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5368154蓄积量更新细则812打印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87463932 上传时间:2023-11-15 格式:DOC 页数:70 大小:2.8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35368154蓄积量更新细则812打印_第1页
第1页 / 共70页
2035368154蓄积量更新细则812打印_第2页
第2页 / 共70页
2035368154蓄积量更新细则812打印_第3页
第3页 / 共70页
2035368154蓄积量更新细则812打印_第4页
第4页 / 共70页
2035368154蓄积量更新细则812打印_第5页
第5页 / 共7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35368154蓄积量更新细则812打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35368154蓄积量更新细则812打印(7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湖北省森林蓄积量更新实施细则(试行)根据湖北省森林增长指标年度考核评价实施办法、关于调整优化县(市、区)“三农”发展综合考评指标体系的通知的相关要求,为统一森林蓄积量年度更新的主要技术方法,确保森林蓄积量年度更新的成果质量,依据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主要技术规定(GB/T 26424-2010),湖北省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操作细则(2009),特制定本细则。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目标任务湖北省森林蓄积量年度更新,是在林地更新后的全省二类小班数据库的基础上,通过样本小班调查及推算,得到全省二类调查以来至本次调查时森林蓄积增长情况,从而达到为“三农”发展综合考评及政府目标考核提供数据的目的。本细则蓄积

2、量更新范围限定为森林蓄积量,不包括四旁树、散生木蓄积、竹林株数等内容,这些内容将随着监测体系不断完善而逐步纳入监测范围。本次抽取的小班、布设的调查点将作为全省蓄积量变化监测的固定监测单元,以后将每年进行复位调查,从而建立森林蓄积量年度更新体系,实现年年出数的目的。 主要工作任务包括:1、调查类型划分,样本小班抽取; 2、小班调查及样点调查,样点固定标志的设立;3、进界小班的样园调查;4、进界参数的确定,增长量推算,统计分析,成果编制。第二条 更新思路及方法森林蓄积量的变化主要来源于各种森林经营活动、人为破坏和自然灾害等突变性变化,以及林分自然生长、自然枯损、零星采伐所引起的渐变性变化。对各种森

3、林经营活动、人为破坏和自然灾害等引起的突变性变化小班,采用现有的林业技术档案、台帐,在林地更新时直接更新小班档案(对小班蓄积量直接进行调整)的方法进行更新。对于大量的林分自然生长、自然枯损、零星采伐所引起的渐变性变化小班,这些小班采用抽取典型小班开展实地调查,根据调查数据对渐变性变化小班蓄积量进行推算更新。对有蓄积进界的乔木幼林小班,根据二类库中相关数据及补充调查资料,建立进界参数进行推算更新。第三条 调查范围及分工县级行政单位调查其所辖范围(与林地更新单位保持一致),各自然保护区、林管局及其他森林经营单位原则上纳入所在县级行政单位一起调查(与林地更新单位保持一致)。调查类型划分,样本小班抽取

4、,进界参数的确定,增长量推算,统计分析,成果编制等工作由省院统一进行。小班及样点调查,样点固定标志的设立,进界小班的样园调查,调查数据录入等工作由各调查单位负责。1第二章 技术规定第四条 树种分类系统根据湖北省主要树种分布及一元材积表的使用情况,主要优势树种(组)可归并为针叶混、松类、杉类、柏类、阔叶混、硬阔、软阔、杨树、针阔混9个树种组。对于表2-1未列出的树种,可根据树种属性及附件3进行相应归并。表2-1 主要树种分类系统表树种类树种组树种针叶树针叶混针叶混松类落叶松、油松、华山松、油杉、马尾松(湿地松、火炬松、巴山松、黄山松)、黑松杉类杉木、柳杉、水杉(池杉、落羽杉)柏类铁杉、柏木(刺柏

5、、圆柏、侧柏)阔叶树阔叶混阔叶混硬阔叶树樟树、楠木、栎树(栓皮栎、麻栎、锥栎、高山栎、锐齿栎、茅栗、枹树、青冈栎、槠栲)、桦木(红桦、白桦、光皮桦)、硬阔(山毛榉、榆树、红稠、檀木)软阔叶树椴木类、檫木、桉树、泡桐、柳、枫杨、梧桐、喜树、枫香、椿树、桤木、合欢、冬青、皂角杨树山杨、白杨、响叶杨、国外杨针阔混针阔混针阔混第五条 龄级期限、龄级类龄级期限是树木年龄的量化尺寸,即树龄单位,是每一龄级所包括的年数,以年为单位,划分为5种,即2年、3年、5年、10年和20年,是林业工作者在长期实践中总结归纳出来的,反映了林分的生长速度。龄级是树木或林分平均年龄的分级,即根据森林经营要求及树种生物学特性,

6、按一定年数(即龄级期限)作为间距划分成若干个级别。龄级代码一般采用罗马数字I、II、表示,数字越大,表示龄级越高,年龄越大。龄级划分反映林分发育的不同生长阶段。乔木林的龄级根据优势树种(组)的平均年龄确定。各树种(组)的龄级期限划分标准见表2-2,2-3。表2-2 商品林、公益林优势树种(组)龄级期限表树 种起源龄级期限云杉、柏木、铁杉天然20人工20冷杉、樟子松、黑松天然20人工10落叶松、马尾松、华山松、油松天然10人工10杨、柳、桉、檫、泡桐、楝、枫杨、软阔人工5天然5桦、榆、木荷、枫香、珙桐天然10人工10栎、柞、槠、栲、樟、楠、椴、硬阔天然20人工10杉木、柳杉、水杉、池杉天然5人工

