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民政联合解决流浪乞讨人员身份问题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87456487 上传时间:2023-10-3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82.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安民政联合解决流浪乞讨人员身份问题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公安民政联合解决流浪乞讨人员身份问题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公安民政联合解决流浪乞讨人员身份问题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公安民政联合解决流浪乞讨人员身份问题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公安民政联合解决流浪乞讨人员身份问题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安民政联合解决流浪乞讨人员身份问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安民政联合解决流浪乞讨人员身份问题(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公安民政联合解决流浪乞讨人员身份冋题发布时间:2017年12月15日V12月13日,来宾市公安局和来宾市民政局联合召开办理滞留流浪人口乞讨人员户口工作联席会,就解决滞留流浪人口乞讨人员“身份”问题进行了商讨。这标志着来宾市解决 流浪人员乞讨人员户 口问题进入了实质性阶段。它意味我市 城区 57 名流浪人员乞讨人员 将会获得身份证,享受城镇居 民应该享受到的待遇。这是我市结合创 建文明城市,学习十 九大采取的又一大举措。会上,市公安局党委委员、副局长黄瑞标强调,对滞留 流浪乞讨 人员户口落实,让他们享受到应该享受的待遇,是 公安机关贯彻十九 大精神和国家扶贫攻坚计划的一项重要 举措。黄瑞标指出,

2、滞留流浪乞讨人员应该纳入救助体系。一 要提高政 治站位。充分认识到为滞留流浪乞讨人员解决实际 问题的重要意义; 二要落实责任。公安机关和民政部门要切 实担负起部门的责任,认真 排查、核实,做到底数清、情况 明,做到各司其职,做好救助和户口 办理、救济等各方面的 工作;三要相互配合。建立帮助滞留流浪乞讨 人员的长效机 制,让滞留流浪乞讨人员享受到应该享受的待遇,充分 体现 党委政府的关怀;四要抓好宣传工作。让全社会都来关心关 注和 支持、 参与滞留流浪乞讨人员的工作, 形成强大的合力据市救助管理站站工作人员苏艳艳介绍,今年以来,该 救助站共 接待和救助流浪、乞讨人员 867 人次,其中流浪未 成

3、年人 15 人,接 送流浪孩子回家 8 人次。截止目前,光是 滞留的流浪乞讨人员就达 65 名。由于这些人大多数身患疾 病,也不知道自己姓名、家庭住址,这 让我们在安置过程中 遇到了不少难题。 “目前,我们只能分别将他们 安置在兴宾区 华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来宾市红水河护养院。 ”据了 解,65 名流浪乞讨人员中,滞留 2 年以上的流浪乞讨人员 57 名, 经 多方查找均无法找到他们的亲人。向市民政局副局长叶永集了解到,今年十九大召开后, 习总书记 提出要关注弱势群体, 民政局经过对十九大精神进 行认真学习, 认为, 如果这些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有了身份证, 就可以为他们办理城镇医疗 保险、解决医

4、疗救治问题,还可 以申请低保等,并已向市公安户政部 门提出申请,以便保护 滞留流浪乞讨人员的合法权益,让他们共享城 镇居民待遇。“我们接到申请后, 非常重视。 因为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 要关 注弱势群众,城市流浪乞讨人员作为合法公民,理应享 受社会同等待 遇。但是,解决他们的户口问题,我们都没遇 到过,也没有具体法规 依据,通过多方打听,我们发现南宁 市曾经有过这方面的经验,我们便抽调户政等警种组成考察 组,前往南宁学习。”黄瑞标说。经过双方协商,当天达成一致意见,即由民政部门提供 流浪乞讨人员基本资料,公安和民政部门根据国务院办公 厅关于解决无户口人员登记户口问题的意见(国办【 2015】96

5、 号)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无户口人员登记户口工作的通知(桂政办发【2016】45 号)文件精神,结合来宾实际,为滞留来宾市的 57 名流浪乞讨人 员办理户口和身份证。“目前我们已经完成了对 57 名流浪乞讨人员的照片采集 和抽血 工作。下一步,我们将通过比对等,核查这些人员是 否有身份信息或 是下落不明人员,并通过全国人口打拐库, 核查是否被拐人员。如果 都不是,我们将尽快帮他们登记户 口,并办理好身份证。”市公安局 户政支队副支队长陈祖敏说。陈祖敏说,他们将尽快为这些人员办集体户口,以便救 助部门帮求他们办理城镇医保、申请低保,享受国家多项惠 民政策和公民就享有的权利,让他们得到应有的尊重。户政支队支队长郑景谦表示,民政部门将所需材料收集 齐全,上报公安机关后将可为这些流浪乞讨人员办结落户手 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