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达峰碳中和专题宣讲讲稿新形势下碳中和智慧园区实现路径的探讨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87454635 上传时间:2022-11-1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碳达峰碳中和专题宣讲讲稿新形势下碳中和智慧园区实现路径的探讨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碳达峰碳中和专题宣讲讲稿新形势下碳中和智慧园区实现路径的探讨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碳达峰碳中和专题宣讲讲稿新形势下碳中和智慧园区实现路径的探讨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碳达峰碳中和专题宣讲讲稿新形势下碳中和智慧园区实现路径的探讨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碳达峰碳中和专题宣讲讲稿新形势下碳中和智慧园区实现路径的探讨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碳达峰碳中和专题宣讲讲稿新形势下碳中和智慧园区实现路径的探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碳达峰碳中和专题宣讲讲稿新形势下碳中和智慧园区实现路径的探讨(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碳达峰碳中和专题宣讲讲稿:新形势下“碳中和”智慧园区实现路径的探讨碳达峰碳中和专题宣讲讲稿:新形势下“碳中和”智慧园区实现路径的探讨 一、碳达峰与碳中和的政策背景 应对气候变化巴黎协定代表了全球绿色低碳转型的大方向,是保护地球家园需要采取的最低限度行动,各国必须迈出决定性步伐。22X年9月22日,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发表重要讲话,他郑重宣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0年前实现碳中和。” 中国切实履行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等环境相关条约义务,已提前完成2X年应对气候变化和设立自然保护区相关目标

2、。同时,也愿承担与中国发展水平相称的国际责任,为全球环境治理贡献力量。202X年9月3日,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峰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他郑重承诺,“中国将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继续作出艰苦卓绝努力,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6年前实现碳中和,为实现应对气候变化巴黎协定确定的目标作出更大努力和贡献。” 绿色经济是人类发展的潮流,也是促进复苏的关键。2年11月12日,习近平主席在第三届巴黎和平论坛发表视频致辞,他指出,“我提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力争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中方将为此

3、制定实施规划”。 全球变暖不会因新冠疫情停下脚步,应对气候变化一刻也不能松懈。202X年11月17日,习近平主席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二次会晤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有力的政策和举措,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他还郑重承诺,“我们将说到做到!” 中国为达成应对气候变化巴黎协定作出重要贡献,是落实巴黎协定的积极践行者。202X年12月12日,习近平主席在气候雄心峰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他进一步宣布:“到0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2年下降5以上,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25左右,森林蓄积

4、量将比20X年增加60亿立方米,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亿千瓦以上。” 02X年12月6日至18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xx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是02X年要抓好的八项重点任务之一。 22年3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研究促进平台经济健康发展问题和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基本思路和主要举措。他强调,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要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拿出抓铁有痕的劲头,如期实现30年前碳达峰、200年前碳中和的目标。 那么,对于企业或行业来说,该如何去思考呢?我

5、们认为,在碳排放端,要降低能源消费总量、降低能源碳强度,通过调整产业结构、节能和提高能效等方式降低能源消费总量,通过能源生产清洁化和能源消费电气化降低能源碳强度。通过光伏、风电、核电、水电、氢能等使能源生产清洁化,通过电动汽车、电采暖等实现能源消费电气化。 在碳吸收端,要增加碳移除、负排放,通过增加碳捕集、增加负排放等来实现。现在,很多互联网公司,包括华为、腾讯等,也在积极地做这些技术储备。 二、碳中和的解决方案 (一)低碳时代能源发展方向 1.发展现状 202年,我国能源活动碳排放占全社会碳排放的87,控制能源生产消费碳排放是实现碳达峰目标的关键。 发展方向 要以能源生产清洁化、能源消费电气

6、化为方向,着力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效率、严控化石能源总量,构建清洁主导、电为中心的现代化能源体系。 3.发展目标 能源发展与碳脱钩、经济发展与碳脱钩。 (二)市碳达峰、碳中和的实施情况 20X年,xx市碳强度比202X年下降2以上,超额完成“十三五”规划目标,碳强度为全国省级地区最低。同时,作为全国首批开展碳排放交易试点省市,xx市自2X年正式启动了碳市场工作。截至202X年年底,纳入xx市试点碳市场管理的重点碳排放单位(年度碳排放超过000吨以上)共834家,覆盖电力、热力、航空等八个行业,参与履约的重点碳排放单位1实现履约。此外,xx市碳交易市场总体供需平衡,成交价格保持增长趋势。202

7、X年,x市试点碳市场配额成交量为470万吨,成交额为45亿元,碳排放配额成交均价最高达到8713元/吨,在六大碳排放权交易所中名列榜首。 20年1月23日,xx市长在x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十四五”时期“生态文明明显提升”。碳排放稳中有降,碳中和迈出坚实步伐,为应对气候变化做出x示范。他要求,突出碳排放强度和总量“双控”,明确碳中和时间表、路线图。 (三)当前“碳中和”智慧园区面临的挑战 在02X年能源“双控”、202年电力体制改革、202X年碳中和等政策导向下,用户重点围绕“节能降本、碳减排”展开行动。一方面,政府通过“双控”,即能源消费总量和万元GD能

