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旅游文化课程改善分析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87482204 上传时间:2023-12-2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职旅游文化课程改善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高职旅游文化课程改善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高职旅游文化课程改善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职旅游文化课程改善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职旅游文化课程改善分析(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职旅游文化课程改善分析 一、旅游文化课程的定位问题从旅游文化的特点来看,不折不扣是个边缘学科,涉及到哲学、历史学、民俗学、宗教学、建筑学、生态学、园艺学、艺术等众多学科,学习旅游文化对于丰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知识面,进步文化素质有着必要性和重要性。由此可见,旅游文化课程是为旅游业开展输送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专业必修根底课程,是旅游管理人才培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局部,加快旅游文化课程的建立和开展也显得尤为重要。二、旅游文化课程的任务目的问题当代高职的课程目的是以就业为导向,实现毕业就业零间隔 ;,作为旅游管理专业必修根底课程,旅游文化课程的目的也以旅游行业人才需求为导向,使旅游文

2、化课程教学目的与旅游行业职业才能零差距,注重学生职业才能的培养,而职业才能既包括专业知识也包括职业技能,因此旅游文化课程的任务目的既包括了文化知识的传授,也应注意职业技能的培养。通常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初始岗位是旅行社、酒店等的基层岗位,比方从事旅行社导游、计调、旅游咨询、旅游营销工作;各类会议展览筹划、组织、讲解与接待工作;酒店效劳管理等工作。通过行业岗位调查显示,这些岗位群的专业知识各有侧重,但是职业技能要求却有许多相似之处。如语言表达才能、沟通才能、人际交往才能、组织协调才能、团队协作才能等。旅游文化专业课程的目的就是要培养掌握旅游管理与效劳工作的职业知识,具有哲学、历史、宗教、民俗

3、、建筑、艺术等广博的知识,能欣赏、讲解、开发旅游文化资源和理解、认识各种旅游文化现象,具有较强的文字和口头表达才能、社会适应才能和社交才能、组织协调才能和团结协作才能的旅游专业人才。三、旅游文化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材的选择问题旅游文化是边缘学科,内容涵盖广博,造成了教学内容的庞杂混乱。从市场上以旅游文化;为名的教材来看,内容体系分成几类,一类是按旅游三要素来划分,将旅游文化的内容分成旅游主体文化、旅游客体文化、旅游介体文化;另一类那么是按照文化构造来划分,分成了物质文化、制度行为和观念文化等。旅游文化作为一门课程,受课时限制,知识内容不可能面面俱到,必须进展适当的选择和编排。而以旅游三要素来进展

4、划分是得到较多学者认可的方法,以此为例把课程内容分为旅游主体文化、旅游客体文化以及旅游介体文化,主体文化主要阐述旅游者的文化要求和情趣,介体文化表达的是旅游企业的企业文化和经营文化,这两局部的内容与管理学、旅游概论、旅游心理学等课程有相通性,因此可以简单介绍,而旅游客体文化那么更侧重了为旅游者欣赏和享受的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是旅游文化的核心内容,有必要重点介绍。根据旅游文化专业课程的目的,结合旅游客体文化的内容特点进展专题模块划分,划分为旅游历史文化、民俗文化、山水文化、宗教文化、建筑文化、古典园林文化,以及旅游文学、旅游美食与工艺文化等。内容确实定,对于教材的选择起了指导作用,江苏省导游

5、资格考试的必考科目之一?导游根底知识?,其考试用书内容就是旅游客体文化知识,以此书为教材,在此根底上适当的进展内容整合,不仅满足了旅游文化教学内容要求,又对导游资格证考试起了辅助作用。结合地域旅游文化资源特点,自编教材是最正确选择。四、教学形式的问题旅游文化专业课程的目的是要培养掌握旅游管理与效劳工作的职业知识,具有哲学、历史、宗教、民俗、建筑、艺术等广博的知识,能欣赏、讲解、开发旅游文化资源和理解、认识各种旅游文化现象,具有较强的文字和口头表达才能、社会适应才能、社交才能、组织协调才能和团结协作才能的旅游专业人才。因此旅游文化课程教学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才能的培养。从如今教育现实来说,高职学

6、生相对于本科学生来说主动学习习惯、知识的接收才能、注意力集中方面都有待加强。假如在课堂教学中,仍然采取传统的单一的以老师为主体的理论讲授式、灌输式教学形式,一方面违犯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重知识、重才能的目的,另一方面也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创造力,教学效果不佳,因此必须从学生实际出发,进展改革和创新,采用体验式教学形式,强调学生的主体性。校内课堂,采用多媒体辅助,借助实物、图片、视频等手段增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直观感受,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任务设置、情境创设、角色扮演、实战模拟增加真实性,加强学生的参与性。根据课程内容划分的每一个主题模块中设置任务内容,比方在历史文化、宗教文化、古典

7、园林文化等内容模块中设置了历史故事讲述,参观古典园林、宗教寺庙,绘制游览图,设计讲解词,小组合作制作课件,课堂上情景再现,学生分工,角色扮演,展示解释说明小组成果。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不仅主动去获取根底知识,也在活动中得到了才能锻炼,学生小组分工合作,训练了沟通交流和团结协作才能;设计线路,设计讲解词,训练了书面表达才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才能;制作课件,课堂展示,又很好地训练了口头表达才能。校外课堂,通过校企合作、实训基地的建立,让学生广泛地直接地接触社会和工作岗位,理论体验,培养学生的行业意识和岗位意识,加强了学生社会适应才能和岗位职业才能,真正就业毕业零间隔 。五、学习评价问题侧重才能培养的教学形式下,单一笔试方式作为评价标准已不符合课程开展需求,有必要建立全方位、多维度的考评体系,既注重学习结果,更侧重学习过程,既能表达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也能展现学生的职业才能开展。内容涉及到平时课堂参与性、小组成果完成度、个人奉献,形式以笔试、口试、现场演示相结合,评价方式以小组成员评价和老师评价相参照,综合考评。总之,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开展,旅游文化课的建立完善是旅游管理专业开展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旅游文化课程的定位、内容、教学形式、考评方式等都将持续开展变化,不断丰富完善,以培养出适应旅游业开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金金花 单位: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