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经典案例(或理论)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87456907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心理学经典案例(或理论)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社会心理学经典案例(或理论)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社会心理学经典案例(或理论)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社会心理学经典案例(或理论)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社会心理学经典案例(或理论)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社会心理学经典案例(或理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心理学经典案例(或理论)(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鸟笼逻辑 挂一种美丽的鸟笼在房间里最显眼的地方,过不了几天,主人一定会做出下面两个选择之一:把鸟笼扔掉,或者买一只鸟回来放在鸟笼里。这就是鸟笼逻辑。过程很简朴,设想你是这房间的主人,只要有人走进房间,看到鸟笼,就会忍不住问你:“鸟呢?是不是死了?”当你回答:“我历来都没有养过鸟。”人们会问:“那么,你要一种鸟笼干什么?”最后你不得不在两个选择中二选一,由于这比无休止的解释要容易得多。鸟笼逻辑的因素很简朴:人们绝大部分的时候是采用惯性思维。因此可见在生活和工作中培养逻辑思维是多么重要。2、 破窗效应 心理学的研究上有个现象叫做“破窗效应”,就是说,一种房子如果窗户破了,没有人去修补,隔不久

2、,其他的窗户也会莫名其妙的被人打破; 一面墙,如果浮现某些涂鸦没有清洗掉,不久的,墙上就布满了乱七八糟,不堪入目的东西。一种很干净的地方,人会不好意思丢垃圾,但是一旦地上有垃圾浮现之后,人就会毫不犹疑的拋,丝毫不觉羞愧。这真是很奇怪的现象。 心理学家研究的就是这个“引爆点”,地上究竟要有多脏,人们才会觉得反正这样脏,再脏一点无所谓,状况究竟要坏到什么限度,人们才会自暴自弃,让它烂究竟。 任何坏事,如果在开始时没有阻拦掉,形成风气,改也改不掉,就好象河堤,一种小缺口没有及时修补,可以崩坝,导致千百万倍的损失。 犯罪其实就是失序的成果,纽约市在80年代的时候,真是无处不抢,无日不杀,大白天走在马路

3、上也会胆怯。地铁更不用说了,车厢脏乱,到处涂满了秽句,坐在地铁里,人人自危。我虽然没有被抢过,但是有位专家被人在光天化日之下,敲了一记闷棍,眼睛失明,从此结束她的研究生涯,使我多少年来谈虎变色,不敢只身去纽约开会。近来纽约的市容和市誉提高了不少,令我颇为吃惊,一种已经向下沉沦的都市,竟能死而复生,向上提高。 因此,当我出去开会,遇到一位犯罪学家时,立即向她求教,本来纽约市用的就是过去课本上讲的破窗效应的理论,先改善犯罪的环境,使人们不易犯罪,再慢慢缉凶捕盗,回归秩序。当时这个做法虽然被人骂为缓不济急,“船都要沉了还在洗甲板”,但是纽约市还是从维护地铁车厢干净着手,并将不买车票白搭车的人用手铐铐

4、住排成一列站在月台上,公开向民众宣示政府整顿的决心,成果发现非常有效。 警察发现人们果然比较不会在干净的场合犯罪,又发现抓逃票很有收获,由于每七名逃票的人中就有一名是通缉犯,二十名中就有一名携带武器,因此警察乐意很认真地去抓逃票,这使得歹徒不敢逃票,出门不敢带武器,以免得不偿失、因小失大。这样纽约市就从最小、最容易的地方着手,打破了犯罪环结(cain),使这个恶性循环无法继续下去。3、 责任分散效应(旁观者效应) 964年3月3日夜3时20分,在美国纽约郊外某公寓前,一位叫朱诺比白的年轻女子在结束酒巴间工作回家的路上遇刺。当她绝望地喊叫:“有人要杀人啦!救命!救命!”听到喊叫声,附近住户亮起了

5、灯,打开了窗户,凶手吓跑了。当一切恢复安静后,凶手又返回作案。当她又叫喊时,附近的住户又打开了电灯,凶手又逃跑了。当她觉得已经无事,回到自己家上楼时,凶手又一次出目前她面前,将她杀死在楼梯上。在这个过程中,尽管她大声呼救,她的邻居中至少有38位到窗前观看,但无一人来救她,甚至无一人打电话报警。这件事引起纽约社会的轰动,也引起了社会心理学工作者的注重和思考。人们把这种众多的旁观者见死不救的现象称为责任分散效应。 对于责任分散效应形成的因素,心理学家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和调查,成果发现:这种现象不能仅仅说是众人的冷酷无情,或道德日益沦丧的体现。由于在不同的场合,人们的援助行为的确是不同的。当一种人遇到

