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摄影测量知识点【教学相关】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87462515 上传时间:2022-10-08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9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航空摄影测量知识点【教学相关】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航空摄影测量知识点【教学相关】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航空摄影测量知识点【教学相关】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航空摄影测量知识点【教学相关】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航空摄影测量知识点【教学相关】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航空摄影测量知识点【教学相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航空摄影测量知识点【教学相关】(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4D产品、航空摄影测量知识点航摄准备:摄区基本情况分析、确定航摄设计用图、航摄空域申请、航空摄影技术设计书航摄设计:摄影比例尺的确定、航摄分区的划分(a)分区界线应与图廓线相一致; b)分区内的地形高差不得大于四分之一航高(以分区的平均高度平面为基准面的航高)。c)在地形高差许可且能够确保航线的直线性的情况下,航摄分区的跨度应尽量划大,同时分区划分还应考虑用户提出的加密方法和布点方案的要求;e)当地面高差突变,地形特征差别显著或有特殊要求时,可以破图幅划分航摄分区。)、基准面高度的确定、航线的敷设、航摄基本参数的计算、航摄季节和时间的选择、航摄仪的选择与检定、航摄胶片的选择与测定;空中摄影:设

2、备的检测发、航摄试片、航空摄影、填写飞行日志;摄影处理:配置冲洗药液、胶片冲洗、像片印制;质量检查:像片重叠度、像片倾斜角、像片旋偏角、航线弯曲度、摄站航高差、航摄漏洞、航线偏差、影像质量;成果提交:教资分享1)航摄分区略图2)航片索引图3)航摄底片、像片4)航摄仪检定表5)航摄底片压平质量检测数据表6)航摄底片密度抽样测定数据表7)航摄飞行报告8)附属仪器记录数据9)成果质量检查报告10)技术总结11)航摄资料移交书12)合同规定的其他资料摄影测量的主要任务之一:把地面按中心投影规律获取的摄影比例尺航摄像片转换成以测图比例尺表示的正射投影地形图解析空中三角测量案例空中三角测量的精度指标主要指

3、定向误差和控制点残差:框标坐标残差绝对值一般不大于0.010mm,最大不超过0.015mm。扫描数字化航摄影像连接点上下视差中误差为0.01mm(1/2像素),数码航摄仪获取的影像连接点上下视差中误差为1/3像素。1、资料准备:像片索引图、 数字/数字化航摄影像、 航摄仪检定书、 飞行记录资料、 区内现有小比例尺地形图、 区域网像控点刺点片、 区域网像控点联测成果。2、像控点的转刺:航摄像片上平面点和平高点的刺孔偏离误差,不得大于像片上的 0.1 毫米,高程点如选在明显目标点上,则要求相同,像控点的刺孔要小,刺孔直径最大不得超过0. 2毫米3、像控点的选点观测:像片控制点的一般应满足下列条件:

4、 a)像片控制点的目标影像应清晰,易于判读;目标条件与其他像片条件矛盾时应着重考虑目标条件;b)布设的控制点应能公用;c)控制点距像片边缘不应小于1cm (18cm X 18cm像幅)或1. 5cm (23cm X23cm),综合法成图的控制点距航向边缘不应小于上述规定的1/2;d控制点距像片的各类标志应大于1mm;4、定向:定向点残余上下视差、 同一航带模型连接差。5、网平差计算:平差计算、精度检查6、分区接边:同比例尺、同地形类别、 同比例尺、不同地形类别、 不同比例尺7、检查:像控点成果使用正确性检查、 航摄仪检定参数与航摄参数、 各项平差计算的精度、 提交成果的完整性8、整理与提交:起

5、算数据文件、 像点坐标原始观测值文件、 平差结果文件、 影像外方位元素文件、 精度评定文件、 测区加密分区图、 区域网略图、 成果检查与技术总结报告。DEM生产案例1、技术指标(格网尺寸(数字高程的格网尺寸依据比例尺选择,通常1:500至1:2000的格网尺寸不应大于)001M图(M图为成图比例尺分母),1:5000至1:10万不应大于0.0005M图。)、数据取位、高程中误差:其高程中误差的2倍为采样点数据的最大误差)1. 精度(高程中误差、格网点限差)2. 航空摄影(航摄比例尺、高程测量精度)3. 其他要求(分幅、数据裁切、文件命名、数据存储、元数据)1. 资料准备:数字/数字化航摄影像、

6、 解析空中三角测量成果、 其他外业控制成果、技术设计书2. 定向建模:定向:0.01mm,相对定向:0.005m,绝对定向:平面坐标:0.0002M,高程定向:0.3m3. 特征点、线采集:内特征点、特征线、各种水岸线、森林区域线、影响正常观测的影像范围线4. 构建 TIN 内插 DEM:线性内插、双线性多项式内插、分块双三次多项式内插、移动拟合法内插等。目前常用的算法是通过等高线和高程点建立(TIN),然后在TIN基础上通过线性和双线性内插建DEM。5. DEM 数据编辑:DEM数据编辑是指对内插形成的DEM格网点逐个进行编辑6. DEM 数据接边:当Dh2倍高程中误差时,取均值作为各自格网

7、点的高程值、当Dh2倍高程中误差时,视为粗差点,需重建立体模型并修测和重新接边7. DEM 数据镶嵌与裁切:将相邻的DEM数据进行镶嵌,按照相关规范或技术要求规定的起止格网点坐标进行裁切,根据具体要求可以外扩一排或多排DEM格网。8. DEM质量检查:空间参考坐标系(大地基准、高程基准和地图投影)、高程精度(格网点高程精度、相邻DEM接边精度)、逻辑一致性(组织存储、数据格式、数据文件完整和数据文件命名)、附件质量(元数据、质量检查记录、验收报告及技术总结)9. 成果整理与提交:DEM 数据文件、 原始特征点线数据文件、 元数据文件、 DEM 数据文件结合表、 质量检查记录DOM生产案例1.

