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调研报告4篇范文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87488682 上传时间:2024-02-19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42.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林业调研报告4篇范文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林业调研报告4篇范文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林业调研报告4篇范文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林业调研报告4篇范文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林业调研报告4篇范文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林业调研报告4篇范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林业调研报告4篇范文(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林业调研报告4篇温馨提示:本文是笔者精心整理编制而成,有很强的的实用性和参考性,下载完成后可以直接编辑,并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修改套用。一、我省基层林业站建设简要回顾回顾我省林业站建设发展历程, 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一是 1956 年 至 1987 年的缓慢发展阶段。为适应林业建设需要 , 我省于 1956 年开始在重点林 区设置区、乡(镇)林业站, 但发展一直比较缓慢。到 1987 年底, 林业站只有 551 个, 职工仅 1995 人。二是 1988 年至1992 年的快速发展阶段。1988 年原国家林 业部将林业站建设作为林业改革重要任务之一,提出利用35年时间把区、乡 (镇)林业站建

2、设好。我省即把建站设员工作摆在突出的位置, 林业站建设步伐加 快, 发展迅速。截止 1992 年, 全省已建有林业站 1095 个(占乡镇总数的 61.9%), 站员4006人, 其中正式职工2627人。三是1993年以来的标准化建设阶段。1993 年 6 月, 全省林业站工作会议在东至县召开, 研究和部署林业站开展标准化建设, 标志着我省开始了以核定林业站机构编制, 提高队伍素质, 加强站房、交通、通 讯等基础设施和制度、图表及档案管理建设为中心;以强化林业社会化服务职 能, 加快林业站自身经济建设及廉政建设等为主要内容的林业站标准化建设阶 段。在这一阶段, 我省紧紧围绕林业站标准化建设这根

3、主线, 巩固和完善前期建 站成果, 发挥林业站的多项职能作用, 为实现五八造林绿化规划、林业第二次创 业和绿色长廊工程目标做出了积极贡献 , 现在正全力投入到退耕还林等林业重 点工程建设之中。据调查统计, 目前全省保留单独设立的基层林业站有 806 个, 在农林水综 合站加挂林业站牌子的挂牌林业站301个, 另有综合站284个。全省各类站共定 林业人员编制 4001 人, 实有林业正式职工 4517 人。截止目前, 全省已经有 76 个县(市、区)获得了国家林业部(局)确认的林业站标准化建设合格县称号。二、林业站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分析(一)林业站机构不稳定据摸底调查, 从总体上看, 目前我省山区

4、及重点丘陵、平原区基层林业站 机构较为稳定。21 个山区县基本上以乡镇设立林业站 , 其它重点丘陵、平原区 县多以 26 个乡镇设立林业中心站或在重点林业乡镇设立林业站。而在一般平 原区和丘陵区, 如阜阳、亳州、合肥、蚌埠和淮北市的全部或者大部县(市、区) 均为设立综合站;巢湖、安庆、六安、滁州市等的一些县(市、区)多为在综合站 的基础上加挂林业站牌。全省单独设立 806 个林业站, 较 XX 年底全省已建的 1313 个林业站缩减了 39%。形成目前局面的原因在于, 自 1992 年开展撤区并乡及乡镇机构改革以来, 我省林业站就一直受到撤并的影响。XX年9月新一轮乡镇机构改革后,各地又 开始

5、撤并林业站机构 , 下放林业站管理权限, 大幅度裁减林业站人员。据统计 , 到改革后第一年,也是最严重时的XX年底,全省实有基层林业站72 3个(较XX 年缩减45%),落实核定林业站编制3035人(较XX年缩减43%,占省编委核定全 省林业站编制数的 52%), 实有职工 3221 人(较 XX 年缩减 39%)。与国家加快林 业发展的形势, 与多项林业重点工程实施的实际需要不相适应。林业站机构的不 健全、不完善、不稳定难以保证各项林业重点工程的顺利实施。(二)人员编制少, 事业经费难落实本次调查, 各地均反映林业站人员编制少, 且多数山区县林业站人员事业 经费不能列入县级财政预算, 实行全

