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炉工作原理及用到的传感器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87482219 上传时间:2023-06-12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234.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磁炉工作原理及用到的传感器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电磁炉工作原理及用到的传感器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电磁炉工作原理及用到的传感器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电磁炉工作原理及用到的传感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磁炉工作原理及用到的传感器(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电磁炉工作原理电磁炉作为厨具市场的一种新型灶具,它打破了传统的明火烹调方式采用磁场感应电流(又称为涡流)的加热原理。1外部加热原理:电磁炉是通过电子线路板组成部分产生交变磁场、当用含铁质锅具底部放置炉面时,锅具即切割交变磁力线而在锅具底部金属部分产生交变的电流(即涡流),涡流使锅具铁分子高速无规则运动,分子互相碰撞、摩擦而产生热能(故:电磁炉煮食的热源来自于锅具底部而不是电磁炉本身发热传导给锅具,所以热效率要比所有炊具的效率均高出近1倍)使器具本身自行高速发热,用来加热和烹饪食物,从而达到煮食的目的。具有升温快、热效率高、无明火、无烟尘、无有害气体、对周围环境不产生热辐射、体积小巧、安全性

2、好和外观美观等优点,能完成家庭的绝大多数烹饪任务。2.内部结构及加热原理:电磁灶是一种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将电能转换为热能的厨房电器。在电磁灶内部,由整流电路将50/60Hz的交流电压变成直流电压,再经过控制电路将直流电压转换成频率为20-40KHz的高频电压,高速变化的电流流过线圈会产生高速变化的磁场,当磁场内的磁力线通过金属器皿(导磁又导电材料)底部金属体内产生无数的小涡流,使器皿本身自行高速发热,然后再加热器皿内的东西。 二、传感器类型传感器主要是用于获取温度电压信息,调控电路或是保护电磁炉内部的元器件,起到反馈信息的作用。主要用到2种负温度系数的半导体热敏电阻 ,一种检测炉面温度,一种检测

3、IBGT的工作温度。(一) 热敏电阻(热电式传感器)此处为NTC热敏电阻(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由金属氧化物组成(如铜)。按用途不同分成两大类,第一类用于测量温度,它的电阻值与温度之间呈负的指数关系;另一类为负的突变型,当其温度上升到某设定值时,其电阻值突然下降,多用于各种电子电路中抑制浪涌电流,起保护作用。1.锅底温度监测电路炉温热敏电阻:加热锅具底部的温度透过微晶玻璃板传至紧贴玻璃板底的NTC热敏电阻,该电阻阻值的变化影响电阻的分压,微处理器接收变化的电压信号,有效地测控锅具的温度。为使传感器温度真实地反映炉温,热敏电阻一般与玻璃板直接接触,且与线盘结合在一起。当锅具之温度达到140C 时

4、,则应进行关机保护。如图所示(中间是温度传感器):2.IGBT温度保护IGBT: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是由BJT(双极型三极管)和MOS(绝缘栅型场效应管)组成的复合全控型电压驱动式功率半导体器件,主要是电路通断作用。IGBT热敏电阻:该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放在紧贴着IGBT的正面。用导热硅脂涂在它们之间,并压在PCB板上,IGBT产生的温度直接传到了热敏电阻上,热敏电阻与RJ37电阻分压点的变化反映了热敏电阻的阻值变化,直接反映出IGBT的温度变化。温度传感器采用100kW热敏电阻,当探测到IGBT 温度高于80C 时,则关机停止加热,避免IGBT 由于温度过高而被烧坏。(二) 压敏电阻(电阻式传感器)压敏电阻:一定范围内,阻值随电压而变化的电阻。苏泊尔2MR101电磁炉的压敏电阻是10D471,压敏电阻可用于IGBT过压保护,电网高、低压保护,浪涌电压保护。(三)其他传感器由于有些电磁炉应用了触摸屏技术,如苏泊尔SDHCB06-210等,也可能使用了电容式传感器和压电式传感器。综上所述,电磁炉中用到的传感器主要起测温和保护两个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汽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