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知识点整理归纳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87451560 上传时间:2023-08-2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峡》知识点整理归纳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三峡》知识点整理归纳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三峡》知识点整理归纳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三峡》知识点整理归纳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三峡》知识点整理归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峡》知识点整理归纳(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峡知识点归纳一、通假字、略无阙处 (“阙”通“缺”,缺口) 二、一词多义1、绝: 沿泝阻绝(断) 哀转久绝(消失)绝yn多生怪柏(极)、自: 自三峡七百里中(在)自非亭午夜分(如果)3、清: 回清倒影(清波) 清荣峻茂(清澈)三、古今异义:1.或王命急宣(或: 古义:有时; 今义:常用于选择复句的关联词) 2虽乘奔御风 (虽:古义:即使,表假设; 今义:虽然,表转折) 四、词类活用:、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奔:动词用作名词,奔驰的快马)2、林寒涧肃 (肃:形容词用作动词,寂静)3、空谷传响 (空谷:名词作状语,在空荡的山谷里。响:动词作名词,回声)4、回清倒影 (清:形容词用作名词,清波)

2、5、晴初霜旦 (霜:名词用作动词,降霜) 、素湍绿潭 (湍:形容词用作名词,指急流) 五、重点句翻译: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至于夏水襄陵,沿泝阻绝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六、其他重点词语解释、略无阙处 (略:完全、全部。) (“略无”, 完全没有。)2、重岩叠嶂 (嶂:像屏障似的的高山)3、不见曦月 (曦:阳光,这里指太阳。)4、至于夏水襄陵 (至于:到了) (襄:冲上)5、则素湍绿潭 (素:白色的) (湍:急流)6、飞漱其间 (漱:这里是冲荡的意思。)7、良多趣味 (良:真,实在)8、

3、沿泝阻绝 (沿,顺流而下) (通“溯”,逆流而上) 9、属引凄异 (属:h,连续) (引:延长)10、故渔者歌曰 (故:所以)11、不以疾也 (快)七、理解性默写1、文中从正面写山高的句子是“重岩叠嶂,隐天蔽日”,侧面写山之高的句子是:“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文中侧面写出夏日江流湍急的句子是: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3、全文描写江水清澈的句子是“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4、文中描绘了山形的挺拔险峻的句子是:“重岩叠嶂,隐天蔽日”。写尽了深秋的凄婉幽美的句子是“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5、作者写了春冬之时八种景物的特点和给予作者的感受是:清荣峻茂,良多趣

4、味”。6、写山连绵不断(长)的句子: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7、写水势凶险的句子:夏水襄陵,沿泝阻绝。8、由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这一诗句,你想到三峡中与此意境相同的句子是:朝发白帝,暮到江陵。9、写春冬三峡水的特点的句子:素湍绿潭,回清倒影。0、烘托三峡秋景凄凉的语句是;空谷传响,哀转久绝。、引用渔歌反衬三峡深秋清幽寂静的句子是:“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2、结构:文章先总写三峡地貌,(总写)(第一段),再写三峡四季壮丽景色,(分写)(第二、三、四段)八、课文内容理解(一)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

5、月。第一段写三峡两岸的山。第一句写山的长、多。“七百里”可见其长;“略”可见其多。第二、三句写山的陡、高,以及江面的狭窄。“重”“叠”“隐蔽”四字 ,刻画了山的高峻。“自非”一句从侧面渲染了山峰的高峻、江面的狭窄。第一段的作用:既写了山势的险峻,又写了江面的狭窄,为下文写夏水的迅猛作铺垫。(二)至于夏水襄陵,沿泝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第二段写三峡的夏水。表现江水凶险的词有“襄陵” 、“阻绝”,表现江水迅疾的句子是“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用了比较的方法,更见其迅疾,使人感到惊心动魄,豪气万丈。(三)春冬之时

