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第六单元基础巩固练习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87438930 上传时间:2023-02-2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5.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上第六单元基础巩固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八年级上第六单元基础巩固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八年级上第六单元基础巩固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八年级上第六单元基础巩固练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上第六单元基础巩固练习(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八年级上第六单元基础巩固练习21小石谭记测试题1.解释加点字词的意思。如鸣佩环( )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 )潭中鱼可百许头( )( )影布石上,佁然不动( )( )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 )( )隶而从者( )( )2.指出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3下列句中的“以”字含义是“因为”的有( )(2分) A全石以为底 B卷石底以出 C以其境过清 D以为妙绝4把下列句子译成白话文。(6分)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5.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篁

2、竹()清冽() B.为坻()为嵁()C.参差(h )佁然() D.俶尔()翕忽()6.下列加点的字解释相同的一项是( )A以其境过清 回清倒影 B如鸣佩环 四面竹树环合C日光下澈 下见小潭 D凄神寒骨 林寒涧肃7.下面各组句子中的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 )A.记 乃记之而去 记承天寺夜游 B而 潭西南而望 隶而从者C许 潭中鱼可百许头 曳屋许许声 D从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隶而从者8.下列不是古今异义的一项( )A乃记之而去 B.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C.日光下澈 D.寂寥无人9.下列各组没有活用的一项是( )A皆若空游无所依B斗折蛇行C其岸势犬牙差互D不可久居22记承天寺夜游测试题元丰六年十月

3、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1.填空:(3分)描写承天寺优美夜景的句子是_ 。2.翻译下列句子:(4分)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4.下面对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念无与为乐者(思念)B.遂至承天寺(于是,就)C.怀民亦未寝(睡觉)D.相与步于中庭(共同,一起)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3分)A.本文写在作者贬职期间,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感情与柳宗元

4、小石潭记中的一致。B.文中“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等句都与“闲”字相关。C.苏轼此时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这是一个有名无实的官,所以他自称闲人。D.本文写景较为简洁,用素描的笔法,写月色,写景物,给人清静雅致的感觉。6、选出句子阅读停顿正确的一项( )(2分)A.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B.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C.但少闲如吾两人者耳。 D.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7.对“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一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3分)A.哪里都有月夜、竹柏,只是缺少我们两个这样的赏月的“闲人”罢了。B.表现了作者为大自然的美景所陶醉,

5、而产生了异常欣喜的心情。C.表现了作者在政治上受排挤,心情苦闷,只好去大自然中寻找快乐和解脱。D.表现了作者超然物外、旷达乐观的生活态度。8解释下列加点词。(4分)月色入户( ) 念无与乐者(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 )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 )( )9根据文中内容,作者要到承天寺,是因为( )(1分) A失眠难耐 B心绪无聊 C偕友赏月 D参禅求道10末句“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表达出怎样的感慨?下列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标榜自己有随遇而安的修养 B自嘲自己与张怀民一事无成C有闲情逸致才能欣赏到美景 D无所事事的人才能欣赏到美景11下列句子点出题目中“游”字的一项是( )(

6、2分) A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B相与步于中庭C水中藻荇交横 D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23游恒山记课练1、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风翳净尽( ) 浅阜( ) 无攀跻劳( ) 穹碑( )官廨( ) 间道( )攀蹑( ) 比肩联袂( ) 不啻( ) 虬松( ) 庑( ) 槎( )2、解释一词多义。北 故树皆在北 北瞰隔山一重 上 始循崖乘峭而上 上负绝壁翳 风翳净尽 杂树密翳 下 下临官廨 既而下西峰间 为登顶间道 指东南松柏间 始 始循崖乘峭而上 始登其顶之 余益鼓勇上,久之棘尽 不啻百倍之也3、下列不是古今异义的一项( ) A、但能钩衣刺领B、于是石路萦回C、上负绝壁D、风翳净尽4、下列加点字没有

7、词类活用的一项( )A、策杖登岳 台中像群仙 B、始循崖乘峭而上 倚而鼓勇上C、倚而室之 至此则合抱参天 D、比肩连袂 还过岳殿东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1)策杖登岳,面东而上,土冈浅阜,无攀跻劳。 (2)浑源州城一方。(3)望而趋。 (4)南惟龙泉,西惟五台,青青与此作伍。6、翻译句子。二里,出危崖上,仰眺绝顶,犹杰然天半。 风翳净尽,澄碧如洗。 又三里,则崖石渐起,松影筛阴,是名虎风口。 台中像群仙,环列无隙。 用力虽勤,若堕洪涛,汩汩不能出。 7、课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A、文章描写了作者游恒山登顶的经过,一步一景,移步换景。表现了他不畏艰险、不怕辛劳、勇于踏勘的实践精神。

8、B、徐霞客的游记只是客观地介绍恒山的山山水水,庙宇胜迹,并没有将自己的主观感受与客观外物恰如其分地融为一体。情与景的交融,缩短了作者和读者的距离,随着客观景物的变化,随着作者行踪的转移,读者会与他一起,欣喜、赞叹、着急、恐惧,仿佛身临其境一般。C、文章是按游踪的顺序组织材料的,移步换景是写作上的突出特色。文章中的方位词语使用得准确恰当,文章中有几处生动的比喻,使考察纪录细致、生动,富有文学意味。D、课文第二段是全文的主体,详细描写了登山的过程。在这里,表现了恒山的物产物貌以及地质结构,不失地理学著作的特色。8下面对句子朗读停顿标示有误的一项是()(3分)A、始/循崖/乘峭而上 B、坊/右东向/

9、拾级上C、因/复上其处/问之 D、先/从顶上望/松柏葱青24满井游记课练1、给加点字注音。 汗出浃()背曝()沙之鸟 呷()浪之鳞 堕()事恶()能无纪2、解释一词多义。然 娟然如拭 然徒步则汗出浃背余 余寒犹厉 余之游将自此始始 余之游将自此始 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 于时冰皮始解之 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曝沙之鸟 郊田之外3、下列加点的词不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 )A、泉而茗者 B、罍而歌者 C、作则飞沙走砺 D、柔梢披风4、解释下列加点字词。局促一室之内 廿二日 土膏微润波色乍明 浅鬣寸许 红装而蹇者5、没有通假字的一项( )A、不以游堕事 B、恶能无纪 C、还过岳殿东 D、凡曝沙之鸟

10、6、选出下面各组中加点词词义不同的一项( )A、游人虽未盛 风力虽尚劲 B、红装而蹇者 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C、罍而歌者 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D、局促一室之内 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7、与“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中“而”字作用相同项( )A、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B、默而识之 C、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D、学而不厌8、句子翻译。山峦为晴雪所喜,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 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 夫能不以游堕事而潇然于山石

11、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 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 9本段主要是写城郊之春景,以写景为主,兼有议论抒情。作者抒发的是 A歌赞春光明媚。B赞美满井山清水秀C抒发春游感慨。D抒发春游时悠然轻松之喜悦10、课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A、本文是从写水光山色、柳枝麦芽、游人欢欣、鱼鸟之乐、作者的内心感受等方面来写出城游玩的喜悦之情的。B、.第一段描写了京城暮春时节“余寒犹厉,冻风时作,飞沙走砾”的景象。C、作者采用欲扬先抑的写法, 把那种迫切渴望出游的心情暗示给读者,为下文勾画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满井做铺垫。D、文中景物描写:高柳夹堤麦田浅鬣寸许,凡 曝沙之鸟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写出了作者对春回大地的喜悦之情,对自然界重唤生机的欣赏和赞美。八年级上25课课练按要求默写有关诗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