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设计)要求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87435754 上传时间:2022-08-12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0.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毕业论文(设计)要求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毕业论文(设计)要求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毕业论文(设计)要求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毕业论文(设计)要求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毕业论文(设计)要求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毕业论文(设计)要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论文(设计)要求(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毕业论文(设计)要求一、基本要求1、毕业设计(论文)本科字数不少于 8000 字,专 科不少于 5000 字。一 律 用 A4 纸 打印 。*2、完成毕业论文后,将文档命名改为(录取南京审计大学+xx专业+ (层次)+ 学号+姓名.doc)。(例如:) 型|南京审计丸学审计学11肓本1313药刃旳张三3、毕业论文用.doc格式(不允许引用网页格式),如要引用论文原著,务必注 意不要在自己的论文中出现原著作者的姓名和感谢信。二、毕业论文的格式1、标题。题目应概括整个论文的中心内容,精炼明确,可以有一个副标题, 标题下写作者姓名。2、目录。体现论文的层次结构,标明:部分、标题、相应页码,以便查阅。

2、3、提要。说明论文中心思想及主要内容,突出作者在论文中提出的新见解、 新观点、新方案及结论,及论文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力求简明,以 100300 字 左右为宜,从摘要中选取 35 个关键词,组成论文关键词组。4、正文。一般应包括引言、论证、结论三大部分。(1)引言:说明题目的理论价值或现实意义、选题的依据,说明与本题目 有关的理论研究和实际研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2)论证:对所论述的问题按观点、层次展开进行阐述,做到中心突出, 观点明确、依据充分、计算正确、可对某单位实践中成功地经验及方法进行一定 的总结(注意:不可写成调查报告或总结报告)提出自己的见解;(3)论据:对提出的问题、情况分析、管

3、理方案进行综合论证,不可一般 化地描述;(4)结论:实事求是地评价说明论文对哪些问题已获得解决,尚待进一步 解决或探讨的问题是什么。(5)依序列出论文的主要参考文献、资料。参考文献要写明作者名、论文 (著作)名称、所载刊物(出版社名)期数(出版时间)、页码等内容。5、毕业论文编辑、排版格式(1)定稿后论文一律采用WORD文档编辑、排版,用A4纸单面打印(2)具体编辑要求如下:论文题目采用小二号黑体字;中文摘要(100-300 字左右)采用小四号宋体字;关键词: 3-5 个,采用小四号宋体字;正文一律用 小 4 号宋体字,行间距为 20 磅;标题采用小四号宋体字加粗;参考文献采用小 五号宋体字。

4、(3)“毕业论文封面”可根据附表用 A4 纸打印。四、附范文(全篇样版)南京审计大学成人高等教育毕业论文题目: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研究方法综述学号:学生:李某某专业:财会函授站名:江阴中等专业学校二 O 年 月 日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研究方法综述目录一、理论模型分析法二、渠道效应分析法(1)利率传导渠道(2)信贷传导渠道(3)资产价格传导渠道(4)汇率传导渠道三、金融结构分析法四、货币政策各层次目标传导关系分析法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研究方法综述李某某摘要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目前中国经济改革实践与经济理论研究的焦点与热 点。在总结了众多学者在该领域的研究成果,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研究的方法进 行了归纳的基础上

5、,分别对理论模型分析法、渠道效应分析法、金融结构分析法 和货币政策各层次目标传导关系分析法的主要内容进行了解释与分析。 关键词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研究方法;方法综述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指货币政策的变动经由某种渠道或变量的传导影响真 实经济变动的过程。我国众多的学者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内涵也有许多不同的 描述,但本质上都认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研究的核心是货币政策作用及其作用的 渠道、过程的理论,它是宏观经济理论领域中最有争议的研究内容之一,目前也 是中国经济改革实践与经济理论研究的焦点与热点。近 300 年来,众多经济学者, 包括古典的萨伊、大卫休谟、亚当斯密、卡尔马克思,现代的凯恩斯、弗 里德曼和