6、,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 y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第三段写三峡的春冬景色。气氛由紧张变得轻松,向人们展现了一幅有动有静、色彩斑斓的山水画卷。“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是俯视,“绝 yn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是仰视。“良多趣味”直抒胸臆,是作者由衷的感叹。(四)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裳。”第四段写三峡的秋的景象,和上层欢快的气氛形成鲜明的对比,到处笼罩着悲寂、凄凉的气氛。最后用渔歌作结尾,从侧描写了三峡的凄凉、空旷九、难点、引用渔歌的作用:进一步突出三峡山高水长的特点,把自

7、然景观与人的思想感情融为一体,侧面表现了三峡渔民船夫的悲惨生活,暗含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同时也烘托了秋景悲寂、凄凉的气氛。、为什么不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写,而是从夏、春冬写到秋? 答:主要根据三峡江水的特点来选择写作顺序的,夏水最盛,最为凶险、迅疾,最具有特点。夏天江水暴涨,水势最浩大,春冬风平浪静,秋天水枯谷空,水势由多到少,顺势而下。顺上层山势的高峻、江面的狭窄之势而写。3、作者是如何从不同的季节景象来描写江水的特点的?答:夏天,写了因水大而形成的险阻和江流的迅急,突出江水凶险和疾速的特点。春冬之时,水退潭清,景色秀丽,突出了三峡春冬景色的清丽的奇秀,秋季的景色清冷寂静,水枯寒冷以高猿哀鸣衬托

8、深秋的凄清,渲染了秋天的萧瑟气氛。4、本文语言精致、洗炼,用语俏丽贴切,选一点分析。 如:描写三峡深秋清幽静寂,说明人们感伤程度。如:描写三峡春冬时,因急流险滩,雪浪飞溅,故以“素”字修饰“湍”,因潭水澄碧,深沉宁静,故以“绿”字修饰“潭”字。“飞漱其间”的“飞”字。答:“飞”形象一写出了瀑布从天而降,落下深谷的气势。、作者从哪些方面描写三峡自然景观? 作者是从“山”、“水”两方面描写描写三峡自然景观的。先写“山”后写“水”写“山”,突出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写“水”,描绘出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6、文章第一段写山,第二段写水,这样安排的目的是什么?写山的特点,为写水设置了条件或为下文作铺垫

9、,山高水的落差大,水速自然急速。、欣赏: (1)你喜欢文中那一点?说出喜欢的原因。如;用词精当,“趣”表愉快心情。或引用渔歌起反衬作用。 ()本文语言精致、洗炼,用语俏丽贴切,选一点分析。 如:描写三峡深秋清幽静寂,说明人们感伤程度。如:描写三峡春冬时,因急流险滩,雪浪飞溅,故以“素”字修饰“湍”,因潭水澄碧,深沉宁静,故以“绿”字修饰“潭”字。 “飞漱其间”的“飞”字,“飞”形象地写出了瀑布从天而降,落下深谷的气势。、开放性试题 三峡适合修建水力发电站,也可以从本文找出两个理由。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并写出文中印证理由的原句。 理由1:水流急(或速度快或水势迅猛或水流湍急等相同意思均可) 原句

10、:朝发白帝,暮到江陵(或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理由2:落差大(意思相同即可) 原句: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阅读下面这首诗,你能说出它和本文之间的某些联系吗?早发白帝城 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早发白帝城和三峡都描写了三峡风光,前者是诗,后者是游记散文。文章的第二段与这首诗的一、二、四句相印证,都表现了夏天三峡水流速度极快;文章第四段与诗的第三句相对应,都是写连续不断的猿啼;文章第一段则和诗中的“万重山”相应。 9、本文中心思想:三峡以简洁凝练、富有概括力的语言描绘了长江三峡的山水和四季风光之美,显示了祖国河山的雄奇秀丽,抒发了对祖国山河的挚爱之情。同时抒发了对渔民艰险、痛苦生活的悲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