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大嵩江大桥盖梁技术方案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87453560 上传时间:2023-08-08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2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宁波大嵩江大桥盖梁技术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宁波大嵩江大桥盖梁技术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宁波大嵩江大桥盖梁技术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宁波大嵩江大桥盖梁技术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宁波大嵩江大桥盖梁技术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宁波大嵩江大桥盖梁技术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宁波大嵩江大桥盖梁技术方案(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宁波象山港公路大桥及接线工程施工技术方案报审表(A-3)施工单位: 杭州市交通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合同号: 03 致(监理工程师) J2监理办 :现报上 大嵩江大桥盖梁 工程的技术、工艺方案、方案详细说明和图表见附件,请予审查和批准。附件:技术、工艺方案说明和图表 技术负责人: 年 月 日监理单位意见:总监理工程师: 年 月 日建设单位意见: 年 月 日 监理单位: 宁波市鄞州交通工程监理有限公司 编 号: 03/A3/0018 盖梁实施性施工组织方案一、 工程概况本合同段起点位于宁波市东钱湖管委会管理区,终点位于宁波市鄞州区塘溪镇,里程桩号为K11+400K21+485,合同段长度10.183

2、5公里。本项目采用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设计速度100KM/h,路基宽度26m。全线采用全封闭、全立交,桥梁设计荷载:公路-级;设计洪水频率:1/100设计安全等级:除大嵩江特大桥一级外其余均为二级环境类别:II类桥梁宽度:(1)标准段主线单幅桥宽12.46m;(2)A匝道1、2号大桥桥宽14.9m; (3)A匝道中桥桥宽22.9m;大嵩江大桥:左幅全长:1783.997m,左幅桥中心桩号为:K18+789.999,右幅全长:1783.787m,右幅桥中心桩号为:YK18+789.894,交角125,110,90度。大嵩江大桥桥墩采用圆柱式墩,基础为钻孔灌注桩基础。其中桩径1.2为6根,1.4为

3、110根,1.6为166根。部分桩基础按嵌岩桩设计,要求基础嵌入中风化岩层不小于3米,中风化岩层的饱和单轴抗压强度不小于30Mpa。桥台采用柱式台、桩基础,重力台、浅基础。其中大嵩江大桥,共有有盖梁119个,台帽4个。二、测量放样 1、采用的技术原则及设备(1) 坐标系采用坐标系统,由设计单位提供;(2) 高程基准采用基准高程,由设计单位提供;(3) 测角和测距采用日本PTSV2型全站仪;(4) 水准测量采用光DSZ2型自动安平水准仪及配套水准尺。 2、盖梁施工测量控制方法根据设计提供的控制点及自测加密闭合的导线点为基准,用全站仪采用坐标法进行放样。 标高采用水准仪和钢尺放样。三、钢筋的制作和

4、安装在钢筋加工前先将弯曲的钢筋调直,并按照设计图纸要求,将各部位的钢筋在库棚内事先加工好,按规格编号分批堆放,不得混乱,并做好防锈、防污措施。在立好盖梁底模,放出盖梁样后,开始安装钢筋。其骨架的型号、规格尺寸、间距等必须符合设计图纸的要求和施工规范要求。钢筋的接头采用搭接焊,焊接时两钢筋搭接端部预先折向一侧,使两接合钢筋轴线一致。受力钢筋的焊接或绑扎接头设置在内力较小处,并错开布置,接头间距离复合规范要求。电焊焊接和绑扎接头与钢筋弯曲处的距离不小于10倍钢筋直径,也不位于构件的最大弯矩处。钢筋拼装前,检查每根有焊接接头钢筋的焊缝有无开焊、变形;拼装时,在焊接的位置用楔形卡卡住,防止电焊时局部变

