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第七章第二节西双版纳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87490227 上传时间:2023-11-1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地理第七章第二节西双版纳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八年级地理第七章第二节西双版纳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八年级地理第七章第二节西双版纳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八年级地理第七章第二节西双版纳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八年级地理第七章第二节西双版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地理第七章第二节西双版纳(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八年级地理第七章认识省内区域第二节 西南边陲的特色旅游区-西双版纳【课标要求】运用地图说出区域的位置、范围,并对区域的地理位置做出简要的评价。根据有关材料,说出支持产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举例说明区域环境和区域发展对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的影响。【课标要求】本节是认识省内区域中的一个特例,旨在理解西双版纳地处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季风气候区,拥有丰富的热带动植物资源,加之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使其成为西双版纳的特色旅游区。通过西双版纳旅游业形成、发展以及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学生对自然环境各要素相互制约关系的理解、交流、探讨,渗透性地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培养开发决策的生活、生产经验,

2、初步形成正确的人地观、资源观以及可持续发展观。【学清分析】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学习区域地理的方法,也具备了“中国地理位置及邻国、中国的气候分布、中国民族构成及分布特点”这些中国地理总论的基础知识,这些知识和能力都将是学习“西双版纳”的基础。【教学目标】 1、认识西双版纳的位置优势、资源优势;掌握原始热带雨林景观的基本特征;了解西双版纳旅游业的发展。2、懂得一个区域的旅游业要获得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加强对旅游业的监督和管理,文明旅游,爱护旅游业。【教学重点】西双版纳的位置优势和资源优势;原始热带雨林景观的基本特征;蓬勃发展的旅游业。【教学难点】 分析西双版纳热带季风气候的成因;

3、通过分析西双版纳的旅游资源优势,探讨如何保持其可持续发展。【教学思路】本节多为理解性的知识,侧重对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制约关系的理解,还设计了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问题及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教育。教材以学生熟悉的旅游区作为相关知识的载体,设计了这样的教学思路:以“问题”的形式,通过各种教学活动,如创设情境、归纳分类、活动指导、阅读欣赏、编制练习等,引导学生思考,最终得出结论。引导目的在于让学生自主探究,获得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使学生从分感受西双版纳的魅力,由衷燃起爱国情。【学法指导】学生对西双版纳的位置、旅游资源的形成原因理解较少,尤其对西双版纳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知之甚少。鉴于此,本

4、节课把旅游资源的了解、欣赏只作为学习内容的一个小部分,而把重点放在组织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发现、分析问题,最终使学生感悟到区域的分析要综合考虑,区域的发展要因地制宜,扬长避短,注重可持续发展。【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指导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新课导入】一、旅游业是西双版纳的支柱产业【阅读材料】材料1:(2010年4月19日14:56纽约讯)旅游业收入占亚洲各国不同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GDP)的百分比究竟是多少?按华尔街日报的最新数字来说,柬埔寨是亚洲地区中旅游业占GDP百分比最高的国家-旅游业占柬埔寨国内生产总值的14%。排第二位为马来西亚及中国香港,旅游业占GDP的9.5%。 材料

5、2:2010年云南西双版纳的旅游业占GDP百分比为34%。【问题1】分析对比以上材料,可得出什么结论? 学生往往会用“比较高、比较大”这样直观、浅显的文字来表达,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会用“支柱产业”等术语来表达。【结论】旅游业是西双版纳的支柱产业【学生阅读】“材料1”“材料2”;【学生了解】一个国家国内生产总值用“GDP”表示;同时了解到柬埔寨是亚洲旅游业占GDP百分比最高的国家,为14%;也了解到我国云南西双版纳旅游业占GDP百分比为34%。【学生理解】云南西双版纳的旅游业占GDP百分比较高教师收集最新信息提供给学生,通过学生阅读、思考、分析和对比,得出结论。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思考能力、对比分

6、析能力,以及口头表达能力,同时为阅读“图7.16”奠定基础二、丰富的旅游资源三、蓬勃发展的旅游业【问题2】旅游业为什么会成为西双版纳的支柱产业?【创设情境】播放一段关于西双版纳旅游的视频,视频中有热带雨林、孔雀舞、大象、竹楼、竹筒饭、傣族人过泼水节等场景。在播放视频前提出要求:到西双版纳旅游你最喜欢什么?【归纳分类】根据学生说出最喜欢的旅游项目,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旅游资源的分类。【结论】主要源于西双版纳有丰富的旅游资源。【问题3】为什么西双版纳有的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有哪些动植物资源?【活动指导】读图7.13,分析西双版纳的气温和降水分布特点,并确定其气侯类型。 材料中的“活动”,需要教师根据学情

7、进行设计,关于气候的基础知识学生已经在中国地理总论中部分学习过,教师通过编制能激发学生思维的题目,指导学生对以学知识进行再现,在此基础上得出本节课的重要知识点;西双版纳属于热带季风气候。【编制练习】编制题目并指导学生完成。【验证结论】出示“中国气候类型分布图”,在图中找到北回归线,读出西双版纳的气候类型。指导读图的过程中关注学生读图方法的指导,尤其是如何利用图例。 通过读图验证结论;西双版纳属于热带季风气候。【阅读欣赏】指导学生自学课本58页59页图文。【教师追问】西双版纳为什么成为全球回归沙漠带上的一片绿洲? 出示“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指导学生读图:在世界地图中找到西双版纳所在的区域,通过