6、托宾,近代的 Frederic S.Mishkin 、 Bernanke,B.,A.S.Blinder 、 Elizabeth J Warner 都对货币政策的传导进行过讨论,随着争论的展开,形成 了几种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方法,本文总结、归纳并介绍如下,以期对中国货币政 策传导机制的研究有所裨益。一、理论模型分析法理论模型分析方法通过研究货币政策工具与相关经济变量的关系,分析货币 政策的变化如何对经济变量产生影响,通常附加一系列假设条件,来认识和解释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除了经常见到的凯恩斯主义 IS-LM 模型和弗里德曼的货币 需求模型外,还有结构宏观经济模型 SMM(Structural ma

7、croeconometric model)、 向量自回归模型VAR(Vector autoregressive)以及真实经济周期模型RBC(Real business cycle)。IS LM模型认为,货币政策只是通过利率的变化影响投资活动 来影响实际部门,并依此形成了凯恩斯主义的货币传导模式。虽然将货币变量引 入宏观经济分析是一个进步,但其对真实经济问题的解释能力受到挑战。经济学 家们为了解决宏观经济问题还另辟蹊径,创造了结构计量模型SMM,该模型中 包含大量描述基本经济行为的方程式,诸如消费、投资、货币需求、利率期限结 构等,外加一系列表达政府行为的政策变量方程,并且该模型的一个基本假设

8、模型中的估计参数不承受政策的改变而改变。针对这一假设,1976 年卢 卡斯提出了著名的“卢卡斯批判(Lucas critique)”,并据此失去了向量自回归模 型VAR的发展与应用。但VAR模型也有其局限性,除了设计和操作上的技术问 题之外,最主要的还在于它只片面地表现政策的最终效果,而对其中内生反馈反 应系统的描述爱莫能助,无法揭示货币政策的内部反应传导机制,因而被称为没 有理论的研究方法(measurement without theory )。近几年,在吸收了以前教训后,出现了新一代的计量结构模型,比较有代表 性的包括: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的FRB/US宏观计量经济模型、FRB/GLOBA

9、L 全球宏观模型,加拿大和新西兰中央银行沿用的计量经济模型等。经济计量学模 型的研究方法是以“黑箱”理论为基础的,它的关键是经济性质的规则性假设。 理性预期学派的研究虽然比传统的计量经济学的观点更进了一步,提出在决策过 程中,经济个体在形成对于未来结果的预期方面会有效率地利用他所获得的信 息,但仍然无法跨越计量经济学方法上的局限。它可以有效地用于预测环境不变 条件下的现有趋势,但是不能用来预测环境变化尤其是政策变化的效果。因而, 计量经济学家使用计量经济模型设计的“最优”政策规则一直倍受怀疑。 1982 年 Kydland 和 Prescott 开始用 RBC 模型研究货币政策问题,该模型在表

10、现真实 数据的特征方面有所拓展,其后成为了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的主要研究方法, 并正在逐步完善。二、渠道效应分析法渠道效应分析是根据货币政策传导的不同途径进行分析,综合各种学派的观 点,一般将货币政策传导主要分为四条渠道:(一)利率传导渠道货币政策传导的利率渠道研究基本上是结合IS-LM结构模型进行分析的, 并形成了一个基本的传导模式:货币政策一利率一投资一产出。在以利率为渠道 传导机制的论证中,隐含着该机制发挥作用的两个根本条件:(1)投资必须实际 上对利率变化的反应是弹性的,需求越具有利率弹性, IS 曲线走势越平,利率 变化的作用越大。但投资的决策总的来说只取决于长期利率;(2)货币政策

11、必须 能够对长期实际利率直接施加影响。然而,有鉴于资本的高流动性,长期利率越 来越受国际因素的影响。而且,该渠道并没能很好地解释美国现有的经济数据。 研究人员普遍承认货币政策传导中利率的重要作用,但是运用其解释某些实际问 题仍然有困难,例如借助利率渠道很难有说服力地证明,为什么在现实中很小 (大)的利率变动会产生很强(弱)的实际影响,这促使人员考察其他的作用机 制作为替代选择或补充。(二)信贷传导渠道Bernanke and Blinder 认为信息不对称市场上的有些交易是依靠银行的可贷 基金来进行的,若银行贷款与金融资产和国际基金在产出过程中的作用存在差 异,要唯一地按照传统货币观点解释货币

