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 2.2生物安全与生物伦理考题演练 中图版选修3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87477615 上传时间:2023-11-0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82.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 2.2生物安全与生物伦理考题演练 中图版选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2年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 2.2生物安全与生物伦理考题演练 中图版选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2年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 2.2生物安全与生物伦理考题演练 中图版选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22年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 2.2生物安全与生物伦理考题演练 中图版选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22年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 2.2生物安全与生物伦理考题演练 中图版选修3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 2.2生物安全与生物伦理考题演练 中图版选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 2.2生物安全与生物伦理考题演练 中图版选修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年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 2.2生物安全与生物伦理考题演练 中图版选修31.(xx潍坊模拟)在植物基因工程中,用土壤农杆菌中的Ti质粒作为载体,把目的基因重组入Ti质粒上的T-DNA片段中,再将重组的T-DNA插入植物细胞的染色体DNA中。(1)科学家在进行上述基因操作时,要用同一种_分别切割质粒和目的基因,质粒的黏性末端与目的基因DNA片段的黏性末端就可通过_而黏合。(2)将携带抗除草剂基因的重组Ti质粒导入二倍体油菜细胞,经培养、筛选获得一株有抗除草剂特性的转基因植株。经分析,该植株含有一个携带目的基因的T-DNA片段,因此可以把它看作是杂合子。理论上,在该转基因植株自交F1中,仍具有

2、抗除草剂特性的植株占总数的_,原因是_。(3)种植上述转基因油菜,它所携带的目的基因可以通过花粉传递给近缘物种,造成“基因污染”。如果把目的基因导入叶绿体DNA中,就可以避免“基因污染”,原因是_。【解析】(1)将目的基因与载体结合的过程,实际上是不同来源的DNA重新组合的过程。如果以土壤农杆菌中的Ti质粒作为载体,首先要用一种限制性内切酶切割质粒,使质粒出现一个切口,露出黏性末端,然后用同一种限制性内切酶切割目的基因,使其产生相同的黏性末端。将切下的目的基因片段插入质粒的切口处,再加入适量的DNA连接酶,质粒的黏性末端与目的基因的黏性末端就会因碱基互补配对而结合,形成一个重组DNA分子。(2

3、)由题意推断,抗除草剂基因为显性基因,设为A,则该转基因植株基因型为Aa,Aa自交,具有显性性状的为AA+Aa=1/4+1/2=3/4。(3)如果目的基因导入叶绿体DNA中,叶绿体遗传属于细胞质遗传。由于受精卵中的细胞质几乎全部来自卵细胞,受细胞质遗传物质控制的性状实际上是卵细胞遗传给子代的,目的基因不会通过花粉传递给下一代。答案:(1)限制性内切酶碱基互补配对(2)3/4雌雄配子各有1/2含有抗除草剂基因,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3)叶绿体遗传表现为母系遗传,目的基因不会通过花粉传递给下一代【加固训练】(xx聊城模拟)一个学习小组的同学在对当地栽培作物种类进行调查时,发现有的地方种植了转基

4、因抗除草剂玉米,这种玉米在喷洒除草剂的环境中生长良好。杂草被除草剂杀死,玉米还能正常生长,给农民节省了很大的人力和物力。跟踪调查发现,这种转基因玉米除可直接食用外,还被加工成食品摆在超市的货架上。请完成下列问题:(1)一部分同学认为,这种转基因玉米不会对当地生物多样性构成威胁,如果你同意这种观点,请列举出三条理由:_;_;_。(2)转基因玉米的加工食品被摆在超市货架上,生产厂商根据我国的有关规定,对产品进行转基因生物标注,这样做是为了保护_;在有关标识中,应标注“_”或“_”;如果该产品中已不再含有或检测不出转基因成分,应标注为“本产品加工原料中有_,但本产品中_”。(3)随着转基因技术的发展

5、,“基因污染”应运而生。下列关于基因污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转基因作物可通过花粉散落到它的近亲作物上,从而污染生物基因库B.基因污染是一种不可扩散的污染C.杂草、害虫从它的近亲获得抗性基因,可能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D.转基因生物有可能成为“入侵的外来物种”,威胁生态系统中其他生物的生存【解析】(1)转基因生物不引起生物安全性问题的理由:扩散到种植区以外就很快死亡,要表现出新性状必须具有一定的水、肥等条件及配套的种植技术;由于生殖隔离的存在,使它们很难与其他植物杂交;花粉传播的距离有限,存活时间有限。不引起环境安全性问题的理由:转基因生物不会改变生物原有的分类地位;不会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6、转基因抗虫作物的种植,减少了农药的使用量;抗除草剂农作物的种植减轻了农田管理的负担,保护了农田土壤环境。(3)基因污染是可以随着自然界中的生物扩散的,如转基因作物的花粉可以散落到它的近亲作物上,从而污染生物基因库。答案:(1)玉米与其他植物之间存在生殖隔离玉米花粉的传播距离有限玉米花粉的存活时间有限(其他理由,合理即可)(2)消费者的知情权转基因玉米加工品加工原料为转基因玉米转基因玉米已不再含有转基因成分(3)B2.(xx菏泽模拟)法国女科学家布里吉特布瓦瑟利耶宣称世界上第一个“克隆婴儿”诞生时,中外科学家对此的第一反应是对“克隆婴儿”的真实性表示质疑。而中国科学家大多表示“克隆人研究必须反对

