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2014届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题鲁教版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87470638 上传时间:2023-08-2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22.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2014届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题鲁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河北省2014届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题鲁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河北省2014届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题鲁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河北省2014届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题鲁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河北省2014届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题鲁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北省2014届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题鲁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2014届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题鲁教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东省临淄外国语实验学校2014届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题一、积累与运用:(2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巢穴(xu) 庇(b)护 笨拙(zhu) 脍(hu)炙人口B.哄(hng)笑 滑稽(j) 瞥( pe )见 戛(ji)然而止C.虐(n)待 祈(q)祷 强(qing)迫 载(zi )歌载舞D.炫(xun)耀 执拗(ni) 琐屑(xi ) 锐不可当(dng )2、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均相同的一项是:( )(2分)A.塑造/追溯 教诲/悔恨 贻笑大方/百战不殆B.泛滥/门槛 云霄/元宵 鲜为人知/屡见不鲜C.绮丽/畸形 粗犷/空旷 随声附和/心平气和D

2、.取缔/真谛 急躁/燥热 鞠躬尽瘁/出类拔萃3、下列各句中加点字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2分)A.歌声是非常柔和的,与夜色苍茫中的静谧(m)气氛再适合不过了。B.我母亲对我们的拮据(j)生活感到非常痛苦。C.当它戛(g)然而止的时候,世界出奇的寂静,以至使人感到对她十分陌生了。D.对这一转变作出了巨大贡献的,有一位长期以来鲜(xin)为人知的科学家:邓稼先。4、下列各项中加点的字的注音和字形都正确的一项( )(2分)A. 蝉蜕(tu)省(xng)悟重蹈覆(f)辙吹毛求疵(c)B. 栖(q)息炮(po)制莫名奇(q)妙断章取(q)义C. 胆怯(qu)匀称(chn)颔(hn)首低首粗制烂(ln

3、)造D. 唱和(h)玷(zhn)污相辅相成(chng)走头(tu)无路5、活动主题:我也做点诗词研究 (6分)研究积累千古传诵的诗词佳句,可以提升我们的文化品位。古人曾说:“腹有诗书气自华。”那么,在“唐诗宋词中的 ”的综合性学习中,你确定的研究专题是什么?你制定了怎样的研究步骤?你收集了哪些感兴趣的诗词佳句呢?你的研究结果如何呢?下边请你展示一下吧。(1)你确定的研究专题是什么?(1分) (2)请按步骤写出你的研究方案(写出最主要的步骤,不少于三步)。要求:步骤具体,思路清晰,具有操作的连续性和可行性,语言通顺、简明。(2分)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 (3)请写出二句你收集到的与研究专题

4、相对应的诗词佳句。(1分) (4)请简明阐述你的研究成果,做到有分析,有结论。(2分)结合诗词佳句的分析: 简明的结论: 6、默写填空。(6分)(1)采菊东篱下, 。(陶渊明饮酒)(2)长风破浪会有时, 。(李白行路难)(3) ,似曾相识燕归来 。(晏殊浣溪沙)(4)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表达自己希望的句子是 。(5)杜甫在望岳中用“ , 。 ”来抒发自己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积极进取的豪迈情怀。(6)请写出古代诗歌中表现关心民生疾苦之情的句子。 (连续的两句)二、古诗文阅读(共14分)行路难(其一)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

5、,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7.以下对诗歌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 A诗的开头两句以夸张的笔法,营造了欢乐的宴饮气氛,体现了诗人愉悦的心情。 B诗中以“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来比喻人生道路中的艰难险阻。 C诗中运用典故,含蓄地表达了诗人盼望得到朝廷重用的心理。 D诗的最后两句写出了诗人坚信远大的抱负必能实现的豪迈气概。(二)阅读下面的两段文章,完成后面的问题。【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

6、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乙】靖郭君将城薛,客多以谏。靖郭君谓谒者:“毋为客通。”齐人有请者,曰:“臣请三言而已矣。益一言,臣请烹。”靖郭君因见之。客趋而进曰:“海大鱼。”因反走。君曰:“客有于此。”客曰:“鄙臣不敢以死为戏。”君曰:“亡,更言之。”对曰:“君闻大鱼乎?网不能止,钩不能牵,荡而失水,则蝼蚁得意焉。今夫齐,亦君之水也。君长有齐阴,奚以薛为?失齐,虽隆薛之城到于天,犹之无益也。”君曰“善。”乃辍城薛。【注释】薛:靖郭君的封地。谒:引宾客进见。言:如七言诗就是每句七字的诗。亡:同“无”。荡:放肆、任性。阴:同“荫”。8、解释下面句子中加

