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和耕地保有量三个约束性指标评估表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87487492 上传时间:2023-05-22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1.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和耕地保有量三个约束性指标评估表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和耕地保有量三个约束性指标评估表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和耕地保有量三个约束性指标评估表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和耕地保有量三个约束性指标评估表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和耕地保有量三个约束性指标评估表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和耕地保有量三个约束性指标评估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和耕地保有量三个约束性指标评估表(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附件3万元GDP能耗、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和耕地保有量三个约束性指标评估表指标名称万元GDP能耗实现进度2006、2007两年完成“一五”单位GDP能耗指标任务的37.4%。取得成效2006、2007年我省单位GDP能耗分别同比下降2.93%和3.15%,单位GDP能耗从2005年的0.79吨标煤下降到2007年的0.747吨标煤,累计下降5.99%。存在问题及原因一、部分地方对节能工作重视不够。部分地方还没有真正树立科学发展观,在经济工作中把GDP作为硬指标,把节能工作作为软约束。一些地方受传统政绩观的制约,对节能工作存在等待观望思想,甚至片面地认为节能阻碍地方经济发展,抓节能工作的自觉性

2、、主动性不够。一、节能投入和机构有待加强。相对于全省节能形势需要以及先进兄弟省市来说,我省节能投入不足,管理力量薄弱,亟待加强。节能管理力量薄弱,2007年9月成立了省节能监察中心,但绝大部分地市尚未成立节能监察中心或节能服务中心。三、节能基础工作比较薄弱。节能基础数据缺乏,由于节能工作近两年才得到重视,全省能源消耗历史数据不齐全,导致家底不清,情况不明。目前,能源统计虽然有所加强,但仍然力量薄弱,难以满足节能工作需要。节能市场化机制发展滞后,合同能源管理等新机制没有得到推广,节能市场化、社会化步伐缓慢。四、完成“十一五”节能目标任务艰巨。根据国家的要求,十一五”期间,我省单位GDP能耗必须下

3、降16%,年均下降率为3.43%。但由于我省正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的时期,产业结构适度重型化趋势明显,使我省要完成“十一五”节能目标任务相当艰巨。近年来我省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上升缓慢,从2005年的42.9%变为2007年的43.3%,距离“一五”45%的目标还有不少的距离。重工业的加速发展导致其在工业中的比重也有所增加,从2005年的58.2%增加到2007年的58.9%,加重了节能任务。由于全省单位GDP能耗2006年同比仅下降2.93%,2007年略微超过3%,两年均没有达到年均下降值3.43%,预计2008年可以完成年度节能目标,下降3.5%,后两年年均下降率必须达4%以上,才能完

4、成国家下达我省“十一五”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16%的任务。未来趋势判断我省正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的时期,产业结构适度重型化趋势持续,全省节能形势不容乐观。必须把节能工作摆在更突出的位置,下更大决心,花更大力气,米取更有效的措施,打好节能工作攻坚战,才能确保完成十一五节能目标任务。“十一五”后期工作重点及相关措施一、完善节能“三个体系”建设。一是落实节能问责制。对各市政府的节能考核经省政府审定后,将向社会公布各市节能考核等级得分排名、节能目标得分排名、节能措施得分排名。审核汇总省千家企业节能考核结果并向社会公布,督促各市和重点耗能企业积极开展节能降耗工作。对节能考核结果为完成和超额完成的市

5、政府和企业,进行表彰奖励,对节能考核结果为未完成的市政府和企业,落实节能问责制和一票否决”制。二是完善节能基础数据库。加强能源统计力量,建立健全全省以及千家企业能源利用状况数据库,及时掌握全省以及重点企业能源利用变化情况,及时发布全省能源利用状况公报。三是加强节能统计数据监测。二、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一是大力发展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实施广东省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加快推进服务业发展,尤其是金融、物流、会展等现代服务业,不断提高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着力做强高技术产业,增强产业技术自主创新能力。积极培育新能源、环保与资源综合利用等新兴潜力产业。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重点发展能源、环保、交通运输及

