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及其氧化物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87492878 上传时间:2022-11-1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79.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硫及其氧化物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硫及其氧化物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硫及其氧化物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硫及其氧化物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硫及其氧化物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硫及其氧化物》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硫及其氧化物(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硫及其氧化物(一)硫的存在和性质1. 自然界中硫元素的存在游离态硫黄(火山喷口附近、地壳岩层)化合态硫化物硫铁矿(FeS2)、黄铜矿(CuFeS2)硫酸盐石膏(CaSO42H2O)、芒硝(Na2SO410H2O)2. 硫单质的物理性质硫单质俗称硫黄,是一种黄色固体;不溶于水,微溶于酒精,易溶于CS2;有多种同素 异形体,如单斜硫、斜方硫等。3. 从化合价的角度认识硫单质的化学性质(1)S的氧化性与变价金属化合为低价硫化物 S与Fe、Cu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依次为 S + Fe=FeS、S + 2Cu=Cu2S、S + Hg=HgS(此反应适用于除去室内洒落的Hg)。 S与h2化合反应为s+h2=h

2、2s。(2)S的还原性 S与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O2=些书o2,在空气中燃烧火焰为淡蓝色。 与强氧化剂反应(如浓硫酸)的化学方程式为S+2H2SO4(浓)=WSO2 f+2H2Oo注意除去试管内壁黏附的S可用CS2溶解除去,也可以用热的NaOH溶液除去,其 反应为 3S+6NaOH=2NS+Na2SO3 + 3H2O。 S燃烧的产物是SO2,不会生成SO3。(二)二氧化硫(SO2)1. 物理性质二氧化硫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是大气污染物之一;易溶于水,通常状况 下,1体积水溶解约40体积SO2o2. 化学性质使品位希液嶷色演白姓II由 %卜.一.桂氧化.ri遂原性郭国h姓按要求

3、完成下列方程式:酸性氧化物的通性,与H2O反应:SO2+H2QH2SO3SO2+2NaOHN次SO3+H2O与NaOH(足量)反应:(2)氧化性(如与H2S溶液反应):SO2+2H2S=3SI+2H2OI傕位剂*2林十*. -2SOJI 3水:C. 顷尸 2H)2SCl+l I印|(4)漂白性:可使品红溶液等有机色质褪色,生成不稳定的化合物。注意工业上可利用SO2来漂白纸浆、毛、丝、草帽辫等,但不能用于食品的增白。SO2还用于杀菌、消毒等,可用作干果的防腐剂。 SO2不能漂白紫色石蕊溶液,紫色石蕊溶液中通入SO2变红色。 SO2与CO2不能用澄清石灰水鉴别,可以用品红溶液、溴水、KMnO4溶液

4、、FeCl3溶液 等。3. SO2对大气的污染与防治来源化石燃料的燃烧及含硫矿石的冶炼危害污染大气,危害人体健康,形成酸雨dH,O-so.,. 7印班成谶雨的过程a_ 虬 SOj *防治开发新能源、燃煤除硫、处理工业废气(三)三氧化硫(SO3) 1.物理性质熔点16.8 C,沸点44.8 C,在常温下为液态,在标准状况下为固态。2 .化学性质反应化学方程式与水反应SO3+H2O=H2SO4 (放出大量的热)与氧化钙反应SO=+CaO=CaSQ34与氢氧化钠反应SO3+2NaOH=N次SO4+H2O细化过关题点(一)硫及其氧化物的主要性质与应用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序号)。 S为活泼非金属,在

5、自然界只有化合态。 H2S、CuS、FeS、SO2均可以用单质化合生成。 SO2、O3通入品红溶液中褪色原理相同。 SO2使漠水、酸性KMnO4溶液褪色的原理相似,均表现了 SO2的还原性。 向盛有Na2S2O3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稀HC1,产生刺激性气味气体,且溶液变浑浊 将SO2通入含酚酞的NaOH溶液中,红色褪去,说明SO2具有漂白性。 SO2、SO3均可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均属于酸性氧化物 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可能是CO2或SO2答案:2. 将SO2和SO3两种气体的混合物通入BaC12溶液,其结果是()A. 两种气体都被吸收,有BaSO4沉淀生成B. 只有BaSO4沉淀,SO2从溶液

6、中逸出C. 生成BaSO3和BaSO4两种沉淀D. 只生成BaSO3沉淀,SO3从溶液中逸出解析:选B 将SO2和SO3两种气体的混合物通入BaC12溶液,因BaSO4不溶于酸,则 SO3与BaC12和H2O反应生成BaSO4和盐酸;盐酸的酸性大于亚硫酸,则SO2不反应, 从溶液中逸出。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SO2能使品红溶液、漠水和酸性KMnO4溶液褪色,是因为SO2具有漂白性B. SO2、C12都可用于漂白物质,将等物质的量的两种气体同时作用于潮湿的有色物质 时,可增强漂白效果C. 活性炭使有色物质褪色是利用了碳单质的还原性,使有色物质发生了还原反应D. SO2使品红溶液褪色后,

