源有待更合理地利用北京目前存在单位内部车辆、小型车辆(含大量的出租车)所占比重 大,但承担交通运量的比重小;由于投资更新资金不足使得大容量、 便捷的公共交通发展缓慢。为使交通资源得到合理的利用,必须采用 限制私人小汽车的发展,鼓励公交发展的政策和公交优先的措施, 实 现最佳的综

10、合社会效益。3、停车设施严重不足,交通管理设施落后由于建设项目的投资者没有严格按有关规定修建停车设施或已建的室内停车设施改作它用,现行的停车收费与停车场管理政策难以形成 对投资者的回报,这些原因致使汽车停车设施严重短缺, 随意占用公 共道路,造成许多地区交通混乱。据估计,2000年北京缺少停车设施超过60万个。止匕外,北京道路网的有效使用率还大有潜力可挖, 可以通过改进客货运输组织,使由于车辆吨(客)位利用率低造成的 无效交通负荷减少810%左右;通过解决非交通目的占用道路,以 及对交通信号控制手段的改进,可使道路通行能力提高1015%。4、交通秩序混乱,交通法规观念淡漠,促使恶性交通事故增加

11、 据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最近关于“北京城市环路交通事故分 析”的研究结果,在快速环路一一二环路上的交通事故可分为三种主 要形态:追尾事故一一后车撞前车;并线违章一一发生刮蹭事故; 并线频繁一一跟车过近。北京交通管理部门的统计资料表明, 本市 小公共、出租车占全市机动车的10%,但违章却占30%。三、城市交通发展对策分析1、加快轨道交通建设北京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还相对落后, 但发展速度快,土地开发强度 也越来越高。国际经验表明高密度的土地开发离开轨道交通的支持, 是不可能比较好地解决通勤问题的。 尽管北京轨道交通的建设受制于 经济发展的水平,但是非但不能减缓其建设的速度, 反而应该通过多

12、种途径加快轨道交通的建设:进行市郊铁道、城市轨道交通和公交 专用道系统的一体化公交线网规划;合理确定轨道交通线路的优先 顺序;广开渠道筹集资金,加快轨道交通建设;研究公共交通管 理的一体化问题,实施公共交通一票制,建立方便的公共交通利用环 境和高效的公共交通经营管理模式。2、完善路网建设,优先发展公共客运交通要解决北京交通拥堵状况,必须抓紧道路建设,完善市区道路网,在 规划完成环路建设的同时,也要抓紧进行放射线、联络线、次干线等 道路的建设,并规划建设大型换乘枢纽,以尽快形成综合的道路网络 系统。止匕外,还应该限制私人小汽车的发展,优先发展公共客运交通, 提高公共交通的行车速度,使公交网络布局

13、与城市用地开发利用相协 调,公交线路布设与城市客流流向相一致。3、在基础设施的建设中注入绿色交通意识、交通工程的整体美学意 识随着交通工程科学的发展、 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城市环境的要求越来 越高,对人、车、路以及交通环境的美学要求也越来越强烈。再加之 2008年奥运会在北京召开,为了给世人展现一个新北京新奥运的印 象,绿色意识和美学意识贯穿于大都市的基础设施建设之中就成了城 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必然要求。4、提高管理科学化水平,完善道路交通组织管理系统主要包括路网车流组织方案预评价模型研制; 路网运行状态实时监控 技术;路上意外事件的紧急处置手段与实施方案;停车管理对策(各类停车车位规划设计标准、 建设与管理责任主体的划分、停车设施布 局、公用停车车位收费标准及体内停车管理办法等)。5、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积极开展交通污染防治研究应认真研究交通污染特征和污染预测方法。 针对污染源头和已发生的 污染,应制定防治和降低污染的措施。对重大建设项目应开展交通环 境影响评价,提出防止污染和环境管理措施。6、树立正确的交通意识和法制观念要提高全民遵守交通法规的意识,必须要加强交通法规知识的宣传, 加大执法监管力度,使广大行人和车辆驾驶人员能自觉遵守交通法规,以充分地利用现有的交通资源,进一步提高现有道路交通设施的 供给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