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品出口现状、问题及对策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87456591 上传时间:2022-09-2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纺织品出口现状、问题及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纺织品出口现状、问题及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纺织品出口现状、问题及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纺织品出口现状、问题及对策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纺织品出口现状、问题及对策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纺织品出口现状、问题及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纺织品出口现状、问题及对策(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国际经贸学院学 年 论 文题目:纺织品出口现状、问题及对策 专 业 贸易经济 班 级 2008级贸易经济 学 号 姓 名 赵雷 指导老师 王涛 二一一年六月纺织品出口现状、问题及对策赵雷摘要:纺织业是我国最早开放进入国际市场的产业,也是我国在国际市场上成长最好、增长最快、发展最完善的产业。然而,我国的纺织品在取得骄人成绩的同时,也存在很多诸如国际贸易环境适应度不高及出口自身不足等方面的问题。我国纺织品出口面对着重重的障碍,如反倾销、绿色贸易壁垒等给出口带来的影响,并且还面对着与成长中国家越来越激烈的竞争。面对现状,本文对纺织企业自身所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转变商品产品市场结构和运营模式,提高纺织

2、品的附加值,走群体化发展道路,提高行业的整体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纺织品出口,市场竞争,绿色壁垒 一、 引言中国是工业化成长水平比较低的国家,以劳动密集型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工业部门纺织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财产。在当前国民经济成长中,纺织品的加工生产和出口对于本国的经济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对世界纺织品的供求平衡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自2001年11月入世后,纺织业在各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长,纺织品出口从2001年的5344亿美元猛增到2006年约16514亿美元。五年中,出口增长了近3倍。1但是,伴随着中国纺织品出口的增加,中美、中欧的纺织品贸易摩擦加剧。自2008年以来,我国纺织生产增速持

3、续下降,特别是08年9月份全球经济危机爆发之后,生产下滑趋势更为明显。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1-8月,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1011亿美元,下降12.49%。其中纺织品出口384.3亿美元,下降14.57%,服装出口626.9亿美元,下降11.17%。8虽然降幅远远小于全国货物贸易整体出口的下降幅度,是几大传统出口产业中跌幅最小的一个行业,但也已经是近10年来纺织服装出口的最惨淡时期了近年来,中国外贸争端的焦点几乎全部集中在纺织品贸易领域,而国内纺织企业恶性竞争是中国纺织品频频遭遇其他国家的反倾销、特保限制措施等制裁的重要原因。3(一) 国外研究现状及成果国外学者对现在我国纺织贸易状况有不同看法

4、:一部分认为中国不应该再以比较优势为基础发展纺织品贸易,而应该立足国内市场,一部分认为中国将主宰世界纺织品贸易,中国将独占50%或更多的市场份额。安德尔森(2004)在论文“纺织品贸易战凸显理论误区”中认为中美、中欧纺织品贸易摩擦显示,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推广到中国这样一个大国的发展战略上时,就出现了致命的硬伤。中国真正的优势在于巨大的国内市场,只有中西部及东北部等潜在市场不断被开发出来,中国的就业问题才能从根本上找到出路。 John Jordan(2005)根据多年对纺织品贸易政策的跟踪研究认为随着贸易自由化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发展,世界纺织品市场出现了一种重组与融合的趋势,40多年来存在

5、于世界纺织品市场方面专门对纺织品进出口贸易进行限制的形形色色的壁垒正在逐步消减。根据乌拉圭回合的纺织品和服装协议(ATC),全球纺织品和服装贸易将从2005年1月1日起取消配额体制,实现纺织品和服装贸易的自由化。中国纺织品出口会迎来更广阔的空间。(二) 国内研究现状及成果作为世界纺织品出口大国,近几年对于中国纺织品贸易,国内学者也作了相应的研究和探讨。赵放(2004)在“纺织品贸易自由化与中国纺织品国际竞争力分析”一文中分本文考察纺织品出口现状及在其中所存在的问题,为我国纺织品企业出口提供对策。析了在纺织品贸易自由化的形势下,对中国纺织品国际竟争力进行了理论定性分析和实证定量分析,并从政府和企

