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言语的发展特点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87441971 上传时间:2023-07-0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2.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言语的发展特点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幼儿言语的发展特点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幼儿言语的发展特点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幼儿言语的发展特点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幼儿言语的发展特点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幼儿言语的发展特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言语的发展特点(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幼儿言语的发展特点幼儿言语的发展特点一、言语及其分类(一)语言和言语 语言是什么,皮亚杰承认语言是我们最灵活的心理表征方式。它帮助我们 交流思想、表达情感,也是我们进行思维的重要工具。因为有了语言,这个世界才 变得文明又多彩。语言存在于人们的言语活动中。人们使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过程就 是言语。使用着一定语言的人,他说话、听话、阅读、写作等活动,就是作为交际 过程的言语。语言和言语是有区别的。语言是工具(交际、思维的工具),言语则是对这 种工具的运用。语言是社会现象,具有较大的稳定性;言语是心理物理现象,具有 个体性和多边性。研究语言的科学是语言学,而言语活动则是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但它们又是密切

2、联系的。离开语言这种工具,人就无法表达自己的思想或意见,也 就无法进行交际活动;语言也离不开言语,因为任何一种语言都必须通过人们的言 语活动才能发挥其交际工具的作用。(二)幼儿言语的分类1(外部言语(1)对话言语。3 岁以前的幼儿与成人的交际主要是对话形式。他们的对 话言语只限于向成人打招呼、请求或简单地回答成人的问题。往往是成人逐句引 导,他们逐句回答,有时他们也向成人提出为什么。(2)独白言语。到了学前期,随着独立性的发展,幼儿在离开成人进行各 种活动(如各种游戏)中获得了自己的经验和体会,在与成人的交际过程中也逐步运 用报道、陈述等独白言语。幼儿期独白言语的发展还是很初步的,最初由于词汇

3、不 够丰富,表达会显得不够流畅,叙述时常会用“这个?这个?”或“后来?后 来?”。在正确教育下,一般到 6,7 岁时,幼儿就能较清楚地、有声有色地描述看 过或听过的事件或故事了。(3)初步的书面言语。幼儿的书面言语指读和写,基本单位是字,由字组 成词、句以及文章。书面言语包括认字、写字、阅读、写作。其中认字和阅读属于 接受性的,写字和写作属于表达性的。幼儿书面言语的产生如同口头言语一样,是 从接受性的语言开始,即先会认字,后会写字;先会阅读,后会写作。2(过渡言语在外部言语向内部言语的发展中,有一种介乎外部言语和内部言语之间的 言语形式,我们称之为过渡言语,即出声的自言自语。它体现了幼儿言语的

4、发展所 经历的由外到内的过程。皮亚杰(1926)把它称之为“自我中心语”。幼儿的自我 中心语是其自我中心思维的表现。维果茨基则认为,儿童的自言自语是朝向自己的 言语,应该称为“私人言语”,而不是“自我中心语”。这种言语形式是形式上的 外部言语和功能上的内部言语的结合, 是从社会化言语向个人的内部言语过渡的必要阶段和中心环节。3(内部言语 内部言语是一种特殊的言语形式。(1)内部言语是对自己的言语。外部言 语是为了和别人交往而发生的,内部言语则不执行交际功能,它是为自己用的言 语,因而一般来说,它比外部言语简略,常常是不完整的。(2)内部言语突出了自 觉的分析综合和自我调节功能,与思维具有不可分

5、的联系。人们不出声的思考往往 就是利用内部言语来进行的。二、言语的发生从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婴儿便开始了对语言的准备,直到一岁左右,他 们产生第一个能被理解的词,这一准备期即前言语期。处于前言语期的婴儿主要进 行两方面的准备。(一) 语音发生的准备1(从反射性发声到咿呀语在最初的6 星期内,婴儿通过哭叫、打喷嚏和咳嗽等展示着自己的发音 天分。这一阶段的婴儿处于反射发音阶段。2,4 个月时,他们开始“叽叽咕咕”地 发音了,并且出现了持久的笑声和咯咯的笑声,这些声音反映了他们的舒适状态。 4 个月左右时,婴儿的发音系统的形状和结构已经成熟,在随后的 2 个月里,婴儿 开始了咿呀学语,他们会把辅音和

