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武威20172018学年高二政治下学期第一次检测试题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87493737 上传时间:2023-02-0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肃省武威20172018学年高二政治下学期第一次检测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甘肃省武威20172018学年高二政治下学期第一次检测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甘肃省武威20172018学年高二政治下学期第一次检测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甘肃省武威20172018学年高二政治下学期第一次检测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甘肃省武威20172018学年高二政治下学期第一次检测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甘肃省武威20172018学年高二政治下学期第一次检测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肃省武威20172018学年高二政治下学期第一次检测试题(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甘肃省武威第五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政治下学期第一次检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被称为美国之父的富兰克林,年轻时曾去拜访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前辈。那时他年轻气盛,挺胸抬头迈着大步,一进门,他的头就狠狠地撞在门框上。出来迎接他的前辈笑笑说,“很痛吧!可是,这将是你今天访问我的最大收获。一个人要想平安无事地活在世上,就必须时刻记住:该低头时就低头。这也是我要教你的事情。”据此回答12题。1富兰克林撞上门框,获得了人生智慧。这一事例说明的道理是:( ) A.懂哲学的人不会犯错误 B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们的实践活动 C认识世界、办好事情,都需要哲学智慧 D.人人都有哲学2

2、.富兰克林的经历告诉我们,低姿态是一种哲学智慧,可以更好地发展自己,成就自己。这启示我们:( )A.哲学是系统化的世界观 B.任何哲学都给人以智慧,使人更聪明C.不懂哲学的人,就无法生存 D.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3“几十年的经验使我深刻体会到,学点哲学的确可以使人做事情少犯错误,做研究少走弯路。”下列观点与“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李振声的上述感悟相一致的是:( )A哲学是各门具体科学的基础B哲学是人类对某一具体领域规律的总结和概括C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D哲学具有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功能4中国古代哲学家主要探讨“形与神”、“心与物”、“理与气”谁依赖于谁、谁在先的问题

3、。他们是在思考:( )A思维和存在何为本原问题 B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C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 D主观与客观的辩证关系问题5下列关于唯物主义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了B.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把物质归结为水、火、气、土等形态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正确揭示了世界的基本规律D.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在总结自然科学成就基础上,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6下列说法中能体现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根本分歧的是:( )A“生死由命,富贵在天”与“物是观念的集合”B“世异则事异,世异则备变”与“天不变,道亦不变C“气者,理之依也”与“理生万物”D“不

4、入虎穴,焉得虎子”与“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一艘轮船在航行中遇到了风暴,逐渐下沉。船长大声喊道:“谁会祈祷?”船上的一名神父自告奋勇地回答:“我会!”船长说:“那好,你就开始祈祷吧!其他的人都套好救生圈等待。因为正巧差一个救生圈!”回答78题。7从哲学角度看,船长的做法:( )A是唯心主义世界观的表现 B是对唯心主义世界观的肯定C是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表现 D是对唯心主义世界观的讽刺8上述材料给我们的启示是:( ) A要正确估量和对待自己 B要坚持无神论,反对有神论 C要客观地看待周围的人和事 D办事情应当有认真精神9. 邓小平同志有两句名言:一句是“摸着石头过河”,一句是“看准了的,就大胆

5、地试,大胆地闯”。也就是说,要具备理论创新的巨大勇气,敢于走前人没有走过的道路,大胆的向前闯,大胆地去实践。这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是:( )A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B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C继承性和发展性的统一 D客观性和主观性的统一10改革开放30年的历史经验归结到一点,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这一过程中产生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这说明:( )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 马克思主义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理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取得了重大理论成果A B C D11目前人们已经知道,太

6、阳约在50亿年前形成,地球的诞生距今也有46亿年之久,由此可见,宇宙间根本不存在上帝和诸神居住的天国,所有天体都是按照自身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可见:( )A、生物产生和进化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结果 B、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C、人类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结果 D、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结果12在电脑的控制下,机器能够自动调节,导弹能够自动命中目标,宇宙飞船能够自动导航.因此,有人认为,电脑是有意识的.上述观点:( )认为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否认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否认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 否认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A、 B、C、 D、132011年10月24日18时05分,中

7、国第一个太空目标飞行器“天空一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升空并进入预定轨道。这表明( )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 人能够认识和利用规律为人类谋福利 人能够改造消灭万有引力规律A B C D14“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这一观点:( )承认了事物运动的普遍性 割裂了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 是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观点是离开运动谈物质的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15古希拉哲学家克拉底鲁认为,万物只是一种不可名状的“旋风”,瞬息万变。他拒绝给事物以名称,主张对客观事物“什么都不能说”。其错误在于:( )A否定了事物的客观性 B。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C否认了事物的相对

