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15年来发展的每年事项及熊牛市情况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87446506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X 页数:90 大小:109.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股市15年来发展的每年事项及熊牛市情况_第1页
第1页 / 共90页
股市15年来发展的每年事项及熊牛市情况_第2页
第2页 / 共90页
股市15年来发展的每年事项及熊牛市情况_第3页
第3页 / 共90页
股市15年来发展的每年事项及熊牛市情况_第4页
第4页 / 共90页
股市15年来发展的每年事项及熊牛市情况_第5页
第5页 / 共9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股市15年来发展的每年事项及熊牛市情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股市15年来发展的每年事项及熊牛市情况(9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谁有中国股市15年来发展的每年事项及熊牛市情况时间再一次定格在5月19日,在这个至今仍令股民无限遐想的日子,市场是否还会以不再重来作为答案呢? 1999年5月19日,中国股市启动了迄今为止最壮观的一轮牛市行情,上证指数从1050点附近开始启动,两年之后攀上了2245点的历史新高,指数的累积涨幅超过了100%。不过,随后股市便进入了长达5年的大熊市,万千股民深套其中,万亿市值挥来散去。 屈指算来,作为资本市场最重要改革成果之一的股市,已经来到中国15个年头了。15年前的12月19日,时任上海市市长的朱镕基在浦江饭店敲响上证所开业的第一声锣时,当时的人们就好奇地猜测股市会往何处去。 15年中,股市

2、迎来送去了上亿股民,也见证了5任证监会主席的更迭变换。功过是非,历史最有说服力,但伴随着他们的足迹,15年的点点滴滴已然清晰。 第一次大牛市:1990年12月19日至1992年5月26日 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开业以后,挂牌股票仅有8只股票,人称老八股。当时交易制度实施1%涨跌停板(后改为0.5%)限制,股指从96.05点开始,历时2年半的持续上扬,终于在取消涨跌停板的刺激下,一举达到1429点的高位。 第一次大熊市:1992年5月26日至1992年11月17日 冲动过后,市场开始价值回归,不成熟的股市波动极大,仅仅半年时间,股指就从1429点下跌到386点,跌幅高达73%,这样的下跌在现在来看是

3、不可想象的,而在当时,投资者们都自然地接受了,难怪有人说,还是早期的股市炒起来爽 第二次大牛市:1992年11月17日至1993年2月16日 快速下跌爽,快速上涨更爽,半年的跌幅,3个月就全部涨回来。从1992年11月17日的386点开始,到1993年2月16日的1558点,只用了3个月时间,大盘涨幅高达303%。这种行情在现在看来,足以让投资者羡慕不已。 第二次大熊市:1993年2月16日至1994年7月29日 快速牛市上涨完成后,股市的大扩容也就开始了,伴随着新股的不断发行,上证指数也逐步走低,进而在777点展开长期拉锯,后来777点位失守,大盘再度一蹶不振的持续探底。到1994年7月29

4、日,股指回到325点,但这次熊市带来的成果是上市公司数量急速地膨胀 第三次大牛市:1994年7月29日至1994年9月13日 证券市场一片萧条,在人们都对股市信心丧失殆尽的时候,市场中甚至一度传言监管层将关闭股市,为了挽救市场,相关部门出台三大利好救市,股市再度亢奋,1个半月时间,股指涨幅200%,最高达1052点。 第三次大熊市:1994年9月13日至1995年5月17日 早期的股市不讲究什么价值投资,业绩好坏也是无所谓,最重要的是流通盘要小,这样好炒。但是随着股价的炒高,总有无形的手将股市打低,在1995年5月17日,股指已经回到577点,跌幅接近50%。 第四次大牛市:1995年5月18

5、日至1995年5月22日 这次牛市只有三个交易日!股市受到管理层关闭国债期货消息的影响,全面暴涨,3天时间股指就从582点上涨到926点。本轮行情充分反映了我国股市对相关政策的敏感程度,股市政策市的说法也被投资界普遍接受。 第四次熊市:1995年5月22日至1996年1月19日 短暂的牛市过后,股市重新下跌。从1995年的8月开始,当时仅仅3倍市盈率的四川长虹开始悄悄走强,业绩白马股票逐步受到主流资金的关注。至1996年1月19日,股指达到阶段低点512点,绩优股股价普遍超跌,新一行情条件具备。 第五次大牛市:1996年1月19日至1997年5月12日 崇尚绩优开始成为市场主流投资理念,深发展

