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篮球教材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87485843 上传时间:2023-02-09 格式:DOC 页数:33 大小:1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篮球教材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高中篮球教材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高中篮球教材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高中篮球教材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高中篮球教材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篮球教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篮球教材(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中篮球教材 高中篮球教材 文章导读: 一、概述? 二、教学目标与分析 三、教学内容分析与教学方法 四、教与学设计 五、教与学评价 一、概述 篮球运动是一项以球为竞赛工具,以投篮得分为目的而进行的攻守交替,集体对抗的球类运动工程。经常参加篮球活动,可以使身体得到全面锻炼。篮球活动形式灵活,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和竞技性,并容易普及,深受广阔青少年喜爱。它对于增强学生体质、促进身心健康,提高学生体育活动的参与意识,培养优良品质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教材的价值 篮球运动可以使身体的各组织器官得到充分的锻炼。篮球的技术动作,是由人体的根本活动跑、跳、投所组成的,学习和运用篮球运动技术的过程,也是提高和开

2、展人体根本活动能力的过程。这对于促进高中生上下肢、骨骼、肌肉的开展,内脏器官功能的提高以及人体的力量、速度、耐力、灵敏、柔韧等素质的开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篮球运动是在快速、多变、攻防对抗中进行的,对于提高神经系统的灵活性、思维的敏捷、判断准确和应变能力都有积极的作用。经常参加篮球运动对提高大脑的综合分析能力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具有重要价值。 篮球运动是集体间的对抗工程,必须发挥集体的合作,密切的配合,齐心协力,群策群力,全体队员具有凝聚力,战胜自我、战胜对手、勇敢顽强,敢于拼搏,发扬竞争精神,才能在比赛中取得胜利。它是体力、智慧、技战术和勇敢、顽强、团结合作的精神力量的较量。 (二)教材的特点

3、高中的篮球教材,是在初中教材的根底上提高的。根据新的高中课程标准的要求,选修篮球教材的高中生要较为系统地提高运动技术,适当提高难度、运动负荷和竞技性,最终要学会打篮球,形成自己的特长。 高中的篮球教学,要处理好掌握技术与运用技术的结合,落脚点是在实践中运用技术开展能力。球类教材的安排不可能用学完一个单个动作,再学一个单个动作的方法,而是单个动作技术与组合动作技术、教学比赛的对抗练习,混合排列的方式,按单元设计教学,而且必要的重复是不可防止的。动作技术和能力的形成与提高是与练习次数成正比的。 技术的掌握,能力的提高,群体之间对抗的水平,最主要的是在教学比赛中熟练提高的。 篮球教材一定要配合体能的

4、训练进行,在篮球比赛中开展体能;体能训练为学习技术、运用技术打好根底。 二、教学目标与分析 通过篮球根底理论知识的教学,使学生加深对篮球运动的认识和理解,提高欣赏比赛水平,了解篮球裁判的根本方法。在对抗练习和教学比赛中提高学生运用技、战术的能力,并能形成一定的战术配合意识,开展学生的创造性、身体对运动的感知能力及支配身体的能力,开展学生的各项身体素质,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和良好的体育道德风气。 教学目标分析 高中阶段,在教学目标的设置上,应表达学生综合运动能力的提高和技战术的实际运用上,与初中阶段相比,学生在篮球的根本技战术的掌握及运用、身体的对抗能力等方面都应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主要标志是绝大多

5、数同学都应能够参与到教学比赛之中。虽然有些学生还不能熟练地运用所学的各项技术,但是要使学生能够参与教学比赛,都会打球,这是高中阶段篮球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因此,在教学目标的完成上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要充分发挥篮球运动的特点,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比赛,多给学生参加运动实践的时机,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和实效性。 2.在教材的选择及教学的安排上,要以课程标准的要求为依据,能较系统地提高学生的运动技术,使他们有较多的时机选修这个工程。 3.尽可能采用单元教学的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做到师生互动,生动活泼地进行教与学。 4.教与学的评价是鼓励学生努力学习的有效机制,评价要做到区别对待

