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结构学课后习题答案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87454781 上传时间:2024-01-24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1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体结构学课后习题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人体结构学课后习题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人体结构学课后习题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人体结构学课后习题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人体结构学课后习题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体结构学课后习题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体结构学课后习题答案(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基本组织第一节 上皮组织1. 试述被覆上皮的共同结构特点和主要功能。结构特点:被覆于器官表面细胞多排列紧密,间质少,细胞有极性,无血管靠结缔组织供给营养,神经末梢丰富功能多样,如保护、吸收等主要功能:保护、吸收、分泌和排泄等2.被覆上皮的分类原那么是什么?简述不同上皮的主要分布与功能。分类原那么:细胞的基底面是否都附着于基膜、垂直切面的形态被覆上皮名称主要分布功能单层上皮单层扁平上皮称于心血管和淋巴管腔面皮分布在胸膜腹膜和心包膜间皮单层立方上皮单层柱状上皮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杯状细胞能分泌黏液,从而润滑和保护上皮复层上皮复层扁平上皮复层鳞状上皮复层扁平上皮有很强的机械保护作用和修复能力

2、。皮肤的表皮为角化的复层扁平上皮,其表层细胞充满角蛋白,有强保护作用。复层扁平上皮与深部的结缔组织间以犬牙交错形式接触,以增大两者的接触面,此处结缔组织毛细血管丰富,利于合上皮的物质交换。变移上皮移行上皮防止尿液侵蚀3.试比较微绒毛和纤毛结构与功能的异同同:都是细胞膜和细胞质伸出的细小指状突起异:结构功能微绒毛微绒毛为细胞表面由细胞膜和细胞质伸出的细小指状突起,其中轴的细胞质含有纵行的微丝。微绒毛显著扩大了细胞表面积,利于细胞对物质的吸收。纤毛纤毛是细胞游离缘细胞膜与细胞质伸出的细长突起,较微绒毛粗而长。纤毛具有向一定方向做节律性摆动的能力,能把黏附在上皮表面的分泌物和颗粒状物质向一定方向推送

3、。第二节结缔组织1.疏松结缔组织中的主要细胞有哪几种?各有何结构和功能特点?结构特点功能成纤维细胞扁平有突起,染色嗜碱性,核糖体、粗面质网丰富。分泌纤维、基质。巨噬细胞有伪足、突起,染色嗜酸性,有溶酶体、吞噬小泡。1. 趋化性与变形运动2. 识别、粘附和吞噬功能3. 分泌功能4. 参与免疫应答浆细胞圆形或卵圆形,嗜碱性,有粗面质网、高尔基复合体。分泌抗体肥大细胞胞体较大,呈圆形或卵圆形,核较小,胞质中充满粗大的嗜碱性颗粒。肥大细胞将颗粒容释放至细胞外,引起过敏反应。脂肪细胞胞体较大,呈圆球形或因常相互挤压而成多边形。能合成和贮存脂肪作为能源,并参与脂类代。未分化的间充质细胞形态似成纤维细胞,但

4、胞体较小。保持着胚胎时期间充质细胞的一些分化潜能,在生理性再生和炎症与损伤修复时,能分化为成纤维细胞、脂肪细胞、皮细胞和平滑细胞等。2.软骨细胞的结构特点和功能是什么?3. 试述成骨细胞、骨细胞和破骨细胞的结构特点与功能。结构特点功能软骨细胞软骨细胞的大小、形态不一,近软骨膜的边缘部位细胞小而扁圆,为较幼稚的软骨细胞;自边缘向中央,软骨细胞渐趋成熟,胞体呈椭圆和圆形,核圆,着色浅,核仁清楚,胞质嗜碱性。合成纤维和基质成骨细胞分布于骨组织表面,胞体较骨原细胞大,呈矮柱状或椭圆形,有细小突起,近骨表面的突起常深入骨质表面的骨小管中,并与该处的骨细胞突起发生连接。核圆,核仁明显,胞质嗜碱性,含丰富的

5、碱性磷酸酶。成骨细胞向骨质表面分泌胶原纤维和基质,形成类骨质。成骨细胞在成骨的过程中自身也被埋入骨质中,成为骨细胞。骨细胞为扁圆形多突起的细胞,胞质弱嗜碱性。骨细胞能在甲状旁腺激素和降钙素的调控下,进行较弱的溶骨和成骨,参与血钙浓度的调节。破骨细胞是一种多核的大细胞,细胞直径可达100m,有2100个核,胞质嗜碱性。破骨细胞有极强的溶骨能力。4.试述红细胞的形态结构、正常值及功能。5.试述各类白细胞结构特点、正常值及功能。结构特点正常值功能红细胞直径约7.58.5m,呈双凹圆盘状,中央较薄,周缘较厚。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也无细胞器,胞质充满血红蛋白。成人每升血液血红蛋白的平均含量,男性为12