5、形,待所有焊接点卡好后,先在焊缝两端点焊定位,然后进行焊缝施焊。骨架焊接时不同直径的钢筋的中心线应在同一平面上,施焊顺序宜由中到边对称的向两段进行,先焊骨架下部,后焊骨架上部;相邻的焊缝采用分区对称跳焊药皮随焊随敲。钢筋的交叉点用铁丝绑扎结实,必要时用点焊焊牢。钢筋的焊接、主筋、弯起钢筋、箍筋的制作加工必须按设计图纸的要求制作加工,还必须符合施工规范要求。钢筋骨架安装后在钢筋与模板间加垫块以保证保护层厚度,其厚度必须符合要求,并错开绑扎在钢筋上;非焊接骨架的多层钢筋之间用短钢筋支垫,以保证位置准确。钢筋安装完毕,通过自检和现场监理检验,符合要求后签证,才能进入下一道工序。钢筋加工及安装实测项目

6、:项次 检查项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mm)检查方法和频率1受力钢筋间距 20每构件检查2个断面,用尺量2箍筋 +0,-20每构件检查510个间距 3钢筋骨架尺寸长10 按骨架总数30%检查宽、高54保护层厚度 10每构件沿模板周边检查8处四、模板的安装1、模板采用整体定型钢模板组合拼装,拼缝处均用双面胶及泡沫海绵止水,并用坚固螺栓拧紧。整体模板用槽钢上下各用对撬螺杆拉紧,模板钢性较高,整体性好,结构简单,装拆方便,易控制盖梁的平面位置。 2、整个盖梁自重,模板等荷载均由四个抱箍(抱箍用6mm厚、10 cm宽的钢板卷制而成)承受,每根立柱定上下各设1个抱箍,上下间距为1.28m,每个抱箍用4根22

7、紧固螺栓拧紧。抱箍与立柱接触位置用绵布垫住,以防破坏立柱砼表面及受力时增加摩阻力。上下抱箍均横搁2根22号槽钢,上下槽钢之间用四方片、小槽钢连接,形成一个整体,槽钢上用1010木档,长2.4m,间距0.4m,均匀布置。盖梁端部用角钢加工定型的三角架子固定。 3、在钢筋骨架安装完毕后开始安装侧模,并在安装前先涂刷脱模剂,在底模与侧模、侧模与侧模的拼装缝上用0.5cm厚泡沫作垫层防漏浆、止水。在模板安装完毕后对其平面位置、顶部标高、节点联系及纵横向稳定性进行检查,签认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4、模板的支架采用贝雷片及18#槽钢用12对穿螺杆均匀分布、夹紧、支撑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以保

8、证模板在砼的浇筑过程中能稳定、牢固、不逃模、不位移。五、砼浇筑在砼的浇筑前应凿掉立柱顶面砼表面的砂浆,应露出石子,(此项工作应在扎筋前完成)使得新浇砼能粘结牢固。在浇盖梁砼前,应提前向监理提交砼配料申请单,鉴证后,再根据配料通知单配料。严格控制好砼的水灰比和坍落度。混凝土浇筑前,先对支架、模板、钢筋和预埋件进行检查,并及时清理模板内的杂物、积水和钢筋上的污垢。混凝土浇筑应按一定厚度、顺序和方向分层浇筑,浇筑顺序和方向应由中间向两边浇筑,分层厚度拟不大于30cm。振捣砼时,振动器与侧模应保持5-10cm的距离,插入下层砼5-10cm。振动棒移动间距不应超过振动器作用半径的1.5倍。应边振边拔,速

9、度不宜过快,在振捣和提拔的过程中,应避免振动捧碰到模板和钢筋。对每一振动部位,以保证振动到该部位混凝土密实为止。砼的浇筑期间应设专人检查支架、模板、钢筋的稳固情况,当发现有松动、变形移位时应及时处理。抽检砼的坍落度和试块取样,试块应分组编号、填写结构物水泥砼施工原始记录表和水泥砼性质检测记录表,现场监理核验、签证。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对砼裸露面应及时进行修整、抹平,待定浆后再抹第二遍并压光,表面初凝后覆盖、养护。六、拆模拆模应遵循先支后拆,后支先拆的顺序,不承重的侧模在混凝土强度达到2.5MPa后拆除,底模在盖梁混凝土强度能够承受自重后拆除,拆模时注意避免碰伤盖梁表面混凝土及模板。支架卸落分多次完