6、、四川长虹、深科技、湖北兴化等龙头股均为业绩极佳的绩优成长股,在这些股票的带领下,股指重新回到1510点,这些股票创造的投资神化也对当时的普通投资者进行了一场鲜活的投资教育。 第五次大熊市:1997年5月12日至1999年5月18日 这轮大调整也是因为过度投机,在绩优股得到了充分炒作之后,到1999年5月18日,股指已经跌至1047点。这两年间,股市的扩容继续疯狂进行,规模出现了难以想象的扩张。严重的供需矛盾使二级市场出现极度失血,持续2年的熊市就此展开 第六次大牛市:1999年5月19日至2001年6月14日 这次的牛市俗称519行情,多数的投资者都记忆犹新,网络概念股的强劲喷发将上证指数推

7、高到2000点以上,并创出2245点的历史最高点,伴随一轮波澜壮阔的大牛市,证券投资基金也出现了历史上罕见的大发展。 第六次大熊市:2001年6月14日至2005年6月6日 519行情过后,市场最关注的就是股权分置的问题。投资者普遍认为这是利空因素,解决股权分置也成为股市下跌的理由,股指也从2245点一路下跌到998点。经过这轮历史上最长时间的大调整,A股市场的市盈率降至合理水平,新一轮行情也在悄然酝酿当中。中国证券市场演变 一、历史的变迁 我国证券市场的存在可以追溯到北洋政府时期,而证券的发行则更早,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30年代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还曾一度出现繁荣。解放以后,我国取消了证券市场

8、,直到80年代改革开放以后,证券市场才又逐渐开始发展起来:1981年,恢复了国库券的发行;1984年,上海、北京、深圳等地的少数企业开始发行股票和企业债券,证券发行市场开始启动;1988年国债流通市场建立和80年代中后期股票柜台交易的起步,标志着我国证券流通市场开始形成;1990年,经国务院同意,上海和深圳成立了证券交易所,极大地推动了证券市场的发展。 现在,我国证券市场的建设和发展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就,其在经济生活中的地位也在不断提高。从市场的规模来看,截至1999年末,境内上市公司达949家,境外上市公司46家,国内股票市价总值26471亿元,同比增长36,相当于GDP的32左右,在沪深证券

9、交易所开户的投资者已达4471万户;从市场活跃程度来看,1999年全年股票的成交金额达到了31321亿元,同比增长33;从证券市场的筹资功能来看,1999年通过境内外证券市场筹集资金1243亿元,同比增长30,有力地支持了国有企业改革和经济建设。 二、制度的建设 我国证券市场从无到有,围绕制度建设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萌芽阶段:我国证券市场的萌芽产生于发行市场,由于一些企业通过银行信贷体系已经难以完全满足其资金需求,率先开始以发行股票的方式向社会筹资。 1983年7月,深圳市保安县联合投资公司公开招股,集资1300万元,其中法人股和个人股占84.6%;1984年7月,北京天桥百货商场委托中国工商

10、银行北京市分行发行了定期3年的股票;同年11月,上海飞乐音响公司部分公开地发行了规范化(不需偿还)的股票。至此,我国的证券市场开始逐步形成。 柜台交易与黑市交易并存阶段:由于柜台交易市场在网点设立、交易成本等方面不能完全满足股票流通的需要,因此许多地方形成了黑市交易市场。 上海市在飞乐音响公司发行股票之后不久,延中实业及爱使股份两家公司也于1985年1月公开发行了股票,随着股票发行的增多,股票流通的要求越来越强烈,因此上海市工商银行信托投资公司静安分公司于1986年9月26日开始办理股票买卖业务,标志着我国柜台交易市场的建立。继上海之后,深圳特区证券公司于1987年10月成立,深圳发展银行股票