12、观点解释货币政策改变对经济影响的强 度、时间和构成方面是十分困难的。货币政策仁慈的借贷机构有助于弥补传统货 币学说的这一缺陷。信贷传导渠道并不能算是与传统货币传导渠道相并列的传导 渠道,他更大程度上是传统利率效果的扩大和扩散机制。也就是说,信贷渠道是 一种强化机制,不是一个独立的和并列的货币传导渠道。基本的货币政策传导模 式是:货币量变化一银行活期存款变化一利率变化一贷款变化一投资变化一名义 国民收入变化。其后Kashyap和Stein(1994)进一步论证了借贷观点的成立必须满 足三个条件。与 Bernanke and Blinder 观点不同的学者,则认为银行贷款与金融 资产和国际基金在产

13、出过程中的作用并没有什么不同,Warner和Georges使用美 国股票市场回报率检验了货币政策传导的信用观点,通过股市跟踪及价格分析, 他们分析了美国 1993-1994 年的经济膨胀期和 1990-1991 年衰退期所发生的十次 货币政策冲击,认为似乎没有经验能够有效地支持美国货币政策信用渠道的存 在,说明信贷货币传导渠道的效果需要进一步地研究与检验。但研究发展中国家 的学者认为,货币政策的信贷传导渠道对市场机制不健全的发展中国家而言似乎 具有更重要的意义。(三)资产价格传导渠道1982 年弗里德曼在美国和英国的货币趋势一书中解释了他的货币传导 机制观点,他认为货币传导的过程是:货币量变化

14、一支出一资产价格变化一投资 -名义收入。并认为长期内,货币量的变化只会引起物价水平的变化,而不影响 实际产出。针对这一传导模式, Meltzer 等人提出了一个改进的传导机制,强调 了财产总量及相对价格的变动。他们将经济分成四个市场:产品市场、证券市场、 实物资产市场和货币。综合考虑四个市场之间的相互关系及相对价格变动,具体 分析了财富调整机制,说明在一般情况下,金融资产对投资、消费、金融机构均 有明显的传导效应。在较完善的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金融资产价格对投资的传 导效应是通过资产组合效应实现的,对消费者的传导是通过股票价格的财富效应 实现的,对金融机构的传导效应是通过资产负债表效应实现的。

15、从而说明了不同 的资产存量变动影响经济活动的传导过程。(四)汇率传导渠道 汇率传导渠道主要是研究金融市场开放条件下的私人资本流动与货币政策之间的关系,在该种市场条件下国内利率是由国际市场利率均衡决定的。在固定 汇率制度下,货币政策更多地是由当时的主导货币国家决定,小国的货币政策被 认为是注定要失败的。在灵活汇率制下汇率渠道实际上包括利率渠道的政策效 果,蒙代尔(R.A.Mmundel) 2002年5月在北京大学所做的报告中认为,固定汇 率制是一种制度,而灵活汇率制本身就是一种货币政策。根据凯恩斯主义的观点, 利率既然能够影响货币的需求,也必然能影响货币的价格一一汇率,并据此建立 了古典汇率平价

16、理论的框架。到了20世纪60年代,蒙代尔,弗莱明在凯恩斯宏 观经济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新古典的一般均衡分析,研究了货币政策与财政政 策的协调问题。 20世纪70年代,货币班底的汇率理论应运而生,开始强调货币 供给对汇率的决定作用。其后,多恩布什综合了凯恩斯的短期分析与货币主义的 长期分析,将商品市场与金融市场结合,从汇率超调的角度研究了汇率的易变性, 产生了著名的“汇率超调”模型。时至今日,随着国家资本的规模扩大和流动性 增强,各国货币的替代性逐渐增强,各国货币政策的汇率传导成了不得不被重视 的问题。在高资本流动性假设条件下,货币政策的传导渠道可以被描述为:货币 政策(紧缩或扩张)一国内与国际市场上的利率差异资本流动一投资(不确定)f产出(不确定)。三、金融结构分析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