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数学核心素养指适应学生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必备品格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87438004 上传时间:2023-10-11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9.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生数学核心素养指适应学生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必备品格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学生数学核心素养指适应学生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必备品格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学生数学核心素养指适应学生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必备品格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学生数学核心素养指适应学生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必备品格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学生数学核心素养指适应学生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必备品格》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生数学核心素养指适应学生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必备品格(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学生数学核心素养指适应学生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必备品格、 能力和精神, 包括: 严谨、 认真、 执着、 实事求是的品格, 数学抽象、 逻辑推理、 数学建模、 直观想象、 数学运算和数据分析的能力和科学探究、 大胆创新的精神。 数学核心素养是通过数学学习建立起来的认识、 理解和处理周围事物的品质, 是在人们与周围环境产生相互作用时所表现出来的思考方式和解决问题的策略。 人们所遇到的问题可能是数学问题, 也可能不是, 而具备数学素养可以从数学的角度看待问题, 可以用数学的思维方法思考问题、 用数学的方法解决问题。 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 开拓创新的过程,

2、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主阵地。数学核心素养是课堂三维教学目 标的整合与提升, 如何在数学课 堂教学中真正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转变课堂教学方式, 发展学生理性思维、 勤于反思、 问题解决的素养品质“学习金字塔” 模型是美国缅因州国家训练实验室的研究成果, 用数字和图示直观地显示了采用不同方式学习两周后, 学习者还能记住内容的多少(平均学习保持率)。 它所提到的学习方式, 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引领和指导了广大教师的教学方式, 但在实际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完成教学, 针对不同的课型寻找适合的教学方式。 没有最好, 只有能够引发学生思考的课

3、堂、 高效的课堂的教学方式才是更好的方式。 为了更好地培养初中生的数学核心素养,老师应当在课堂实践中对自身有更正确的定位, 扮演一个辅助角色, 让学生逐渐成为课堂的主角, 从“教为中心” 转为“学为中心”。 课前可以让学生先进行预习, 并总结将要学习的内容以及自己所遇到的问题, 让每个人带着各自不懂的问题进行听课, 这样就能大大提高课堂的针对性, 利于新知识快速全面掌握; 课堂上可以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分享一些学习心得, 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踊跃提出自己观点; 同时可以将学生组成不同的学习小组, 小组内部进行探讨研究,有观点收获的小组可以进行展示, 也可以讲述各小组的解题经验; 最后, 教师

4、进行课堂总结, 对于出现的问题指出来并进行解决, 对于适宜的方法进行分享, 升华课堂效果。2 拓宽学生数学思维, 发展学生数学抽象、 逻辑推理的素养能力及勇于探究、 乐学善学的素养品质课堂上每个知识点的呈现, 让学生自己从实物、 实例、图像或体验探究中感悟、 领会, 不仅真正掌握了知识本身,而且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开启学生的探究性思维。 让学生能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 命题、 方法和体系, 能通过抽象、 概括去认识、 理解、 把握事物的数学本质, 能逐渐养成一般性思考问题的习惯。 能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主动运用数学抽象的思维方式解决问题; 让学生能够发现问题和提出命题; 能掌握推理的基本形式

5、, 表述论证的过程; 能理解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 建构知识框架; 形成有论据、 有条理、 合乎逻辑的思维品质, 增强数学交流能力。 例如, 在学习某个知识点时, 可让学生想象所学知识可以解决日常生活中什么类型的问题, 培养学生主动发现数学实用之处, 从而利于日后真正遇到问题时能够用数学来解决问题。 总之, 数学教师应尽力做到以数学知识为载体, 培养学生数学思维, 为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奠定基础。3 活用类比、 化归、 分类、 数学建模等数学思想,培养学生数学建模、 直观想象、 数学运算和数据分析的能力初中数学知识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知识网, 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引导学生运用类比方法。 学生学过正比

6、例函数后, 再学习其他函数时, 能很快明确将要学习的内容和方法。 类比有概念间类比、 方法间类比、 性质间类比, 类比能强化认知结构中的知识可辨别性。很多数学知识都需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归纳, 比如幂的有关运算法则、 整式乘法的有关运算法则、 勾股定理等,课堂教学中不可省略掉学生探究的过程, 并且要注重引导学生自己进行归纳。 只有让学生大胆进行归纳, 学生才可能对知识进行创新, 才能揭示知识内在的联系。数形结合思想是很重要也很适用的数学思想。 它把形的问题转化为数的问题, 或把数的问题转化为形的问题, 获得解决问题简便易行的方法。数学建模思想, 对增强学生认知结构的可利用性, 对数学认知结构

7、的形成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分类思想使知识条理化, 有助于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想要使学生形成知识体系, 避免出现“见木不见林” 的现象, 使他们终生受益,课堂教学中切忌只重视知识本身, 而忽略掉数学思想的引导和培养。在数学教学过程中, 要让学生能够进一步发展几何直观和空间想象能力、 增强运用图形和空间想象思考问题的意识,培养学生的直观抽象素养; 要让学生能够在实际情境中发现和提出问题, 能够针对问题建立数学模型, 能够运用数学知识求解模型, 并尝试基于现实背景验证模型和完善模型, 能够提升应用能力, 增强创新意识, 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素养;要让学生通过运算促进数学思维发展, 养成程序化思考

8、问题的习惯, 有效借助运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培养学生的数学运算素养; 要让学生增强基于数据表达现实问题的意识, 养成通过数据思考问题的习惯, 积累依托数据探索事物本质、关联和规律的活动经验, 提升数据处理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素养。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初中数学教学, 是体现数学课程价值的要求, 基于数学课程的价值追求, 我们必须重视数学课堂教学, 创设有利于学生能力发展的学习和现实情境, 注重学生的自主实验和探究, 关注学生真是的情感体验, 让数学课堂真正成为培养学生数学素养和关键能力的课堂, 让我们共同努力, 奋勇前行附: 正数和负数教学设计(第1课时) 一、内容和内容解析 1内容 正数

