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中的幼儿挫折教育(案例分析)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87475216 上传时间:2024-02-0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家庭中的幼儿挫折教育(案例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家庭中的幼儿挫折教育(案例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家庭中的幼儿挫折教育(案例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家庭中的幼儿挫折教育(案例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家庭中的幼儿挫折教育(案例分析)(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幼儿心理健康之挫折教育家庭中的幼儿挫折教育摘要:现今的孩子大都是在宠爱的包围中长大的,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任性、脆弱、自我,依赖性强,独立性差成了大多孩子普遍存在的问题,这些都与孩子的心理健康有关。然而当遇到困难时孩子们不是靠自己积极地去解决,而是选择了依赖、逃避.孩子成长的路上必定会碰到各种各样的“钉子”, 因此从小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是必要的也是必需的,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教师肩负着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的重担。关键词:心理健康 幼儿 挫折 家庭 分析 挫折教育引子滔滔是班中个子比较高的男孩子,一天和滔滔妈妈的聊天中得知,滔滔在家中常常为了一点点小事,像鞋子穿不好了,玩具找不到了而大

2、发脾气,或者是哭闹,或者是乱扔东西,但最终总是要家长帮他完成。思雨是班中比较安静的女孩子,可思雨妈妈说她在家中如果遇到不会的总是涨红着脸想要自己去解决,但情绪非常暴躁,等发完脾气后才允许别人去帮她,而她从此对类似的问题就会避而远之。提出问题这是家中发生的一些比较典型的孩子因受挫而引发的行为,挫折是人们在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中遇到无法克服或自以为无法克服的障碍或干扰,其需要或动机不能得到满足而产生的紧张、沮丧、悲观等情绪反应。一、原因分析(一)孩子受身心发展水平制约,各方面的能力有限,经验和经历比较缺乏,在遇到挫折时,会茫然、会不知所措,往往畏惧退缩、失去信心,个别幼儿即使会想办法去追求目标。但

3、也往往因为对追求中遇到的困难缺乏心理准备、能力不足而不知如何应付、缺乏自信,从而把困难夸大。(二)当今孩子大多在长辈的多重宠爱中长大,他们总觉得幼小的孩子心理承受能力差,挫折会让孩子感到痛苦和紧张,不应该让孩子遭受太多的挫折。当孩子遇到点滴的困难就急急忙忙地帮他解决,从而让孩子形成了一种错误的观念:宝宝不会请人帮忙。因此,孩子的抗挫意识急剧下降。长辈为孩子包办了一切,使孩子减少了尝试的机会,自然而然地对遇到困难的解决能力也就随之减弱了,即孩子的抗挫能力下降了。(三)父母对挫折教育的认识和引导还不够科学、有效。有的家长认为挫折教育就是批评、罚站、不给吃饭,与孩子对着干,让孩子服输等。有的父母认为

4、,孩子的耐挫力差是因为家庭溺爱造成的,所以只要让他们吃点苦就能解决问题。但他们往往会在这个过程中因为把握不好一个度而意与愿违。二、对策研究(一)家庭树立正确意识、科学对待挫折行为。 有些家长认为,挫折教育就是批评、惩罚,与孩子对着干,让孩子服输等,还有的家长认为,孩子的耐挫力差是因为家庭溺爱造成的,所以只要让他们吃点苦就能解决问题。殊不知这样的结果不但会与家长的意愿背道而驰,还会加重孩子的逆反心理。因此家长要能正确认识孩子的挫折教育其实是抗挫折教育:使孩子有勇气敢于面对困难,有机智应付困境和有能力解决难题。我们知道每个孩子的性格都是不一样的,家长在进行挫折教育时,要根据孩子的性格特征,有的放矢

5、地进行有效教育。美国心理学家鲍母林德曾把父母教养子女的方式分为四种类型,即专断型、放任型、权威型和民主型,不同类型的教养方式对子女有不同影响.由此看来,在了解孩子性格的基础上采取与孩子想适应的教育方式会有别样的效果,当然在挫折教育中也是一样。德国家长普遍认为:“孩子总有一天要去更广阔的天地闯荡。我们无法永远保护孩子,但是我们可以交给他们认识生活和社会的能力,教他怎样保护自己。”因此,他们总是有意识的培养孩子战胜挫折和困难的能力。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孩子个性、性格的形成上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要引导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逐步培养孩子自立、自信的能力。比如从刷牙、洗脸的小事做起,多给孩子一些

6、尝试的机会,这些不仅锻炼了孩子的能力、增加了孩子的信心,还奠定了孩子挫折承受能力的基础。在一些小小的事情中,孩子因能力上的限制,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这时,父母首先要让幼儿知道,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人的一生要经历多次磨难和失败,应尽量克服依赖的思想,靠自己的能力去解决问题、克服困难.在这一过程中孩子有了更多的机会与挫折相遇,体会到了挫折带来的痛苦。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表明:个体通过亲身经历而获得的信息在大脑皮层的痕迹要深,保持的时间要长。这个过程经常得到强化,从而在挫折情境中由被动变主动,战胜困难。每个人的路都需要自己来走,任何一个父母都不可能陪伴孩子一生。因此,让孩子尽早学会面对挫折,才是父

