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儿童现状调研报告3篇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87440921 上传时间:2024-01-13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留守儿童现状调研报告3篇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农村留守儿童现状调研报告3篇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农村留守儿童现状调研报告3篇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农村留守儿童现状调研报告3篇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农村留守儿童现状调研报告3篇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村留守儿童现状调研报告3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留守儿童现状调研报告3篇(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农村留守儿童现状调研报告3篇【篇一】随着我国社会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农村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农村留守童儿成为农村的一个亟待关注和关爱的社会群体。“留守”使农村实际生活人口结构性失衡,引发了农村家庭的稳定问题、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问题等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发展,阻碍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农村留守儿童是一个亟待关注和关爱的社会群体。破解农村留守家庭的“留守”之痛,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近日,我对xx县农村留守儿童生存与发展状况进行调研,并结合实际情况,通过采取召开乡镇妇联干部座谈会、进学校与留守儿童、老师交谈等方式,开展调研活动。一、基本情况xx县位于云南省东南部

2、,北回归线直穿县城横贯全境。国土面积1506 平方公里。全县辖7 乡2 镇,69 个村委会、3 个社区,1778 个村小组,居住着汉、壮、苗、瑶、彝、蒙古6 个民族,xx 年末总人口25.95万人,其中018岁儿童6.9万人,全县留守儿童(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外出务工或一方外出务工另一方无监护能力、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12835 人,其中:中学4346 人,小学8489 人,全县外出打工人员6万多人。xx 年末,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03 亿元,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179亿元,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6 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210 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341 元。二、留守儿童现状及问

3、题1、生活水平较低。据调查,在全县留守儿童12835 人中,中学4346 人,小学8489 人,这些留守儿童家庭生活条件困难,家庭人均收入低,留守儿童的每周生活费低,除去吃饭花销,留守儿童几乎没有零花钱。2、家庭教育缺失。调查发现,留守儿童主要都是母亲或祖辈进行隔代抚养,由于受到自身文化水平限制,无法对留守儿童的知识学习进行适当的辅导,无法担负起抚育儿童健康全面成长的重责。3、亲情关怀缺失。多数留守儿童每年和父母亲生活在一起的时间屈指可数,打电话成为留守儿童与父母联系的主要方式。由于缺乏有效沟通,导致留守儿童与其父母亲之间的亲子关系淡漠,他们无法得到足够的来自父母的关爱。据学校老师反映,学习不

4、认真的往往是留守儿童,父母长期不在身边,家长的监管力度不够,他们的学习过问不够,很容易成为差等生。4、农村基础教育薄弱。xx县是贫困县,教育资源缺乏,教育观念陈旧,不能有效地弥补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关坏的不足,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还存在着不够平衡、不够深入、不够广泛等问题。留守儿童服务中心和关爱中心的建设尚需加强,活动室建设管理缺乏长效机制,个别学校由于专用教室不够,仍存在多室合用等问题5、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相关政策措施、制度保障仍然滞后。留守儿童的管理还不能完全纳入整个社会管理体系,整合资源、形成合力还不够,推动工作深入开展的力度还不够大,尤其是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协作的机制尚未建立。6、安全问题有

5、待解决。留守儿童由于监护人对儿童监管不力,或顾不过来,或无人照管,而留守儿童又缺乏应变和自我保护能力,更容易遭受伤害或侵害。三、采取的措施及取得成效1、加强领导,推动关爱农村留守儿童事业全面发展。一是县委、政府始终把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列入重要议事目程,成立了由县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计生、教育、公安、民政等部门领导为成员的xx县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设办公室于县妇联,由妇联主任兼任力公室主任,负责处理全县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工作的具体事务。二是把关爱农村留守儿童下作列为xx年重大事项进行督查,先后印发了关于开展农村留守儿童综合服务体系建设项目试点工作的实施方案、关于开展农村留守

