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中过程与方法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87475933 上传时间:2022-08-1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目标中过程与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教学目标中过程与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教学目标中过程与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教学目标中过程与方法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教学目标中过程与方法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学目标中过程与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目标中过程与方法(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学目标中过程与方法一、问题提出1、新的问题为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提供了新的宽广舞台新的历史课程标准按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要求,提出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大方面的目标,提倡和鼓励个性的选择与发展.我省高中新课程实施三年来,历史课程三维目标对高中历史教育健康发展起到极大推进作用.但也存在一些制约新课程目标落实的问题。由于长期以来我国对中学生的历史能力、过程、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停留在反复强调却失之抽象的一般的号召上,缺乏从心理因素、认知特点、学习行为上展开的具体的既有必要性,又有操作性的实验分析和研究,其中,对过程与方法作为学习目标的研究则更是薄弱环节。

2、新的课程标准完成了“跨越式改革的“宣言”和“法定的角色,但作为一种“标准”,却留下了需要在理论上进一步研究,实践中进一步补足或完善的“缺位”和“空档”。因此“过程与方法教学目标作为彻底的新生事物,发展的空间最广、可供探究的问题最多。2、争议最多、误解最深、影响最大一些教师在对“过程与方法”作为教学目标的认识上还存在着误区,很多人对“过程也是目标”感到非常不理解,甚至以为犯了逻辑错误。因此实践上出现了错位,影响了三维目标的有效达成。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以下误区:(1)以教师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方式方法,代替学生学习、思维、参与学习的过程和学生学习的方式方法。在新课程理念中,课程实施的主体是学生而

3、不是教师,而现在很多“过程与方法”的目标上,要么设计成教师的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要么理解为教师为主的师生结合的教学过程与方法。(2)能力与方法相互混淆。能力与方法是两个相互关联的概念。能力,是指顺利完成某一活动所必需的心理条件,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并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包括观察、记忆、分析、思维等。而方法,则是解决具体问题的途径。通过具体的方法,可以训练、培养一定的能力。(3)“过程与方法”设计的笼统化宽泛化.许多设计是放之海内皆准的过程,比如我在教学设计时,经常为节约时间,就简单写上教师的讲授法、启发式、讨论法、探究法等。姑且方法是否合适不论,在这课的具体表现中如何去实施,具体在解

4、决那一个问题时采取哪一种方法,怎样去实施讨论探究,等等方面流于形式。因此,什么是过程与方法?过程与方法作为教学目标如何确定?过程与方法作为教学目标怎样实施会更加有效?搞清这些问题对于新课程的进一步深化推进将起到积极的作用。二、作为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的涵义1、谁的“过程与方法”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指出,学习历史是一个从感知历史到积累历史知识,进而不断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过程;同时也是主动参与,学会学习的过程。在新课程标准中,把课程目标分为: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把“过程与方法作为课程目标提出来,是这次课程改革的突出特点,体现了新课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新课程强调的“过

5、程与方法”,不是通常所说的教师的教学过程,应该是指引学习者的思维过程,是学生思考问题的认知建构过程,是学生学会“学科探究过程与探究方法”的过程。过去人们认为,“过程与方法”不过就是教学和学习活动的过程与手段而已。新课程理念则强调,“过程与方法”不仅是手段,而且学生在体验学习过程和运用学习方法的同时可以掌握“过程与方法”,因此它又是学习的目标。现在流行的观点认为在教学活动中更重要的是把“过程与方法当作目标来学习,运用和掌握,获取“能够获取知识的知识。2、“过程与方法的涵义“过程与方法”是指为了实现在“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教学目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所采用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