7、将褪色后的溶液加热,溶液重新变为红色解析:选D A项,SO2使溴水、酸性KMnO4溶液褪色是因为SO2的还原性,不是漂白 性;B项,SO2与C12遇H2O生成H2SO4和HC1,漂白效果减弱;C项,活性炭的漂白 原理是其吸附作用;D项,SO2的漂白具有不稳定性。备考点击三类漂白剂的比较类型原理举例特点备注氧化型将有机色质内部“生色 团”破坏掉HC1O、NaC1O、Ca(C1O)2、O3、Na2O2、H2O2 等不可逆、持久无选择性加合型与有机色质内部“生色 团”化合成无色物质so2可逆不持久有选择性吸附型将有色物质吸附而褪色活性炭物理变化吸附色素一、4 汪意So2、C12通入品红溶液中均褪色,

8、但加热通C12的溶液不恢复红色,而通SO2的溶液又恢复红色。当SO2与Cl2按1 : 1物质的 量比通入品红溶液中,溶液不褪色。题点(二)SO2、CO2共存的检验方案4. 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用除去表面氧化物的铁钉(碳素钢)与浓硫酸共热制取SO2并完 成相关性质探究(不考虑水蒸气)。(1)有同学认为制得的SO2中可能混有杂质,其化学式为 和,原因是(2)为验证气体成分,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了实验探究。B C D E FG H 为验证并吸收SO2,装置B中加入的试剂为,装置C中品红溶液的作用是; 装置D中加入的试剂为; 装置G中可能出现的现象为; 装置H的作用为。 解析:(1)铁

9、钉中含有的C在加热条件下会和浓硫酸反应生成CO2;随着反应进行,浓硫 酸变稀,铁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故制得的SO2中可能混有的杂质为CO2和h2。(2)装置B中加入酸性KMnO4溶液能检验并吸收SO2,若SO2被吸收完全,装置C中 品红溶液不褪色;装置D中加入澄清石灰水,可检验气体中是否有CO2;装置E中 浓硫酸可干燥气体,装置F中CuO与H2反应生成H2O,G中无水硫酸铜吸收水蒸气后 变蓝色;装置H装有干燥剂,其作用为防止空气中H2O进入干燥管而影响H2的检验。答案:(1)CO2 H2铁钉中含有的C在加热条件下会和浓硫酸反应生成CO2;随着反应 进行,浓硫酸变稀,铁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2

10、)酸性KMnO4溶液(或其他合理答案也可)验证SO2是否吸收完全 澄清石灰水 无水硫酸铜变蓝色 防止空气中H2O进入干燥管而影响H2的检验备考点击检验SO2和CO2同时存在的一般流程so2和co2均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若通入的气体过量,沉淀都可以溶解消失。检验 so2、co2混合气体中存在co2的一般流程如下:流程设计检验SO尸除去so2少检验so2是否除尽少检验co2实验装置TTHl 乖露 宝密1也冷 尸u. in阴 至中Life所选试剂品红溶液酸性KMnO4溶液品红溶液,澄清石灰水预期现象褪色褪色不褪色变浑浊注意事项:有时为了简化装置,可将除去SO2和检验SO2是否除尽合并 为一个装置,

11、并使用较浓的酸性KMnO4溶液,现象为酸性KMnO4溶液 的颜色变浅。题点(三)SO2的制备与性质探究5. (2020辽宁五校联考)如图是在实验室进行二氧化硫制备与性质实验的组合装置,部分固 定装置未画出。蜂黄夹I 防色也的硫酸、弟簧芙2NaOHP溶液4NuOI【侦液(1) 关闭弹簧夹2,打开弹簧夹1,注入硫酸至浸没瓶中固体,写出C装置反应的化学方 程式,每消耗1 mol Na2O2,则转移的电子数为。(2) 关闭弹簧夹1后,打开弹簧夹2,残余气体进入E、F中,为了证明SO2有还原性, 并从绿色化学的角度考虑,则 Z试剂可以是,现象是解析:(1)Na2O2具有强氧化性,SO2具有还原性,装置C

12、中Na2O2和SO2发生反应:SO2 +Na2O2=Na2SO4,反应中转移2e二故每消耗1 mol Na2O2,转移电子数为1.204X 1024。 (2)为了证明SO2具有还原性,可以加入氧化剂,从绿色化学的角度考虑,Z试剂可以是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现象是紫色溶液变浅或褪色。答案:(1)SO2+Na2O2=Na2SO4 1.204X 1024(2)酸性KMnO4溶液 紫色溶液变浅或褪色或FeCl3溶液 溶液由棕黄色变为浅绿色 备考点击SO2的制备及性质探究的一般装置设计流程壮生装置(原理)气休假生装置瞄N祀SC)3周体 与70B左古的 波琏酸.反应, N陌0时11双也 N/勺 SOa 1 +田。用 NaOH是气I酸性KMn4诲液褪色.说明SC2 具有还原哇,高子反庄方魅式X? 2MnO;+5SO+2H2O 2Mil2+ 巨河MH*:Nd海浦中产生滇贵色浑注,证 明S02具有我化性,反应方卷或为 ISOg 2Na3S 2Na2SOg f3S h 品址溶液褪色,证阻S0具有漂 白性,迫和包后的液体如曲岳X.会 炭蔑垃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