6、业两个角度提出了提高中国纺织品国际竞争力的对策。王林生(2004)在“论中国纺织业竞争优势的构建”中写到:中国纺织业如何保持持久、独特的竞争优势是纺织业目前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从政府、纺织协会、企业三个层次上提出相应措施,希望这些措施能为纺织企业的转变、生存和发展提供有效、可行的决策依据。张礼卿(2005)通过多年研究指出中国纺织品在后配额时代面临着如何继续扩大比较优势,促进出口结构的改善及生产技术、产品质量的提高,并进一步提升出口产品的国际竟争力等问题,同时在接受欧美等发达国家名目繁多的技术贸易壁垒及特保等挑战的同时,从政府、行业组织和纺织企业三个层面分析总结了中国纺织服装业在新的形式下的对

7、策。黄兴年(2005)在论文“中国纺织服装出口企业贫困增长源于对比较优势战略的过分依赖”认为纺织品专业化导致生产能力快速增长,产品供应超过需求,市场价格下降,销售越多,收益反而下降,其结果就是企业的贫困增长。因此,从环境资源的角度讲,应该摆脱对比较优势的充分依赖,改变经济增长对纺织业过分依赖的现状。因此,国内学者对中国纺织品的比较优势与国际竞争力并不完全认同,并且研究集中在中国纺织品的摩擦与纠纷日渐增多,分析产生摩擦的原因,对中国纺织品贸易的发展环境多持有悲观的论调。本文主要对我国纺织品出口现状,进行描述,得出对贸易摩擦和绿色壁垒等出口障碍的解决措施。二、 我国纺织品出口现状纺织服装产业历来是

8、我国国民经济中重要的传统出口创汇产业,出口额占全国出口总额15以上,其进出口贸易的巨额顺差,成为我国增创外汇和积累资金的重要渠道,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我国纺织品出口配额逐步取消,尽管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仍然面临着各种形式的贸易壁垒,但从总体上来看,我国纺织的出口贸易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其贸易顺差进一步扩大。我国加入WTO后,我国纺织品出口额由2001年的534.8亿美元猛增到2009年的1713.32亿美元。八年中,出口额增长了近3倍。2009年,我国纺织品进出口总额为1882.56亿美元,占全国进出口总额的8.5,贸易顺差达1544.08亿美元。纺织

9、品服装出口总值是1713.32亿美元,占全国出口总额的14.3%。进口169.24亿美元,占全国进口总额的1.7% 。在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的所有国家和地区中,美国、日本和香港列居前三位。2009年,我国对美国的纺织品服装出口金额为278.37亿美元,其中,纺织品出口78.88亿美元;服装出口199.49亿美元。我国对日本的纺织品服装出口金额是220.80亿美元,其中,纺织品出口46.35亿美元;服装出口174.45亿美元。我国对香港地区的纺织品服装出口金额是139.98亿美元,其中,纺织品出口69.42亿美元;服装出口70.55亿美元。2009年,我国对欧盟的纺织品服装出口总额为370.79亿

10、美元。其中,纺织品出口86.70亿美元,服装出口284.09亿美元。我国纺织品出口贸易地区结构。主要集中于美国、欧盟和日本。在中美纺织经贸关系上,中美经贸合作关系是互利双赢的。中美两国经济具有很强的互补性,长期以来,我国在向美国出口诸如纺织品服装之类的低附加值产品的同时,也从美国进口大量的高科技含量的产品。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对美国市场的依存度高。我国从1994年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服装出口国以来,纺织品服装出口额约占世界纺织品服装出口总量的五分之一。根据相关统计,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美国市场的比率达20.1。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期内,我国的出口仍将以劳动密集型等轻工业产品为主,其中纺织品服装出口

11、仍将是对美国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同时中美贸易摩擦将继续升温。随着中美贸易顺差逐渐加大,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和分歧在纺织品服装贸易中也愈来愈激烈。在中欧纺织经贸关系上目前存在着贸易壁垒和反倾销障碍。有关我国出口商品(含纺织服装)因不符合进口国环保要求而遭退货的报道屡见报端。例如:欧盟国家曾制定了一个标准,要求服装成衣金属钮扣的福、镍含量不能超过0.05%。我国纺织品受到欧盟TBT限制;在绿色贸易壁垒方面,欧盟纺织产业在技术水平等方面占有优势,刻意以保护生态环境和消费者人身健康为由,对本国产品和进口产品制定严格的标准,其目的是为了保护欧盟自身的纺织产业。三、 我国纺织品企业存在的问题(一)在全球纺