9、和负数的意义 2内容解析 引入负数,将数的范围扩充到有理数,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也是为了解决数学内部的运算、解方程等问题的需要本课内容是本章后续的有理数的相关概念及运算的基础 通过实例引入正数与负数,既能让学生感受负数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体会引入负数的必要性,又有助于学生了解正数和负数的意义,从而学会用正数、负数去刻画现实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在刻画现实问题时,通常将“上升”“增加”“盈利”等确定为正,相应地将“下降”“减少”“亏欠”等确定为负 基于以上分析,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感受引入负数的必要性;能用正数和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二、目标和目标解析 1教学目标 (1)体会引入负数的必

10、要性; (2)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正数、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2目标解析 (1)学生能自己举出含有相反意义的量的生活实例,说明引入负数的必要性; (2)学生能借助具体例子,用实际意义(如“增加”与“减少”,“收入”与“支出”等)说明负数的含义在含有相反意义的量的问题情境中,学生能用正数和负数来表示相应的量 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学生在小学已经学习了整数、分数(包括小数),即正有理数及0的知识,对负数的意义也有初步的了解,还会用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量,但他们对负数意义的了解非常有限在一些比较复杂的实际问题中,需要针对问题的具体特点规定正、负,特别是要用正数与负数描述向指定方向变化的现象(

11、如“负增长”)中的量,大多数学生都会有困难这既与学生的生活经验不足有关,同时也因为这样的表示与日常习惯不一致突破这一难点,需要多举日常生活、生产中的实例,让学生通过例子来理解正数与负数的意义,学会用正数、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为:用正数、负数表示指定方向变化的量 四、教学过程设计 1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教师展示教科书图11-1,并提出 问题1哪位同学知道这些图片介绍的是什么内容? 学生回答教师补充说明数的产生产生与日常生活、生产实践的关系,感受数随着社会发展而发展的必要性 【设计意图】使学生感受数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生活和生产的需要 问题2请同学们阅读本章的引言你能尝试着回答

12、一下其中的问题吗? 学生思考并尝试解释对于其中的问题(1),如果本地气温有低于0的情况,可以选择自己所在地区的气温状况进行描述 【设计意图】引言中的问题,有的学生凭生活经验可以回答,有的不能回答让学生阅读并尝试回答,一方面让他们感受在生活、生产中需要用到负数,另一方面让他们知道,要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学习新的数的知识,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观察感知,理解概念 问题3 根据小学的知识,你能指出上述例子中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吗? 学生回答,给出正确答案后,教师给出正数、负数的描述性定义: 大于0的数叫做正数,在正数前加上符号“”(负)的数叫负数 问题4 阅读课本第2页倒数第二段你能举例说明什么

13、叫一个数的符号吗? 学生阅读,举例只要学生能举出与课本上不同的例子,并说明它们的符号就表明他们看懂了这段话 教师补充说明:一般的,正数的符号是“”,负数的符号是“”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设计意图】让学生阅读课文,以培养他们的读书习惯通过学生举例,可以检验他们对这段课文的理解情况因为“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是一种规定,所以老师直接说明,学生记住就可以了 3例题示范,学会应用 例:(1)一个月内,小明体重增加2kg,小华体重减少1kg,小强体重无变化,写出他们这个月的体重增长值; (2)某年,下列国家的商品进出口总额比上年的变化情况是:美国减少64%,德国增长13%,法国减少24%,英国

14、减少35%,意大利增长02%,中国增加75%写出这些国家这一年商品进出口总额的增长率 提问:你是怎么理解例(1)的? 如果学生回答不完善,再追问:这个问题中,哪些词表明其中含有相反意义的量?小华体重减少1kg,你认为应该怎样表示他的体重“增长值”? 师生合作回答上述问题估计学生解释体重“增长值”的意义时会出现困难,教师可以在学生解释的基础上补充总结:体重增长值可能是正的,也可能是负的体重增长值为负数,相当于体重减少 再提问:你能仿照第(1)题的解答,自己解决(2)吗? 【设计意图】通过具体问题情境,使学生学会用正数与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方法,通过师生合作,突破用正数、负数表示指定方向变化

15、的量这一难点通过不断追问,引导学生逐步理解题意,重点是找出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词 问题5 你能从例题的解答过程中,总结一下如何用正数、负数表示实际问题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吗? 学生总结,师生共同补充、完善要总结出: (1)先找出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词,如“增加”和“减少”、“零上”和“零下”、“收入”和“支出”、“上升”和“下降”等; (2)选定一方用正数表示,那么另一方就用负数表示; (3)实际问题中,有时需要描述指定方向变化的量,如本例中,进出口总额“减少64%”要表示为“增长64%”,这就是说,增长量是一个负数实际上是减少了,也可以说成是“负增长”; (4)当数据没有变化时,增长率是0

16、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及时总结,提炼出可以指导解答其他同类问题的一般性结论一般而言,我们习惯上把“上升”“盈利”“增加”“收入”等规定为正,把与它们相反的量规定为负 问题6 请同学们自己举出一个能用正数、负数表示其中的量的实际例子,并给出答案 【设计意图】让学生用刚刚总结出的结论解决问题 4巩固概念,学以致用 练习:教科书第3页练习1,2 【设计意图】巩固性练习,同时检验用正数、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掌握情况 5归纳小结,反思提高 师生共同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并请学生回答以下问题: (1)你能举例说明引入负数的必要性吗? (2)你能用例子说明负数的意义吗? (3)有人说,增长一个负数就是减少一个正数,减少一个负数就是增加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