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铁路路基施工方案#施工工艺图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87449910 上传时间:2022-12-06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2.3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速铁路路基施工方案#施工工艺图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高速铁路路基施工方案#施工工艺图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高速铁路路基施工方案#施工工艺图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高速铁路路基施工方案#施工工艺图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高速铁路路基施工方案#施工工艺图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速铁路路基施工方案#施工工艺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速铁路路基施工方案#施工工艺图(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速铁路路基施工方案路基施工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一、 工程内容 本标段线路起止桩号为DK344+173.58-DK358+600,全长14.30公里,改移道路4.8公里,路基施工内容主要为路基土石方及既有线路基加固防护施工。 路基土石方施工主要包括区间土石方、站场土石方、级配砂砾石土,本标段包含三个新建双绕分别为:K345+900K349+200,K354+900K357+100,K357+400K358+600。区间土石方40万方,站场土石方45万方,级配碎石土8万方;路基加固防护主要包括排水系统、护坡等,排水系统0.6万方,护坡1.5万方。 二、水文气象 本标段所处地区属亚热带季风阔叶林气

2、候,温暖湿润,雨量充足,年平均气温为 1620,年最高温度 3942,年最低温度-8-11,最热月平均温度2830,沿线气温、雨量是东部稍高于西部,年平均降雨量为14001800毫米,沿线受季风影响。冬季气温低,冬季施工时必须采取冬季施工措施,夏季多降雨,施工时必须有效措施,保证施工进度。 三、 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 1、路基施工方案综述: 本标段施工方案按新建时速 200KM 客货共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参照*铁路局工程管理中心颁发*线电气化提速改造工程路基施工实施细则进行编制,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填料:本标段基床表层采用级配砂砾土,基床底层填料为C类改良土。基床以下路堤填料为C类土(含细粒土、粉

3、砂、软块石时需改良)。 试验标准:采用重型击实标准,操作规程执行TBJ102-96铁路工程土工试验方法,土样发生变化时须做击实试验,土样没有发生变化,填筑体积达到5000m3时另做击实试验。监理工程师在场监督击实试验的试验过程,击实曲线并报监理工程师确认,经签字同意后方可实施,如土质变化,最大干密度(dmax)通过试验进行调整,通过监理工程师批准后可使用,经试验确定的dmax不得随意改变。压实与检测:路基全面开工前,选取K347+301K347+580作为实验段先行施工,压实机械采用18吨压路机,根据不同土的类别,以选定软土处理施工、改良土配合比及路拌施工、级配料配合比施工等与路基填筑、压实、

4、检测有关的工艺参数,用以指导路基填筑;施工中分层检测,压实度采用核子密度湿度仪和K30承载板进行检测。 过渡段施工:路堤与桥台、路堤与路堑、路堤与横向结构物的过渡区域,采用级配碎石土进行填筑,用K30承载板、核子密度湿度仪进行检测。 基床表层:填料采用满足规范要求的级配砂砾石, 人工配合机械现场进行摊铺,K30承载板进行检测。 工后沉降目标:设计时速200KM/h路段,一般地段路基填筑后沉降量不大于15cm,沉降速率每年不大于4cm;桥台尾过渡段工后沉降不大于8cm。 2 、土石方调配原则 本标段土石方数量较大,根据图纸中设计断面开挖填筑量,并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土石方调配贯彻节约用地,少占良田

5、的原则;对于 挖方地段挖出的不能作填料的土源,填方地段需换填的种植土和河塘淤泥,均弃至合适的弃土场,并予以复耕和防护。经择优选取,选择莲湖村取土场作为本标段K344+173.58K347+960段施工用土土场;新塘乡北侧土场作为K348+330K349+300段施工用土土场;白羊更土场作为 K349+300K357+100 段施工用土场;何家村土场作为K357+100K358+600段施工用土。所采用的取土场及弃土场如下表所示:3、施工力量组织及作业面划分 为方便施工及管理,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全线土石方共由四个土石方施工队负责施工。计划施工工期为224天,自2004年3月20日至2004年10

