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师范大学刘安海笔记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87436146 上传时间:2022-12-28 格式:DOC 页数:32 大小:14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华中师范大学刘安海笔记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华中师范大学刘安海笔记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华中师范大学刘安海笔记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华中师范大学刘安海笔记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华中师范大学刘安海笔记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华中师范大学刘安海笔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中师范大学刘安海笔记(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华中师范大学刘安海、孙文宪文学理论考研复习笔记导论2 m0 mHH !U q、 文学史:是一门历史地、具体地考察文学产生、发展和演变过程、状况、经验和规律的专门学科.5 % y C 8 F B2、 文学批评:是文艺学的另一个分支,其指导思想是文学理论、美学理论、哲学以及其他一切人文社会科学。: 8 a C Wi” E9 3RX文学批评的对象:是以作家、作品为主的一切文学现象。7 * g) ) U K3、 文学理论:是关于文学的理论,其研究对象是文学。具体说来就是:文学理论是以人类社会的历史的和现实的一切文学现象作为研究对象,总结和探讨文学的性质、特征、构成、功能、价值和文学创作、文学接受、文学

2、发展等的规律,从中发现并建立起文学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命题框架及研究方法的学科。 G 9 r78 q8 +4、 文学理论与文学史和文学批评的区别: p8 1 oS4 y 文学理论与文学史的区别:0 d!t y+ b) J6 H: KA、 文学理论:共时的(把其当作静态的放在一个平面上研究)。 :X4 r1 J k文学史:历史的(a、按照历史的自然分期: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b、按照文学自身的发展历史:如小说的发展史:山海经-魏晋志人志怪唐传奇宋话本明清小说).0:Z& o*e& |B、 文学理论:抽象的。 b; A/ _& 文学史:具体的(具体的作家、作品;思潮、流派).!t ;

3、S4 。 Z 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即文学评论)的区别:: w0* & w$ xA、 文学理论:抽象的. X7& h: I* H文学批评:具体的(针对具体的作家、作品)。_: )。 $ m9B、 文学理论:基础的、非实践的(不可能对文学现象发挥现行作用)。+ 4。 b(W9z6 , y。2 6 文学批评:实践的(可及时的对文学现象发挥作用。如西方现代小说之父陀斯妥耶夫斯基在发表小说时屡屡受挫,后因别林斯基的推崇才得以顺利出版)。1)y u5,/ u6 ?1 U5、思考题:。 R8 ! E 5 ; G & 掌握文艺学、文学史、文学批评、文学理论等概念.( I!e M! ; # v z& Z文学理论

4、的研究对象是什么?F8 Kp0W,V3 g9 , X;文学理论的研究范围有哪些?6 L- r+ lvJ 7 e$ N F _ 我们应该用哪些方法研究文学理论?e; 0?4 i); , / K8 !E P; 9Y/ x r, q* 0p7 5 c P5 O, w6 G0 : Q 3 H2 ; d, # c#C h8 p+ U9 / m1 ” Un2 g$ N4 Q 第四章 文学种类和体裁4 Z . * M o, #;一、文学体裁:13页# Z”8 F% L 0, |&n9 6 、文学体裁的涵义:文学题材是指从文体形式或语言形式上对文学作品进行的分类,对文学创作及接受都有相当规范性与制约性。, -

5、 C( xq0w。 ?Q$r2、 体裁的涵义:作品的文体形式,具有相对独立的审美意义,具体地说,体裁是根据作品的语言形式特点,以及这种形式特征对材料的选择,对创作的情感体验和艺术构思的方式,对写作的结构布局,语言运用和表现手法等方面的规定,而对作品种类进行的一种划分.( FbP! , )F A、 中外对于体裁的划分:) E I5 SZ: a5 a古代:2 F0 Cx: _ W: |A、 中国:二分法:文有韵之文;笔无韵之文(应用文)。它区分了文学与非文学,其划分标准:语言形式特征。(m Q( aK4 M1 cV; J/ H B、 西方:”三分法”(亚里斯多德):抒情类、叙事类(史诗)、戏剧类.

6、其划分标准:题材、构思方式;形象塑造。8 q/ ?7 ( 3C5a3_ 近代:四分法:诗歌、小说(是产生四分法的重要原因)、散文、剧本.划分标准:题材、艺术构思、表现手法及语言形式上的特点。特点:较科学、稳固。1 * Z ; |&U9 1 M V( ?* D3 w: S二、诗歌: M4 9 3 t& q7# 7 B1、定义:诗是一种用丰富的想象和讲究韵律的语言,含蓄的表现思想感情的文体。. H n( 5 q8 q4 f2、特征:5 p ,X; ?% lA、 浓厚的情感内涵:诗歌表现情感,一般不描述产生情感的事件原因,而是重在表现情感形态,它仅仅只白偶像情感本身。诗歌的本质特征抒情,与其它文本形

7、式相比,诗歌要求情感浓厚,丰富而真诚。6 fGn5 d V f PB、 丰富的想象:由其抒情性决定的,它必须为不具形的感情造形.诗歌有无表情形态即感情有没有传达,可以被感知的形象,对诗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好诗与坏诗的区别在于它是否创造了新鲜、感人的表情形态。3 o2 Or: NU7P!kC、 跳跃性的结构:因为要抒情,因为想象,诗歌的结构具有跳跃性。所谓跳跃性是指诗歌的结构没有事件发展的逻辑,对诗发展逻辑而言的跳跃性,其结构遵从的是表情需要,由感情表现所构成的轨迹。( Z/v- Gm!h, z(jD、诗歌的语言特别凝练,更讲究陌生化,具有节奏和韵律,富于音乐性。& | O2 ) v。 z 、 节

