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疾病简介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87468700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8.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见疾病简介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常见疾病简介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常见疾病简介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常见疾病简介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常见疾病简介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常见疾病简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见疾病简介(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常见疾病简介糖尿病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代谢失调是产生一系列现代疾病的关键。糖尿病、冠心病、肾脏病、痛风、 关节炎等慢性疾病,都与膳食中这三大营养物质的利用失衡有密切的关系。在因维生素和矿物质的缺乏而造 成体内不能合成足够的酵素的情况下,三大营养素无法被人体正常利用而产生了一系列的中间化合物,这些 不能被转化的化合物给身体带来负担,干扰了身体的正常功能。其表现是血糖(葡萄糖)、脂肪、以及蛋白 质不能够顺利地进入细胞,滞留在血液中,使血液浓度不断升高,导致血管的压力上升,并引起微循环受到 阻塞,包括脑部、心脏、肾脏。大大增加心脏病、中风和肾病的危险性,以及丧失神经功能。当体内缺乏维 生素B族中

2、的B6时胰腺不能分泌足够的胰岛素,或者如果身体内缺乏矿物质铬时,细胞对胰岛素产生抵抗, 就可能患糖尿病。糖尿病的典型症状是尿频、口渴、食欲极强但精力始终不足。糖尿病分为两大类:1型或称胰岛素依赖型糖 尿病(IDDM),大都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身上;II型或称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通常在40岁以 后发生。I型或称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的病因目前的理论认为是遗传易感的体质,制造胰岛素的B -细胞方面功能欠缺。破坏的原因可能是自由基、病 毒感染和自身免疫反应。熏制或加工处理的肉类:对动物研究发现,链唑霉素是一种能诱发糖尿病的化合物,它能破坏B-细胞。其结构与功能与在熏制和 (或)加工处理的肉

3、上发现的N-亚硝酸基化合物相似。事实上,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与多吃熏肉、火腿、熏 鮭及类似食品的饮食有关。食品和环境中的许多其它化合物一直与B-细胞的破坏有关。这些化合物通常会以 自由基(破坏细胞成份的高反应性分子)方式来破坏胰腺。病毒感染:最近群体试验结果进一步证实了这一假设:即病毒感染在某种情况下诱发了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自身免疫:产生对胰腺B-细胞的抗体(一种被称之为自身免疫的过程)可能是最主要的发病因素,尤其是对 那些有特定基因型(HLAB8基因型)的人。与无糖尿病的0。5%2%相比,在所有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 者中,75%出现对胰腺B-细胞的抗体。正常情况下,隐藏细胞抗原出现时,在对其

4、它途径(化学物质、病毒 等等)细胞损伤的反应中,可能产生了B-细胞的抗体。正常人似乎要么不产生太重的抗体反应,要么在抗体 产生时更有能力修复损伤。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的病因患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的关键原因是机体对胰岛素的不敏感。典型的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血液 中胰岛素浓度很高。胰岛素很多,但却不执行其功能,原因是细胞失去反应性。用以恢复胰岛素敏感性的措 施通常能缓解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的症状。肥胖:对许多患者来说,肥胖是引起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的主要因素。肥胖与胰岛素不敏感有关,与动物脂 肪的面积与分布似乎也有很大关系。饮食中的脂肪:饮食中脂肪热量的百分比,尤其是饱和脂肪已被证明与非胰岛素

5、依赖型糖尿病有关,而且可能预示着从 葡萄糖耐量异常转换为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这些结果表明高脂肪、低碳水化合物的饮食会增加日后患非 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的风险。铬缺乏:微量元素铬在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铬,作为所谓的“葡萄糖耐量因素”的重要 成分,是所有胰岛素控制活动中的辅助因素。饮食中补充铬已被证明能极大地提高胰岛素功能,降低空腹葡 萄糖、胆固醇、甘油三脂浓度;并能通过提高正常的年老的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敏感性而增 加其高密度胆固醇浓度。由于常年血糖升高,糖尿病可导致3种急性并发症:即低血糖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主要影响胰岛素 依赖型糖尿病)和高渗性非酮症综合症(

6、主要影响非胰岛素型糖尿病); 7种主要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即动 脉粥样硬化、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糖尿病性神经病变、糖尿病性肾病、糖尿病性足部溃疡。营养与饮食疗法 1采用低脂食物低脂食物帮助胰岛素增强功能。胰岛素对脂肪敏感,如果血液中脂肪过多,或是身体中积存过多脂肪, 胰岛素即无法把糖分送达细胞,糖分就会在血液中累积。2采用复合碳水化合物它会缓慢的释放糖分,使身体慢慢消化、吸收。豆类、蔬菜与谷类所含的淀粉即为复合碳水化合物,其 中包含的糖分是串连式结合,因此在消化过程中,这些糖分会缓慢分解,并且一次一点点地进入血液中, 而非一次即大量涌入,你的身体即可依赖这些天然糖分补充消耗的能源。3 食用富含