6、月30日。全线土石方施工段化分及施工工期安排(见全线土石方总体规化表)。土石方施工机械设备配备表(参见进场机械设备表) 4、软土地基处理 本合同段部分路基穿越水田、坑塘,根据设计要求和对现场软土层的调查情况,按设计要求采用清除淤泥、清淤换填和清除换填普通土加夯填片石的方法处理,施工要求如下: 4.1清淤:用施工机械按设计要求清除流动性淤泥。 4.2换填法:先将软土挖除干净 ,并将底部填平。若软土底部起伏较大,可设置台阶或缓坡。软土底部的开挖宽度不得小于路堤宽度加放坡宽度;换填所用的填料及压实要求根据所处路堤部位,分层压实达到相应压实标准。 4.3清除换填普通土加夯填片石:清除淤泥后,分层填筑普

7、通土,填筑标准符合路堤填筑要求;加夯片石时,片石须采用不易风化石料,片石直径不得小于0.3m;片石夯实时,应从线路地基中部向两侧逐步进行;夯实达到顶层后,应用较小石块填塞垫平,根据片石所处的路堤部位,达到相应要求的地基系数。需进行软基处理的地段分布如下表: 软基地段处理分布表(续表) 5、施工工序 1、全线路基施工准备阶段在 4 月 10 日以前完成,试验段DK347+301DK347+580段先行施工,软基处理首先进行DK347+000DK349+800 段需要软基处理的地段,路堤填筑分段进行施工,先从DK346+500DK347+750,DK355+600DK356+600 段开始施工,多

8、区段同时开工,采用平行流水法作业,水平分层分区碾压填筑。基床以下路堤填筑计划于2004年9月30日前完成,过渡段施工根据路堤填筑情况,具备施工条件的先行施工,基床表层施工安排于10月30日前完成。 2、DK354+550DK355+260、DK348+000DK348+200为路堑挖方段,计划于2004年6月1日开始施工,2004年8月20日完工。四、路基填筑 路基填筑施工时严格按照“挖、装、运、卸、平、压、检”一条龙流水作业,按照“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的施工流程进行填筑。三阶段:准备阶段、施工阶段、整修验收阶段。 四区段:填土区段、平整区段、碾压区段、检测区段。 八流程:施工准备、基地处

9、理、分层填筑、摊铺平整洒水晾晒、碾压夯实、检验签证、路基整修。 1、路堤施工 1.1施工准备 1)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项目部组织施工的有关技术人员对施工图纸进行了全面的核对,充分了解设计意图,对图纸中反映出的地形及地质资料进行了现场核实。对信江东大堤、莲湖村取土场、新塘乡、十里山村等土场进行了土源调查,择优选取后,确定了施工用土场,并根据现场的运输情况确定了调配方案。 2)根据建设、设计单位统一安排,由建设、设计、监理、施工单位共同参加,于2004年2月14日对我项目部DK344+186DK358+600段进行了交接桩工作。在全线范围内对控制桩、水准点进行了加密,建立了符合施工要求的测量控制网

10、。对全标段进行了贯通中线测量,并依据路基施工横断面图对原地面标高进行了核对工作。 3)进行了沿线施工调查工作,收集并整理出地界内交通、通信设施、建筑物类型与分布、软土地基、地下水分布和水位、气象水文地质及农作物种收季节与产量等内容和资料。4)调查和落实填料类型和来源,由试验人员根据设计对填料分类、标准的要求进行现场取样送检测部门试验,其结果由监理人员签认。 5)对所选取的土场进行现场取样,按TBJ102-96标准方法进行室内土质分析、液限和塑限、有机质含量和重型击实试验,确定各类填料相应的最佳含水量、最大干密度及满足设计要求的含水量的变化范围,用以指导路基的填筑质量控制。 路基三阶段、四区段、

11、八流程施工工艺框图如下: 路基施工工艺框图 1.2基底处理 本标段线路改建包含 2 个新建站场(玉山站和广丰站),三个双线绕行段及部分既有线改建。线路穿越水田、池塘、洼地较多,DK354+550DK355+260、DK358+000DK358+200 段为路堑挖方段,各段基底处理时,根据现场地形、地貌情况,按以下方法进行: 1、将路基用地范围内原地面松土、有机土、树根、垃圾和农作物根系等不适宜材料予以清除,堆放在弃土场内,弃土场进行砌石坡角防护。 2、地势平缓地带,作业区段内地基面成水平面,将坑穴填平夯实。排除积水,进行填前碾压。有纵坡的地带,自上而下开挖搭接平台,平台宽度不小于2m,其后进行