6、“过程是指让学生经历知识与技能的形成过程,在体验、活动、探究中进行学习;方法是掌握各类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方式与策略,学会学习,学会反思,学会创造,能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及其结果进行有效监控.而“过程在这里实际上有两个层面的意思,一个是指概括的外在的学习活动的过程,如资料收集、问题探究、分组学习、合作探究;另一个是指具体的内在的学习思维的过程,如搜集资料的过程与方法,探究问题的过程与方法,辨析史料的过程与方法,比较历史事物的过程与方法,评论历史观点的过程与方法,论证的过程与方法,辩论的过程与方法。因此多数学者认为“资料收集、问题探究”只是手段和方法,不是教学目标。“学会如何收集资料”,学会“如何探究问

7、题”才是教学目标(张汉林对历史三维目标的一点思考)。过程与方法目标是学生的学习经历、体验和思维方式的变化、发展及其程度。系指通过获得和怎样获得“知识与技能”的经历,形成从这些经历中抽象或概括的更有统摄力的思维程序与思维方法,即思维方式。通俗地讲,就是从知道“是什么”和复现“怎么做-这样做”的经历中,形成从中抽象或概括出来的“怎样知道是什么”和“为什么这样做”的思维方式。它反过来促进理解与掌握已获得的“知识与技能”,并使其能迁移-举一反三,又有利于学习新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教学目标的重点在于:让学生主动参与感知积累理解历史事件的过程;让学生学会“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史由证来的方法;学会

8、探究解决问题.就历史课程而言,这个“过程指的是让学生在浓缩、简化或概括的情景和条件下,经历和体验史学界确认史实,解释与评价历史的程序。如,经历和体验史学界确认唐太宗生平事迹、编写其年表的思考程序,解释与评价唐太宗的认识程序。注意,这个“过程指的是在本质和主干逻辑上与史学的认识过程一致,并非时空、途径、形式上完全相同。教学方法上有的是通过教师的描述、概括、推理或演示等示范感知的,有的是由师生对话、置疑、解惑完成的,有的是在教师引导下通过探究性学习进行的,包括观看影视资料、图书阅读、参观考察、调查访问、文献查阅、课题探究等。教学方式上可以集体进行、小组合作、独立思考.操作时究竟用哪一种方案,需具体

9、问题具体对待,因课而论、因材施教、因地制宜,不可千篇一律或机械照搬;“方法”指的是掌握史学界确认史实和解释与评价历史的思维方法.小到编制历史大事年表、制作各种历史图表的思维方法,中有如何进行史料鉴定辨证、把握与解释历史现象的思维方法,大至如何发现与揭示历史变化的轨迹、知晓历史演变之脉络的思维方法。“过程与方法”作为新课程标准的一项重要课程目标变“追求学习的结果”为“强调学习的过程”,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积极体验和科学方法的掌握与内化。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对知识目标的认知和追求,更要关注学生个性的差异,关注学生能力的发展,注重学生对学习方法的主动探究,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充分发挥学生的潜

10、能。(聂幼犁中学历史课程“过程与方法目标问题)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科学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使学生在学习科学的过程中逐步领会科学的本质.“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这就显示出过程、方法是非常重要的!科学探究的过程一般包括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观察、实验、制作,搜集整理信息,思考与结论,表达与交流七个环节。不同的环节采用不同的方法。“三、作为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的确定原则1、精心地创设研究历史问题的过程和体验这就要求我们上课前认真备课有充分的准备.面对新课标、新教材,如何备好

11、课,提高备课质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我们每位任课教师不可轻视的问题。1)、备课标。只有备好课标,才能构建课堂教学的全面观念。在设计教案之前,首先要深入理解课标,在此基础上,整体把握教材内容,要本着“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宗旨,确定每节课应达到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设计要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整合。根据所任学科教学内容,每节课应达到什么样的教学效果。(教学目标的确定注意以下几点:教学目标必须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行为主体是学生。教学目标应该围绕“学生在学习之后,能干些什么,学会了什么,学生将是什么样的。)2)、备教材。备全册,备单元,备每一节课时.在备课中,我们