6、,把重点放在个人的进步幅度上,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根底上有所提高。在阶段性的评价时,要通过学生的自评、互评、教师的点评和必要的检查测试,进行综合评价。 5.评价的内容与要求要与教学目标相对应,并抓住学生运动实践活动这个载体,努力实现“课标中提出的“五个方面的目标。在每堂课的教学中可以对“五个方面的目标有所侧重。 三、教学内容分析与教学方法 (一)根本技术 根本技术局部的内容包括运球急停急起,变方向运球和原地单手肩上投篮、单手肩上传接球、行进间运球单手低手投篮。这些技术是篮球技术中的根底,在教学中要围绕如何提高投篮的命中率而展开教学,增加对抗因素和组合技术的学习。在根本技术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动作

7、的标准性,熟练性。应讲清这些动作在组合技术学习中的作用,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多给学生实际练习的时机。 1.运球急停、急起,变方向运球 (1)教学要求 使学生了解运球急停、急起和变方向运球在比赛中的作用和运用时机,讲清运球技术的关键,抓住重点,逐渐增加难度,对不同技术水平的学生、男女生要区别对待。结合对抗练习提高学生实际运用能力。 (2)动作要点 运球急停、急起:运球急停时,重心后移,跨步急停,手按拍球的前上方。运球急起时,重心前移,蹬地短促有力、手拍球的后上方。 体前换手变向运球:(以右前方向左前方变向为例)右手迅速按拍球的右侧上方,使球向身体左侧反弹,跨步、转体、侧肩保护球的同时换左手运球

8、。 (3)教学重点 手控制球能力,脚步动作的质量,手脚协调配合。 (4)教与学方法 徒手练习跨步急停、变向跑,主要解决熟练问题。 原地单手前推后拉运球,原地体前换手变向运球体会按拍球的部位,提高手控制球能力。 看信号急停急起练习。主要培养抬头运球习惯,反响能力。 追逐练习,两人一组并排站立,一人徒手做急停急起,另一人运球追逐对方相应做急停急起。练习对抗中的急停急起能力。 遇标志杆体前换手变向练习,右前方46米处设一标志杆,右手运球跑到标志杆前向左前方换手变向运球跑。重点体会与对手距离的控制和运用时机。 “之字型路线连续做体前换手变向练习,重点体会手脚协调配合,手控制球能力。 一对一对抗体前换手

9、变向运球练习,全场一攻一守练习体前换手变向运球,防守人双手背后,只用身体堵截对方,运球人利用体前换手变向运球,争取突破对方,体会运球变向时机和保护球的动作。 (5)易犯错误与纠正方法 低头运球。 纠正方法:练习时让学生看信号做出反响,反复做。 变向运球时,跨步速度慢,保护球不力。 纠正方法:做原地体前换手变向运球,同时迅速跨步的练习。 运球变向后,不是在体侧运球,而是习惯在体前运球。变向运球手按拍球点太高,速度太慢。 纠正方法:运球人前设防守人,在对方犯上述错误时打对方的球。 (6)教与学建议 在运球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控制球、支配球能力,可参照一些熟悉球性的练习方法作为辅助教材,多种形式以提

10、高学生兴趣,为以后学习较难的运球技术打好根底。 在运球教学中,注意强化带球跑和非法运球规那么。 在练习中应重视运球后的拿球动作,包括原地运球后拿球,急停后拿球,奔跑中拿球,为以后与传球、投篮技术结合打好根底。 在运球教学中,应注意运用对抗练习手段,可借助一些运球游戏提高学生兴趣,以增加对抗时机。 有条件的学校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强调同学间互相观摩、帮助、评价以及师生对话等形式,提高学习效果。 2.原地单手肩上投篮 (1)教学要求 原地单手肩上投篮在初中已经学过,在高中阶段要使学生在掌握动作的同时,应使学生对动作有正确的认识,培养不断自我修正动作的能力,使动作标准化,