7、点的词语。(2分)今齐地方千里: 益一言,臣请烹: 9、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皆以美于徐公。 臣请三言而已矣。 10、“王之蔽甚矣”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结合甲文内容用自己的语言概述。(2分)答: 11、前人在评论乙文时对“海大鱼”三字连连称“妙”,通读全文,你认为妙在何处?(3分)答: 12、同是进谏,两人的劝谏方法有什么不同?(3分)答: 三、现代文阅读:(35分)(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文后问题。(19分)浇 花 张丽钧 阳台上的双色杜鹃开花了,终日里,妖娆的红色与雅洁的白色争艳,静静的阳台显得喧嚷起来。 妈妈提来喷壶,哼着歌儿给花浇水。她在看花儿的时候,眼里漾着笑,她相信花儿们能读懂她

8、这份好感,她还相信花儿会在她的笑容里开得更欢她用清水、微笑和歌声来浇花。 儿子也学着妈妈的样子,拎了喷壶来给花儿浇水呵呵,小小一个男孩子,竟也如此懂得怜香! 一天,妈妈仔细端详她的花儿,发现植株的旁侧生着几株株装模作样的杂草。她笑了,在心理对那杂草说:“几天没搭理你们,偷偷长这么高了?想跟我的杜鹃抢春光,你们的资质查了点!”这样想着,俯下身子,拔除了那杂草。 儿子回到家来,兴冲冲的拎了喷壶,又要给花儿浇水。但他跑到阳台上,却忍不住哭叫起来:“妈妈,妈妈,我的花儿哪里去了?” 听到哭闹,妈妈一愣,心想莫非杜鹃插翅飞走了?带她跑来,却发现杜鹃举着笑脸,开得好好的。妈妈于是说:“儿子,这花儿不是在这

9、儿吗?” 儿子哭得更厉害了:“呜呜那是你的花儿!我的花儿没有了!” 妈妈见儿子绝望的指着原先长草的地方,顿时就明白了。说:“儿子,那哪儿是花呀?那是草,是妨碍花儿生长的草!妈妈把她拔掉了。” 不想儿子却说:“我天天浇我的花儿,它都开了两朵了!呜呜” 妈妈疑惑地把那几株草从垃圾桶里翻检出来,发现那蔫蔫的叫不上名来的植物确实开着两朵比叶片颜色稍浅的绿色小花儿。妈妈心想:原来这样不起眼的植物在孩子心中也是花儿,我怎么没有意识到呢?她的心温柔的动了一下,俯下身子抱起孩子。“对不起,妈妈不该拔掉你的花儿。儿子,你真可爱!妈妈要替这两朵小小的花儿好好谢谢你,谢谢你眼里有他们,谢谢你一直为它们浇水;妈妈还要

10、替妈妈的花儿谢谢你,因为你在为你的花儿浇水的时候,妈妈的花儿也占了光!” 后来,妈妈惊讶的发现,这个世界上被忽略的花儿真多!柳树把自己的花儿编成一个个结实的绿色小穗,杨树用褐色的花儿模拟虫子逗人,狗尾草的花儿就是毛茸茸的一条“狗尾”,连蒺藜都顶着柔软精致的小花儿于春风逗弄上帝爱他的花园,大概,他也会用清水、微笑和歌声来浇花吧?并且,他会和孩子一样,不会忽略掉哪怕是最不起眼的一株植物的一抹浅笑 (选文有改动)13、从文中提炼出妈妈对儿子的“花儿”的“称谓”分别表明了妈妈对儿子的“花儿”怎样的态度?完成下面表格。 (6分)称谓: 态度: 14、结合具体语境,说说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4分)

11、她在看花儿的时候,眼里漾着笑 答: 待她跑过来,却发现杜鹃举着笑脸,开得好好的。 答: 15、联系上下文,谈谈你对第段中画线语句“她的心温柔的动了一下”的理解。 (3分)答: 16、文章开头描写杜鹃花盛开的景象,在全文结构上起什么作用?(3分)答: 17、文章结尾,作者借“上帝”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请简要概括。(3分)答: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15分)微波武器 冯永平微波是一种高功率电磁波,可以用特殊的天线汇聚成方向性极强、能量极高的波束,在空中以光速沿直线传播。所谓微波武器,指的是利用微波束的能量直接杀伤目标或使目标丧失作战效能的武器。微波武器主要由高功率发射机、大型高增益天线和瞄准、跟踪、控制等系统构成。微波武器可用于杀伤人员。其杀伤机理可分为“非热效应”和“热效应”两种。“非热效应”是由弱微波辐射引起的,它会使人烦躁、头痛、神经紊乱、记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