12、基底平整和碾压,并根据地表土类别,采用不同的试验方法作压实试验,经检验合格后,可边开挖边填筑,以保证台阶梯的稳定。地面横坡大于等于1:1.5时,开挖台阶,台阶宽度不小于 1m,当基底岩面上覆盖土层较薄时,先清除覆盖层再开挖台阶。地面缓于1:1.5时,先清除表土碾压,达到基底允许承载力标准后,直接进行路堤填筑。经过水田、池塘、洼地时,根据设计要求和现场具体情况,采用排水疏干,清基换填的处理措施,确保基底有足够的稳定性。按横断面全宽纵向水平分层填筑压实的方法施工,逐层向上进行,原地面不平处,从最低处开始分层填筑,每填一层经过压实,符合规范要求后再填筑上一层。当路堤坡脚位于水塘塘埂高度以下时,采用路

13、堤坡脚外设围堰,围堰内排水挖除淤泥,分层回填并压实。围堰内坡坡脚距路堤坡脚不小于1.0m。 本线路设计列车时速为 200KM/h ,当路堤高度小于 2.5 米的低路堤,基床底层范围内天然地基的静力触探比贯入阻力Ps值不得小于1.5Mpa;当地基承载力小于1.5Mpa,采取挖除换填0.5m厚渗水土或者碾压至基床土压实标准,再填筑基床底层,施工中要划分作业区段,防止跨区作业。路堤填筑高度大于2.5米时,基底压实顺序为先两侧后中间,先慢后快,先静压后振动的操作程序进行碾压密实,各区段交接处互相重叠,压实纵向搭接长度不小于2米,沿线路方面行与行之间压实重叠不小于0.4m,地基条件符合设计要求的一般路段

14、,压实系数Kh不小于0.9,K30检测不小于90Mpa/m。 路堤基底有松土或耕植土的原地面,松土厚度小于0.3m时,采用碾压密实,若松土厚度大于0.3m时,采用翻挖松土并分层回填压实,压实后其承载力不小于0.15Mpa。 新旧线并行加宽地段的处理:加宽旧路堤时,应沿旧路堤边坡挖成向内侧倾斜的台阶,填料选择与旧路堤相同或渗水性的材料。 一般地基处理后,自检并记录相关技术数据,报监理单位签认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 1.3基床以下路堤施工 1.3.1路基填筑顺序: 自卸车运填料到填筑路线的路段 推土机推平 人工配合平地机整修 检查摊铺厚度 压路机碾压 压实度测试报监理工程师审批 进入下道工序。1.3

15、.2.正式填筑前,选取DK347+301DK347+580作为试验段,全长 279m,试验机具及填料与全线施工所用相同,通过试验获取压实设备类型最佳组合方式及碾压遍数、碾压速度、每层材料的松铺厚度、材料的施工最佳含水量等第一手资料,为大规模施工提供科学的数据和经验。 基床以下路堤填料使用范围及压实标准 (表1.3-1)1.3.3.分层填筑:采用按横断面全宽、纵向水平分层填筑的方法,填筑松铺厚度不大于40cm,施工时根据自卸车容量计算松铺厚度范围的推土间距,以便控制平整厚度均匀。每层填料铺设宽度大于路基设计宽度两侧各50厘米,保证路基边坡修正后的路基边缘压实度满足要求。1.3.4 摊铺整平:利用推土机初平,再用平地机终平,填层面在纵向和横向平顺均匀,以保证压路机碾压轮表面能基本均匀接触地面进行压实。用水平仪检测每层虚铺厚度,不同土质的填料分层填筑,每层填料大于10厘米且遵循层间土质渗透、反滤、排水的原则。路基顶层填土大于10 厘米。两个作业段交接处,将接头处松土清除,在先填路基上作2米长的接头进行搭接。对于渗水填料在非渗水填料上时,非渗水层顶面应做成向两侧4%的横向排水坡1.3.5 填料的洒水与晾晒:路基填料碾压前控制其含水量在最佳含水量2%-3%范围内。当含水量较低时,采取洒水措施,洒水采用在取土坑内提前洒水闷湿;当含水量较大时,采用取土坑内挖沟拉槽降低水位和推土机松土器拉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