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电路高端技术人才尚缺分析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87444915 上传时间:2023-09-0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0.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集成电路高端技术人才尚缺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集成电路高端技术人才尚缺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集成电路高端技术人才尚缺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集成电路高端技术人才尚缺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集成电路高端技术人才尚缺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集成电路高端技术人才尚缺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集成电路高端技术人才尚缺分析(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集成电路高端技术人才尚缺分析一、 集成电路高端技术人才尚缺集成电路是技术密集型行业,对高技能型人才需求较大。我国芯片行业起步较晚,高端技术人才短缺成为制约我国芯片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近年来国内集成电路快速发展,对人才引进和培养的力度逐渐加大,但高端技术人才仍相对匮乏。中国集成电路产业人才白皮书(2019-2020)的数据显示,到2022年,我国芯片专业人才仍将有25万左右缺口。除人才总量不足外,能够负责产品规划和顶层架构制定的人才同样严重缺乏。二、 中国集成电路制造业市场前景与趋势集成电路产业的核心在于制造业,制造业对整个产业链的拉动作用。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产业结构的加快调整,以及新

2、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中国制造2025、中国互联网+、物联网等国家战略的实施将给集成电路带来巨大的市场需求,集成电路制造业将获得更多的国内市场支撑。在区域方面,从全球范围来看,集成电路制造产业正在发生着第三次大转移,即从美国、日本及欧洲等发达国家向中国大陆、东南亚等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转移。近几年,在下游通讯、消费电子、汽车电子等电子产品需求拉动下,以中国为首的发展中国家集成电路市场需求持续快速增加,已经成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市场之一。在此带动下,发展中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快速发展,整体实力显著提升。未来伴随着制造业智能化升级浪潮,高端芯片需求将持续增长,将进一步刺激发展中国家集

3、成电路行业的发展和产业迁移进程。基于上述分析,未来集成电路制造行业仍将保持较快增长,预计到2026年,集成电路制造业市场规模将达到7580亿元,2020-2026年间年均复合增长率将保持在20%左右。随着全球电子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全球集成电路产业一直呈现持续增长的势头。2015年,由于PC、智能手机等终端产品逐渐成熟,市场增量放缓,而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兴产业仍处于积蓄能量阶段,导致全球集成电路市场增长出现小幅萎缩。2017年,因存储器芯片的市场增量大幅度上涨,让全球集成电路产业再次进入繁荣期,半导体技术也将进入从10nm推进到7nm的全新节点。根据WSTS数据显示,2017年全球集成电路产

4、业总收入为3432亿美元,2018年达到3933亿美元,相较于2017年增长了13%。2019年由于收到贸易摩擦的影响,总收入降至3304亿美元,相较2018年下降16%。总得来说,从2013年至2018年,全球集成电路行业呈现快速增长趋势,产业收入年均复合增长率为93%,而因贸易摩擦产生的影响逐渐减小,数据中心设备需求又有所增加,2020年全球集成电路产业市场规模有重新增长的趋势。目前,美国集成电路设计仍处于全球领先地位,而销售市场亚太地区位列第一。根据WSTS数据显示,2017年亚太地区(除日本外)集成电路销售额为248821亿美元,居于首位,占比603%;北美地区市场销售额为88494亿

5、美元,占比215%,位居第二;欧洲和日本分别占全球市场份额的93%和89%。我国集成电路产业起步较晚,但凭着对半导体设备的大量需求和有利的政策环境,我国集成电路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已经在全球集成电路市场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根据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数据分析,自2002年以来,我国集成电路产业规模发展迅速。截止2020年上半年,我国集成电路产业销售额达到3539亿元,同比增长161%。其中,我国集成电路设计行业上半年销售额为14906亿元,同比增长236%。制造行业上半年销售额为966亿元,同比增长178%;封测行业上半年销售额为10824亿元,同比增长59%。预计2020年我国集成电路产业规模有