6、工程机械、医疗设备等装备制造业。二是严格控制高耗能产业发展,提高高耗能产业的准入门槛,实施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从源头上控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过快增长。三是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建立健全落后产能退出补偿机制,确保完成淘汰水泥、钢铁、小火电等行业落后产能,同时推进造纸、有色金属等行业淘汰落后产能的工作。三、继续推进节能降耗重点工程。通过节能技改项目,实施节能奖励,推动电机系统节能、能量系统优化、余热余压利用等十大重点节能工程的深入实施。积极开展高效照明产品推广活动。按照国家的统一部署,在全省公共机构、重点企业、社区和行政村推广节能灯,争取今年10月底前完成300万只节能灯的推广任务。组织做好“能

7、效电厂”项目和节能发电调度试点工作。四、加强节能监管。一是健全节能法规制度。加快广东省节能条例的修订工作,争取今年内出台。二是加强节能监察能力建设。充实人员和装备,元善执法程序,认真开展节能执法,推动各市成立节能监祭中心,开展当地节能监督检查。二是开展重点耗能企业现场监察。选择30豕节能目标元成不理想、节能措施不落实、能源利用效率低的重点耗能企业进行现场监察,对其中10家企业开展强制能源审计。四是开展节能专项检查。五是推动省双千节能行动”深入实施。五、优化能源结构。研究制定我省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应用。积极接收西电,大力发展核电,优化发展火电,积极开发利用风电、水电等可再

8、生能源。六、加快推进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加快推进清洁生产,着手编制全省清洁生产总体规划。继续深化循环经济试点工作,加快循环经济条例的立法进程,编制出台全省循环经济总体规划。推动资源综合利用。组织编制资源综合利用中长期规划,继续做好资源综合利用产品(电厂)认定工作。指标名称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实现进度2006、2007年我省SQ分别减排2.7万吨和6.4万吨,2008年上半年减排2.69万吨,累计减排11.79万吨,排放总量下降了9.1%,完成“一五”19.4万吨减排任务的60.8%;2006、2007年我省COD分别减排0.9万吨和3.2万吨,2008年上半年减排1.6万吨,累计减排5.7万

9、吨,排放总量下降了5.4%,完成“一五”15.9万吨减排任务的35.8%。取得成效一、将污染减排和环境综合整治相结合,有效改善了全省环境质量。二、将污染减排和民众关心的环境问题相结合,以污染减排为手段促进重点区域、流域环境问题的解决。三、通过签订责任书等方式,将总量指标逐级分解落实到县(区)镇和重点企业,并通过一系列文件明确考核责任体系,基本形成责任构架。四、严格建设项目环保审批管理,严格控制新增污染物排放量。五、围绕污染减排“三大体系”建设,增强环境监管能力。六、狠抓工程治理减排,加快推进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和配套收集管网建设,积极推进电厂脱硫工程建设,确保两项主要污染物减排目标的实现。七、通过

10、严格环保准入以及有效的关停措施,促进了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存在问题及原因一、污染物新增产生量巨大。按照我省“十一五”期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城镇人口年均增长3%速度测算,至V2010年,我省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比2005年的新增量分别为82.7万吨和37.3万吨,加上需要削减的存量19.4万吨和15.9万吨,我省完成国家削减目标需要削减的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分别为102.1万吨和53.2万吨,分别相当于2005年排放量的78.9%和50.3%,远高于要求减排15%勺任务。未来三年,我省除要完成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8%和11.2%的存量减排任务外,还要消化更大的污染物新增排放量

11、,压力巨大。二、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滞后。据测算,要完成化学需氧量削减任务,全省污水日处理能力到2010年必须达到1400万吨,其中,2007年需新增200万吨以上,2008年至2010年每年需新增160万吨。而2007年实际只完成污水日处理能力150万吨,到年底累计为874万吨/日。其中,山区和东西两翼12个地级市只建成22.55万吨污水处理厂,且已建成的污水处理设施由于配套管网不完善、污水处理收费低、运行费不足等原因,实际运行效率低。三、落后产能淘汰进展缓慢。关停小火电已经印发了广东省小火电机组关停实施方案,明确了关停企业和关停时间,淘汰钢铁落后产能也已与有关市签订了责任书,淘汰水泥落后产能正