6、0150g/L,女性为105135g/L。血红蛋白能携带氧气和部分二氧化碳。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细胞呈球形,直径1012m,细胞核呈杆状或分叶状,叶与叶之间有细丝相连,可分25叶,正常人以23叶为多。胞质含有许多细小的淡红色和淡紫色的颗粒,分布均匀。中性粒细胞具有活跃的变形运动和吞噬功能。嗜酸性粒细胞细胞呈球形,直径1015m,核常分2叶,胞质充满粗大均匀的嗜酸性颗粒。嗜酸性粒细胞能吞噬抗原抗体复合物,释放组胺酶分解组胺,抑制过敏反应。嗜酸性粒细胞还能借助抗体和补体与某些寄生虫幼体结合,释放颗粒物质,杀死寄生虫。啫碱性粒细胞细胞呈球形,直径1012m。胞核分叶和呈S型或不规那么形,着色较浅。胞质含

7、有大小不等、分布不均的嗜碱性颗粒。与肥大细胞的分泌物相同,也参与过敏反应。单核细胞是白细胞中体积最大的细胞,直径1218m,呈圆形或椭圆形。核呈肾形和马蹄铁形,染色质细网状,着色较浅。保质丰富,呈弱嗜碱性,含少量嗜天青颗粒。单核细胞具有活跃的变形运动、明显的趋化性和很强的吞噬功能。淋巴细胞细胞呈球形,直径68m的为小淋巴细胞,直径912m的为中淋巴细胞,直径1320m的为大淋巴细胞。小淋巴细胞的核为圆形,一侧常有浅凹,染色质浓密呈块状,着色深,胞质很少。大、中淋巴细胞的核椭圆形,染色质较疏松,着色较浅,胞质较多。淋巴细胞的功能是参与特异性的免疫反应。6.解释:同源细胞群、骨单位、网织红细胞。同

8、源细胞群:同源细胞群是由一个软骨细胞分裂增殖形成的软骨细胞群,每个同源细胞群有28个软骨细胞。骨单位:又称哈佛氏系统,骨单位是长骨起支撑作用的主要结构,位于、外环骨板之间。骨单位是以中央管为轴心,由420层呈同心圆的骨板层层环绕形成的长筒状结构。网织红细胞:是成人外周血液中未成熟的红细胞,细胞中有残留的核糖体,呈嗜碱性网状颗粒,数量达红细胞总数的0.51.5%,是反映骨髓造血的功能指标。第三节肌组织1.什么是肌节?骨骼肌纤维为长柱形多核细胞,长140mm,直径约10100m,肌膜的外面有基膜紧密贴附。一条骨骼肌纤维含有几十个甚至几百个细胞核。核呈椭圆形,位于肌膜下方。肌浆含有许多与细胞长轴平行

9、排列的肌原纤维。在骨骼肌纤维的横断面上,肌原纤维呈点状,聚集成许多小区。每条肌原纤维上都有明暗相间的带,两者交替排列。同一骨骼肌纤维中所有肌原纤维的明带和暗带都排在同一平面上,构成肌纤维表面明暗相间的横纹。肌原纤维上的明带又称I带,暗带又称A带,A带中部有一条浅色窄带称H带,H带中央有一条色深的M线。I带中央有一条深色的Z线。相邻两条Z线之间的一段肌原纤维称肌节,其长度等于1/2I带A带1/2I带,每条肌原纤维是由许多肌节重复排列而成的,因此肌节是肌原纤维的结构单位和骨骼肌纤维收缩的基本功能单位。2.横小管和纵小管的结构和功能是什么?何谓三联体?横小管:结构:是肌膜向肌浆凹陷而成的小管,其走行

10、方向与肌原纤维的长轴垂直。人与哺乳动物的横小管位于A带与I带交界处。横小管在同一水平的肌膜上从多个角度向横向延伸,环绕在每条肌原纤维周围,并相互吻合。功能:横小管可将肌膜的兴奋迅速传到每个肌节。纵小管:结构:是肌纤维特化的滑面质网。在相邻横小管之间,呈纵向排列,包绕每一条肌原纤维,也称肌浆网。位于横小管两侧的肌浆网膨大,彼此连通,呈扁囊状,称终池,每条横小管与其两侧的终池共同构成三联体。功能:肌浆网的膜上有丰富的钙泵,能将肌浆中的Ca2+泵入肌浆网中,从而起储存及调节肌浆中Ca2+浓度的作用。3.阐述闰盘的结构与功能。结构:心肌纤维呈短杆状,有分支,端端相连,连接处称闰盘。闰盘位于Z线水平,由