6、望达到8766亿元,同比增长1592%。目前,国内集成电路产业整体规模处于持续扩张时期,增长速度也远远高于全球增长速度,但我国集成电路产业核心技术与国际先进水平仍存在些许差距。我国主要城市对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较为重视,各地区在龙头企业的引领下,加速集成电路产业布局,国家更是大力推动政策,为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三、 中国集成电路制造市场竞争格局目前我国集成电路装备研制单位和生产企业约有40余家,主要分布于北京、上海、沈阳等地。中国由于在集成电路制造行业起步较晚,技术工艺水平与国外先进企业有一定差距,在2019年十大集成电路制造企业榜单中,有5家企业是中外合资:三星中国(第一)、英特

7、尔大连(第二)、SK海力士中国(第四)、台积电中国(第七)、和舰芯片(第八)。本土企业中芯国际、上海华虹、华润微电子、西安微电子、武汉新芯分别位列第三、第五、第六、第九和第十。四、 中国集成电路制造行业市场发展规模集成电路制造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保障国家安全的重要支撑,也是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核心和基础。过去十年,中国集成电路制造业进入快速发展轨道,产业规模迅速扩大,产量提高了11倍,销售收入翻了3番,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技术创新取得实质性突破,一批优势企业脱颖而出。2019年我国内集成电路制造市

8、场规模达到21491亿元,同比增长151%。截止至2020年末国内集成电路制造市场规模达到2560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91%。五、 集成电路行业产量概况目前,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集成电路市场之一,集成电路产量稳步提升。据相关研究机构大数据库显示,2021年我国集成电路产量达35943亿块,同比增长333%;2022年1-11月,我国集成电路产量达2958亿块,同比下降12%,预计2023年我国集成电路产量将达36762亿块。六、 集成电路市场前景预测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是信息产业的核心,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关键力量。国家出台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十四五国家信息化规划十四五信

9、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等政策均提到,完成信息领域核心技术突破也要加快集成电路关键技术攻关,着力提升基础软硬件、核心电子元器件、关键基础材料和生产装备的供给水平,强化关键产品自给保障能力。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快速发展,有力支撑了国家信息化建设,促进了国民经济和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七、 集成电路行业未来发展趋势延续十三五时期的总体趋势,十四五时期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外部环境依然严峻,但在一系列政策技术和市场利好环境下将会继续保持快速发展态势,并表现出更为集聚和激烈的竞争态势。新一轮技术革命不断深化,5G、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新基建等步入快速发展阶段,巨大的市场需求为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带

10、来巨大机会,未来保持高速增长的总体趋势不会发生变化。我国作为全球集成电路产业的重要消费国,2019年我国半导体消费量占全球的53%,我国在全球集成电路产业的消费比重将进一步提高。在总量进一步增长的同时,随着我国经济进入中高速的高质量发展阶段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成为未来促进我国高质量发展的根本,我国在集成电路产业尤其是产品应用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可以预见,未来我国集成电路产业的高速成长趋势依然不减并成为促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不可忽视的是,尽管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市场规模大,但在关键领域和环节的自我保障能力较弱,尤其制造环节以及支撑半导体发展的设备和材料领域短板突出。随着产业界和政府对我国

11、集成电路产业现实认识的不断深化,进一步补足短板成为十四五时期提升我国集成电路国产供应水平的关键。在此背景下,加大对相关领域的支持和社会投资成为发展的必然。未来我国在集成电路材料例如大尺寸硅片光刻胶掩膜版电子气体湿化学品溅射靶材化学机械抛光材料等,制造设备光刻机刻蚀机镀膜设备、量测设备清洗设备离子注入设备化学机械研磨设备、快速退火设备等,制造环节制造高端逻辑和存储芯片的大型制造企业以及制造特殊设备的中小制造企业)等领域将涌现一大批企业它们将成为未来支撑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其中一大批将在利基市场中具有领先地位一部分问题将会得到明显缓解。集成电路产业是高度全球化产业,十四五时期我国集成电路