6、额拨款, 加重了林业部门的经费压力。如灵 璧县有 21 个乡镇, 设立 6 个中心站, 核定编制才 18 人;宁国市是我省重点山区 县, 全市19个乡镇办均单独设置了林业站, 核实编制113人, 站均5.95 人, 而该 市有林业用地面积 275万亩, 站人均2.5 万亩。金寨县林业用地面积达430多万 亩, 全县 29 个乡镇林业站, 只核实编制 89 人, 站均 3.07 人, 人均林用地面积近 5 万亩。都与安徽省乡镇林业工作站人员编制标准 (试行)中山区乡镇站编制 基数为 3 人, 每 1.5 万亩林业用地增编 1 人的规定要求有较大出入。又如重点山 区县休宁县, 全县 39 个林业站

7、, 定编 128人, 站均编制只有3.28人。而且, 该县 林业站事业经费得不到保证。县财政每年总体上划拨给县林业局的事业经费只 有 42 万元。导致该县 32 名农民技术员 ( 包括从社会上招收的林政员、林管员和 林业基金代征员), 1997 年参加了黄山市人事、林业部门联合组织的考试、考核, 被择优聘用;XX年又参加机构改革中的考试、考核竞争上岗,身份虽已解决,但 其工资等待遇却一直不能兑现。近几年来, 不时有上访发生。类似的情况在绩溪、 岳西、潜山、霍山、金寨等县均不同程度地存在。据摸底调查统计, 全省各类站共核定林业人员编制4001人, 其中, 单独设 立林业站的 59 个县(市、区)

8、设立 780个林业站(注:还有濉溪、肥东、无为等县 少数乡镇设有林业站, 多数乡镇为综合站, 故未计其中 ), 下达编制 3033 人, 站 均 3.89 人;有 18 个县 (市、区)设立 301 个挂牌林业站 , 下达编制 666 人, 站均 2.21 人;其它 302 个编制多属综合站中落实林业人员。全省各类站实有林业正 式职工中还有23%的人员事业费未列入县级财政预算。(三)管理体制不顺, 林业站职工待遇低 目前全省基层林业站管理体制多种多样。据调查 , 全省有 35 个县(市、 区)483 个林业站三权在县级林业主管部门, 实行以条为主的管理体制。主要分布 在山区县和设立林业中心站的

9、县;有 23个县(市、区)157个林业站和 89个挂牌 林业站实行双重领导;还有 20 个县(市、区)148 个林业站和 212 个挂牌林业站, 18 个县(市、区)18个林业站和 284个综合站实行以块为主的管理体制。金寨、青阳、桐城、埇桥、萧县、濉溪等县 (市、区)普遍反映, 由于林业 站现属乡镇以块为主的管理, 存在下列弊端:一是林业站职工成了乡 (镇)干部, 要参加乡镇中心工作, 成天包村下队, 计生收税, 无力投身林业工作;二是林业 站职工待遇低, 工资福利难保证;三是森林资源管理失控;四是造林质量难保证; 五是林业主管部门落实任务不畅等等。同时, 多年来一些地方将林业站三权下放 与

10、收回几经反复, 动摇了基层林业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如在工资兑现上, 林业 站三权下放的青阳县, 庙前乡财政只拨给林业站基本工资(占 70%)的 80%, 而浮 动工资(占 30%)、123 元津贴工资等一概不发, 林业站职工在家扎大扫把卖, 每 月只能勉强兑现基本工资。与此同时, 省林业厅没有专门的管理机构, 市级和县级林业主管部门内也 没有统一的专门的林业站管理机构。林业站管理的职能分散在办公室(人秘股)、 林业站(造林科)、资源科(股)、技术推广中心等部门。省、市、县三级林业站主 管部门的管理体系也有待理顺与加强。关于彩色林业及生态旅游的调研报告摘 要: XX 年,南澳县确立了“生态立县”

11、的发展思路 , 全县围绕多色彩、多层 次、多树种、多功能的海岛生态型“彩色林业”发展思路,构筑全岛点、线、面相 结合的造林绿化模式。通过对南澳的实地考察及对当地相关部门的采访, 特别是 对黄花山国家森林公园的深入考察 , 在本论文中 , 我们详细介绍并分析黄花山 国家森林公园的相关情况 , 探讨南澳岛走生态型“彩色林业”发展路子过程中应 该肯定的地方及存在的不足, 并对南澳森林旅游的发展给出相关建议。关键词 黄花山 生态旅游森林景观 彩色林业1.前言生态旅游是以自然、生态资源为依托, 以生态保护为核心的旅游活动。生 态旅游超出自然旅游范围, 特别强调环境保护, 同时获得经济利益。生态旅游与 传