12、首先要挖掘教材内涵,明确教材的知识体系、教学重点、难点、关键、前后联系、设计意图。(提倡教师们大胆地尝试,灵活处理好教材,注重知识的调整和整合,有自己的创意.)在此基础上设计每一课时教案。3)、备学生。备学生的知识现状,已有生活经验,学生之间的差异.教师只有密切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学才有针对性,才会更有效。备课时尊重学生的差异主要体现在:首先,教师头脑中要始终有学生的个体差异意识,这样在备课时才会构思;其次,教师要设计分层教学教案,把学生的差异性发展放在第一位;第三,教学时教师必须让学生找到自己的“位置”,让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发展,在分层次教学中让学生各得其所;第四,开展有针对性的实践活动,

13、让学生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同时也体现学生的自身价值,从而产生良性循环。4)、备课要体现预设与生成的统一。在备课时,教师要把握预设与生成的内在联系.所谓预设,就是根据教育目标和学生兴趣、学习需要以及已有的知识经验,以多种形式有目的、有计划地设计教育活动。所谓“生成是指师生依据学生的兴趣、经验和需要,在与环境交互作用中进行有效的动态性调整,以引导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进行新知识的探究活动.在生成中,教师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心理和物质环境,关注、支持、引发学生的主动探索和交往的欲望,满足他们自主活动、自发学习的需要.当发现孩子有了真正感兴趣而且有价值的事物或现象时,教师应大胆打破原来

14、的计划,调整教学活动内容.当发现原定的活动时间,进度不符合实际情况时,教师不要拘泥于原定计划,可以顺应事情的自然发展,因势利导.但在历史课堂中的生成性资源流失现象极为普遍。(一)视而不见、熟视无睹。案例1在“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公开课上,老师在讲完人们的衣食住行变化后,让学生讨论社会生活发展变化的原因,有的同学说是党领导的好,有的说是政策的英明与伟大其中有一个细小的声音传出“人们就是想吃好住好。”(这是教学辅导书上很少提到的)老师对这一学生的话没有做出任何反应,而是按照其教学设计列出了一二三点.评析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认知经验,说出教材中没有提到的想法,本应是很好的生成性资源,教师却视而不见,

15、任其白白流失.如果教师能够很好地利用这一生成性资源,进行因势利导,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而且将教科书中的历史与现实联系起来,也有助于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但是教师忽略了这一契机,仍按照教案引导学生展开课程活动,生成性资源转瞬即逝。(二)课上问题,课后解答。案例2课上,老师讲夏朝历史时说:“你们发现没有,年代开始于约公元前2070年,我上学的时候还没有确切纪年,一般称公元前21世纪,后来国家大量投资,进行夏商周断代工程的建设,才有了现在的年代。”这时一个同学举手说:“我认为,国家投资搞那么遥远朝代的断代工程没有意义。主讲教师看似有些“尴尬”,但很果断地说:“这个问题很复杂,咱们下课再讨论

16、吧。”评析近些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以学生为中心”的新课程理念已为广大教师所接受.教师对课程实施中的生成性事件和问题完全视而不见的情况已大大减少。但是,许多教师采用课下延伸的办法来应对。例如,当学生提出一个与教师备课思路不一样的看法时,一些教师通常会说:“这个问题提得很好,但是由于时间关系,这个问题我们还是留在课后再讨论吧。”如果教师真是发自内心地想着课后再与该学生讨论,这也可算做是对课堂生成性资源的课后开发。可是很多教师一下课就忘了这一回事儿,甚至当时说出那句话本身就是为了搪塞。如果教师常常这样课后不解决学生在课堂上的问题,久而久之,学生也就会失去发现问题和表达不同想法的兴趣和热情。(三)一味欣赏,不作辨析。案例3一次公开课上,教师在讲中国共产党力量的壮大,让同学分析力量壮大的原因时,一位同学说:“我认为,中国共产党的力量壮大应归因于日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电气安装工程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