8、图例读出西双版纳所属气候类型,在读出同纬度的阿拉伯半岛、非洲的气候类型。【原因分析】由于我国地处亚洲东部,面对太平洋,西南临印度洋,所以形成独特季风气候,特别是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对西双版纳热带季雨林的形成有着独特的意义。【问题4】西双版纳除了丰富的动植物,还有哪些旅游资源?【创设情境】播放一段关于西双版纳的旅游视频,视频中有竹楼、傣族人过泼水节等场景。再出示“中国民族分布图”,指导学生找到云南西双版纳附近的民族构成,使学生认识到傣族人的风土人情也是游客喜爱的旅游资源。在出示傣家竹楼、孔雀舞、竹筒饭等图片,让学生了解傣族人的风俗习惯。【指导读图】指导学生读图7.15“西双版纳旅游景区和跨国旅

9、游路线的分布”。【归纳小结】 西双版纳地处 以南,属于 气候,有热带“ ”的美称,少数民族以 族为主, 节是该民族重大的节目。丰富的旅游资源使得 业成为西双版纳的支柱产生。【承转】丰富的旅游资源促进了西双版纳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也是西双版纳“因地制宜”的英明之举。【问题5】如果你是西双版纳旅游局局长,你如何因地制宜发展西双版纳的旅游业?【教师指导】指导小组围绕不同主题:区位、资源、民族三个不同主题进行交流讨论,每两个小组讨论一个问题。【得出结论】最后得出结论:西双版纳旅游业以“民族风情、热带雨林、边境风光”的旅游项目为特色。【指导阅读】指导学生阅读“今日橄榄坝的傣家人”,思考问题:旅游业是如何促

10、进当地交通建设、经济发展、人民收入以及如何改善当地生活、生产条件的?【问题6】读图7.16“1991年-2001年西双版纳旅游收入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占的比重”,分析西双版纳旅游业的下滑与哪些因素有关?【组织讨论】指导学生阅读课本63页到64页的材料。组织学生围绕以下五个方面进行讨论:“竞争”“没有形成规模”“商贩管理”“生态”“特色”等。【献计献策】指导学生为西双版纳旅游业的发展献计献策。角色分配:分小组(企业家组、学者组、商人组、学生组),以“为西双版纳旅游业发展献计献策”为题,展开讨论。【学生欣赏】学生欣赏视频并找出自己最喜欢的旅游项目。【学生说出】自己最喜欢的旅游项目。【学生理解】旅游资源

11、的分类:西双版纳旅游资源丰富并能说出旅游资源的分类;之说以旅游业成为西双版纳的支柱产业,是因为旅游资源丰富。【学生练习】读图7.13,完成下列问题:1、图中最低月气温为 ,最高月气温为 ,全年 ,所以西双版纳的温度带为 。2、全年降水较多,有明显的 、 两季,雨季长达5个月,从 月到 月。3、判断西双版纳属于 气候。【学生读图】阅读“中国气候类型分布图”,了解西双版纳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再次验证西双版纳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学生自学】自学课本58页到59页图文。得出结论:西双版纳热带雨林植物丰富多彩雨林良好的隐蔽场所和充足的食物来源也为动物提供了有利的生存条件人们形象地把这里成为“热带动植物王国”

12、。【学生读图】阅读“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从图中读出与西双版纳同纬度地区的气候类型。了解西双版纳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再次验证西双版纳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学生归纳】略【学生了解】通过观看视频、教师点拨、阅读地图,了解西双版纳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也是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学生辨认】认识图片中关于西双版纳的竹楼、孔雀舞、竹筒饭。【学生读图】阅读地图,能指出与西双版纳陆上邻国及水路相连的邻国,得出西双版纳还可以发展边境旅游的结论。【学生练习】略【小组合作】学生小组合作讨论。 一组、二组主题:利用区位优势发展旅游业。 三组、四组主题:利用热带雨林资源发展旅游业。 五组、六组主题:利用民族风土人情优势发展旅游

13、业。【阅读思考】能迅速在阅读材料中找出关键词“旅游兴州”“傣族园”“国家级旅游景区”“就业机会”“户均收入”“绿荫”以及“柏油路”。【小组合作】扮演不同角色,得出结论:旅游业带动了交通、商业、城市建设、宾馆服务等多个部门的发展,促进了西双版纳的经济发展。【小组合作】各小组围绕“竞争”“没有形成规模”“商贩管理”“生态”“特色”等五个方面进行讨论,分析西双版纳旅游业下滑的原因。【献计献策】针对西双版纳旅游业下滑原因展开分析,寻找改进西双版纳旅游业的对策。大部分学生没有去过西双版纳,观看视频给学生亲临其境的感觉,可引发学生对西双版纳学习的兴趣以及对西双版纳的向往。设置问题让学生思考,旨在让学生学会

14、分析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影响。编制题目旨在让学生学会阅读气候直方图。“追问”的设置,使学生能在大洲背景下再次微观地了解西双版纳的特殊性,尤其是再次强调中国显著的季风气候。自学内容没有难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读世界气候图,能温故而知新,更能够让学生对亚洲整体气候特点进一步掌握,同时培养学生在学习区域地理时,学会用对比分析的方法。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了解西双版纳的旅游资源,以及少数民族风土人情、边境旅游,等等。通过练习,使学生在“学”的基础上有一个“”的过程,将课堂上学习的知识真正内化为自己的知识。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与人合作、讨论交流的能力,通过小组汇报,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尤其是通过找“关键词”这样的学法指导,更能培养学生在短时间内归纳总结的能力。分小组(企业家组、学者组、商人组、学生组),以“为西双版纳旅游业献计献策”为题,展开讨论。总结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