6、儿童服务工作的实施方案等系列文件,指导、推动全县农村留守儿童工作深入开展2、建立“三大制度”,为农村留守儿童保驾护航。一是建立部门联动制度。建立了县级相关部门联席会议制度,着力解决疑点、难点问题;建立县乡(镇)村(社区)三级联动机制,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的良好环境。二是建立结对帮扶制度。全县教师、机关干部通过“一对一对多”等方式与留守儿童结对,实现关爱全覆盖,从思想、学习、生活、心理等多方面开展帮扶活动。切实关心留守儿童学习和生活,促进留守儿童健康、快乐成长。三是建立信息台帐管理制度。各乡(镇)、各学校组织人员进村入户,对范围内的留守儿童情况进行详细的调查了解,以学校为单位

7、,对留守儿童进行摸底造册,建立留守儿童台账档案,全面道握留守儿童的有关情况。3、完善教育关爱阵地,为留守儿重健康成长创造条件。一是建立活动阵地。在学校成立“留守儿童关爱中心”、“家长学校”、建立“亲情电话室”、“亲情视频聊天室”、“心理咨询室”等阵地,为相应的学校配备了亲情电话、电脑和网络聊天设备,为留守儿童提供与家长亲情交流和为家长提供接受家庭教育的平合。二是开展家庭教育。依托“家长学校”加强家庭教育,全面推进家庭教育进社区、进乡村、进学校,开展“家庭教育乡村进”、“关爱心灵、播种希望”教育培训活动,提高家长和监护人家庭教育意识和能力,为留守儿童健康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4、加大整治,为留守儿

8、童创建和谐的教育环境。一是加大校园周边环境治理工作力度,充分调动公安、教育、妇联、工会、卫计、文化和市场监管等部门,定期不定期地对学校周边网吧、游戏厅、KTV 、流动摊贩进行检查治理,对存在的问题及时督促整改。二是深入学校开展“食品卫生,传染病防治”、“食品安全”专项检查,对学校小卖部和学校周边商店“三无”产品、过期霉变食品、学校从业人员健康证、卫生许可证、上岗证及传染病防治措施的落情况进行全面检查,有效杜绝了师生食物中毒等安全问题的发生。5、丰富载体,切实丰富留守儿童精神文化生活。一是以“三八”、“五四”、“六一”、“中秋”、“春节”等节日为契机,开展留守儿童关爱活动,组织县妇女儿童工作委员

9、会成员单位走访慰问特殊贫困留守儿童,为留守儿童送上节日的祝福和学习生活用品。同时,积极发动爱心人士开展爱心救助,2007 年以来,全县累计29名农村贫困留守儿童得到爱心人士救助,救助资金为11700元,31名留守儿童累计援助资金64680 元,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关爱,树立信心,努力学习。二是重视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通过“我的中国梦”主题系列活功、“我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代言”、“举队旗? 学队章? 敬队礼? 过队日”系列活动的开展,使青少年进一步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青少年思想道德水平,引导青少年特别是留守儿童自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四、对策和建议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问题

10、不仅仅是一个教育领域的问题,更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解决或缓解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政府、社会、学校、家长的共同责任,要努力形成依靠多方力量的教育管理协作机制,为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1、建立以政府为主体的管理机制。政府及有关方面要高度重视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切实担负起责任,把留守儿童教育成长问题纳入政府议事日程,加强领导,建立由宣传部、文明办、公安、教育、司法、民政、关工委、妇联、共青团等多部门组成的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协调小组,并形成制度,一年召开1-2次会议,汇报和研究关爱留守儿童的工作。推动出台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相关政策和规定,不断优化留守儿童生存、保护和发展的法制环境。政府对

11、留守儿童的家庭、父母以及关注重视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部门和个人要及时进行表彰奖励,树立榜样,典型带动,逐步形成全社会关心留守儿童发展的良好氛围。2、建立部门职能保护机制。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协调小组成员单位要加强联系,共同做好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宣传部和文明办要加大关爱留守儿童的宣传力度,引导和教育人们提高关爱留守儿童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引导和教育外出家长转变家庭教育观念,强化监管责任;教育部门要形成教育保护合力,出台相应的关爱和保护政策与措施,加强监督和检查,强化学校对留守学生的监管和教育力度。不断加大农村中小学基础建设投资的力度,全面建设农村中小学寄宿制学校。公安部门要加大对侵犯留守儿童权益行为

