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中的议论和抒情”教学设计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87489602 上传时间:2022-12-0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记叙文中的议论和抒情”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记叙文中的议论和抒情”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记叙文中的议论和抒情”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记叙文中的议论和抒情”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记叙文中的议论和抒情”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记叙文中的议论和抒情”教学设计(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记叙文中的议论和抒情”教学设计“记叙文中的议论和抒情”教学设计一、教学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明确记叙文以“记叙”为主体的特点;2明确记叙文中的议论和抒情在记叙文中的地位和作用。过程与方法:1在明确本次作文存在文体不清问题的基础上,讨论修改典型的失误作文;2在完成修改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记叙文中的议论和抒情在文中的地位和作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二、教学重点、难点(一)重点1通过修改典型的失误作文,引导学生明确记叙文以“记叙”为主体的特点;2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记叙文中的议论和抒情在文中的地位和作用。(二)难点1针对文体不清的问题,引导学生正确修改作文;2引导学生归纳总

2、结出记叙文中的议论和抒情在文中的地位和作用。三、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各层次学生习作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学过程(一)导入回顾要求,简要总结本次作文的基本情况。(二)比较分析1阅读两篇范文,思考哪篇更符合记叙文的要求?(范文一:优秀作文,以记叙为主。范文二:文章开头大量议论,中间记叙,末尾小量议论)2总结:记叙文的特点:以“记叙”为主,着重叙事、描写。指出本次作文突出问题:文体不清。(三)讨论修改学生讨论:如何修改范文二可以扭转乾坤,让它成为一篇夹叙夹议的记叙文?明确:把记叙和议论部分互换位置,且记叙篇幅增大,议论篇幅减少,便是一篇不错的夹叙夹议的记叙文。(四)思考归纳回忆记叙文的特点以及

3、刚才对范文二的修改方法,说说如何处理记叙文中的记叙、议论和抒情的关系,并说明原因。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最后总结(课件):1记叙文中的议论(1)地位以叙为主,叙议紧联。记叙文中的议论以揭示记叙的意义来点明主旨,因此议要紧扣叙。(2)成分点到为止,要少而精。它是叙述和描写的总结与升华,属于“点睛之笔”,所以话不在多,而在精。(3)位置结尾,以点明文章的中心思想。在文中,可在记叙文的过程中穿插议论,在关键处趁热打铁,加深读者的认识。开头,只有少数文章以议论为开头,用议论开头要避免大段议论以致文体不当的情况出现。2记叙文中的抒情(1)一般分为:直接抒情(直接抒发作者的内心情感)和间接抒情(托物言志、

4、借景抒情)。(2)地位:以记叙为基础。记叙要具体、充实,让人对所记事件或人物有了深入理解,产生了深深的情感,抒情才能打动人心。(3)成分:少而精。一篇文章的抒情语句不能太多,在关键的地方点一句或几句即可。(五)展示部分优秀作文,进行简要点评。(六)作业:对自己的作文进行修改附一:我的课后记对于高一的学生,作文要求的重点仍在记叙文。从学生的作文水平来看,基本能在课堂规定的时间内写出切合题意、通顺完整的一篇文章。但文体不清的情况比较明显,特别是面对一些亦较易于议论的话题的时候,有一部分学生就很容易把文章写成了“四不像”。我认为,出现这种情况,可能是因为学生在初三已经接触过议论文,再加上不能细致的进

5、行描写和较复杂的记叙,于是写一件事,三言两语就写完了,但字数未达标,于是就用议论抒情来凑数;也可能是学生们并没有明确的文体概念,反正想到什么写什么,写到哪就算哪。针对学生们刚写完的“欣赏”这一话题,我设计了这一作文讲评方案。“欣赏”此话题,是属于既宜记叙又宜议论的话题,却致使不少学生写成了一半记叙一半议论、既不是记叙又不是议论的“两不像”。所以,在设计中,我通过学生成败作文的对比,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辨清记叙文中的议论和抒情到底应该如何处理。再让学生们自己进行修改,调整叙议的比例,使记叙文成为真正的记叙文。课后,我再思考,我认为学生叙议不清还有一个原因,是他们不擅长描写,使记叙变得苍白而空洞,只好用议论来充数,所以,要想彻底改变叙议参半的记叙文的尴尬局面,还得加强对学生作文描写部分的指导和训练。附二:本次堂上作文训练题所谓“欣赏”,就是享受美好事物,领略其中的趣味。从小时到现在,你肯定经历过许多美好的事物,是否也领略到了其中的趣味?欣赏的对象可以是具体的人或物,也可以是抽象的情感或特别的体验等。请以“欣赏”为话题,自定立意,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记叙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