8、资料准备:数字/数字化航摄影像: 解析空中三角测量成果、 DEM 成果、 技术设计书;2. 色彩调整:影像匀光(影像内光照均匀)、 影像匀色(色调一致,色彩均匀);3. DEM 采集:4. 影像纠正:利用控制点进行影像纠正5. 影像镶嵌:按图幅范围选取待镶嵌DOM、相邻DOM间选编镶嵌线、按镶嵌线裁切单幅DOM图幅裁切:按照技术设计要求对镶嵌好的正射影像数据进行裁切。6. 质量检查:空间参考坐标系、 像点坐标精度、 相邻影像的镶嵌误差、 相邻影像的接边误差、 DOM 质量、 逻辑一致性、 附件质量7. 成果整理与提交:DOM 数据文件、 DOM 镶嵌线数据文件、 元数据文件、 DOM 数据文件

9、结合表、 质量检查记录、 质量检查报告、 技术总结报告 h=h基-hDLG生产案例数字线划图的精度指标包括位置精度和属性精度利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采用以人工作业为主的三维跟踪的立体测图方法作业方式 (1)先外后内的测图方式;(2)先内后外的测图方式;(3)内外业调绘、采编一体化的测图方式1. 资料准备:数字/数字化航摄影像、 解析空中三角测量成果、 测区较小比例尺地形、 外业调绘片、 技术设计书、 上工序检查验收报告2. 像对定向:内定向:内定向框标点量测误差0.01mm ,相对定向:相对定向点残余上下视差Dq0.008m,绝对定向:绝对定向点坐标残差Ds0.0002M, Dz 图形扫描:扫描

10、分辨率一般不低于400dpi 图幅定向:将 DRG 扫描仪坐标变换为高斯投影平面坐标 几何校正:消除底图及扫描产生的几何畸变 色彩纠正:对 DRG 进行编辑、设色及色彩校正1、宗地代码 宗地代码采用五层19位层次码结构:l 县级行政区划代码(6位)l 地籍区代码(3位)l 地籍子区代码(3位)l 土地权属类型代码(2位)l 宗地顺序号(5位)地籍调查工作1、准备工作:包括组织准备、资料准备、工具与表册准备以及划分地籍区和地籍子区等。2、土地权属调查:包括工作底图选择与制作、预编宗地代码、土地权属状况调查、界址调查、宗地草图绘制、地籍调查表填写等。3、地籍测量:地籍控制测量、界址点测量级别界址点

11、相对于邻近控制点的点位误差,相邻界址点间距误差 (cm)中误差允许误差一5.010.0二7.515.0三10.020.0 土地使用权明显界址点精度不低于一级,隐蔽界址点精度不低于二级。 土地所有权界址点可选择一、二、三级精度。序号项 目图上中误差(mm)图上允许误差(mm)1相邻界址点的间距误差0.30.62界址点相对于邻近控制点的点位误差0.30.63界址点相对于邻近地物点的间距误差0.30.6地籍图测绘(包括地籍区界线、地籍子区界线、土地权属界址线、界址点、图斑界线、地籍区号、地籍子区号、宗地号(含土地权属类型代码和宗地顺序号)、地类代码、土地权利人名称、坐落地址等。)地形要素:注记表示方

12、法按照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第1、2、3部分执行。数学要素:包括内外图廓线、内图廓点坐标、坐标格网线、控制点、比例尺、坐标系统等。图廓要素:图廓要素包括分幅索引、密级、图名、图号、制作单位、测图时间、测图方法、图式版本、测量员、制图员、检查员等。对宗地图的内容进行了明确规定。 1) 宗地所在图幅号、宗地代码; 2) 宗地权利人名称、面积及地类号; 3) 本宗地界址点、界址点号、界址线、界址边长; 4) 宗地内的图斑界线、建筑物、构筑物及宗地外紧靠界址点线的附着物; 5) 邻宗地的宗地号及相邻宗地间的界址分隔线; 6) 相邻宗地权利人、道路、街巷名称; 7) 指北方向和比例尺; 8) 宗地图的制

13、图者、制图日期、审核者、审核日期等。4、检查验收:“三检一验 ”制度“三检”工作由作业单位组织实施,接受县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的监督和指导。检查、验收过程应有记录,专检和验收结束后应编写检查(验收)报告。地籍总调查成果的验收由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组织实施。5、成果资料整理与归档:工程测量在工程建设的勘察设计、施工和运营管理各阶段所进行的各种测量工作。在勘察设计阶段测绘大比例尺地形图,在施工阶段建立施工控制网和设计目标的位置放样,在运营管理阶段进行建筑物的变形观测工程控制网的特点: 控制点分布与工程相适应,施工控制网应满足施工放样需要。 施工控制网、变形监测网要求控制点保证某一方向的精度及点之间的相对精度。 施工控制网投影面一般在施工的平均高程面上。 平面控制网常采用工程独立坐标系。工程控制网的布设原则 分级布设逐级控制,有时可布设全面网。要有足够的精度和可靠性。施工控制网和变形监测网的精度一般高于测图控制网。要有足够的点位密度。要有统一的规格,制定规范。工程控制网规范有:城市测量规范、工程测量规范、精密工程测量规范以及一些专业工程测量规范等。地形类别比例尺15001100012000150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