6、元音结合起来并连续发出,比如把辅音 b 和元 音 a 结合起来,形成 bababa、mamama 的重复的多音节的发音,类似 于“爸、“妈”等单音节语音。他们还会变化的咿呀语,如“bagidabu”。起 初,重复的咿呀语占优势,到12 个月左右,变化的咿呀语出现得更多。到了10 个月以上,婴儿的咿呀语逐渐与有意义言语的早期阶段重叠,他们发出的声音和音 节串带有丰富的重音变化和音调模式。2(语音的敏感性许多人或许会认为新生的婴儿完全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他们只忙着自己 如何吃饱、如何睡好,对外面的世界没有感觉,其实不然,有研究表明,婴儿对言 语刺激具有敏感性。不到10 天的新生儿就能区别语音和其他

7、声音,并作出不同的 反应。如原先已停止吸奶的婴儿,在听到一段语音后又开始用力吸,并且吸吮速率 大大增加,而对非言语的乐音则增加不多。他们对母亲的声音特别偏爱,尤其对语 速缓慢、语调高度夸张的话语形式感兴趣,如妈妈语。事实上,成人在与婴儿交流 时,他们也刻意放慢速度,尽量讲得“简单”些,不然“交流”是无法进行的。婴儿对言语的敏感性还表现在他们具有语音的范畴知觉能力,即对属于不 同音位还是同一音位范畴的两个声音具有辨别能力。有研究表明,1 个月的婴儿能 够在吸吮速率上表现出对 b、p 两个辅音的辨别能力。这是一种对婴儿言语理解有 重要作用的能力,只有忽视大量的语言范畴内的变异,才能使语音的理解变为

8、可 能。(二)前言语的交流婴儿在他们开口说话之前,已经习得了一些交流的技能。他们能够通过哭叫、 用手指向或仅仅注视某个感兴趣的对象等引起并引导他人的注意,以此来传递信 息,其中手势是一种重要的交流方式。如果说婴儿早期的手势只是为了引起成人的 注意或表达某些愿望或请求的话,那么十一个月左右的婴儿的手势开始具有了特定 的交流含义。他们会举起某个物体,让成人观看,或把物体给成人,以获得成人的 赞同或评论;他们还会用手势将成人的注意力引向某一对象,同时产生某种发音, 并交替注视成人和对象。父母在婴儿前言语交流经验的积累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最初的 5,6 个 月里,父母常常用孩子气的话语与婴儿进行“对

9、话”,对他们的反应(如微笑、发 出咕咕声)作出反应。6 个月以后,父母提高了要求,他们把自己的话语变得更为 复杂,更接近于成人语言,对婴儿的反应也作出了更高的要求,曾经只需要打一个 嗝或发出咕咕声就足够,现在则可能要求咿呀语或甚至一个词。这时候,成人与婴 儿的互动开始关注周边的环境,成人的言语也更多地提到了周边的客体。三、言语的发展(一)语音的发展我国心理学研究者刘兆吉和史慧中曾先后对我国 3,6 岁幼儿声母和韵母的 发音进行了研究,得出幼儿语音发展的以下特点。1(幼儿发音的正确率与年龄的增长成正比有两种原因可以解释这一特点。(1)生理因素。随着幼儿发音器官的进一 步成熟,语音听觉系统以及大脑

10、机能的发展,幼儿的发音能力迅速增强。(2)词汇 的积累。现在不少心理学家认为,在语言发展的早期,幼儿是通过学习词汇而不是 个别、孤立的单音来学习语音的,他们必须掌握相当数量的主动词汇后才建立他的 语音系统。如果这一观点成立的话,那么幼儿期急速增加的大量词汇对其语音的发 展是大有帮助的。此外,幼儿语音的正确率与所处的社会环境有关。在跟随成人及时发音时 幼儿对不少音素的发音是正确的,然而当他们独自背诵学会的材料时,不少原来能 正确发音的音却又变得不正确了(史慧中,1986)。在同一方言地区,城乡幼儿发 音的正确率有较大差异(刘兆吉,1978),这说明环境中的其他因素如教育条件、 家庭环境等也会影响

11、幼儿正确发音。2(语音发展的飞跃期为 3,4 岁幼儿的发音水平在 3,4 岁时进步最为明显,在正确教育条件下,他们几乎 可以学会世界各民族语言的任何发音。此后发音就趋于稳定,趋向于方言话,在学 习其他方言或外国语时,常会受到方言的影响而产生发音困难。3(幼儿对声母、韵母的掌握程度不同4 岁以后,城乡的绝大部分幼儿都能基本发清普通话中的韵母,而对声母的发 音正确率稍低。大多数 3 岁的幼儿可以发清声母,一部分幼儿发声母的错误主要 集中在 zh、ch、sh、z、c、s 等辅音上。研究者认为 3 岁的幼儿发辅音错误较 多,主要是因为其生理上发育不够成熟,不善于掌握发音部位与方法,故发辅音时 分化不明