7、纤维的食物纤维可以使糖分的吸收维持缓慢而稳定的状态。纤维指的是植物所含的粗糙细胞,谷类外皮即含有丰富 纤维,全麦面包与黑面包亦保留了这些成分,豆类及蔬菜也含有大量纤维。4 摄取适量蛋白质5 减少胆固醇量每日的胆固醇摄取量应少于300 毫克,大约一个鸡蛋的含量。6 避免食用的食品动物脂肪、内脏、糖、含咖啡因食物、白面粉制品、盐、香烟和酒等,这些食物会提升血糖。7 补充所需营养素 维生素 B 群加生物素及肌醇。每日 3 次,各 50 毫克。 铬 G。 T 。 FG. T. F意即葡萄糖耐受因子。每日200微克,它有助稳定血糖及增加能量。 钙每日1500毫克。维持PH平衡。 锌 锌对糖尿病患者很重要

8、。它有益于免疫力及组织的修护。 镁 糖尿病患者容易经由肾脏流失镁。镁对细胞的能量制造是非常重要的。 大蒜素 糖尿病人较易发生霉菌感染,因为霉菌容易在高糖的环境中繁衍。蒜头能抑制霉菌生长。 乳酸菌 此菌有助于维持肠内有益的共生菌群,避免有害的霉菌繁殖。肺炎肺炎是细菌或病毒感染所引起的肺脏发炎,吸入毒气也会导致肺炎,它有时是上呼吸道感染的一种轻度 并发症,但有时也会危及生命。病发时,肺里的小气囊发炎 ,而且充满了粘液及脓。肺炎的传染性不高。 肺炎的症状由轻微到严重不等,不过通常都包括发烧、畏寒、咳嗽、肌肉痛、疲劳、喉咙痛、颈部的淋巴腺 肿大、指甲变蓝、呼吸短促及困难现象。有时患者会发冷、出汗、胸腔

9、疼痛、痰中带血,重患者神志不清、 烦闷不安、嗜睡甚至会精神错乱。这些症状随感染的扩大而加重,感染的原因不同,症状出现的速度和明显 性也有所不同。婴幼儿或老人、长期吸烟或饮酒者、接受过移植术者以及白血病患者、艾滋病患者都易患肺 炎。引发肺炎的致病因素包括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中风、酒精中毒、抽烟、肾脏衰竭、镰刀细胞症、营 养欠佳、呼吸道异物、细菌、病毒及化学刺激物、甚至过敏症。营养与饮食疗法1 . 喝果汁可以喝大量的果汁,液体有助于消除肺内的分泌物。2. 饮食清淡3. 补充乳酸菌4. 多吃新鲜蔬菜5. 应避免的食物饮食应避免乳制品(酸奶除外)、糖、白面粉产品、咖啡、各种茶、香烟、酒。6. 补充营

10、养素 B -胡萝卜素每天15000IU,保护肺部免于自由基的伤害。 维生素 A 乳剂每天100000IU。可以安全地使用高剂量的维生素A,因为它不需要经过肝藏。它能较快被子吸收, 用于修补组织及免疫功能。 维生素 C 加生物类黄酮每天1000毫克,分成数次。对免疫反应及消炎非常重要;生物类黄酮100毫克,用以活化维生素Co 维生素 B 群用量100毫克,每天3次。用于消化和制造抗体,形成红血球及保护粘膜的健康。 维生素 E 乳剂或胶囊用量1500IU,胶囊400IU,每日2次,餐前使用。一种强力抗氧化剂,能保护肺组织及促进氧的利 用。 锌每天 60毫克,修补组织及增进免疫功能。 辅酶 Q10每

11、天 100 毫克。促进细胞的用氧率。肝炎肝脏是人体内最大的腺体,也是唯一在部分受损后,还能再生的器官。25%的肝脏被切除后,短时间内, 肝脏会再回复原来的大小及形状。肝炎的症状表现为发烧、体虚、恶心、呕吐、肌肉痛、头昏、头痛、腹痛,而且通常有黄疸,它的早期 症状类似感冒,部分患者有肝脏轻度肿大、厌油,腹胀持续且明显,常有齿龈出血及鼻出血。皮肤有毛细血 管扩张,手、足掌可见朱砂一样的密集红斑,以大小鱼际明显,称为肝掌。有的人常有低热、月经失调、性 功能紊乱或减退,部分患者兼有关节炎、肾炎、糖尿病、干燥综合症等肝外损害表现。感染性肝炎在黄疸出 现前的2-3周及出现后的1 周均具传染性,患者的粪便中