12、产业要更加主动融入全球供应链和价值链之中,但是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将面临更加复杂的全球竞争环境。一方面,美国以国家安全保护知识产权平衡贸易赤字等缘由发起贸易战,试图遏制我国在集成电路等高科技产业领域的发展。另一方面,在中美贸易摩擦趋于常态化的基本假设下,集成电路产业全球化分工模式将面临巨大挑战,安全将成为产业链和供应链布局的重要考量因素,主要经济体寻求更广泛的全球布局和回流成为未来一段时期的重要选择。随着一系列支持和促进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政策的出台加之高质量发展对产业升级的压力,十四五时期集成电路产业的社会投资将快速增长,尤其是将迎来大量新资本和新企业进入的新机遇。截至2020年7月20日,我国共有

13、芯片相关企业453万家,仅2020年二季度就新注册企业046万家,同比增长207%,环比增长130%,这一趋势预期在十四五时期将会继续保持。大量资本进入集成电路产业,必然导致产业竞争更加激烈,行业内和跨行业并购将成为十四五时期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常态。然而,由于集成电路产业高风险高投资长周期等特征,在大量进入者之后必然面临市场的重新洗牌,表现为企业数量快速增加行业竞争更加激烈企业分化市场出清领先企业出现行业集中度上升的趋势,产业集中度将在十四五时期表现出先分散后集中的基本态势。八、 集成电路行业进出口情况从进口情况来看,据ICInsights的数据,2021年国内集成电路自给率仅有16%,使得集

14、成电路行业已成为我国进口依赖程度较高的行业之一,尤其是高端芯片严重依赖进口,2022年1-11月我国集成电路进口量达4985亿块,进口金额达3811亿美元。考虑到集成电路行业对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的战略性地位和国际贸易摩擦预期等因素,集成电路的国产化更具紧迫性。从出口情况来看,目前国内半导体产业稳步发展,并在半导体设备、材料、制造工艺等薄弱环节逐步取得突破,产品稳定性和安全性的提升也在推动行业出口增长。数据显示,2022年1-11月我国集成电路出口量达2505亿块,出口金额达14026亿美元。九、 集成电路行业下游需求持续增长随着下游产品功能的日益复杂和应用领域的持续拓展,其性能要求持续提升,为

15、集成电路行业带来新的市场需求。同时,5G技术发展将为电源管理芯片带来广阔的市场空间。此外,以智能手环、TWS耳机为代表的智能可穿戴设备等新兴消费电子产品呈现快速增长,为市场带来了新热点,催生新的市场需求。十、 集成电路行业势在必行目前我国高端芯片几乎完全依赖进口,严重威胁我国国防信息安全和通信、能源、工业、汽车和消费电子等支柱行业的产业安全。而全球电子产品90%的制造能力在中国,5G、物联网和人工智能行业的最大市场也是在我国。在国家对集成电路设计行业大力扶持的政策下,高端芯片技术势在必行。十一、 中国集成电路制造设备竞争格局集成电路生产设备是集成电路大规模制造的基础,设备制造在集成电路产业中处

16、于举足轻重的地位。集成电路加工工艺繁杂,需要各种不同的设备。等离子刻蚀设备、离子注入机、薄膜沉积设备、热处理成膜设备、涂胶机、晶圆测试设备等。由于集成电路生产设备具备较高的技术壁垒、市场壁垒,目前国产半导体设备国产化率较低,不同环节的关键设备由美国应用材料公司和日本东京电子等企业垄断。而核心设备光刻机被誉为半导体产业皇冠上的明珠。目前世界上能生产高端光刻机的厂商只有一家荷兰的ASML,这是技术路线演化自然选择的结果。AMSL零件外包、专注核心技术研发的战略也使得其具备足够的灵活性,ASML于1995年通过上市获得了充裕的资金,随后大量投入研发和技术性并购。光刻机技术含量极高,加上摩尔定律的作用,芯片升级换代很快,对于设备的精度要求也逐步提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