12、显,常介于两个语音之间,如混淆 zh 和 z、ch 和 c、sh 和 s 等。4(语音意识逐渐发展幼儿语音意识明显发展主要表现在他们对别人的发音很感兴趣,喜欢纠 正、评价别人的发音,还表现在很注意自己的发音。他们积极努力地练习不会发的 音,倘若别人指出其发音的错误,他们会很不高兴,对难发的音常常故意回避或歪 曲发音,甚至为自己申辩理由。(二)词汇的发展词汇是言语的基本构成单位,词汇量越丰富就越容易表达思想,掌握的词 汇越多,对事物的认识就会越深。因此,词汇的发展是言语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 幼儿词汇的发展有如下特点。1(词汇数量逐渐增加国内外有关研究材料表明,3,6岁幼儿的词汇量是以逐年大幅度增

13、长的趋 势发展着的;词汇的增长率呈逐年递减趋势;幼儿期是词汇量飞跃发展的时期。如史 慧中等人(1986)在对幼儿词汇的研究中发现,3岁的幼儿能掌握1 000个左右的词 汇,到了6岁时,他们的词汇量增长到了3 500多个。2(词类范围不断扩大随着词汇数量的增加,幼儿词类范围也在不断扩大,这主要体现在词的类 型和词的内容两方面。幼儿一般先掌握实词,即意义比较具体的词,包括名词、动 词、形容词、数量词、代词、副词等,实词中最先掌握名词,其次是动词,再次是 形容词和其他实词;后掌握虚词,即意义比较抽象的词,一般不能单独作为句子成 分,包括介词、连词、助词、叹词等,幼儿掌握虚词不仅时间较晚,而且比例也很

14、 小,只占词汇总量的10%,20%(表8-1)。表8-12,6岁儿童各种词类比例变化表(%)(朱曼殊等)年龄名词动词 语气副词代词 形容象声助词助动叹词量词数词 介词连 词岁词词词词2 0 32(8 29(8 12(8 6(4 5(7 4(3 2(6 2(2 1(0 0(8 0(7 0(6 0(30 2(5 29(6 27(3 27(3 7(0 13(6 5(1 0(3 2(6 1(7 0(3 1(2 1(0 1(23 26(0 29(5 29(5 7(1 13(7 4(2 0(4 3(2 2(3 0(7 1(9 1(3 1(1 0(20 3(5 22(4 27(4 27(4 8(5 14(8

15、 5(5 0(2 3(0 2(3 3(9 2(1 2(0 0(24 22(9 26(2 26(2 8(3 15(6 5(8 0(1 2(6 2(4 0(3 3(3 2(7 2(1 0(25 0 22(5 25(2 25(2 9(7 14(1 4(8 0(1 3(1 2(2 4(9 4(1 1(9 0(36 22(3 24(4 24(4 11(6 12(8 3(7 0(1 3(5 1(0 0(1 5(9 4(6 2(8 0(7伴随年龄的增长,幼儿掌握同一类词的内容也在不断地扩大。他们先掌握 与日常生活直接相关的词,再过渡到与日常生活距离稍远的词,词的抽象性和概括 性也进一步提高。以名词的发展为例

16、:幼儿使用频率最高和掌握最多的名词,都是 与他们日常生活内容密切相关的词汇,如“日常生活环境类”、“日常生活用品 类”、“人称类”、“动物类”等,而像“政治、军事类”、“社交、个性类”等 离日常生活距离较远的抽象词汇随着年龄的增长才逐渐发展起来。3(对词义的理解逐渐加深幼儿不断增加的词汇量促使其对所掌握的每一个单词本身的含义理解也逐 渐加深。在这一过程中,幼儿对词义的理解出现了一种有趣的现象,即词义理解的 扩张和缩小。词义理解的扩张指幼儿最初使用一个词时,容易倾向于过分扩张词义,无 意中使其包含了比成人更多的含义。他们可能用“狗狗”一词称一只猫或是一只兔 子,一切全身长毛、四脚有尾巴的动物。这种过度扩张的倾向在 1,2岁时最为明 显,大约有三分之一的词汇被扩大运用,到了 3,4 岁时逐渐有所克服。有两种原因 可能会解释这一现象。原因之一在于幼儿理解力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