12、带有肝炎病毒,因此需隔离治疗。 肝炎是最常见的严重传染病,它通常被分为5 型,即甲、乙、丙、丁、戊型肝炎。甲型肝炎及乙型肝炎是最常见的肝炎种类。此二型均由病毒引起且都有传染性。甲型肝炎是藉由人与人 的接触、饮食、粪便及其它接触方式而传染的。乙型肝炎则藉由污染的针头及针筒、吸血昆虫、输血及某些 形式的性行为而传染。85%的同性恋患者有此疾。乙型肝炎传染性极高,而且有可能致病。丙型肝炎一般通过血液传染,如输血和污染的针管等。丙肝一般症状较轻或根本没有症状,20%30%的 病毒携带者10 年后发展为肝硬化。丁型肝炎只出现在乙肝病人中,并加重病情。它可以通过母婴传播或性 接触传播。肝炎的治疗目前主要是

13、抗病毒、保肝,改善肝脏炎症情况,防止发生肝纤维化。 休息和营养是肝病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营养与饮食疗法1 采用高蛋白低脂肪的饮食不适当的饮食会造成过敏症、消化毛病、体能差、及无法去除有毒物质。蛋白质含量低,而糖类及脂肪 含量高的饮食,尤其是包括许多饱和脂肪(来自油炸食物)及氢化脂肪的饮食对肝炎患者尤为不利,它 们无法提供身体足够的蛋白质,以修补受损的组织,并加重肝脏的负担。2 合理补充蛋白质蛋白质是人体一切细胞组织的结构基础。患肝病时,因为肝脏细胞受到损害,机体免疫功能降低等,需 要蛋白质进行修复,并增强免疫功能,高蛋白饮食一般为每日供给蛋白质95130 克。3 饮食应富含维生素一些富含维生素

14、A的食物主要有:动物肝脏、牛奶、鸡蛋黄、韭菜、包心菜、菠菜等;富含维生素C的 食物主要有各种新鲜蔬菜、水果、豆芽等;富含B族维生素的食物主要有豆类、花生、新鲜蔬菜、酵母、 动物的肉类、肝脏等;肝炎患者由于胆汁分泌受阻,影响对维生素K的吸收,应多食用菠菜、圆白菜、 菜花、花生等富含维生素K的食物。同时蔬菜和水果亦是矿物质、纤维素及微量元素的重要来源,因此 主张肝病患者每天至少食用500g蔬菜或水果。4 勿饮食过量饮食过量是使肝功能不良最常见的原因。肝脏吸收食物有如海绵一般。饮食过量会增加肝的负担,导致 肝疲乏。当肝脏工作过度,可能使有毒物质还来不及被解毒就进入血液循环。5 适量增加纤维素肝病患者

15、活动量减少,胃肠蠕动减慢,易导致习惯性便秘,这对肝炎的恢复和预防极为不利。粪便在肠 道内滞留过久,有害物质被大肠吸收后,增加肝脏解毒负担,损害肝细胞;长期这样,则肝细胞恢复减 慢,损伤加快,从而晚致肝硬化。同时过多的毒素还能进入大脑,损害中枢神经系统,这就是为什么肝 功能失常后,易发生肝昏迷的原因之一。因此,肝病患者应适量进食一些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如芹菜、 韭菜等,以保持大肠通畅。6 应避免的食物 动物性脂肪:避免各种脂肪、全脂牛奶、或生鱼、贝类及动物性蛋白质,直到肝功能恢复。刺激性食物:如姜、葱、辣椒等应少食为好,因为这些都是属于辛辣之品,可以助湿热,使肝脏湿热加 重,从而导致临床症状加重。尤其是急性黄疸性肝炎为湿热内盛,尤忌辛热之品,如韭菜、鸡肉、八角茴香、丁香、胡椒等。油腻煎炸食物:油腻煎炸之品不易消化,同时易生湿生热,不利于疾病恢复。 精制食品:白面和白米以及其他精制加工食品。合成食品:合成方便食品或多或少都有一些人工合成的色素、防腐剂。 同时,食用过多盐、糖、汽水、咖啡、茶等也对肝脏不利。7 营养补充素 维生素 C每天 30005000 毫克。一种有效的抗病毒剂。 牛奶蓟萃取物每天 3 次。重整及修复肝脏组织。 维生素 B对正常的肝功能是绝对必要的。 辅酶 Q10每天 60 毫克。抵抗病毒感染所造成的免疫抑制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