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期末模拟试题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87447684 上传时间:2024-02-0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70.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物理期末模拟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八年级物理期末模拟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八年级物理期末模拟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八年级物理期末模拟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八年级物理期末模拟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物理期末模拟试题(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八年级物理期末模拟测试题1一、选择题(每个3分,共45分) 1. 下列有关光的现象中,说法正确的是:A.色光的混合规律与颜料的混合规律相同B.能从不同方向看清物体是因为发生了镜面反射C.要使投影仪清晰成像在更远的屏幕上,投影仪的镜头要距投影片更近一些D.近视眼是将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后面,应该配戴凹透镜来校正2. 声音的三个特征中,与距发声体远近有关的是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音调和响度3.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B.道路旁植树可以有效地减弱噪声的传播C.正常的人耳只能听到20Hz2000Hz之间的声音D.声源的振幅相同,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响度

2、也相同4. 下列措施中为了加快蒸发的是 A.将衣服晾在向阳、通风处 B.酒精灯不用时盖上灯帽 C.用保鲜袋装蔬菜放入冰箱 D.植树时剪除大量枝叶图15. 在如图1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后,电路正常工作。过了一会儿,灯L熄灭,两个电表中只有一个电表的示数变小,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可能是灯L断路 B.可能是电阻R断路C.一定是灯L短路 D.一定是电阻R短路6. 图2如图2是海波的熔化图像,从图像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海波的沸点是48 .海波在段吸收了热量 .海波在段是气态 .6min时海波已全部熔化7. 在图3所示的四个电路图中,当开关闭合时,三盏灯属于串联的电路图是:L

3、1L2SL3L1L3SL2L1L2L3SL3L1L2S A B C D图38. 同学们走进化学实验室时,常闻到酒精的气味,这一现象涉及的物理知识有:A.升华 凝华 B.汽化 扩散 C.升华 扩散 D.熔化 汽化 9. 图4为简化了的电冰箱的电路图。图中M是电冰箱压缩机用的电动机,L是电冰箱内的照明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开关S2断开时,照明灯与电动机并联B. 开关S1、S2都闭合时,照明灯与电动机串联C. 关上冰箱门时,S1自动断开,使得照明灯熄灭图4D. 冰箱内温度降低到设定温度时,S1自动断开,电动机停止工作10. 把一只墨水瓶逐渐向平面镜靠近时,它在平面镜中的像将:A、变大 B、不变

4、 C、变小 D、先变大后不变11. 光从空气进入水中时:A.折射角可能小于入射角 B.传播方向一定要改变C.入射角增大而折射角随之减小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12.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强烈地震,地震造成数万人员伤亡,地震产生的次声波往往对人体健康有害,次声波的特点是:A.频率高,人耳听不到 B.频率高,人耳能听到C.频率低,人耳能听到 D.频率低,人耳听不到13. 利用蜡烛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前15cm处,在另一侧光屏上观察到蜡烛清晰地像,则这个像 A.是放大的实像 B.是缩小的实像 C.是缩小的虚像 D.是放大的虚像14. 如图的四

5、种情景,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A.树荫下形成圆形光斑 B.斑马的倒影C.水面“折”枝 D.日全食15.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光屏处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可以制成 A.照相机 B.幻灯机 C.放大镜 D.潜望镜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9分。)16. 云、雨、露、雾、雪、冰雹是自然界常见的物态变化现象.其中雾是由水蒸气 形成的,霜是由水蒸气 形成的,云中的小水珠和小冰晶聚集到一定程度便会下降,下降过程中冰晶 成水珠,这就是雨.(以上三空填物态变化名称)17. 1986年1月29日0时38分(北京时间),美国的航天飞机“挑战者

6、”号爆炸,大约经过13h后,它的次声波传到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的北京监测站(香山),其间的路程达14300km,则次声波的传播速度约是_ km/h。18. “鸟巢”是北京奥运会的标志性建筑,在它的上面有许多彩灯,用以增添节日光彩。这些彩灯是_联的,如果其中的某颗坏了,其它的彩灯_影响(填“不受”或“受”),有1000盏同样的彩灯工作,通过每盏的电流是0.3A,那么通过整个电路的电流是_A。19. 闻名于世的“芜湖铁画”以铁代墨,以锤为笔,锻铁成画。加工铁画,在制作微型铁画时,工人师傅常使用放大镜,从物理学的角度分析,放大镜实际上是_透镜,这种透镜对光线具有_ 作用,可用于矫正_(选填“近”或“

7、远”)视眼20. 小立身高1.60m,站在镜前0.50m处,则他在镜中的像离镜面_m,像高_m;当他慢慢远离镜子时,像的大小将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1. 将一根塑料绳一端扎紧,从另一端把绳尽可能撕成更多的细丝(如图所示),再用手向下捋几下后,观察到的现象是塑料细丝越来越 (选填“蓬松”或“紧密”),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22. 图7激光打印机的光路如图7所示,光从激光光源到“转动反光镜”是沿_传播的。“转动反光镜”转动时,引起入射角减小,则反射角将_。光经过透镜组被会聚,透镜组相当于_透镜23. 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发生里氏7.1级地震,给人们造成了重大灾害。因为地

8、震产生的声波属于_(填“次声波”或“超声波”),所以地震前人们并没有感知到.倒塌房屋中的一些被困人员,通过敲击物体使其_发出声音,能被及时获救三、实验探究题24.(每空2分,共16分) 张聪和郑明同学分别设计了探究“并联电路电流规律”的实验,他们各自设计的实验电路图及实验数据记录如下图所示.他们实验时电路连接及记录的数据都没有错误.(1)从他们的实验数据可以看出并联电路干路电流与各支路电流之间的关系是:_(2)郑明根据他的实验数据断定“并联电路各支路的电流一定相等”,这是因为他选用的两个灯泡 _(3)分别指出张聪、郑明的实验设计各有哪些可改进之处?张聪:_郑明:_25. 李云和张芳合作探究“凸

9、透镜成像规律”(如图,物距用u表示,焦距用f表示)。当u2f时,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倒立、缩小的 像(选填“虚”或“实”);若想得到一个清晰放大的实像,蜡烛应向 凸透镜的方向移动,同时光屏应向 凸透镜的方向移动(两空都选填“远离”或“靠近”);若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得到蜡烛的像,说明u f(选填“”、“=”或“”)。(4分)26. 同学们在探究“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与各支路电流关系”的实验时, 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图:(14分)(1)请你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 (5分)(2)实验中有同学接通电路,闭合开关后灯泡不亮,因此他们尝试用一节干电池和导线测试小灯泡是否坏了。下面做法中错误的是(3分)(

10、3)当小明连接好电路后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A2的示数如图所示,小明在连接电路时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改进?(4分)(4)接好电路后闭合开关,小明读出A1 、A2的示数分别为0.5A和0.2A,则流过L1灯泡的电流为 A。 (2分) 27.(每空1分,共6分) 如图10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情景:竖立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把刻度尺,刻度尺与玻璃板垂直;两支相同的蜡烛A、B竖立于玻璃板两侧的刻度尺上,以A蜡烛为成像物体。图10(1)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_环境中进行(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此外,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_ _,巧妙地解决了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的问题。(2)点燃A蜡烛,小心地移动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完全重合为止,这时发现像与物的大小_;进一步观察A、B两支蜡烛在刻度尺上的位置发现,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板_,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_。(3)为证实上述有关成像特点是否可靠,你认为应采取下列哪一项操作: A.保持A、B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进行观察。B.保持玻璃板位置不变,多次改变A蜡烛的位置,进行与上述(2)相同的操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