8、奏性:韵律、声调、分行、感叹词等.b& $ v7% R; PH、 隐喻性:不确定性、多义性与情感本身相契合。& 2 3 Y!wv9 3i、 陌生化:打破语言的常规,唤起人对熟悉事物的陌生感。3 R ; Z +, 6 0 v、诗歌有特殊的诗法。9 K0 rT9 l! o。w6 Wa、起兴:托物起兴,触景生情,含蓄地把情思化为感受对象的一种表现手法。* ( X6 A” 3 R(J2 b、隐喻:是指诗歌所表达的意义与可供观照的意象结合在一起而只呈现意象这一个因素的表达方法。( R0 ?! F4 j6 c、象征:指用具体的事物来表达某种抽象的概念或思想感情。& #k5 J5 3 Q( l(Dd、意象和

9、意象叠加: I+ ! 7 f5 l9 e/ S Z8 o! 意象:指在创作过程中诗人通过审美思维所创造的融汇了创作主体的情感、思想、旨趣、意志而存在于创作主体头脑的形象。(通过审美思维创造出来的,融汇了主体意趣的形象。)。 K y) 4 5 T U意象叠加:又称意象并置,是把一个意象叠加或并置在另一个意象上,造成一种复合的意象表现。 o& h( v7 t- 3、诗歌分类:(16页)! .uS7 B; R2u按内容:抒情诗和叙事诗:2 o1 ( b4 DA、抒情诗:最能体现诗歌的审美特征,它以情感作为表现对象,主要表现手法是抒情,既不要求有完整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也不要求详细地叙述生活时间,只

10、是书法诗人的审美感受和审美体验。颂歌、哀歌、山水诗、田园诗、讽刺诗、咏史诗等都是抒情诗。4 J; c6 n5。 ! IB、叙事诗:是诗人满怀激情地以诗歌的形式进行叙述的叙事作品,它有较为完整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有比较充分的环境描写,与叙事作品不同的是,它不强调详细的描写和细腻的刻画,而着重于表现诗人和诗中人物的丰富感情,叙事中充满情感的成分和因素。史诗、诗剧、故事诗、英雄颂诗都属于叙事诗。 X5 * & 按形式:格律诗和自由诗: Q/ _: k q)f: Ds65 EP TA、格律诗:是篇式、句式、行数、字数都有严格规定,声调、韵脚有一定规律,即使变化也必须遵循一定规则的诗歌作品.中国古典诗

11、歌中的五言、七言体的绝句、律诗、排律以及词曲各调,欧洲的“十四行诗”等都是。: 3 z0 Y6 p0 ZB、自由诗:也叫新诗,由美国诗人惠特曼首创,五四后开始在中国流行。自由诗没有固定的篇式、句式、行数、字数限制,音韵、格律都比较自由,虽然也注意有意识地安排节奏,但并没有形成格律,它的抑扬顿挫与口语的语调基本一致.三、小说:) ) ) 7 G6 6 9 up, 1、定义:小说是用散文形式写成的叙事性的虚构作品.(“小说一词出自庄子外物篇)。5 A+ o2 Lh; B* w5V ( G 、特点:% 6 L4 B; _;EA、小说能够多方面细致地刻画人物。+ , p/ n/ * Wa、小说具有完整

12、、复杂、曲折、生动的情节。 Q8 R p! t3 6 Bl6| C、小说可以充分具有地描绘环境。/ Up, m( W)7O) 6 E3、叙事的三要素:3v ?; G A, &o5 mM 、人物:小说描写的核心.。0 6O3w: F3 : p! + B、情节:塑造人物的重要手段,是人物形象成长、发展、演变的展示,充实、丰富故事,使故事具有可读性的重要因素.(人物性格的发展史)。 z1 9B” a)A& ;/ l$ ir 、环境:它是人物活动和情节展开的场所,小说人物形象的真实性、典型性,情节的合理性、可能性,只有在一定的环境中才能确定.它可以说明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社会条件,表现人物活动的现实

13、根据以增强故事的真实性;可以烘托人物的心境,间接显示人物的性格特征,揭示人物是在怎样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成长起来的;可以展现一定的社会风貌,体现出当时社会的历史的形势动向和精神。,a e 6 cV4、叙事种类(按叙事者与视角相结合而划分):(10页)% - S 0 8O! p/ $I限制叙事:叙述者往往是作品中的人物(一个或几个),叙事者只能从人物的感观去看去听,只转述这个人物从外部接受的信息和可能产生的心理活动,而对其他人物则像旁观者一样,仅能凭接触去猜想,揣度其思想感情-“内聚焦型。(如傲慢与偏见)2 ” $ a v w/ S; 最大特点:特别善于敞开人物的内心世界,从而拉近读者与作品与叙事者的距离,容易造成读者的认同感和亲切感。但也容易造成读者与非视角人物间的距离,且受时空的限制。 N c hY1 Y, 6 G纯客观叙事:这种叙事观点的叙述者不充当作品中的角色,而是置身局外,采取客观态度从旁观察,从旁叙述。严格从外部呈现每一件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