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声现象本章复习课》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87451003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22.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声现象本章复习课》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声现象本章复习课》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声现象本章复习课》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声现象本章复习课》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声现象本章复习课》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声现象本章复习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声现象本章复习课》(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中物理第五章光现象复习课教学设计【学习目标及考纲要求】1、通过实验探究,了解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2、通过探究,了解光的反射定律,了解什么是镜面反射和漫反射。3、通过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了解平面镜成像特点及应用。4、通过探究,了解光的折射规律,认识生活中的折射现象。5、会画简单的光路图。6、通过观察和实验,知道白光是由色光组成的。【教学重点】1、理解四个重点实验探究方案,探究光的直线传播、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探究光的折射规律。2、会画简单的光路图。教教学难点】正确画出各种光现象的光路图。【教学模式】“整一一分一一合一一补一一测五环节复习课教学模式

2、。【教学流程】一、整(一)光的直线传播 1、探究光的直线传播教学流程:提出问题-交流讨论-总结归纳难点突破:(河南中考2006) 一般情况下,光传播时的路径是看不到的,我们如何显示光的传播路径,。研究方法:转换法A、探究光在均匀气体中沿直线传播气体-可以制造烟雾,比如用喷雾或将点燃的蚊香置于倒置的玻璃水槽中。B、探究光在均匀液体中沿直线传播液体-可以将水槽中的水变浑浊,如在水中滴牛奶、墨水或肥皂水。C、探究光在均匀固体中沿直线传播固体-可以用玻璃砖或果冻代替。D、探究光在不均匀气体中不沿直线传播将激光笔固定在铁架台上,发出激光,使光屏上呈现一个亮点,亮点固定不动,将点燃的酒精灯置于光的传播路径

3、上,发现光屏上的亮点在晃动,由此证明光在不均匀的气体中不沿直线传播。2、应用光的直线传播知识解决问题A、小孔成像教学流程:动画演示-总结归纳-达标检测总结归纳 1、成像特点:倒立的实像;2、成像的大小与 和 有关;3、成像的形状与孔的形状无关;B、日食、月食。教学流程:动画演示-强化点拨-达标检测C、影子的形成等3、光速(二)光的反射 1、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教学流程:出示自学提纲-学生自学教材-教师演示探究实验总结归纳 小 组落实记忆达标检测。自学提纲:(1)如何探究三线共面?(2)入射角和反射角的概念,该如何记录入射角和反射角?(3)如何探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达标检测(1)让一细光束沿平面 E

4、射到镜面。点,在平面E上可看到入射光线 AO,前后转动 F,当F,可以在它上面看到反射光线OB。此现象说明了 。(2)入射光线远离法线,反射光线 法线,此时反射角 (选填“变大”或“变小”)。(3)实验中光屏的作用有哪些:呈现光的传播路径;验证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验证反射角等于入射角。2、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区别与联系教学流程:结合图片对比分析联系实际达标检测3、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教学流程:展示自学提纲 -学生自学教材-教师演示探究实验 总结归纳-小组甲落实记忆达标检测。达标检测:(1)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 (2)选择两根外形完全相同的蜡烛的目的是 。(3)如果在蜡烛A

5、像的位置放一个光屏,光屏上 承接到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是像。(4)如果玻璃板没有放正,将会对实验产生什么影响, 。(5)如果有3mm和2mm厚的玻璃板,应该选择 mm的玻璃板。 原因是什么?(6)多次实验后,应该如何利用处理白纸上留下的信息?(结合成像特点进行分析总结)4、应用光的反射定律和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图教学流程:强化概念-记忆规律 学生展示 纠错完善-动画展示-点拨总结 (1)作出反射光线,标出反射角。(2)根据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方向,作出平面镜的位置。(3)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画出平面镜所成的虚像。(4)综合使用光的反射定律和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出S发出的光反射后过 A的那条光线,完成

6、光路图。图 5-12(三)光的折射1、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教学流程:动画演示分析归纳、得出结论小组落实记忆达标检测探究折射时折射角随入射 角的增大而增大2、应用光的折射规律作图教学流程:强化概念-记忆规律-学生展示 纠错完善动画演示 点拨归纳(1)作图折射光线的大致位置光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2)完成光路图站在岸上看水中景物潜入水中看岸上景物=4 - -_、 口(一)对比光的反射定律和光的折射规律教学流程:结合光路图进行对比分析要点:光的反射与折射是光在两种物质的分界面上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光学现象。它们之间存在着一些相同点和不同点,简要归纳如下:相同点:1、传播方向发生变化。光斜

7、射入另一种物质时,在分界面处传播方向都发生改变。2、位居法线的同侧。反射光线、折射光线与对应的入射光线都在法线的两侧。3、三线共面。反射光线、折射光线与对应的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平面内。4、角的大小同时变化。反射角、折射角都随对应的入射角变化而变化,同时变大或同时变 小。5、光路可逆。不论反射还是折射光路都时可逆的。不同点: 1、在界面分布不同。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在界面的同侧,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却在界面的两侧。2、角大小不同。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折射角与入射角大小不(一定)相等。3、方向不一定改变。光垂直入射两种物质界面时,反射光线方向改变,光返回原来的物质 中。折射光线却进入另一种物质,方向

8、不变。4、光发生反射时不一定发生折射,但光反生折射同时(一般都)发生反射。(二)总结光学作图要点1、理解光的反射定律、平面镜成像特点、光的折射规律 2、规范作图。四、补 小组合作,将学案上疑点以及错题进行完善。五、测达标检测1、如图是,光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时光的传播路径, 是反射光 线,是折射光线, 是法线,在图中标出空气和两种介 质的位置。2、(2008年19题)如图所示,S是一个发光点,S是它通过平面镜所成的像,SA是S发出的一条光线。请在图中画出平面镜的位置和SA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光线。(考查利用平面成像特点作图)3、(2010年17题)如图所示,在O点放置一个平面镜, 使与水平方向成 6

9、00角的太阳光经 O点反射后,水平射人窗口查利用光的反射定律作图)P中。请你在图中画出平面镜的位置,并标出反射角的度数。(考【教学反思】1、教学设计立足课标和近年河南中考命题特点。2、及时了解学情,找准教学设计的侧重点,着力突破实验探究题和作图题两个教学难 点。有助通过教师演示或动画演示实验过程,使学生在头脑中对实验过程形成直观的认识,于对实验方案的理解;在光学作图这个教学难点的突破上, 我采取的方法是: 1、 让学生在学案上独立完成; 2、分组展示在黑板上;3、接受其他小组质疑或纠错;4、教师通过大屏幕展示正确答案,并且点拨作图方法。每位同学在质疑和完善中,掌握正确的作图方法。3、教学设计坚

10、持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强化知识的落实。对于每一个重点知识,及时检测,步步为营;同时对于需要记忆的知识,比如、光的反射定律、平面镜成像特点、光的折射规律等能够在小组内及时的过关落实;最后在“补”的环节中,发挥小组合力,及时补救没能及时掌握的知识,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4、一点设想:学生作图题完成情况比预想的情况差一些, 作图的规范性期待提高; 内容的安排显得很紧张,第五环节“测”没有留有足够的时间,可以将第五个环节“测” ,有机的融合在第二环节“分”的达标检测中。这样学生就有足够的时间将“补”这个环节做好,收到的实效一定会更好。好的设计需要时间来检验, 光现象一章的复习课设计经过不断地完善和改进,教学目标达成度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