12、织品服装配额被取消的“利好消息”刺激下,使得越来越多的投资商纷纷进入纺织品服装这个充满诱惑的市场。整个行业的产能急剧扩张和中小企业的大量涌入更加加剧了纺织品服装出口市场的无序竞争,增加了贸易摩擦的隐患。(二)劳动力、地租、生产原料和能源价格的上涨加重了纺织服装业的成本负担,从而进一步削弱了纺织品服装出口的价格优势。而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也推动了这一趋势,对出口依存度极高的纺织服装产业来说,就是等于增加成本,从而导致利润减少甚至亏损。(三)我国纺织服装产业的总体技术水平一直徘徊在较低的水平上,这也使得我国纺织服装产业面临着更大的出口压力,技术问题还直接影响着我国纺织服装产业的持久竞争力,影响我国纺

13、织服装品牌的塑造。(四)绿色壁垒对我国的纺织品出口也存在着重大影响,纺织品的出口成本增加,产品竞争能力下降。为了通过技术性贸易壁垒,纺织服装企业被迫采取各种措施,如:使用进口原材料,改进技术工艺,增加检验项目,取得各种认证,加大技术改造投入等,这些措施都大大提高了出口产品成本,使企业的成本负担增加,在国际市场上失去了价格优势。出口企业减少了贸易机会,使国外市场份额降低甚至退出国外市场。四、 解决当前状况需采取的措施我国纺织服装产业要提高纺织品服装的附加值、转变产品定位及市场结构和运营模式、注重产品认证以及创立自主品牌、形成自己在世界范围内产业供产销等环节的完整的产业链,走集群化发展的道路,以突

14、破国际贸易壁垒限制,提高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一)积极开拓多元化市场长期以来,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市场相对集中于美国、欧盟、日本等国家和地区,这就使得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的依赖性和不稳定性不断增强。在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的影响下,美国从加拿大和墨西哥进口的纺织品及服装的数量几乎翻了一番,而从亚洲国家的进口数量却下降了一成。因此,我国纺织品出口要降低市场过度集中所带来的风险,必须巩固原有的欧美高端市场的份额,同时,还要不断积极地开拓新兴市场,大力发展与中亚、非洲、拉美及东欧国家的贸易往来,这样,才能促进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的持续稳定和协调发展。(二)努力培育自主品牌目前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贸易中,有一半以上的

15、服装出口是来料加工,30%左右的出口是由进口国提供商标、款式进行复样加工,自己的品牌仅占10%左右。大多属于定牌生产或贴牌生产的纺织品服装出口,纺织品服装出口的综合竞争力较弱,市场扩张能力和企业盈利能力普遍低下。因此,我国纺织服装产业以产能扩张为主的传统发展模式必须加以改变,大力培育和提升纺织品服装自主品牌,依靠技术和品牌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提高出口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三)注重质量认证,突破贸易壁垒近年来,欧盟范围内国家对纺织品服装实施了严厉的保护措施,提出越来越苛刻的生态环保要求,陆续发布的包括禁用染料和其他化学品等法规已形成相关针对性的贸易壁垒,欧盟所有成员统一响应行动。所以,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企业一定要根据产品不同的最终输出国,适用不同的产品质量标准,在生产过程中严格把好质量关和产品检验关。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企业的生产和认证应积极以绿色纺织品和生态纺织品为宗旨,要努力以适应世界消费潮流和纺织品服装的发展趋势为先导。(四)构建纺织服装产业集群纺织服装产业是典型的具规模性的产业,实现了规模经济,才能真正实现产业本身低成本的优势。我国纺织品服装企业数量巨大,但是大多数纺织服装企业的规模和研发水平都很落后。因此就更需要纺织品服装外贸企业和生产企业协同合作,通过跨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