7、5意杨人工3表2-3 短轮伐期用材林树种龄级期限表树种起源龄级期限落叶松、马尾松类人工5火炬松、湿地松类人工5意杨人工2为便于类型划分,减少分层因子,根据林木不同龄级阶段的生长差异,各龄级蓄积的分布状况,将龄级归并到相应的龄级类。表2-4 龄级类型划分龄级类1类龄级2类龄级3类龄级4类龄级5类龄级包含龄级龄级龄级、龄级龄级、龄级龄级、龄级龄级以上第三章 数据处理第六条 准备工作林地更新是森林蓄积量更新的前置工作,为保证森林蓄积量更新工作的正常进行,林地更新需要同时完成如下工作:1、所有森林经营活动、人为破坏和自然灾害等引起的突变性变化小班,应根据现有的林业技术档案、台帐,辅助野外调查,在二类小

8、班库基础上对面积、蓄积进行同步调减。2、由未成造转为有林地的小班,如果有相关资料确定蓄积的,应该直接填写蓄积,无法确定的,蓄积填写为0。3、小班的平均年龄、龄级等林分属性应在林地更新时同步完成。第七条 调查类型划分调查类型划分的具体方法为:1、在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成果数据库(以下简称二类数据库)有林地小班基础上,剔除林种为经济林或优势树种为毛竹的小班后作为基础库。将基础库中蓄积量为零的小班单独筛选出来,作为新增库,剩余的小班为原始库。2、在原始库中新增树种组字段,字段类型为字符型,长度100。根据小班优势树种填写针叶混、松类、杉类、柏类、阔叶混、硬阔、软阔、杨树、针阔混9个优势树种组名称。3

9、、在原始库新增龄级类字段,字段类型字符型,长度100。根据小班平均年龄填写相应的龄级类。4、将原始库按树种组、龄级类统计林分蓄积,并按蓄积合计从大到小排序。5、计算该类型蓄积占全县林分蓄积量的比例,填写比例及累计比例。6、累计比例达到90%前的类型作为县典型样本小班抽样类型。表3-1 *县原始类型表优势树种龄级类蓄积合计比例累计比例备注松类2类龄级929591.1164%64%抽样类型杨树2类龄级292998.9520%84%抽样类型松类3类龄级79824.85%89%抽样类型针阔混2类龄级23883.42%91%抽样类型杨树3类龄级20476.611%92%非抽样类型软阔2类龄级18127.

10、891%94%非抽样类型松类1类龄级15450.461%95%非抽样类型杉类3类龄级14515.321%96%非抽样类型杉类2类龄级12426.951%97%非抽样类型非抽样类型6、在一个市州内,对于重复的类型,以蓄积最大类型作为调查类型;每个县按蓄积量排名前三的类型作为必须调查的类型。7、抽取完成后, 对一个市州内各县的调查类型数进行调整。第八条 典型样本小班抽样数量1、每个县每个调查单位调查类型需抽取约303个典型样本小班,对于部分县单个调查类型蓄积量较大的,根据蓄积量情况适当增加样本小班数,调整后每个类型可能抽取6,9,12个,每个类型最少抽样小班为2个。对于抽样类型小于15个的,需要补

11、充抽取,补充抽取数量计算方法为:(30-已抽样个数)抽样类型最终累计比例值该类型比例。由于四舍五入的原因,部分单位计算的小班个数小于30个时,则在排序第一的类型中增加缺少的个数。表3-2 *县抽样小班数量计算表优势树种龄级类比例累计比例基准样本小班数补充小班计算典型调查小班数松类2类龄级64%64%2(30-24)0.910.64=1618杨树2类龄级20%84%2(30-24)0.910.20=57松类3类龄级5%89%2(30-24)0.910.05=13针阔混2类龄级2%91%2(30-24)0.910.02=02杨树3类龄级1%92%软阔2类龄级1%94%松类1类龄级1%95%杉类3类

12、龄级1%96%杉类2类龄级1%97%杉类2类龄级1%97%2、鉴于前期二类调查质量和精度的问题,抽取样本小班时同步抽取510倍数量的备用小班。第九条 样本小班抽取1、抽样方法:将该类型小班按公顷林分蓄积排序,根据要抽取的样本小班数量,将总体分成K段(K=N/n,N为该类型小班个数,n为拟抽取个数),首先从第一段的1至k号总体单位中随机抽选一个样本单位,然后每隔k个单位抽取一个样本单位,直到抽足n个单位为止。这n个单位就构成了一个随机起点的等距样本。2、按10倍抽样数量抽取典型样本小班后(按照抽中小班的顺序,每10个为一组,每组只选择一个调查小班),优先抽取居中位置的小班进行调查。居中位置的小班

13、不合适时,则按照5、4、6、3、7、2、8、1、9、10的顺序选择。按5倍抽样数量抽取典型样本小班后(按照抽中小班的顺序,每5个为一组,每组只选择一个调查小班),应该填写表2。抽取顺序一的小班是目标样本小班。抽取顺序按如下方法确定,3(顺序为一)、4(顺序为二)、2(顺序为三)、1(顺序为四)、5(顺序为五)。表3-3 *县样本小班汇总表树种组龄级类型小班号优势树种面积小班蓄积公顷林分蓄积小组号序号抽取顺序松类2类龄级马尾松10.8 140.8 13.0 分组11四松类2类龄级马尾松1.1 22.4 19.8 2三松类2类龄级马尾松10.8 241.9 22.5 3一松类2类龄级马尾松0.6 13.6 23.8 4二松类2类龄级马尾松15.7 398.2 25.3 5五松类2类龄级马尾松2.8 77.0 27.1 分组21四松类2类龄级马尾松0.6 16.4 28.2 2三松类2类龄级马尾松11.1 326.3 29.5 3一松类2类龄级马尾松3.0 92.1 30.6 4二松类2类龄级马尾松0.8 26.1 31.1 5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