8、静止 D。割裂了物质和运动的关系16关于龙的形象,自古以来就有“角似鹿,头似驼,眼似兔,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的说法。这表明:( )一切观念都是对现实的直接模仿 观念的东西是移人人脑并在人脑中改造过的物质东西 虚幻的观念也是对事物本质的真实反映 任何观念都可以在现实世界中找到其物质的“原型”A B C D17在美学中,总要谈到“移情”现象,即“情景交融”。比如人们高兴的时候,仿佛太阳在笑,青松在招手,花儿在点头;悲伤的时候,又雨如泪,风如咽。移情的说法:( )A是客观唯心主义观点,因为它是人可以感觉到的客观实在B是唯物主义观点,因为它说明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形成的主

9、观映象C是主观唯心主义观点,因为它主张物质世界是由人的主观意识决定的D属于不可知论,因为它表明人们不能如实地反映外界事物18近一年来,杭州、南京、上海等地接连发生酒后超速驾车撞人致死恶性事故。公安部交管局决定从2011年1月17日起到2月17日,在全国部署开展酒后驾驶违法行为集中整治,以确保春运期间道路安全畅通。从哲学上看,这主要是基于:( )A认识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获得的 B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C物质和意识相互影响、相互决定 D实践有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19“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自然灾害给人类带来磨难,同时又促使人类更加自觉地去认识和

10、把握自然规律、增强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进而推动人类文明进步。这一论述说明人类能够正确认识和处理:( )A物质和运动的关系B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C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 D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关系20“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诗中所描绘的景色对我们想问题和办事情的启示是:( )必须做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要正确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必须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以科学理论为根本出发点A B C D21北京时间2011年10月23日18时41分,土耳其东部发生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地震造成中部城市凡城多座建筑倒塌,目前已有多人伤亡。近年来,旱灾、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繁发

11、生,但人们对这些灾害的预测还难以做到准确、全面。这说明:( )人对自然灾害的认识需要不断深化、扩展和推移人对自然灾害的准确预测取决于主观能动性发挥的程度人的认识总是落后于客观世界的发展 人对自然灾害的认识受到许多条件的制约A B C D22.鲁迅说:“描神画鬼。毫无对证,本可以专靠了神思,所谓天马行空似的挥写了。然而,他们写出来的,也不过是三只眼,长颈子,就是在常见的人体上,增加了眼睛三只,增长了颈子二三尺而已。”这说明()A.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B.物质的决定作用和意识的反作用是不同的C.神鬼概念是对事物虚幻的歪曲的反映 D.神鬼观念是人凭空想像出来的在世界卫生组织的协调下,各国科学家携手

12、奋战,他们在最短的时间里找到了“非典”病原体,并完成了对冠状病毒的基因排序。但直到今天,人类仍然未能完全识破它的“庐山真面目”。据此回答2324题23、科学家在最短的时间里找到了“非典”病原体,并完成了对冠状病毒的基因排序。这一事实体现的哲理是A、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B、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C、意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如实反映 D、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24、直到今天,人类仍然未能完全识破它的“庐山真面目”。这说明在每一时期的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总是有限的 任何意识都根源于物质意识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 人们应不断扩展和加深对客观事物的认识A、 B、 C、 D、25、有人认为:“

13、人们可以利用对规律的认识,改变或创造条件,限制某些规律发生破坏作用的范围,变害为利。”这个观点A、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认为人能消灭或创造规律B、体现了人的主观能动性,认为人能认识和利用规律C、强调了规律的客观性,认为必须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D、否定了规律的客观性,认为规律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二、主观题(共50分)26、某班同学在政治课上,围绕着“要不要学哲学”展开了激烈的讨论。甲同学说:“我喜欢理工科,从没想过当哲学家,考大学又不考哲学。所以,没有必要在学哲学上浪费时间。”乙同学说:“哲学对我们很重要,哲学是一种方法论,学好哲学不但可以指导我们的实践,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理工科的知识。”试分析评论上述两位同学的观点。(10分)27、屠呦呦通过翻阅历代本草医籍,四处走访老中医,终于从2000多种中草药中整理出一张含有640多种草药、包括青蒿在内的抗疟单验访集。可在最初的动物实验中,青蒿的效果并不出彩,屠呦呦的寻找也一度陷入僵局。在查阅了大量文献后,屠呦呦在东晋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中发现了对青蒿治疗方法的描述:“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她随即另辟蹊径改用沸点较低的乙醚进行实验,创造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