6、紧急情境时,如果只有她一种人能提供协助,她会苏醒地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对受难者予以协助。如果她见死不救会产生罪恶感、内疚感,这需要付出很高的心理代价。而如果有许多人在场的话,协助求助者的责任就由人们来分担,导致责任分散,每个人分担的责任很少,旁观者甚至也许连她自己的那一份责任也意识不到,从而产生一种“我不去救,由别人去救”的心理,导致“集体冷漠”的局面。如何打破这种局面,这是心理学家正在研究的一种重要课题。 4、 帕金森定律 英国出名历史学家诺斯古德帕金森通过长期调查研究,写出一本名叫帕金森定律的书。她在书中论述了机构人员膨胀的因素及后果:一种不称职的官员,也许有三条出路,第一是申请退职,把位子

7、让给能干的人;第二是让一位能干的人来协助自己工作;第三是任用两个水平比自己更低的人当助手。这第一条路是万万走不得的,由于那样会丧失许多权利;第二条路也不能走,由于那个能干的人会成为自己的对手;看来只有第三条路最合适。于是,两个平庸的助手分担了她的工作,她自己则高高在上发号施令,她们不会对自己的权利构成威胁。两个助手既然无能,她们就上行下效,再为自己找两个更加无能的助手。如此类推,就形成了一种机构臃肿,人浮于事,互相扯皮,效率低下的领导体系。 5、晕轮效应 俄国出名的大文豪普希金曾因晕轮效应的作用吃了大苦头。她狂热地爱上了被称为“莫斯科第一美人”的娜坦丽,并且和她结了婚。娜坦丽容貌惊人,但与普希

8、金志不同道不合。当普希金每次把写好的诗读给她听时。她总是捂着耳朵说:“不要听!不要听!”相反,她总是要普希金陪她游乐,出席某些豪华的晚会、舞会,普希金为此丢下创作,弄得债台高筑,最后还为她决斗而死,使一颗文学巨星过早地陨落。在普希金看来,一种美丽的女人也必然有不凡的智慧和高贵的品格,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这种现象被称为晕轮效应。所谓晕轮效应,就是在人际交往中,人身上体现出的某一方面的特性,掩盖了其她特性,从而导致人际认知的障碍。在平常生活中,“晕轮效应”往往在悄悄地影响着我们对别人的认知和评价。例如有的老年人对青年人的个别缺陷,或衣着打扮、生活习惯看不顺眼,就觉得她们一定没出息;有的青年人由于倾慕

9、朋友的某一可爱之处,就会把她看得到处可爱,真所谓“一俊遮百丑”。晕轮效应是一种以偏概全的主观心理臆测,其错误在于:第一,它容易抓住事物的个别特性,习惯以个别推及一般,就像盲人摸象同样,以点代面;第二,它把并无内在联系的某些个性或外貌特性联系在一起,断言有这种特性必然会有另一种特性;第三,它说好就全都肯定,说坏就所有否认,这是一种受主观偏见支配的绝对化倾向。总之,晕轮效应是人际交往中对人的心理影响很大的认知障碍,我们在交往中要尽量地避免和克服晕轮效应的副作用。 6、 霍桑效应(awtrne efect) 心理学上的一种实验者效应。0世纪0-30年代,美国研究人员在芝加哥西方电力公司霍桑工厂进行的

10、工作条件、社会因素和生产效益关系实验中发现了实验者效应,称霍桑效应。 实验的第一阶段是从1924年11月开始的工作条件和生产效益的关系,设为实验组和控制组。成果不管增长或控制照明度,实验组产量都上升,并且照明度不变的控制组产量也增长。此外,有实验了工资报酬、工间休息时间、每日工作长度和每周工作天数等因素,也看不出这些工作条件对生产效益有何直接影响。第二阶段的实验是由美国哈佛大学专家梅奥领导的,着重研究社会因素与生产效率的关系,成果发现生产效率的提高重要是由于被实验者在精神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参与实验的工人被置于专门的实验室并由研究人员领导,其社会状况发生了变化,受到各方面的关注,从而形成了参

11、与实验的感觉,觉得自己是公司中重要的一部分,从而使工人从社会角度方面被鼓励,增进产量上升。 这个效应告诉我们,当同窗或自己受到公众的关注或注视时,学习和交往的效率就会大大增长。因此,我们在平常生活中要学会与她人和谐相处,明白什么样的行为才是同窗和教师所接受和赞赏的,我们只有在生活和学习中不断地增长自己的良好行为,才也许受到更多人的关注和赞赏,也才也许让我们的学习不断进步,布满自信! 7、习得性无助实验 习得性无助效应最早有奥弗米尔和西里格曼发现,后来在动物和人类研究中被广泛探讨。简朴地说,诸多实验表白,通过训练,狗可以越过屏障或从事其她的行为来逃避实验者加于它的电击。但是,如果狗此前受到不可预