8、耗等指标实现节能;另一方面,用户通过节能降本,即提升企业用能效率,降低企业用能成本等方式实现节能。同时,政府通过碳达峰、碳中和来实现低碳或零碳,用户通过碳减排来实现低碳或零碳。 (四)未来“碳中和”智慧园区需求的变化 随着碳中和目标的提出,未来“碳中和”智慧园区用能需求排序也将发生变化,能源绿色、低碳的需求将不断扩大,尤其对于政府重点关注的控排企业地位将大幅提升。 202年12月25日,生态环境部部务会议审议通过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并于20X年2月1日起施行。办法规定,属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行业、年度温室气体排放量达到2.6万吨二氧化碳当量的温室气体排放单位,被

9、列入温室气体重点排放单位名录。名录涉及的行业最初仅覆盖发电行业,现在范围在逐步扩大,最终将覆盖发电、石化、化工、建材、钢铁等行业。办法还规定,被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重点排放单位,不再参与地方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市场。 三、碳中和的案例分析 (一)碳中和的实现路径 碳中和的实现路径可以概括为:第一,调研摸底;第二,制定近期、中期及远期目标;第三,制定碳达峰、碳中和路线图;第四,制定碳中和规划;第五,优选企业开展碳中和示范;x,提出政策建议。 以金风科技为例,碳中和的实现路径分为:第一,确定排放边界;第二,预估排放量;第三,节能减排;第四,实施碳核查;第五,通过碳交易实现碳中和。 (二)碳中和的

10、关键举措碳中和的关键举措是节能减排措施,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减少外购电力。主要举措为最大限度利用可再生能源、产业节能等。可再生能源主要表现为零碳电源,如分散式风电、分布式光伏、电储能、水蓄能等,最大限度实现可再生能源在“碳中和”智慧园区内消纳,提升园区绿色度至%以上。产业节能主要表现为依托行业节能,实现源端能耗降低15%以上。 另一方面,外购电力绿色化。主要举措为绿电交易、碳排放交易等。一是通过绿电交易提高全社会用电量中绿电占比,实现节能减排领域的资源优化,降低污染治理的成本和交易成本,提高环境治理的效率;二是通过碳排放交易权、CR交易等实现碳中和。 我们也可以将之概括为“三减碳

11、一平台”,其中,一平台指的是能源管控平台。在供能侧,我们要重点关注新能源减碳;在用能侧,我们要重点关注节能减碳;在交易侧,我们要重点关注交易减碳。 1.基于智能微网的园区零碳电源解决方案 深度挖掘分布式发电,结合储能、蓄能配置定制智能微网,实现园区内充分消纳,减少园区外购电量。 2.基于工艺特性的行业节能解决方案 创建生态圈,如设计院、产品或技术公司、行业协会等,依据不同行业工艺特性开展针对性节能,为园区从源端节省能源5%至15%,有效降低碳排放。 在工业领域,要主导产业及高耗能产业节能措施,在电子信息方面,如恒温恒湿厂房能耗管理、系统能效管理、电能质量管理等;在装备制造方面,如动力设备节能改

12、造等;在生物工程和医药方面,如冷凝水及工业废热回收、多效蒸发等;在汽车及交通设备方面,如工艺余热回收用于表面处理、热风喷涂等;在数据中心方面,如热管自然冷却、湿膜加湿技术等。 在建筑领域,如动力设备节能、能效平台系统能效管理、水蓄能-空调系统优化等。在交通领域,如充电桩合理布局、充电有序管理等。此外,还有公共机构领域,等等。 .依据交易政策的绿色交易解决方案 在碳交易方面,如碳排放权交易、CCE交易等;在绿电交易方面,如推动绿电进京、开展绿电交易等。 (三)打造近零碳排放示范园区 1.最大限度利用可再生能源 充分挖掘园区内可再生能源,如分布式光伏、地热能等,最大限度提升可再生能源利用占比。 2

13、.提升能效和减排 抓大放小,针对园区内重点碳排放企业,结合园区行业特点实施节能及脱碳。 3.通过碳交易实现碳中和 以中国首个可再生能源“碳中和”智慧园区金风科技为例,实现园区智能微网最大限度使用可再生能源,在202X年1月1日至202X年2月3日期间,所有与温室气体排放相关的生产经营活动所产生的温室气体,通过购买等量的风电项目进行抵消,实现碳中和。 20X年,金风“碳中和”智慧园区快速认证的关键因素有:园区零碳绿电自发自用、园区节能多项措施并举、园区能源数字化管理等。 金风“碳中和”智慧园区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其实现历程可以划分为:金风多能互补智能微网示范工程(一期)、能效管

14、理与节能、制冷节能与污水处理、金风智能微网示范项目(二期)等。 四、关于碳达峰与碳中和的几点建议 (一)加大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不断优化能源结构 加大宣传范围和考核力度,建立重点企业管控名单,通过产业扶持与低碳履约相结合明确企业绿电使用责任与考核指标,鼓励工商业利用自身屋顶等闲置空间开展绿色能源建设,提升园区可再生能源占比,充分享受新能源政策红利。 (二)探索开展未来“碳中和”智慧园区示范应用 因地制宜,结合自身产业特点优选2至3个示范区或行业开展“碳中和”智慧园区先进技术示范应用,打造近零示范区,构建绿色智慧城市。 (三)搭建“碳中和”智慧园区能源管理平台,实现园区高效管理 提前规划,适时推进搭建区域智慧能源一体化管理平台,利用数字化技术进行精细、精准设计,助力绿色发展,为人类奉献碧水蓝天,给未来留下更多资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