7、”。中国农业大学李宁教授认为,“世界上第一个克隆人”到底是不是真的克隆人,还有待进行DNA指纹检测,即将克隆女婴的DNA与提供克隆体细胞“母亲”的DNA进行对比。只有完全吻合,才能证明这个女婴是真正的“克隆人”。(1)中国农业大学李宁教授所提到的DNA指纹检测实质上是对比_的相似程度,克隆女婴将来的性状与提供克隆体细胞“母亲”的性状是否完全相同?为什么?_。(2)克隆过程中应用的现代生物技术有哪些?(至少说明两种)_。(3)克隆有时也称为体细胞克隆,但是克隆过程一般需要_参与,原因是这种细胞_。(4)下列属于克隆技术仍然存在的问题的是_。克隆后代的成功率很低克隆生物的夭折率较低克隆生物的后代先

8、天性疾病或者生理缺陷的发病率高克隆后代的智商相对较高A.B.C.D.【解析】本题考查克隆人技术引起的争议及其技术操作分析。(1)DNA指纹检测的实质是对DNA分子中碱基排列顺序的检测,若“克隆人”核DNA与供体核DNA相同,则为“克隆人”,否则不是“克隆人”;生物的表现型是基因型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基因型相同,环境不同,表现型可能不相同。另外,受体卵细胞中的细胞质基因也影响生物的性状。(2)克隆技术包括体细胞核移植技术、细胞培养技术和胚胎移植技术等。(3)体细胞克隆的受体细胞应为去核的卵母细胞,因卵母细胞中具有促进核基因表达的物质。(4)克隆人可能孕育出有严重生理缺陷的孩子,重构胚胎成功率低

9、,移入母体子宫后胚胎流产率高,出生后死亡率高等。答案:(1)DNA分子中碱基对排列顺序不一定完全相同,原因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受将来生活环境的影响,一个是受提供卵细胞个体的细胞质遗传的影响(2)核移植技术、胚胎移植技术、细胞培养技术(任选两种)(3)卵细胞具有促进细胞核基因表达的物质条件(4)C3.(xx唐山模拟)在对番茄的研究中发现,害虫损伤番茄叶片后,叶上的细胞壁能释放出一种类激素因子,这种物质通过细胞组织扩散到茎和其他叶片上,启动了蛋白酶抑制剂的基因,开始高效合成蛋白酶抑制剂,并在茎叶中迅速积累,以对付害虫的再次侵袭。蛋白酶抑制剂对害虫的消化酶有抑制作用,因此害虫取食后,就会因无法消化食物

10、而被杀死。人们尝试着将番茄的蛋白酶抑制剂基因导入玉米,让玉米获得与番茄相似的抗虫性状,以对付异常猖獗的玉米螟(一种玉米害虫)。试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番茄的蛋白酶抑制剂很可能是在茎叶细胞的_处合成的。(2)将番茄的蛋白酶抑制剂基因导入玉米内,使玉米形成新的性状,这种变异属于_。(3)能抗玉米螟的抗虫玉米的生态效益显著,有人认为抗虫玉米就是无虫玉米,不必防治害虫。你是否赞成这种说法?说明理由。_。(4)有人对食用这种转基因玉米的安全性感到担忧,你认为这种担忧有道理吗?试以学过的知识进行简要的分析说明。【解题指南】解答本题时,需要明确以下两点:(1)蛋白酶抑制剂基因在不同生物之间转移,属于基因重

11、组。(2)玉米的害虫不是一种。【解析】(1)番茄的蛋白酶抑制剂是由基因控制合成的,其化学本质应为蛋白质,在核糖体上合成。(2)玉米获得了外源基因,产生了新的性状,应属于基因重组。(3)玉米获得的抗虫性状,仅对玉米螟有效,对于其他害虫无抗性,所以仅起到一定的生态效益,还要防治其他害虫。(4)转基因抗虫玉米的安全性问题具有两面性,可能存在问题,如干扰人体消化系统;也可能没必要担忧,因人类与害虫消化酶的结构存在差异,或目的基因表达的蛋白酶抑制剂经玉米煮熟后结构被破坏,不会对人的消化造成影响。本题具有开放性,回答时,要结合所学知识,深入分析。答案:(1)核糖体(2)基因重组(3)不赞成。转基因玉米能抵

12、抗玉米螟,但并不能抵抗所有的害虫(4)如:有道理。这种转基因玉米的果实中可能含有蛋白酶抑制剂,食用后可能抑制人体消化酶的活性,使人无法对食物进行消化而患病;无道理。因为人与害虫消化酶的结构存在差异,玉米的蛋白酶抑制剂对害虫的消化酶有抑制作用,但对人可能无影响;无道理。人类食用的通常是煮熟后的玉米食品,玉米蛋白酶抑制剂在高温下已经被破坏,因此不会对人的消化造成不良影响。4.(xx烟台模拟)供体器官的短缺和排斥反应是制约器官移植的两个重要问题。而治疗性克隆能最终解决这些问题。下面是治疗性克隆的过程图解。(1)“治疗性克隆”的结果说明高度分化的体细胞的核仍然具有_。相同的胚胎干细胞,“克隆”的结果各种各样,如有的是胰岛细胞,有的是血细胞,有的是心肌细胞,究其本质原因是基因的_。(2)重组的新细胞经过发育,要想获得基因型完全相同的两个胚胎,可采用_技术。(3)若将上述技术用于白血病病人的骨髓移植,图中患者是O型血,提供卵细胞的女性是AB型血,则骨髓移植成功后患者的血型是_型。(4)科学家为何要将患者的体细胞的核植入去核的卵细胞,而不直接用体细胞进行细胞培养?_。(5)按上述方法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