12、期(不懂得什么时候到来)且不可控制的电击(如电击的中断与否不依赖于狗的行为),当狗后来有机会逃离电击时,她们也变得无力逃离。并且,狗还体现出其她方面的缺陷,如感到沮丧和压抑,积极性减少等等。 狗之因此体现出这种状况,是由于在实验的初期学到了一种无助感。也就是说,它们结识到自己无论做什么都不能控制电击的终结。在每次实验中,电击终结都是在实验者掌控之下的,而狗会结识到自己没有能力变化这种外界的控制,从而学到了一种无助感。 人如果产生了习得性无助,就成为了一种深深的绝望和悲哀。因此,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应把自己的眼光在开阔一点,看到事件背后的真正的决定因素,不要使我们自己陷入绝望。 8、 证人的记忆

13、证人,在我们的结识里,一般都是提供某些客观的证据的人,就是把自己亲眼看到、亲耳听到的东西如实地讲出来的人。然而,心理学研究证明,诸多证人提供的证词都不太精确,或者说是具有个人倾向性,带着个人的观点和意识。 证人对她们的证词的信心并不能决定她们证词的精确性,这一研究成果令人感到惊讶。心理学家珀费可特和豪林斯决定对这一结论进行更进一步的研究。为了考察证人的证词与否有特别的东西,她们将证人的记忆与对一般知识的记忆进行了比较。 她们让被试看一种简短的录象,是有关一种女孩被绑架的案件。第二天,让被试回答某些有关录象里内容的问题,并规定她们说出对自己回答的信心限度,然后做再认记忆测验。接下来,使用同样的措

14、施,内容是从百科全书和通俗读物中选出的一般知识问题。 和此前发生的同样,珀费可特和豪林斯也发现,在证人回忆的精确性上,那些对自己的回答信心十足的人事实上并不比那些没信心的人更高明,但对于一般知识来说,状况就不是这样,信心高的人回忆成绩比信心局限性的人好得多。 人们对于自己在一般知识上的优势与弱势有自知之明。因此,倾向于修改她们对于信心量表的测验成果。一般知识是一种数据库,在个体之间是共享的,它有公认的对的答案,被试可以自己去衡量。例如,人们会懂得自己在体育问题上与否比别人更好或更差一点。但是,目击的事件不受这种自知之明的影响。例如,从总体上讲,她们不大也许懂得自己比别人在记忆事件中的参与者头发

15、颜色方面更好或更差。 9、罗森塔尔效应 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等人于168年做过一种出名实验。她们到一所小学,在一至六年级各选三个班的小朋友进行煞有介事的“预测将来发展的测验”,然后实验者将觉得有“优秀发展也许”的学生名单告知教师。其实,这个名单并不是根据测验成果拟定的,而是随机抽取的。它是以“权威性的谎言”暗示教师,从而调动了教师对名单上的学生的某种期待心理。个月后,再次智能测验的成果发现,名单上的学生的成绩普遍提高,教师也给了她们良好的品行评语。这个实验获得了奇迹般的效果,人们把这种通过教师对学生心理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使学生获得教师所盼望的进步的现象,称为“罗森塔尔效应”,习惯上也称为皮

16、格马利翁效应(皮格马利翁是古希腊神话中塞浦路斯国王,她对一尊少女塑像产生爱慕之情,她的热望最后使这尊雕像变为一种真人,两人相爱结合)。 教育实践也表白:如果教师爱慕某些学生,对她们会抱有较高盼望,通过一段时间,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怀、爱惜和鼓励;常常以积极态度看待教师、看待学习以及看待自己的行为,学生更加自尊、自信、自爱、自强,诱发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激情,这些学生常常会获得教师所盼望的进步。相反,那些受到教师忽视、歧视的学生,久而久之会从教师的言谈、举止、表情中感受到教师的“偏心”,也会以悲观的态度看待教师、看待自己的学习,不理睬或回绝听从教师的规定;这些学生常常会一每天变坏,最后沦为社会的不良分子。尽管有些例外,但大趋势却是如此,同步这也给教师敲响了警钟。10、 虚假同感偏差 我们一般都会相信,我们的爱好与大多数人是同样的。如果你喜欢玩电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