7、母最明智的教育方式。(二)正确对待每次挫折,加强孩子抗挫能力。 孩子受到身心发展水平的限制,在能力上还非常有限,但挫折在孩子的成长中时时会出现。挫折其实并不可怕,关键是我们如何对待,据研究表明,长大后常常出现自卑、恐惧、胆怯等行为的孩子,与他们小时候对待挫折的态度有很大的关系。如果以正确、积极的态度来看,他们就可能成为孩子前进的动力,反之,则可能使孩子产生一些消极的心理效应,甚至对他们的心理发展造成不良影响。这些阴影使孩子对失败产生恐惧,害怕尝试新的,而且常会低估自己的能力,缺乏自信心,觉得自己很笨,还会因自卑不愿与人交往,造成孤僻、忧郁的心理。因此让孩子学会正确对待每次的挫折,加强孩子的抗挫

8、能力在孩子的早期教育中显得非常的重要。那么,如何才能正确地进行这一过程呢?我觉得应该从以下几方面来开展: 首先,当孩子出现错误,遇到挫折时,父母要以冷静的心理来对待,切忌以与孩子对着干的方式,用暴躁的态度来解决。要耐心地了解遇到的挫折,或者出现错误的原因,根据每个孩子的特点,用合适的方式让孩子平静下来,并以鼓励的方式让孩子再次尝试,而不是让孩子放弃,因为当孩子遇到挫折或者失败时,家长以消极的态度动员孩子放弃,会增加孩子的失败感。其次,家长要以正确的方式给予孩子适当的引导。孩子遇到的挫折在父母的眼里可能是一件不费吹灰之力就能解决的小事,但家长千万不要把自己的答案急于告诉孩子,相反,适当地提供一些

9、方法或者方向,让孩子朝着正确的方向去摸索、解决,会让孩子在挫折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喜欢想办法解决困难,越挫越勇。再次,要根据孩子的能力,给孩子创设一定的情境,提供更多的锻炼机会。班中有一位孩子胆子比较小,经常不敢跨越平衡木上的小障碍,每次站到上面就双腿发抖,露出无助的表情想让人帮忙。恰好,这一表现被她的奶奶看到了,回家后,奶奶给孩子在床上摆好了平衡木,鼓励孩子一次次地跨平衡木。到第二个星期我们再次走平衡木时,那个胆怯的女孩子不见了,我们给予了及时的表扬,而她不但不怕它,反而争取机会尝试,好像是为了表演一样。平时,当我们发现孩子对某件事表现得非常害怕而不敢尝试时,我们也可以提供幼儿喜欢的情境

10、让其勇敢面对,大胆尝试,增加孩子抗挫折的勇气和能力。当然最好是以游戏的方式,因为游戏是获得最大发展的最佳途径,也是幼儿学习的基本方式,是幼儿最为喜欢,最能够接受的一种方式。最后,家长应该给孩子提供交往的机会,并利用多种传播媒介达到教育目的。有的孩子胆怯、自卑,因此,家长要利用机会,有意识地带孩子到公共场合与其他孩子一起游戏、交流。因为在与同伴的交流中孩子会碰到很多问题,比如意见不一致,但在不断的磨炼中孩子会更好地认识自己和他人,懂得如何与人合作,友好相处。同时,孩子更容易接受同伴的意见,在这样的磨炼中可以更多地积累解决问题的好方法,进一步提高孩子的耐挫能力。当然,家长在平时有意识地给孩子提供一

11、些文学作品、影视作品,可以在无形中教孩子抗挫的方法。(三)家长树立榜样,孩子勇敢成长。 我们都知道,家长是孩子的首任老师,而孩子又喜欢模仿,因此,在挫折教育中,家长的言传身教对孩子抵抗挫折的态度有着重要的影响。有时候,遇到一点小事情,家长会焦虑不安,并以放弃、发脾气等方法来解决,也许当时的父母完全没有考虑到这会给孩子带来什么样的影响,但不知不觉中,孩子也会以同样的方法来对待遇到的挫折,我想,这肯定不是每一个父母想要的教育结果。因此,作为父母,在平时遇到挫折时,一定要以冷静、理智、客观、积极地态度解决。即使有很大的挫折,也不要在孩子面前表现得如此的消极。用信心和勇气感染他们,让孩子觉得挫折是可以用积极、乐观的态度解决的,鼓励孩子大胆地面对,勇敢地克服,让孩子坦然面对每一次的挫折,在成长的道路上健康、快乐的前进。孩子的健康成长是我们每一个人所关注的,而挫折教育是孩子成长路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家长在孩子的挫折教育中更是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家长必须以身作则,以正确的观念、科学的方法陪伴孩子的每一天。 参考文献:1儿童心理学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7年8月1日;2 挫折教育的55个细节崔华芳 2006年11月1日 出版社: 水利水电出版社; 3培养了不起男孩的100个细节云晓 2008年07月 朝华出版社;4马斯洛、高尔基的挫折教育观。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