11、于1988年4月率先在特区证券公司柜台进行交易。沪深两地股票柜台交易市场的出现,不仅为当时的各类证券流通创造了条件,而且为日后建立沪深两个证券交易所奠定了基础。但是,由于当时柜台交易市场在网点设立、交易成本等方面还不能完全满足股票流通的需要,因此在许多地方形成了证券黑市交易市场。 在90年代初期,深圳和上海的黑市交易曾经一度繁荣,虽然其成交量和价格都要高于柜台交易市场,但逐渐成为当时股票交易的主流。特别是92年以后的一段时间,在四川乐山、成都,辽宁鞍山等地,均存在着较大规模的黑市交易,同时在海南、武汉、沈阳、重庆等地纷纷建立了地方性的交易市场,我国证券市场处于一个相对混乱时期。由于黑市交易和分

12、散的地方交易市场存在许多问题,我国开始着力解决证券市场的统一问题,证券市场也开始逐步进入规范发展阶段交易所交易阶段。 交易所交易阶段:沪深证券交易所的建立标志着我国证券市场正式进入规范发展阶段,而证券市场的逐步规范是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 1) 统一构建全国性的证券交易市场 首先,建立证券交易所,统一交易市场。上海和深圳分别于90年12月和91年4月正式建立了全国性的证券交易所,并开始逐步取缔各种地方性交易市场和黑市交易市场,将分散于各地的股票交易集中于沪深两个交易所进行交易。 其次,逐步统一两个交易所的运作制度。由于沪深两地交易所的建立采取分别试点的方式,因此其具体运作制度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为

13、了使其尽快成为全国性的交易所,国务院证券委逐步统一其运作制度,如在交收期限上,于1995年1月统一实行T+1交易;在交易时间上,于1995年6月27日统一为上午9:3011:30,下午1:003:00。但到目前为止,两个交易所的运作制度仍未完全实现统一。 2) 规范市场运行的相关制度 我国证券市场的相关运行制度出台主要分为三个阶段: 首先,随着1993年中国证监会的成立,中央政府相继颁布了股票发行与交易管理暂行条例、公开发行股票公司信息披露实施细则(试行)和证券交易所管理暂行办法等。 其次,随着1996年股市试点地位的结束及其迅猛发展,中央政府在原有制度的基础上加以修订和补充,集中颁布了证券交

14、易所管理办法、证券市场禁入暂行规定和证券、期货投资咨询管理暂行办法等 第三,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不断发展,1998年底,中央政府正式颁布了酝酿已久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使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正式进入了一个有法可依的时代。 三、市场的演变 自从我国在上海和深圳两地建立证券交易所以来,我国证券市场的内部运行经历了很多起起伏伏,根据股市波动周期基本上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以上海股市为例): 交易所成立 93.2:快速上涨 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之后,仍采用以前的3%涨跌停板制度,由于市场惜售心态严重,市场交投极不活跃,几乎每日延续惯性上涨格局。但在91年3月曾因部分机构大量抛售电真空股票形成短暂的熊市,最

15、后在上交所全力稳定市场的措施下,市场自91年5月开始基本呈现单边上扬之势。92年小平同志南巡讲话指出证券市场“允许看,但要坚决的试”之后,为促进证券市场的发展,上海交易所决定于92年2月18日放开飞乐股份和和延中实业(方正科技)两只个股的价格限制,老八股在多重利好的刺激下带动市场加速上扬,当5月21日全面放开股票价格后市场达到了顶峰,于5月26日创出了历史新高1420.79点。随后,随着多头能量的逐步释放,股指逐级滑落,至92年底市场已跌至400点附近。直到11月底市场才开始重现活力,以真空电子、爱使电子以及新上市的冰箱压缩和联农股份为龙头展开了持续三个月左右的波澜壮阔的升势,在新股不断上市的

16、推动下,最终于93年2月创造了我国证券市场(沪市)数年未破的高点1558点,从而完成了我国证券市场第一个完整的三浪上升行情。 93.296.3:回落盘整 大盘在创出历史新高后开始反转,向下爆跌,上证指数仅在970点附近略作反弹,但由于反弹高度未能突破前期高点,从技术看一轮中期调整已经确立。从基本面来看,1993年中期国家宏观调控开始,财政与信贷实行双紧政策,从根本上改变了股市的供求关系,从而使证券市场步入了长达3年之久的熊市。但是,在这期间国家也曾出台一些救市政策,使市场出现了两次极为短暂的上冲行情。 第一次是在94年8月,国家为了激活低迷的市场,出台了所谓的“三大救市政策”,即暂停各种新股发行上市、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