12、统旅游相比, 它在管理方式上以自然景观第一取代了旅客第一;在经济目标的 追求上以价值导向代替了价格导向 , 同时以适宜的利润与持续维护环境资源的 价值代替了传统的利润最大化;在正面影响方面以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融合 代替了仅仅追求经济效益的现象。推广生态旅游, 可以减轻森林旅游业的负面环 境效益, 是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当前, 生态旅游已经成为世 界旅游业发展的热点 , 世界各国在制定自己的经济发展规划时 , 几乎毫无例外 的都把生态旅游业考虑进去。因此生态旅游十_大力推进山区综合开发,鼓励和引 导群众科学种植龙眼、芒果、荔枝、橄榄、茶叶等经济林。目前,全县茶果种植 面积超过万

13、亩,建立了后花园宋茶、青澳荔枝、深澳龙眼等多个省级无公害农产 品生产基地,为海岛农民脱贫致富开辟了新路。而黄花山国家森林就是一个体现 南澳彩色林业及生态旅游的典型例子。通过我们对南澳生态型彩色林业的有关调研 , 探讨南澳岛走生态型“彩色 林业”发展路子过程中应该肯定的地方及存在的不足 , 同时把调研结果向当地公 布, 以提高当地居民的林业保护意识, 减少对林业的伤害。2.黄花山国家森林公园的基本情况2.1 森林公园的基本知识2.1.1 定义具有一定规模和质量的森林风景资源与环境条件 , 可以开展森林旅游与 喜悦休闲, 并按法定程序申报批准的森林地域。森林公园是经过修整可供短期自由休假的森林 ,

14、 或是经过逐渐改造使它 形成一定的景观系统和森林。森林公园是一个综合体, 它具有建筑、疗养、林木 经营等多种功能 , 同时, 也是一种以保护为前提利用森林的多种功能为人们提 供各种形式的旅游服务和可进行科学文化活动的经营管理区域。在森林公园里 可以自由休息, 也可以进行森林浴等。2.1.2 规模森林公园是在面积较大 , 具有一至多个生态系统和独特的森林自然景观 的地区建立的公园。建立森林公园的目的是保护其范围内的一切自然环境和自 然资源, 并为人们游憩、疗养、避暑、文化娱乐和科学研究提供良好的环境。森 林公园内的森林不得进行主伐, 但可以进行卫生抚育采伐, 以提高其观赏价值。2.1.3 环境森

15、林公园是以森林自然环境为依托, 具有优美的景色和科学教育、游览休 息价值的一定规模的地域、经科学保护和适度建设, 为人们提供旅游、观光、休 闲和科学教育活动的特定场所。2.2 黄花山国家森林公园的概况1992 年国家林业部批准原黄花山林场为“海岛国家森林公园”(亦称黄花山 国家森林公园), 南澳成了全国唯一拥有国家森林公园的海岛县, 南澳海岛国家 森林公园是国家林业部批准建立的唯一海岛国家森林公园 , 位于南澳西半岛 , 距县城约 4 公里, 交通方便。这里林深叶茂、山峭石奇、重峦叠嶂、云雾缥缈。 公园春时面花吐艳、满山锦绣;秋季金风送爽, 枫叶追似火;夏天雨水充沛, 有 高山“银流泻玉珠”之

16、景。公园地处亚热带, 气候温和, 资源丰富。总面积2.06 万亩, 绿化率 90, 绿 化覆盖率 90。黄花山人工湖于 1960 年建成, 是南澳最大水库。登高俯瞰, “高 峡出平湖”壮观景象奔来眼底。由于山高林密, 加上海洋调节作用, 因而形成其独 特的自然环境。公园拥有 102 科 1400 多种热带、亚热带植物, 主要是马尾松, 台 湾相思树, 及多种灌木、草本植物;林中还栖息着黄嘴白鹭、蟒蛇、三线闭壳龟 等 40 多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 是北回归线上一个绿色宝库和生物种质资源 库。公园耸立着龙颈山、大尖山、西角山、鹰石山等海拔数百米以上山峰, 均 为奇特花岗石蛋地貌。其中鹰石山多奇石, 近年斥资镌刻了沈鹏、王学仲、胡洁 青等海内外众多书法家、名人真迹 1 千多幅, 成为一座人文荟萃、翰墨腾芳的摩 崖石刻公园。大尖山为汕头市辖区最高峰, 海拔 587 米, 山势陡崎, 有“望远镜山” 之称。登高远眺, 城市风光与那郁郁葱葱的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