10、成,卸落量开始宜小,待盖梁混凝土强度增强后卸落量也逐渐增大,并在纵横向对称均衡地同时进行。模板和支架拆除后将表面灰浆、污垢清除干净,并维修整理,分类妥善存放,防止变形开裂,留待下次使用。七、砼养护1、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当气温低于5时,在收浆后马上予以覆盖保湿。2、在常温情况下,混凝土的养护采用土工布包裹,在盖梁顶放置塑料水箱,水箱四周布置塑料软管,养护时主要是通过软管向土工布慢慢渗水,使土工布及柱身保持湿润,养护时间一般为7d,可根据空气的湿度等情况,酌情延长或缩短。八、计划本工程大嵩江大桥盖梁的施工计划安排主要依据大嵩江大桥立柱的施工进度和施工场地的合理利用,因此计划于2010年5月25日开

11、始大嵩江大桥124个盖梁、台帽的施工,并于2010年3月30日结束。见计划表九、附件十、工程质量保证体系及措施本工程质量管理目标:优良工程。1、质量保证体系1.1建立管理机构、落实人员组织。为保证本工程按期完成,在组织管理上建立质量管理网络,并落实各管理人员的职责。作业指导书验 收措施、方案、质量记录、质量标准验 收管理手册验 收程序文件验 收质量方针、质量目标、组织机构验 收管理程序、质量责任制、岗位责任验 收质量管理体系验 收第一层次验 收第二层次验 收第三层次验 收1.2以文件形式建立质量体系,建立质量手册及质量文件。做到有章可遁。1.3施工工艺过程控制,从每道工序上进行质量管理。原材料

12、采购检测过程策划过程控制施工工艺过程投标中标最终检测试验贮存及交付安装使用质量信息反馈施工工艺过程控制施工工序过程控制质量培训教育质量责任制施工班组自检质检员检查检查资料填写监理工程师检查下道工序施工资料整理1.4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由公司质量管理部门及管理者代表对工程质量情况进行跟踪监控。并对项目部质量体系运行工作进行验证。确保体系有效运行的验证质量检验确定问题原因及时采取措施监测结果内部质量审核采取预防措施分析信息保持记录管理评审持续检查管理评审2、质量保证措施2.1施工人员控制本合同段质量管理工作从最基层抓起,并将责任落实到人,实行工程质量终身负责制和短期奖罚制度。2.2制订创优

13、规划,确保工程达到优良工程,并根据创优规划,认真组织落实各项措施。2.3在施工中坚持“谁施工谁负责”的原则,在每道工序施工前,主管工程师必须向有关方面做好技术交底,并向施工人员明确工序操作规程的质量要求和标准,使施工和管理人员明确工序操作规程和质量要求及操作工艺。2.4项目经理部设质检工程师和专职质检员,保证施工全过程始终在质检人员的严格监督下进行,争取各工序一次验收合格率达到100%。2.5严格执行“三检制”。2.6质量检查员具有质量否决权。2.7严格把好原材料进场关,不合格材料不准使用,加工的半成品,按要求认真检查验收并报监理工程师检查。2.8配齐试验检验设备,以满足施工试验的要求,认真做好原材料的检查、试验和对砼的检查工作,使其始终处在有序管理和控制之中,严格把好砼及喷砼集料的计量关。2.9对关键工艺、工序实行技术人员跟班作业,指导、监督质量的实施。2.10施工中做好各种原始资料收集、整理工作,建立技术档案。质量保证体系图质量保证体系思想保证组织保证技术保证物资保证施工保证经济保证质量意识教育TQC小组TQC小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