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麦芽酮糖醇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环评报告表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87483920 上传时间:2023-02-21 格式:DOC 页数:40 大小:4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异麦芽酮糖醇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环评报告表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异麦芽酮糖醇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环评报告表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异麦芽酮糖醇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环评报告表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异麦芽酮糖醇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环评报告表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异麦芽酮糖醇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环评报告表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异麦芽酮糖醇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环评报告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异麦芽酮糖醇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环评报告表(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广西*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异麦芽酮糖醇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建设单位广西*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法人代表联系人通讯地址联系电话传 真邮政编码建设地点南宁市中国*园区内立项审批部门批准文号建设性质新建 改扩建技改行业类别及代码C1334 加工糖业占地面积(平方米)93324绿化面积(平方米)26000总投资(万元)4000其中:环保投资(万元)80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2%评价经费(万元)1.8预期投产日期2005年12月工程内容及规模1、项目基本情况: 广西*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是由广西投资集团公司、广西科学院及有关技术人员共同投资成立的一家具有高新技术的企业。生物技术酶法转化蔗糖生产异麦

2、芽酮糖醇是该公司在中国*园区新建的投资项目,项目远期总体规划建设规模为50000t/a异麦芽酮糖醇产品,本期建设规模7000t/a异麦芽酮糖醇及附属产品。项目预计投产日期2005年12月。项目所在地详见附图1、附图2。2、工程建设内容及规模: 本项目建设规模为年生产7000t异麦芽酮糖醇及附属产品,总投资4000万元。项目总规划用地面积93324 m2,总建筑面积为9500 m2,其中异麦芽酮糖醇加工厂生产车间(包括发酵车间、制氢车间、制酮糖车间、制糖醇车间等)6500m2,综合实验楼1500 m2,原料及成品仓库1500 m2,绿化面积26000 m2,厂区内道路面积6000 m2。表1 主

3、要生产设备及数量序号设备名称说明数量1加氢釜57 m322酮糖贮槽20 m3 2400460023化糖釜10 m3 20003200或2200280034氢压机排气量约1.6 m3/分钟25高压贮氢罐2.5 m3 1000350026一次沉降槽1800(2000+1600)67二次沉降槽10 m3 2000320028脱色釜10 m3 20003200或2200280029压滤机40 m3 10005000410滤液受槽10 m3 20003200或22002800611离交柱100032001612水离交柱10003200413离交受槽10 m3 20003200或22002800714离交

4、水受槽40 m3 34004600215浓酸贮槽20 m3 24004600116浓碱贮槽20 m3 24004600117配酸槽10 m3 20003200118配碱槽10 m3 20003200119浓缩器4 m2320浓缩器2 m2221浓缩受槽6 m3222真空缓冲罐1 m3523冷凝器25 m2524水环真空泵EV1165/1201137.5 m3/S325W3真空泵W3真空泵126混合机3 m3727输送带128粉碎机229包装机130发酵罐5 m3231转化罐20 m3 240046001232转化后糖贮罐20 m3 24004600233调节槽10 m3 2200280034结

5、晶罐10 m3 220028001035转化前糖液贮槽20 m3 24004600336离心机400Kg/小时337烘干机138中央空调机组139制冷设备80万千卡制冷量140空压机排气量10 m3/分钟210压缩空气贮罐5 m3442循环水池(凉水塔)243母液(糖浆)贮罐40 m3 34004600244水煤浆锅炉10T/h245制氢设备200Nm3/h13、原辅材料供应:本项目生产所需原材料主要是蔗糖,以及辅助材料海藻酸钠(由厂家直接供应)。本项目年需蔗糖15000吨。广西地处亚热带,雨量充沛,山坡旱地多,很适合种植甘蔗,是我国最大的甘蔗产区之一。并且,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政策实施,甘蔗的综

6、合开发利用是广西自治区政府确定的重大资源开发项目,此举必将使全区甘蔗产业做强做大,其中包括良种甘蔗的推广种植、蔗糖的深加工、蔗渣和糖蜜综合利用等都会得到巨大发展,蔗糖业产值将大幅度提高。因此,本项目生产原料来源有保证。4、项目排水去向本项目建成后,每天生产用水约200t,其中冷却水190t,采用沉淀、澄清后全部循环利用;工艺废水产生量约10t,拟用酸碱中和,再经曝气方式处理后排放。由于目前中国*园区规划污水处理站尚未建设完成,项目废水近期排入下豆溪,最终汇入武鸣河。排水去向见附图1。废水处理流程示意图如下:冷却水废水池循环使用澄清水池废水外排曝气处理酸碱中和工艺废水5、燃料供应本项目生产供热选

7、用2台威特SZS101.25T型水煤浆锅炉。项目拟用水煤浆为燃料,燃烧方式为悬浮、雾化燃烧,与燃油相似,通过低压雾化成雾滴在炉膛内燃烧。20吨锅炉燃料耗量为3160kg/h,每吨蒸汽需用0.15t水煤浆,燃烧率为98%。6、安全生产及劳动定员 本项目生产设备大部分采用常规标准设备生产,小部份设备采用准定购,在采购中向有生产许可证的企业订购。同时在设计和安装过程中,必须经劳动安全部门验收。机械工艺流程和压力容器方面,具备充分的接触性防护。由于本项目属技术密集型项目,生产用工较少,基本劳动定员为152人,年生产300天,每日分三班生产,24小时运行。 7、环保投资 项目列于计划内的环保投资主要为排