12、的打击,净化留守儿童的生活和教育环境;司法部门要深入基层开展法律宣传和咨询活动,增强留守儿童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帮助他们排忧解难。民政部门要关心贫困留守儿童的生活,把贫困留守儿童列入救济对象。妇联、共青团等组织要从各自的工作实际出发,通过创办留守儿童之家和家长示范学校,开展结对互帮、志愿者服务、亲情热线、捐赠物资等活动,把关爱留守儿童的工作落到实处。3、建立社会呵护机制。全县各乡镇、村委会应尽快做好留守儿童档案的建设工作,全面掌握留守儿童的有关情况,针对各类留守儿童的具体情况采取有效措施,更切合实际地解决留守儿童的生活教育问题。对于那些生活较困难和问题突出的留守儿童要特别关注,建立社区帮

13、扶中心,并组织干部到留守儿童家里慰问,切实帮助留守儿童解决实际问题。要加强农村基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由村支部负责,统筹乡村学校的老师、村妇代会主任、退休老同志、党员、共青团员等各方力量,给予留守儿童“一对一”的特别关怀,组织他们开展有益的集体活动,培养他们的集体主义精神和良好的行为习惯。4、建立学校监管机制。学校要健全关爱留守学生的制度,建全留守儿童专门档案,对留守学生这个特殊群体,除了知识的传授和学业的管理外,要给他们更多的心灵关怀,更多地了解他们的家庭情况、心理状况,关注他们的成长变化,及时向监护人和外出务工家长通报情况。学校的心理老师要对留守儿童及时进行疏导教育,弥补父母不在身边

14、的家庭教育缺失。要丰富课余文化生活,吸引留守儿童参加文明健康的活动,让他们融入集体之中,消除他们的孤独感、自卑感;重视办好农村家长学校,定期与外出打工的父母、代养人联系沟通,交换意见,或者可以充分利用假期和春节家长回家的时机,召开留守儿童家长会,指导他们开展正确的家庭教育,形成学校、家庭共同教育监管网络。5、建立亲属监护机制。相关单位要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家长在外出务工的同时,把孩子的生活和教育事情安排好,外出打工后要加强与孩子沟通、学会交流以及教育孩子的科学方式和方法,发挥家长对孩子的独特的教育功能,引导孩子健康成长。此外,要加强临时监护人的家庭教育指导,转变监护理念,引导临时监护人及其他亲属

15、对孩子的文化道德教育和精神需求给予更多的关注,让远离父母的孩子真正感到“心有人爱、身有人护、难有人帮”,合力营造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6、建立台账管理机制。发动县乡村三级妇联组织通过召开座谈会、走访农户、发放调查问卷等形式,对全县农村留守儿童进行全面调查摸底,做到村不漏户,户不漏人,摸清底数,并对有留守儿童的农村家庭建立台账,实行档案化管理,让联系经常化,及时反映和解决这些家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充当起党和政府关爱留守儿童的桥梁。7、建立志愿服务机制。县乡两级妇联要启动巾帼志愿服务活动,采取全面动员与重点发动相结合的方式,把热心社会公益事业,乐于奉献的女党员、女干部、女知识分子、女企业

16、家、女先进和各行各业的热心人士吸收到巾帼志愿者队伍中,积极为留守儿童提供服务。8、建立关爱帮扶机制。采取“向上争一点、政府出一点、社会捐一点”的办法,成立了全县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基金会,建立了关爱农村留守儿童长效机制,以就近就便、自愿互助为原则,帮助留守儿童和家庭建立紧密型的互助机制,并组织对涉及留守儿童民生项目,如妇女实用技术培训和创业培训、妇女小额贷款、农村妇女“两癌”检查和救治救助等都优先考虑农村留守儿童,帮助他们更好地解决实际困难。9、建立维权机制。夯实基础,加强阵地建设,建立xx县少年法庭和110妇女儿童权益家庭暴力投诉中心,开通12338妇女维权热线,畅通妇女儿童诉求渠道,切实帮助农村留守儿童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篇二】为更好维护农村留守儿童的合法权益,关心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结合“走进青年、转变作风、改进工作”大调研活动,权益部组成调研组,先后赴青岛市市北区、济宁市鱼台县开展了调研活动,就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