11、提高投篮的命中率。 (2)动作要点 上下肢要协调用力,伸臂充分,用手腕前屈和手指柔和拨球将球投出。 (3)教学重点 持球手法、出手动作和上下肢协调用力。 (4)教与学方法 两人面对面做投篮模仿练习,相互检查,互相纠正。 两人一组,一人在罚球线后投篮,另一人捡球传递,5个球交换,投篮者根据上一次投篮结果进行自我修正动作,指导下一次投篮。 四人一组用两球,三人捡球传递一人投篮,3个球一换,要求投篮者接球后快速投篮。 运球急停后原地单手肩上投篮练习,重点体会动作之间的衔接。 (5)易犯错误与纠正方法 用力方向不对。 纠正方法:要求投篮出手后,手要指向球篮。 投篮出手后,球飞行弧线太低。 纠正方法:要

12、求学生投篮伸臂时要先向上抬肘。 动作总犯同一错误。如投篮力量过大或过小,或偏向一侧等。 纠正方法:固定一点投篮。要求其矫枉过正,然后自我反复修正,直到最正确动作为止。 (6)教与学建议 学生动作尚未定型时,不要强调命中率,否那么学生注意力集中在命中率上,容易形成错误动作。 要培养学生的注意力,投篮时提示学生不要分散注意力,养成注意力集中的好习惯,这对提高投篮命中率是有较好效果的。 培养稳定的心理素质,用规定任务的方法,如要求学生必须投中一个空心球或两组比赛连续进球次数等,提高注意力。 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投篮距离,使其有投中的时机,培养其自信心,水平提高后再逐渐增加远度。 3.单手肩上传接

13、球 (1)教学要求 使学生了解单手肩上传球的特点与运用时机,掌握控制传球落点的根本方法。难点是传给移动中的同伴时,因时间和速度的因素,不容易控制落点。在教学中,要求学生一方面应强调动作的准确性,另一方面必须通过反复练习,提高手控制球的能力。 (2)动作要点 持球时,肘要与肩平行,大小臂角度应到达90度或90度以上,传球时,利用蹬地、转体、挥臂、甩腕将球传出。 (3)教学重点 手控制球的能力,时间、空间的判断能力。 (4)教与学方法 两人一组原地徒手模仿传接球动作,体会动作的全过程。 对墙传接球,距墙56米距离;体会全身的协调用力。 两人一组,相距67米,面对面原地传接球练习。要求球的飞行路线尽

14、可能平直,落点准确,球出手后,传球手要指向落点方向。 两人一组,相距68米,面对面站立,一人向左或向右移动,另一人根据同伴的移动速度,掌握好时机,将球传给同伴(图8-6),提高学生对时空的判断力和控制落点的能力。 运球急停后传球给移动同伴的练习。两人一组相距57米,一人运球,另一人徒手向前跑,运球人在跑出35步后急停将球用单手肩上传球方式传给移动中的同伴,要求运球后急停、传球衔接连贯,传球落点准确(图8-7)。 (5)易犯错误与纠正方法 用力方向不对,转体动作过大,不容易控制落点。 纠正方法:要求学生练习时,球出手后手要指向落点方向。 预备姿势时,屈臂、吊肘,动作像推铅球。 纠正方法:讲清错误动作用力距离短,不宜用力的道理,要求其按正确动作传球,适当加长球出手时的力距。 传球时,球飞行弧线太大。 纠正方法:讲清错误动作,球飞行时间长,不易控制球飞行速度的道理,要求其传球时压腕。 (6)教与学建议 单手肩上传球在比赛中用于远距离传球,落点不易控制。所以教学中应重视落点的控制,在可能的情况下,可加大传球的距离。 启发学生回忆与思考,过去学习此动作时,遇到的问题,同学们自己提出解决的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4.行进间运球单手低手投篮 (1)教学要求 在教学中将行进间运球单手低手投篮与行进间单手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