8、水设施40万元、污水处理设施20万元、厂区绿化20万元,共80万元。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无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1)地形、地貌、地质项目位于中国*园广东工业园区。中国*园地处武鸣盆地内,地形地貌形态复杂、类型多样,中部地势平缓,局部分布有低山丘陵,海拔高度100150m,相对高度一般为1030m,境内东北、西南两侧多有山丘分布,最高峰为岜巡山,海拔236m。地势大致自东向西南倾斜。地质勘探资料表明,地层构成为第四纪土层,中国*园向斜西翼部分组成地层有P1m、P1q、C3、C2和C1的碳酸

9、盐岩,分布面积约10K m2,主要岩性为灰岩、灰岩含燧石条或团块,岩层倾向北东或南西,属于裸露型岩溶区;向斜北部分分布有T1、T2底层,岩性以碎屑岩为主,其中T1为灰岩,T2为泥岩夹粉沙岩,面积约24 K m2。地质测区有两条断层:北部有F1正断层,呈东西发育,倾向北;西部有F2逆断层,呈东南西向发育,斜向北东。(2)气候、气象项目所在地中国*园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属南亚热带,光能充足,热量丰富。年平均气温21.6,一月平均气温12.6,七月平均气温28.4,极端最高气温40.7,极端最低气温0.8。年平均降水量1233mm,雨量主要集中在4-9月。该区季风气候明显,全年主导风向为东南风,最大风

10、速18m/s,年平均风速3m/s。(3)水文项目所在的中国*园西北面有定标水库,有效库容为1953万m3,东北面有那油水库,库容为400万m3。东部有西江(武鸣河)蜿蜒而过,年平均流量31.1m3/s,常年水位110.7m,但流量波动很大。中心区内有两条小河流,东南面有下豆溪,西面有岜狃溪,这些河流流量很小,水面宽4060cm,水深约2040cm,主要承担排污功能,两条河流在溪墨汇合为溪墨溪,再进入武鸣河。现阶段开发区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主要排入这两条小溪,最后进入武鸣河。开发区属于石灰岩含水组,地处富水地段。地下水多以地下河及其天窗、溶洞、岩溶泉等形式出露,分布广,水量也较大。(4)土壤、植

11、被、作物 中国*园区土壤分为红壤、石灰性土、红色石灰土、水稻土等4个土类。地带性的红壤分布遍及全区,呈酸性反应,紧实成块状结构;石灰性土分布在石灰岩山地丘陵区。原生植被为南亚热带阔叶林,以壳斗科为主。现状植被主要是马尾松,其次是小灌木如桃金娘、岗柃、野牡丹、南方英迷、山苍子、梅叶冬青、算盘子。人工桉类有大、小叶桉及柠檬桉。草类有毛鸭咀草、鹧鸪草、竹节草、野香茅。农作物有茶叶、菠萝、果树、水稻、甘蔗、木薯、花生、红薯等。 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2003年12月,自治区常委、自治区政府决定以华侨投资区为基础建设“中国*园区”。定位是:以南宁华侨投资区为基础,规划、改

12、造、提升为国家级的中国*园区,突出特色,生产、科研、教学相结合,集加工、物流、旅游观光、度假为一体,做大现有产业,发展信息等高科技产业,通过园区建设,促进与东盟各国产业的优势互补,推进经贸合作,实现互利互惠和共同繁荣。园区重点发展的领域为:SAP超级吸水材料及相关下游产品的开发,卫生护理用品,中成药产业,电子、电器产业,农副产品加工业及相关设备制造业,信息产业,食品加工业。并以“建三大园区,创特色三城”为总体发展目标,园区以中心区现有的8.2平方公里的区域为起点,用5年时间扩大到30平方公里,并逐步发展到50平方公里。通过对华侨投资区进行改造和制定特殊政策,高水平规划,高水平建设,把华侨投资区

13、建设成为新兴的工业城市,以吸引东盟国家及其它国家企业到广西投资,吸引国内对东盟国家出口企业到广西办厂,使中国*园区成为中国东盟经贸合作的新载体,成为中国与*、文化双向交流的平台。该区域内无重要文物保护单位。环境质量状况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1、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根据 项目位于中国*园区内,所在区域远离城市的农村乡镇地带,以田地与林地为主,根据中国*园区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数据,项目所在区域SO2日均浓度为0.036 mg/m3、NO2日均浓度为0.013 mg/m3以及PM10日均浓度为0.113 mg/m3,均能达到GB3095-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SO2日均浓度0.15 mg/m3,NO2日均浓度0.12 mg/m3,PM10日均浓度0.15 mg/m3)。2、 地面水环境质量现状中国*园内有两条小河流,东南面有下豆溪,西面有岜狃溪,这些河流流量很小,水面宽4060cm,水深约2040cm,主要承担排污功能,两条河流在溪墨汇合为溪墨溪,再进入武鸣河。现阶段开发区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主要排入这两条小溪,最后进入武鸣河。根据中国*园地表水环境监测,溪墨河入武鸣河口水COD为232.7 mg/L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