12、在制定详细工作计划。但部分地区因为种种原因淘汰进度缓慢,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污染减排。四、三大体系建设不完善。广东省“十一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考核办法刚刚出台,具体考核细则正在研究制订,落实到各市还需要一定时间。国控、省控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建设进展缓慢,全省国控重点污染源企业238家,在线监控系统安装率为75%联网率为55%近千家的省控重点污染源企业在线监控系统安装率则更低。五、工业企业二氧化硫后续减排压力较大。到今年底,12.5万千瓦以上火电机组将全部建成脱硫设施,二氧化硫后续减排潜力小,大幅度削减二氧化硫非常困难。六、我省处在改革开放前沿,工业企业升级换代速度快,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大,高污

13、染企业已经逐步淘汰,污染排放水平低,且企业污染治理总体水平较咼,深度治理减排量有限,减排空间越来越小。未来趋势判断伴随我省经济稳定持续高速发展,我省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主要污染物的新增量很大,加上需削减的存量,我省“十一五”后半期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形势依然十分严峻。火电机组脱硫任务完成后,二氧化硫减排只能依靠淘汰落后产能;COD减排工作中,城市生活污水管网不完善,建设任务非常艰巨。国家减排核算方法又进一步从严从紧,对我省污染物的减排工作提出了更咼的要求。如果不能解决我省污染减排工作中存在的突出冋题,“十五目标的完成不谷乐观。十一五”后期工作重点及相关措施一、继续加快治污工程设施建设。一是大力推

14、进全省县城和珠三角中心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由省政府与各地级以上市签订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责任书,确保每年新建成污水日处理能力180万吨以上,并加快已建成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的建设和改造,使管网建设与厂区建设同步,提高污水处理厂的使用效率。二是加快火电机组脱硫设施建设。确保2008年底前完成全省12.5万千瓦以上现有燃煤及燃油发电机组脱硫设施建设,全省新改扩建电厂必须配套建设烟气脱硫装置。同时,提高工业企业污染控制削减能力。加大工业企业污染物治理力度,确保污染物达标排放。二、坚决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尽快制定详细的钢铁、水泥、造纸、印染等行业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工作计划,明确关停企业名单和关停时间,增强工作方

15、案的可操作性。对不按期淘汰落后生产能力的企业,要依法予以关停,有关部门依法吊销其生产许可证和排污许可证并予以公布,电力供应企业依法停止供电。对没有完成淘汰落后产能任务的地区,实行项目“区域限批”。坚决执行高能耗产业差别电价政策,促使各地抑制高耗能行业盲目发展。三、全面加快污染减排“三大体系”建设。一是积极推进国控、省控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和环境监控中心建设。二是科学配置污染源现场采样和监测仪器装备,提高污染源日常监督性监测能力。三是进一步推进环保综合执法改革,加强环保监察队伍建设。四是加强污染物减排统计基础和信息传输能力建设。四、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和强制性清洁生产。鼓励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加快实

16、现由末端治理向污染预防和生产全过程控制转变;对超标、超总量排污企业以及没有完成减排任务的企业,一律实施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通过清洁生产实施源头减排、生产过程减排。五、落实有关经济政策,加大环保投入。一是提高污水处理费标准。到2008年底,珠三角污水处理费标准不低于每吨0.8元,山区和东西两翼不低于每吨0.5元。二是落实燃煤发电机组脱硫电价优惠政策,制定并尽快实施有利于节能减排的发电调度办法,优先安排安装脱硫设施的燃煤机组上网发电。三是今明两年,省财政将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集中安排25亿元资金用于推进欠发达地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四是尽快落实国控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建设和运营的配套资金。五是力争今年底在珠三角、明年7月在全省全面推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