11、相邻两个肌纤维分支相互嵌合而成,呈阶梯状。在阶梯的横位接触面上有中间连接和桥粒,起抗力作用。在连接的纵位部分,有缝隙连接,起传递电信号的作用,使心肌纤维收缩同步化。4.与骨骼肌相比,心肌的超微结构有何特点?心肌肌原纤维不如骨骼肌发达,粗细不均。横小管数量少,管径粗,位于Z线水平。肌浆网稀疏,终池较小而少,多见横小管与一侧的终池形成二联体,肌浆网不发达,贮Ca2+能力差,但可从细胞外摄取Ca2+。闰盘位于Z线水平,由相邻两个肌纤维分支相互嵌合而成,呈阶梯状。在阶梯的横位接触面上有中间连接和桥粒,起抗力作用。在连接的纵位部分,有缝隙连接,起传递电信号的作用,使心肌纤维收缩同步化。第四节神经组织1.

12、试述神经元胞体的结构特点。胞体是维持整个神经元代和生长的中心,也是接受和传递神经冲动的枢纽,主要位于大脑和小脑的皮质、脑干和脊髓的灰质以及神经节,其形态多样,大小不等,由细胞膜细胞核细胞核和细胞质构成。1细胞膜:是可兴奋膜,具有接受刺激、处理信息、产生和传导神经冲动的功能。2细胞核:位于胞体中央,大而圆,着色浅核仁明显。3细胞质光镜下其特征性结构为尼氏体和神经原纤维。尼氏体:具强嗜碱性,呈斑块状或细颗粒状。电镜下,尼氏体由发达的粗面质网和游离核糖体构成,说明神经元具有活跃的蛋白质合成功能。神经原纤维:经镀银染色神经元纤维呈棕黑色细丝,交织成网,并伸入树突和轴突。电镜下神经原纤维由神经丝和微管构

13、成,它们构成神统的细胞骨架,并参与物质运输。2.化学突触由哪几部分组成?如何传递神经冲动?组成:突触前成分、突触间隙、突触后成分如何传递神经冲动:突触前、后成分彼此对应的细胞膜,分别称突触前膜和突触后膜,两者之间有一1530nm的突触间隙。电镜下突触前成分含有许多突触小泡,含神经递质。突触前膜和突触后膜均较一般细胞膜略厚,突触后膜中有受体分布。当神经冲动传至突触前膜时,突触小泡以胞吐方式将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受体,引起突触后膜的兴奋或抑制。3.神经胶质细胞主要有哪几种?各有何主要功能?主要功能中枢神经系统的神经胶质细胞星形胶质细胞1起支持和绝缘作用:有的突起末端膨大形

14、成脚板,分布于脑和脊髓表面那么构成胶质界膜;包绕于毛细血管壁外那么构成血脑屏障的神经胶质膜。2能分泌神经营养因子,能增生分裂形成胶质瘢痕。少突胶质细胞它是中枢神经系统的髓鞘形成细胞。小胶质细胞一般认为小胶质细胞是血液单核细胞演变而成,具有吞噬功能。室管膜细胞室管膜细胞可分泌脑脊液。周围神经系统的神经胶质细胞神经膜细胞施万细胞参与周围神经系统中神经纤维的构成。施万细胞也能分泌神经营养因子,促进受损伤的神经元存活及其轴突再生。卫星细胞4.有髓神经纤维是如何形成的?1周围神经系统的有髓神经纤维:由轴突、髓鞘和神经膜构成。髓鞘是由神经细胞的细胞膜反复包卷轴突并相互融合形成,神经膜细胞最外面的一层胞膜与

15、其表面的基膜形成神经膜。神经膜细胞往往一个接一个地包卷在轴突外面。相邻施万细胞之间不相连,此处轴膜裸露,称郎飞结。相邻两个郎飞结之间的一段神经纤维称结间体,因此一个结间体外周部分即为一个施万细胞。2中枢神经系统的有髓神经纤维:其结构与周围神经系统的有髓神经纤维基本相同,但形成髓鞘的细胞是少突胶质细胞。第二章运动系统第一节骨和骨连接1.简述骨的形态和构造。形态:长骨、短骨、扁骨、不规那么构造:骨质、骨膜、骨髓2.关节的基本构造有哪些?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3.颈、胸、腰椎在形态上各有哪些主要特征?颈椎:有横突孔胸椎:有横突肋凹腰椎:无横突孔和横突肋凹4.计数肋骨的体表标志有哪些?柄与体连接处微向前突称胸骨角,可在体表摸到,向后平对第4胸椎体下缘,两侧平对第2肋,是计数肋的重要标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